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他幼稚,但他真实、快乐啊

别嫉妒成功,别怜悯失败,因为你不知道在灵魂的权衡中,什么算成功,什么算失败——《与神对话》

有位老师和儿子聊天之后,这样评价他:“孩子很自信、反应很快,性格也很好,但是好像还很幼稚啊”。

听了这样的评价,我笑而不语。每个人教育孩子时,想要达成、或者说想要培养的目标是不一样的;而孩子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家长的陪伴密不可分,甚至和家长的原生态家庭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不同的家长在不知不觉中,或许就教会孩子八面玲珑;教会孩子踏实诚恳;教会孩子处理事情的技巧;教会孩子任性不懂事;教会孩子贪图小便宜;教会孩子投机取巧。

可我知道,无论孩子今后成为怎样的人,他待人都要彬彬有礼、为人都要诚恳善良、最好在与人交往时,能够带上自己的阳光。而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一生的性格。童年在一生中又是那样短暂、美好、转瞬即逝,所以作为一名母亲,我愿意尽量延长孩子的童真期。因为我们,要成熟很久;童年的日子,我们要怀念很久。

儿子小时候,经常带他去外婆家,有一次外婆问他:”妈妈和爸爸谁更疼爱你?”儿子思考了一会儿说:“爸爸”。外婆正想说话,我赶紧给她使了个眼色,制止了她,然后抱着儿子说:“爸爸是世界上最疼爱宝宝的人,所以我们都爱他”。

我知道,在孩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只是单纯的想起来某一件事情,才会选择爸爸妈妈其中的一个。我不喜欢少年老成的孩子,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在成人面前,用世故的、虚假的言语哄大人开心,大人还拍着手、喜滋滋地说:“这个孩子真会说话,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这个社会会教孩子成长,那个曾经在“父母谁更疼爱他”这样的问题下,只选择其中一方的孩子,终究会洞察成人的心理,最终都会用“爸爸妈妈都疼爱”的答案来哄骗成人。

作为家长,要尽量延长孩子的童真期,让他的孩子气、傻气存留的长一点,再长一点。不要害怕孩子在外面被欺负,也不要害怕孩子会吃亏上当。这个社会会教会他成长,在他被耍之后,被骗之后,他会刻骨铭心的记住那种感觉,比你教给他多少遍都有用。

为了在孩子的童年期留下更多的美好,我和儿子一起做的很多事情,很多家长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比如:下雨的时候,我和儿子一起和雨滴比赛奔跑的速度;遇到水坑,我陪儿子一同踩水,望着彼此身上的水渍傻傻大笑;下雪的时候,一家人在路灯下堆雪人,白天陪他打雪仗,任他把雪撒的漫天飞舞,落在头上、脖子里;空旷的田野里,我们肆无忌惮的唱着自己编出的曲子,曲子里有我的名字、他的名字,有说他的好、他的坏。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里,孩子养成一种“疯玩”的习惯,任何一种让他感兴趣的事情,无论动、静的事情,他都会注意力特别集中地玩。在夏天闷热的天气里,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然后根据在书中了解的与蚂蚁家族相关的知识,去判断“蚁王”在哪个位置;他会看了《可怕的科学》之后,在自己的小屋呆上几个小时去做实验;也可以在课下之后,带着几个同学,满校园的疯跑,让校长抑制不住愤怒,大声斥责他。

他时常是这样没心没肺的,临近期末,在同学们都在分秒必争的学习情况下,他依然只是在课堂的40分钟里,认真地学习;他还是会在放学之后第一个冲出教室,去餐厅吃饭;他还是会在下课之后,痛快地玩耍;他又在体育课上,偷偷的和同学做了一张弓,被老师批评。

但是,他在玩耍的时候,是快乐的,是无虑的。他以一个真实的少年身份,以一个符合这个年龄段的思维,在学习的时候用心地学,在玩耍的时候疯狂地玩耍,纯粹地经历着小学阶段每一个或美好或惨淡的日子。

真的,我一直认为,一生那么长,童年那么短;虚伪那么长,真实那么短;世故那么长,单纯那么短。所以,请尽量让孩子的童真期长一点,再长一点,教给孩子善良、纯净、真实,那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在社会教会他世故、成熟、老成之前,他会很幼稚,但他也会更快乐,更容易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成长为一个真实的自己。

作者简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