别再被清宫剧骗了!清朝真实发型其实更丑,外国人谑称“猪尾巴”

中国古时就有非常多样的发型,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清朝时期的发型,大批的清宫剧让人们对清朝的发型形成了一个固有的认知。但事实上,清朝时期的发型根本不是影视里的样貌,甚至比剧中难看多了。

▲别再被清宫剧骗了!清朝真实发型更丑。(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1644年,清军入关,以女真族为主的清朝建立,女真族的文化对中原地区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作为一个在草原上发家的游牧民族,女真族的文化传统保留下来了草原和游牧民族独有的特色。

最初始的女真族发型保留着随性的特色,披头散发也十分常见。随着草原上各个不同习俗的文明相互交流碰撞,女真族也产生了一些改变。

为了保证自己的独特性,女真族把长发披肩再扎辫子,并且在脸颊两侧也留有两根辫子,配上独特的女真服饰,十分的具有草原气息。在清军入关之后,对于那些明朝遗兵和反抗的汉人们,清朝采用严格的削发令来从外貌上征服他们。

“削发令”政策实施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区别服从者和反抗者,方便统治。剃发令在明末清初引起强烈反对与抵抗,结果反抗者在清初一度遭致清廷的血腥镇压。剃发、易服与圈地、占房、投充、逃人并称“清初六大弊政”。

1636年(后金崇德元年),皇太极明令:

“凡汉人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满洲式样……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重治其罪。”

“剃发易服”政策从清初的暴力镇压到康熙年间及康熙以后的潜移默化,对后来中国的发式及服饰有明显影响。

每一位汉人和明朝遗留都必须得把以前的束发全部剃掉,按照清朝的要求来进行扎辫。较早投效满清的汉臣如李永芳、孔有德、祖大寿、洪承畴等也都剃发改装。

根据秦世祯《抚浙檄草》记载,当时的人们是一种小顶辫发的发型,对汉人们来说,执行削发令是相当屈辱的,但是不执行就会被朝廷处死,于是被迫执行了。

在《清俗纪闻》一书中记载道,当时清朝的辫子是十分独特有标准的,被称之为“金钱鼠尾”。用一种类似于铜钱大小的打结手法来把头发结成一条双线构成的长辫子,形似老鼠尾巴,故名如此。

清朝发型不仅仅只是辫子这么简单,在初期,人们除了头顶辫子外以外的任何地方都是没有头发的,只有那么细细的一撮辫子,头顶发量极其稀少。外国人见到后都戏称为猪尾巴,这种发型在现今就是名副其实的非主流发型,实在是让人欣赏不来。

好在自从乾隆时代开始,发型与辫子都在不断地改善调整,最终形成了我们在大多影视剧中所熟知的阴阳头发型,发量大大提升。

但是这已经是晚清时期的最终发型,和大部分影视剧中乾隆、康熙年间就有如此发型是十分不符的。发型可以十分直观地改善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一个好的发型能够让我们的外貌有着脱胎换骨般的转变。清朝时期的辫子,一直存续到了1911年。

参考资料:《抚浙檄草》、《清俗纪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