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别了,摩拜!
别了,摩拜!
上个月,从摩拜APP中退回了299元押金。今后,用不用摩拜,无所谓了。退押金只是告别共享单车的一种方式而已。
曾几何时,我对摩拜非常热衷,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出行方式,符合环保、运动、共享和低成本使用的理念,还能解决地铁站到目的地最后一公里的抵达问题。
第一次接触摩拜,还是在三年前的金融街。那时小黄车还没有出现,摩拜的骑行体验虽不是很好,但出于理念的认同,我还是交纳了押金,并一直使用。即使后来通过影评人老乡李水结识了小黄车创始人戴威舅舅的情况下,也没有再选择 ofo或其他品牌的单车。但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我经历了对共享单车从希望逐渐到失望的心理体验过程。倒不是不认同其商务模式,而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便。
第一次是在亦庄,中途掉链子,弄了一手油污,却无处可以洗手,好不尴尬。第二次是骑行后一个脚踏板掉了。第三次开锁后发现是病车,无法使用,却还不能退费。再以后遇上病车的概率越来越高。
最近几个月,在回龙观的几个地铁站口,已经很少有摩拜了,小黄车也不见了踪影,看来是共享单车的模式出了问题,难以为继了。
2018年4月,美团以27亿美元全资收购摩拜;10月,ofo法人戴威变更为陈正江,被解读为戴威交出控制权。两大巨头的剧变,说明现金流都出了严重的问题。
共享单车类项目模式两年多的昙花一现,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为什么会这样?也引发了我对项目的内部性、外部性和交互性三个维度的一些思考。
项目的内部性。从项目的内部性来说,无非是企业的投资、融资和经营三个领域,而最根本的是经营,也就是项目经济方面的可行性,即能产生持续、稳定的正向现金流。对于共享单车来说,其主要收入来源是单车的租赁使用收入,其支出则为运营、维修维护、营销、市场拓展等成本和费用。
如果项目的支出项大于收入项,则为入不敷出,现金流将会枯竭而难以为继。当然项目可行性研究会测算盈亏平衡点的规模和时间点。至于研究报告预测的准确性姑且不论,我相信摩拜和小黄车一定会有这方面的研究报告,不然说服不了后来的各轮投资人。以马后炮的眼光来看,研究报告也一定水分不小,至少是没有做够。
如果时间点过长,原始股东的初始投资肯定不够,就需要融资或引入新的投资人。如果时间点遥遥无期,则陷入庞氏骗局,投资人一起来博傻,看谁来接最后一棒。不幸的是,互联网经济给投资人的感觉是看发展趋势和估值溢价,而不注重当下的盈利能力与现金流状况。摩拜以27亿美金、小黄车以10亿美金被收购,反映的就是投资人的这种投机心态,最终在股市套现,让社会公众做接盘侠。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投资分析文章,说共享单车项目是2016年最成功的商业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买单。投资人并不看重经营环节1块、五毛的租车收入,而是在意那几十、上百亿的押金用于理财获得的收入。用这样的钱再去并购,整合新的资源,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和合力,最终上市变现。当时也觉得颇有点儿道理。
但回归理性来说,任何项目都离不开经济可行性的根本。否则,就不是一个好项目,就会滑向博傻骗局。
从管理方面来说,企业的发展不宜过快。过快则人才梯队难以接续,供应链、服务链难以维继。ofo以“一天一城”的速度,在10天内密集进入11座城市;摩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进入全球9个国家超过180个城市。这是地球人都难以想象的飞速狂奔,而狂奔的末路,必定是轰然坍塌。
项目的外部性。项目的外部性牵涉很多,就共享单车来说,笔者觉得主要是政府支持与管理、行业约束与襄助、民众的公德心与破坏性三个维度。
共享单车的理念,赢得政府的支持是肯定的,否则不能如此迅速的进入和投放各地市场,而管理一时跟不上也可以理解。
可惜行业约束也没有能跟上,甚至也还来不及成立共享单车行业组织。失去行业组织的约束与襄助,企业只能在资本的挟持下一路狂奔,力竭而亡。摩拜和小黄车曾经也想合作,却未能如愿,只能各自临时急抱资本的大腿。而资本常常失去理性,只急于自身的保本、套利和变现,将所有的压力急速传递给产业领域,最终难以共赢。令人慨叹的是,如今互联网模式下的行业企业,还没有学会相处共存之道,只能是残酷的存亡搏杀,也只有数一数二的巨头可以活下来并赢者通吃,根本没有其他企业的生存空间,这也是搏杀狂奔的根源。
《一封来自共享单车的求饶信》很好的表达了部分低素质民众对小黄车的破坏性。“脚砍断,手扭歪、拔掉座椅、大卸八块”的形容并不为过,而被拆卸的单车只能是废物和垃圾,损失也只能由共享单车企业买单,变为沉没成本。
项目的交互性。共享单车项目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存放地的冲突处理和用户使用的配合两个方面。
存放地主要集中在地铁口、公交换乘点、写字楼、商厦和社区。
闹市区的地铁口、公交换乘点、写字楼和商厦附近,那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哪里有共享单车的立足之地,即使交保护费,也不一定能匀到一块弹丸之地。而小区也常常宣称“共享单车,不得入内”。于是共享单车沦为弃儿成为必然,在管理者眼中又必然影响市容市貌,成为城市垃圾;共享单车企业也无法派遣足够的人员,及时收车归序;最终被城管执法队收容,丢入荒地而大煞风景。
作为用户来说,需要的是其便捷性。“有桩”的公共自行车离社区和目的地较远,不具有便捷性,因而不被用户青睐。私家的自行车却不能到处携带,也不适合长距离远行。“无桩”的共享单车,虽符合用户的运动、环保、低成本和便捷性理念,但在使用时需要,用过后却失去了价值这一点也符合人性趋利的必要性选择。随地丢弃现象难以避免,更有甚者,将单车撂在主道和辅道的路旁,只要自己方便,哪管他人难受。无地存放、不能带回家、不具有公德心是造成单车失序,成为都市垃圾的主要缘由。
摩拜、小黄车等共享单车企业在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时可能对于项目的内部性、外部性和交互性等方面还没有下足功夫,也可能更多的关注到项目符合共享、运动、环保、满足用户需求的方面以及N轮融资、股权溢价和股市变现套现等环节。最终酿成一出悲剧,让一个好端端的项目,昙花一现,折戟沉沙。
别了,摩拜!我为你感到悲伤。
这不只是一个败局,也不仅是投资人的损失,更不止是用户的不便。但愿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2018年12月12日于北京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刘世申,在北京的安徽人,想写却写不好的文字业余爱好者,从事项目策划、投融资及咨询职业。昵称:清风明月。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