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西樵山随想
西樵山随想
1
我性喜山水,称得上是个好游之人。
“南粤名山数二樵”一语,道出了西樵山在广东乃至国内旅游市场的地位。可我到佛山工作的头6年,心虽向往却未曾登游近在咫尺的这座南粤名山。就像我在五指山下生活了8年,也未识海南第一高峰真面目一样。或许,人在潜意识里总是觉得风景还是别处的好;又或许,人总是对借来的书看得既快又仔细,以便早日奉还,而自己买回的书一个“有空再慢慢看”的心念就可能将之束之高阁,尘封经年!
西樵山就这样被我当成“自己的书”冷落了6年,直到那次参加“西樵笔会”才首次走进樵山,一页页用心翻寻遗失在岁月深处的旧梦,以及那渐行渐远的激情与浪漫……
2
我们见到的西樵山,是个养在深闺清纯脱俗的女子。我们见不到她阳光下灿烂的容颜,我们只领略了她的阴柔、缠绵和婉约。尤其是西樵山之夜,啊,静极了!它静得朦胧,静得神秘,静得投一颗石子探不出深浅。
西樵山之夜就像散文的天空。散文的天空纯净,它只产生诗意,不生产庸俗。
3
沿婉蜒而下的山路,听不知名的虫儿高一声低一声此起彼伏地弹着琴,唱着歌。我和初次相识的文友信步走进夜色,随意聊着,凝神倾听或体会来自另一颗灵魂的另一种声音,感觉是那样的轻松和舒畅。原来,人与人之间无需熟识,也是可以不设防的啊!
翌晨,轻雨掠过,樵山含翠。我们来到了云海莲台景区,身处莲花座下,“三面苍山,龙蟠虎伏,一马平川;北江东去,视野开阔,气象万千”,果然一点不假。赵朴初先生为这里题名为“南海观音文化苑”实在恰当不过。观音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浸润民间,一部《西游记》更是将观音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形象演绎到了极致。
在这里,我为西樵山深厚的文化底蕴惊叹,为得风气之先的岭南人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所折服。人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我的感觉是,樵山归来,何须再去参谒名刹古寺;樵山之旅,真的是不虚此行!
4
一条悠长的小巷尽头,是西樵山顶我们留宿的乡村别墅。夜色沉睡时,如果说西樵山之夜奇静,那么这里则是静中之静,静得幽远,静得空寂,静得有些不真实。我们就像住进了古老而荒凉的“聊斋”,和蒲松龄一样率性风流的游子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恍惚中,小巷的深处有脚步声响起。那木履轻击石板路的声音清脆悦耳,恍如天籁,渐行渐近,至庭院门外停了下来。不一会,“咦呀”的一声轻叹,门自动开了,脚步声重又响起,并沿木梯“啪哒” “啪哒”一步步响上楼来,至房门前又停了下来。此时,房内倦客惊恐而期待的心,像擂鼓一样“咚咚咚咚”地响个不停……
最后的悬念是:那着木履者是谁?是从“聊斋”里走出来的小女子吗?那扇房门可曾为谁而开?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林友侨,广东汕尾人,现居佛山,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海外文摘》《散文选刊》《西部散文选刊》《佛山日报》《佛山文艺》等报刊。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主编:孔秋莉 梁会娟 孙 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