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一百年前《三国演义》每年能销三四十万部
《书业商之人格》,陆费逵著,中华书局(香港)2021年6月版。hujin
中午老友聚餐,梁二平赠书两种,其一是他新出版的“砖头书”《中国海图史》,签名赠语写的是“抛砖引砖”。我目前尚无书稿可以出版成“砖头”规模,他这“引砖”之语不知何时才能成真。
另一种则是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先生的《书业商之人格》。二平说是朋友送他的,而他觉得送我更合适。当然,而且惭愧。
他那“砖头”太“硬核”,我改日再读。今天先翻了翻陆费逵先生这本书,发现1921年他曾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做过一次演讲,题为《我国书业的大概》。我立刻有了兴趣:整整一百年前,一位出版家,中华书局的大家长,该如何向学生介绍当时中国刚刚起步不久的出版业?
“我国出版事业发达最早”,他以此句起头,开始讲演。这印证了芮哲非在《古登堡在上海》中的论断:很多中国学者对“西方印刷术源于中国”深信不移,并为之鼓舞,处处强调本国在世界印刷史上的中心地位。
芮哲非还认为,中国学者之所以有上述看法,是受了1925年出版的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之影响。从陆费逵讲稿看,芮哲非的判断并不正确。
陆费逵说:“印刷术由中国传至欧洲,虽无确证可据,但我国为印刷业之先进,则为世界所公认而可断言者也。”这段话既是1921年所讲,可知卡特前西方已承认中国发明印刷术的说法,且早已为中土人士津津乐道。
但陆费逵心里清楚,“我国无论何事,发明虽早,进步甚迟,印刷术亦然。我国沿用木板,多至千余年而无改革,反不若欧美等后起者进步之速。”他认为1900年之后中国的出版业才渐渐发达。
他有一个观点值得留意:欧美、日本等国人士在中国经营出版业很难成功,因一国之文字、习惯及国民性,均非外人所能了解,“故出版业亦非彼等所能经营也。”
陆费逵先生。
一百年前,中国具大规模的出版社,不过只有商务、中华两家,且所出书籍,都以学校教科书为主。陆费逵因此感叹说:“稍高深之书,殊不易销,良著亦不多见,实可谓仍在幼稚时代。”他痛感我国书报刊销量实在太低。美国当时的《家庭杂志》,能销三四百万份,而我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日常销数不过数万份。
当时《三国演义》一书,每年销数三四十万部,陆费逵先生很不以为然,认定“此类书籍多销之故,当因人民智识太浅,舍此等小说书外,他书不能阅耳”。“欲补救此弊,厥有二途:(一)普及教育,增加人民智识。(二)发行代替小说之科学与文学书,以便人民购阅。”
一百年过去,教育已普及,科学与文学书早已多不胜数,读不胜读了,可是,愿意读且能读懂《三国演义》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出版社早就欲求“每年销数三四十万部”而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