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 林文月的待客之道,各式女主人必读
夜书房里的林文月(部分)
十五六年前,曾在台北中时人间副刊读到著译等身的林文月教授新写的一篇散文——《饮膳往事》。林教授谈她当年为什么写《饮膳札记》一书,又为什么写起饮食散文来,顺便还谈了她的待客之道。文章不长,我细细读了,觉得她的文字真有让浮躁的心思安静下来妥帖置放的魅力。又把她的《饮膳札记》翻出来,读《潮洲鱼翅》等篇,直读得食指大动,饥肠辘辘。优秀的文字果然有让人的心情动静相宜的魔力。
《饮膳札记》,林文月著,洪范书店1999年初版八印。
我搜购林文月著译作品多年,繁简两种版本算下来,少说也有三四十种了。她的写作分论著、散文、翻译三个方向,论著有《山水与古典》、《谢灵运》、《澄辉集》等,散文集有《京都一年》、《拟古》、《回首》、《作品》、《交谈》、《人物速写》等,译著则都是久负盛名的日本古典作品:《源氏物语》、《伊势物语》、《枕草子》、《和泉氏部日记》和《十三夜》。【最新数据待补😄】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她因看到往日为饮食而记的卡片,觉得自己从不辨葱蒜盐糖,到稍解烹调趣旨,花费了许多时间精力,每道菜肴制作过程中又累积了一些心得,若不写下来,将来或可遗忘;“而关乎每一种菜肴的琐碎往事记忆,对我个人而言,亦复值得珍惜”,于是写《潮洲鱼翅》,写《清炒虾仁》,写《佛跳墙》。断断续续两三年,写了十九篇后,她发现文坛报章上颇有名家高手竞写同调,成一时风气,“自己则对于重弹旧词,已然有些厌倦和意兴阑珊,于是藉口前人既有'古诗十九首’,乃辑成一册付梓”,是为《饮膳札记》之缘起。
书出版后,林文月赢得了“美食家”的美名,甚至有人邀她现场表演“厨艺”。她在《饮膳往事》里说这是始料未及的后果,让她“惶怖窘困至极”。
林文月在《饮膳札记》的“楔子”里,开篇即描述自己初作女主人的窘状。她二十五岁结婚,以前从未拿过锅铲,连厨房都很少进。蜜月旅行归来的次日黄昏,她为了迎接婚后第一天去上班的先生回家享用晚餐,忙忙碌碌淘米洗菜,生炉火时却无计可施,用光了旧报纸,也没点着炭火。“烟雾熏出了眼泪,也引发了焦虑与羞愧。男主人准时回家时所见到的不是温暖的晚餐,却是一个流泪的妻子。”她因此在研究教学写作之余,开始认真经营衣食住行等日日的生计,一心要当一个称职的女主人。
像她这样在外以著译名世、在家复以女主人身份细心经营生计的知识女性,如今是越来越少见到了;非但少见,她的这一“传统定位”已被当代“新女性”斥为“落伍”或者“男女不平等”。她们把全球的时尚品牌背得滚瓜烂熟,却记不住一道简单的菜谱;她们乐于出入歌厅酒吧,却视厨房为畏途;她们在写字楼可以和客户谈笑风声、打打闹闹,回到家里,却不知起码的待客之道。
简体版《饮膳札记》,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年5月版。
林文月最新散文《饮膳往事》里讲了自己的饮食待客之道,这里不妨撮其大要,介绍给“另类女性”们。万一她们当中有幡然醒悟者,也好有个努力方向。
——以宾客人数及身份拟订菜单,制成卡片。招待平辈朋友,样式无须多,但量宜大;宴请长辈或食家大方,则样式适中,过多不宜。
——须有费时费神之昂贵菜肴,以传达诚意与心情,成为宴事之高潮,但高潮只宜一二,其他则选时鲜或较普通菜肴为陪衬,突显主题,否则高潮迭起反失高潮,徒令人感到庸俗。
——上菜顺序要讲究,冷盘先,热炒后;咸者宜先,淡者宜后;调配荤素,穿插浓淡。
——每次拟订的菜单上列出宾客的名字,免得下次再来吃到同样的菜肴。
——在厨房和餐桌之间保持轻松自在,以求愉快待客之效果。宾主从容尽欢,是宴会的最高境界。
至于每道菜怎么个做法,只好去读《饮膳札记》了。此后果然有“照此办理”的新“女主人”,一手持“林氏菜谱”,一手煎煮烹炸,游走与书房和厨房之间而能保持愉悦的平衡,其先生要记得感谢我。感谢方式即是请我去考察女主人的待客之道。
【据2005年9月13日的专栏文章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