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绿化古今谈

巍巍秦山,雄距齐鲁,位列“五岳独尊”,荣居子山之首,素有“天下第山”之称,它不但文化底蕴丰厚,名胜古答苹,而且古树名木繁多,苍松翠柏满山,有着优美而丰富的植被资源。据

更记》记栽,吉代的泰山曾经“茂林满山,合图高木不知有几”:“朱满地,古木参天“:“速汉峰南竹树森森,未风先鸣”:“盘道两例,茂林间草”森林景里十分社美,只是清末以后,泰山植被曾遭受严重坏,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个多世纪的全面绿化,泰山的植被重现英姿,森休覆盖率达90%以上,植被一当共900曾身作质四学,“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美丽壮闭景象复又展现在面前。

泰山如此美好的植被景观,除得天使厚的自然条件外,主要来自人类对它的长期绿化。这方面的工作,有文字记载的,始于封建挂会初期两千多年来,上至封建帝,下至黎民百姓,都不同程度地为种植和保护泰山林木作出过贡献。

据史书记载,最早重视泰山绿化的,是秦始皇。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登封秦山时,面对山上的草木森森,倍加珍爱,曾下令“勿伐草木”;在下山途中遇上大雨,他便在一棵树下避雨。雨至,他感谢树的遮雨之功,又封这棵大树为“五大夫”。秦始皇爱护草木之情,一代代传承下来。他所封的“五大夫”树,至东汉具体为“五大夫松”,加以供幸。至明代,松树被泥石流冲毁。清难正八年(1730年),负责整修山的内务府郎中丁皂保又进行了补栽,成为棵“五大夫松”。至今这“五兄弟”尚存两棵,供游人凭吊观赏。

到了汉代,泰山的绿化工作进一步加强,汉武帝刘彻首开秦山植树的先河这位有着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皇帝,曾经7次登封秦山,植树1000多株。郦道元《水经注》引《从征记》云:“秦山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围,盖汉武帝所植也。”至今,山下的岱庙中,还留下5株汉柏,,

扭结上耸,苍劲葱郁,若虬龙蟠曲,成闻名中外的“汉柏凌寒”美景,亦为泰安八景”之一。

随着唐代皇帝对槐树的喜爱,唐代泰山又增加了槐树的种植。唐玄宗认为,槐树是“士大夫”,还把槐树尊为“国树”,到处栽种。唐高宗、唐玄宗登封秦山时,也将植槐之风带上山《中朝政事》记载:唐时天街两畔多槐树,号槐街,谓成行列如排衙也。”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山封禅奉山,在加封奉山的同时,还降基旨禁止乱砍滋伐山上的树木:“封泰嘉山神为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近范山十里,禁止樵采。“(《(旧唐书》)皇帝下声令下,小民谁敢不依?这对泰山地的秀林佳木,起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宋真宗是最后一个封禅泰山的皇帝。尽管他登泰山是为了搞“造神运动”,提升个人形象,但他对保护泰山的树木,也作出了一定贡献。大中样符元年(1008年),他曾降旨:“诏泰山四面的七里禁樵采,给近山二十户以奉神祠,杜善但侠由并禁樵采”登山道中“树当道者令勿伐”,他把禁止樵采的范围扩大到泰山附近的社首、徂徕等神山,这更加有利于秦山的绿化和环保。

金代皇帝虽然没有封禅泰山,但对泰山的绿化也比较关心。金大定六年(1166年),金世宗降诏:“推恩天下山泽以赐贫民,任其樵者薪之,匠者材焉。唯灵岩同五岳留护灵脉,不在赐例。采伐者仍治以罪。”在诏令中,他恩准百姓到山上采薪伐木,唯独不准采伐灵岩和五岳的树木以护其灵脉,违者就要治罪。还有一位叫承晖的金代大将,为保护泰山森林也立有大功。当时,山东的一些起义军潜藏在泰山上,跟官军对抗。按察司为彻底消灭义军,准备发兵数万,伐尽泰山林木,使义军无藏身之地。时任山东路统军使的承晖听说后,立即上疏金章宗,指出:“泰山五岳之宗,故曰岱宗,王者受命封禅告代。国家虽不行此事,而山亦不可赭(即伐)光树木,使之成为荒山秃岭)也……天下之山亦多矣,岂可尽褚哉!”(见《金史》)承晖的意见被金章宗采纳,使泰

山林木逃过一劫,免遭伐尽之灾。

清代泰山的绿化,突出表现为地方官员的重视和参与,他们曾多次开展植树活动。如康熙八年至十七年(1669-1678),山东布政使司施天裔修缮岱庙时,曾植树646株,这在康熙十七年立的《重修岱庙履历记事》碑中作了详细记述:“岱庙)午门内栽柏树八十五株,杨树四十株,槐树二十二株,白果树二株。仁安门前栽柏树五十三株槐树十二株大殿左右丹墀栽柏树五十九株,松树四株,白果树二株,杨树五株,槐树九株。后寝宫栽柏树三十一株,杨树十八株,白果树二株,槐树二株。寝宫后栽榆树三百株。”现在岱庙内松柏苍翠、古木参天,就是这次的植树之功

而泰山景区内更大规模的植树,发生在嘉庆年间。据嘉庆二年(1797年)的《秦山种柏道里记碑》记载,山东按察使康基田及泰安知府金棨等16位官员,于嘉庆元年至三年连续在奉山植树,植树范围从岱宗坊沿登山盘道直至南天门下的独秀峰和升仙坊,还有吕祖阁等地,共植柏树22000余株,这无疑是前所未有的壮举。现在登山盘道两侧树龄百年以上的松柏,大多为那时栽植。

清未以后,由于军混战,连年战乱,泰山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在此情况下,有些有识之士仍没有放弃泰山的绿化,其中最著名的是冯玉祥先生。这位有“植树将军”之称的爱国将领,每到一地都要发动群众植树造林。20世纪30年代隐居泰山期间,他仍发扬此风在泰山植树,两年多时间内共植树约30万棵。为了改善泰山百姓的贫苦生活,他还鼓励他们“靠山吃山,靠山养山”,多种一些收益多、见效快的经济树种。1934年,他派人买来大量苹果、茶、核桃等树苗,分给百姓种植,还专门请来专家进行指导,使泰山的面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然而,冯将军的力量毕竟有限,秦山植被惨遭破坏的局面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真正让泰山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的泰安民众。

早在1948年3月,泰山专署就颁布了《关于森林树株保护的布告》,要求爱护现有树株,奖励封山造林;同年9月建立了泰历林场(后改为泰山林场)1949年9月,鲁中南泰山专员公

署又发布布告,强调:“为保(泰山)残存的名胜古迹,如唐槐、汉柏、李斯篆、金刚经、古庙、铜像等,除本署成立泰山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外尚望大家负责切实保护”,“今后倘有人故意损毁破坏,一经察觉或被告发,定予严惩不贷”特别是上个世纪50年代,泰山林场工人开展了泰山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历时近十年,使得泰山重披绿装,植树面积达35万亩,栽种各种树木在亿株以上。改革开放以来,秦山又迎来了新的春天,泰山生态保护被列入生命线工程来抓,秦山先后荣获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首例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国营林100佳单位、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等系列荣誉称号。这众多荣誉不但标志着泰山空前的历史巨变,也有力地诠释了泰山是令世人向往、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山”。

(0)

相关推荐

  • 山东泰山植树造林历程

    一代精神看翠霭,千年物色在苍林.4月的泰山,雄伟壮阔的山峰上覆盖着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点缀着数以万计的古树名木,漫山遍野的森林和点缀其中的各色花儿,让人心旷神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 泰山封禅之谜,第一个泰山封禅的人到底是谁?

    秦山封禅被中国历朝历代定为国家大典.它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帝王的一项极为隆重的政治活动.泰山封禅也是国家兴盛.政权稳固的标志.那么,秦山封禅始于何时呢?谁是第一个泰山封禅的人呢?

  • ​消防文化古今谈

    中国古人的消防意识,似乎并不比现代人差.黄帝之时,他便设置了"火正"这一官职,让其专门负责火的使用和管理.现在看来,火正应该相当于消防队长吧.一般的消防队员,虽然也负责火的相关事务 ...

  • 朱步行、山栀镇痛古今谈

    山栀治脘腹疼痛,首载于<伤寒论>:"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实践证明,山栀为一优良的解郁镇痛药.在历代医家中,能通仲景之意 ...

  • 琥珀文化古今谈

    鉴定的是虫珀.植物珀,还有几个诀窍:1.琥珀是数千万年前的化石,因此藏身其中的昆虫不会带有鲜艳的色彩.2.由于琥珀的黏性有限,因此能被含在琥珀里的物体一般体型较小.倘若琥珀里有个大物件,旁边基本都会有 ...

  • 吴同宾:玉堂春奇案古今谈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京剧<玉堂春>已经演出了一百多年,至今仍是舞台上常见.观众非常熟悉的传统剧目.但其故事源流及传衍情况,到底如何? 兹略撮述所知,以飨同好. 玉堂春案件实有其事 < ...

  • 万象︱理发古今谈

    文/黄秀纯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最忙的应该是理发馆.按中国民俗,人们不论男女,都要在二月初二理发讨吉利. 理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理发"一词,却出现得很晚.古代人认为 ...

  • 葛根之药用古今谈——吴伟

    说起葛根,不能不想起一个人.相传晋代时期瘟疫流行,我国著名医学家葛洪在茅山脚下发现的一种青藤植物,并用此植物的"根"挽救了众多老百姓的性命.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就把此植物命名为& ...

  • 读史札记‖井陉战场古今谈⑪

    11.重叠待伏:第二次伏击 就在八路军欢庆胜利之时,刘伯承得到情报,正太路西段的日军正向东运动,娘子关右翼的日军也正在继续向旧关迂回. 刘伯承命令停止打扫战场,召开作战会议,提出在七亘村再打一次伏击. ...

  • 读史札记‖七亘村伏击战——井陉战场古今谈⑩

    接上篇: 读史札记|灭魏破代--井陉战场古今谈① 读史札记|恩怨乱如麻--井陉战场古今谈② 读史札记|"绞杀战"?--井陉战场古今谈③ 读史札记|拔营夺寨--井陉战场古今谈④ 读史 ...

  • 读史札记‖淮海战役中的两次“背水作战”——井陉战场古今谈⑨

    接上篇: 读史札记|灭魏破代--井陉战场古今谈① 读史札记|恩怨乱如麻--井陉战场古今谈② 读史札记|"绞杀战"?--井陉战场古今谈③ 读史札记|拔营夺寨--井陉战场古今谈④ 读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