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蟾记忆丨李军:回天蟾就是回家
CHAN
TIAN
2021
上 京
X
天 蟾
2021新春,历时近三年的修缮,1000余个日夜的期盼与守候,终于迎来了重逢的时节。“天蟾”是无数名伶绝代芳华的见证者,是世代梨园文化沉浮跌宕的亲历者,是弘扬戏曲精神继往开来的传承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当代戏曲人正站在历史与当下的交汇点,回眸过往,展望未来。
我们将持续推送“我的天蟾记忆”专栏。本栏目将邀请十余位上海京剧院的艺术家代表为我们分享他们与“天蟾”的难忘记忆与精彩故事。
李军
Yan Qinggu
Q1
您第一次在“天蟾”演出是什么时候?
哪出戏?请您聊一聊当时的心情
第一次在天蟾逸夫舞台演出是1993年,那时我刚来上海。当时演的是大戏《扈三娘与王英》,我饰演祝彪。为了烘托剧目诙谐的气氛,剧组给这个角色的眼睛和耳朵进行了特别的造型处理,我演得不亦乐乎,观众反响也挺热烈,留下了一段美好回忆。
Q2
分享一下您所经历的(或听说过的)
有关“天蟾”的往事、趣事或轶事?
应该是1994年,我当时还是比较青涩的年轻演员。剧院接了一场台湾地区的巡演,其中有一台《将相和》的演出。出发前,剧院在天蟾逸夫舞台安排了行前预演。当时尚长荣老师主动提出由他带着年轻人演,于是我在他的提携下演了《将相和》。那是我第一次在天蟾和尚老师一起演出,他在舞台上那种非凡的气场让我深受启迪,他私下也给我了许多指导和帮助。当时我刚来上海没多久,他这般热情地带领我这样的青年演员上台演出,帮助我在出行前做好妥善的演出准备,现在回想起这一幕幕还是感动万分。
还有一次在天蟾演《四郎探母》,当时好多前辈艺术家带着我一起演,我一个人演杨四郎,铁镜公主是李炳淑老师,萧太后是李丽芳老师,佘太君是王梦云老师,国舅是艾世菊和金锡华老师,真是名家云集。尤其是李丽芳老师还赶演杨宗保,最后一场她再赶铁镜公主,一场演出“一赶三”,这种精神真叫人钦佩。
在天蟾难忘的演出很多,我这一路走来,离不开前辈艺术家们的提携和关爱。很感谢这些影响着我一生的老师们。
Q3
相比其他剧场,您觉得“天蟾”
对于中国戏曲和京剧有什么特殊意义?
它在您心目当中有什么特别之处?
天蟾逸夫舞台的文化影响力是巨大的,它被誉为远东第一大剧场,它见证了上海这个城市的高速发展,它见证了梨园一代又一代名角的诞生,它是当之无愧的上海文化地标。都说“不进天蟾不成名”,梨园南来北往的名角都想要站上天蟾的舞台扬名立万。它不仅仅代表着上海,它是属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戏曲舞台,它是整个中国京剧发展史的见证者和开拓者。
天蟾对我来说是无可替代的,这儿有我太多的回忆。除了经常演的传统戏,《热血悲情》《生死界》《满江红》《梅妃》《宝莲灯》《梨园少将》等这些我参与排演的剧目都是在天蟾演的。天蟾这一次修缮近三年,暂别的这段日子心里总是空落落的,虽然上海和全国都有不少剧场,对我而言,在别的剧场演出那就是演出,唯有走进天蟾才有回家的感觉,站上天蟾的舞台,感觉人的气场都更足了。天蟾就是我们的“戏窝子”,很多今天的老戏迷也是当年“泡”在天蟾看着戏长大的,天蟾早已是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了。
Q4
对即将全新开台的天蟾逸夫舞台
您有什么想要说的话?
我亲历了天蟾逸夫舞台的几次修缮,曾经的开台场景历历在目,它的变迁体现着历史与时代的交融,也预示着新时代戏曲发展的美好前景。牛年新春即将来临,我恭祝天蟾逸夫舞台开台大吉,焕新的舞台必将人才辈出、好戏不断!祝愿我们的戏曲文化繁荣昌盛,再创辉煌!
“回天蟾·看好戏”
2021天蟾开幕演出季 现已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