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月夜聊173期:读书笔记之赵士㒟
读书时,碰到一些有趣的段落,往往会拍案叫好,急于和朋友分享。所以,从今天开始,“劳月夜聊”增加一个读书笔记的栏目,把我读书时看到的有趣内容和大家分享,同时分享我自己的点滴感受,希望大家喜欢。
这两天在看夏坚勇的《绍兴十二年》。这是一部介于历史和小说之间的非虚构读物,讲述了南宋历史上具有分水岭和里程碑意义的绍兴十二年的故事。因为生长在南宋都城杭州,对那段历史有着特别的兴趣,于是从图书馆借来看。
看《绍兴十二年》,第一个感兴趣的人物是南宋大宗正事赵士㒟(读音与“鸟”同)。此人是宋太宗赵光义的五世孙,因为两次在危急时刻拯救了宋高宗赵构而当上了这个宋代宗室能够担当的最高职务。
一次是徽钦二宗被掳走之后,赵士㒟动员了早就被废黜而幸未被掳走的宋哲宗的皇后、赵构的伯母孟太后,赶到南京应天府,站出来支持赵构登基。
另一次是赵构坐上皇位的第三年,大将苗傅和刘正彦在杭州策动兵变谋反,逼迫赵构下诏逊位,让给自己仅3岁的儿子赵旉。危难之时,赵士㒟挺身而出,写了两封密信给吕颐浩和张俊,激励他们尽忠勤王,发兵纾难。为了密信不被发现,赵士㒟让儿子赵不凡用刀子割开大腿,藏入密信。
因为在危难时刻两次力挺赵构,赵士㒟颇得赵构信任。所以当岳飞下狱时,赵士㒟犯颜质问赵构:“中原未靖,祸及忠义,是忘二圣,不欲复中原也。臣以百口保飞无他。”
看到这区区26个字,真为赵士㒟的磊落人格称赞。夏坚勇在书中分析道,赵士㒟不仅一口咬定岳飞“忠义”,而且直指赵构祸及岳飞“是忘二圣,不欲复中原也”,同时拍胸脯愿以自家百口人性命担保岳飞无罪。在朝野内外都知道,赵构为了宋金和议,必欲置岳飞于死地而后快的情况下,赵士㒟敢于如此不留情面地指斥皇帝,实属难得。这段故事实在可以为“犯言直谏”做个注脚。
赵士㒟敢于如此为岳飞说话,是有原因的。绍兴九年,赵士㒟受赵构所派,去河南永安朝拜祖陵,路过鄂州时,与驻兵在此的岳飞有过一次会晤。会晤虽短暂,但赵士㒟对岳飞一见如故,相见恨晚。鄂州岳家军昂扬的求战士气与南宋宫廷中弥漫的求和气氛形成鲜明对照,赵士㒟于是坚定了支持岳飞的决心。
但是,赵士㒟的犯言直谏并未影响赵构杀掉岳飞的决心。绍兴十一年腊月廿九,中国人的小年夜,赵构提笔下旨:“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当天,岳飞、张宪、岳云人头落地。
绍兴十二年三月十八日,赵士㒟的大宗正事被罢免,逐出临安,“令建州(福建闽北)居住”,罪名是“贪狡险忍,朋比奸邪”。可见,赵构当时未对赵士㒟的犯言直谏说什么话,其实心里一直记着,3个月后就恶狠狠地报复了。当时赵士㒟59岁,后来老死在闽北。
看完这个故事,我想起了杨家将传说里的八贤王赵德芳。赵德芳的传说都是民间的美好愿望,而赵士㒟的故事却是真实的。看来民间的演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历史依据的。
夏坚勇在书里评述道,“赵士㒟曾把自己成熟的心智和能量用于建立和维护皇帝的个人权威,最后自己又恰恰死于这种权威。在专制社会里,这样的现象司空见惯。”是的,读历史不必为古人落泪,但却可为今人立鉴。赵士㒟之正直无私可为千古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