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的正确方向,“支撑之道”,不可不知的理念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如今是软肋,将来是盔甲。人贵在自知,知道自己短板,把短板补上,人会更全面。没胯的练胯,没腰的练腰。说胯劲,沉坠转子骨,如坐高凳。蹬顶转子骨,胯是杠杆。想练好架形,要了解结构支撑。

一曲琵琶碎,三杯小酒醉。小步紧凑,拿捏分寸,有缓有疾。疾时丹田蹦,缓时腰鼓荡。僵成一块铁,不如拧成一股绳。小劲精细,避开肌肉把筋捋。肘底打旋,动胛活肋肩似轮。整时如抱球,活时似水流。整不是僵,整是同步。活也不是乱,活是串通。

说在嘴上,不如勤在拳上。人长期懒惰,形成惰性模式,就不好改了。反过来说,每天练拳,拳融入生物钟,一到点儿,我不练练,浑身不爽快,身体催你去打拳,这是拳找人。间架盘活,摘开所有,告别了笨僵拙,然后学支撑。你看有些高手,似乎不练拳,那是他们早通了。生活无处不是拳,住在拳意里,这是最厉害的。

今生感受,似曾相识。为何要练体感?体感一动,劲就到了。譬如说,你静立一会儿,什么都别想,精神清醒,蓄势待发。突然想起斜行,快速做出来。念头一转,有单鞭的冲动,马上到位,打出单鞭。随机变招,练得是身体意识。整什么感觉?丹田密。沉什么感觉?骨盆坠。

群狼吃猛虎,摇身变大王。拳有拳的思维模式,想打肘击,下意识动肋。小臂勾挂,下意识卸胛。胛骨下卸,压缩背阔肌,小臂自然有挂劲。上托双掌,你就沉肘,吊丹田。下按双掌,你就拔腰,催命门。拳法上身,练出各部关联,助力支撑。

一座高山,撑一片天空。没练过拳,遇到事,下意识就紧张。练过拳的,下意识更放松。摘得越开,释放越充分。竖拔脊柱,横撑肋骨,一横一竖,支撑互变。支撑不是死撑,而是一套力学构架。好比写字,有了笔法,还要搭建间架。人和人,骨架不同,所以拳学是个性的。谁能把自己安置好,谁就有劲,还省劲。

支撑就是借,借劲就省劲。你和他搭手,为何他不使劲,还让你感觉特功力,一点儿都不怂,因为他结构好,你越推他,他越稳定,还能变化,这就是借。掤是什么?基础支撑。扩张不丢,松撑不改,关节摘开活化,这就是松撑功夫。捏架子也好,正架子也罢,都在修正误差。不用劲而有劲,离不开立架支撑。

你摸不到我,我能找到你。说一个人,劲特活,可他并不软,你感觉他沉,还随时能弹,或牵动你根,不是他劲大,是他结构高明。找个人,推着你双臂,还能打三换掌吗?还能云手吗?用蛮力,还是走结构?这个问题要去悟。

三十辐共一毂,活似车轮。支撑不是死抗,支撑是灵性的。第一,你能掤住,周身扩张。第二,关节内压,还能自如变化,缺一不可。练拳往哪用功?夯实根基,练活支撑。用一套支撑,换取活化空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