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零一中学原校长、海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正高级教师 郭涵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的明显特征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有没有把问题想透的能力,我们认知的教育是否符合这个世界?人类教育越来越倾向于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育新人。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塑造适应既有社会规范而全盘接受知识的人,而是为化解国家乃至人类社会未来的风险与挑战。新时代的教育,培养的目标必须升级:聚焦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交流能力、信息素养,自我管理等必备的全球化能力。尊重生命、自由、包容、民主、法制等;以超越性的思维品质,可持续的创造能力塑造独特的新我。与时代对话,很多现象让我们陌生。一边学习,一边准备;一边实施,一边提高。通过学习、实践、研究,理解这个时代,开拓前沿边界,重塑自我。作为实践教育家,担负新使命,满足新期待,绘就新蓝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现在时关键时期。关键期所以关键,就在于既有机遇也蕴藏风险,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我们能做的事别人是不是也在做,做的可能不比我们差。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等不起的是时间,推却不得的是担当。应有强烈的自我革命意愿。治理能力和水平是检验改革是否到位的要素之一。不管哪种评价指标,都要由有社会认可的成绩。不仅培养出优秀毕业生,且有坚持的理想和价值观。过去成绩是再发展的垫脚石,从中得到的文化、价值观、组织运行和生活方式,需要格外珍惜。要从中找到学校的精神。评价学校有多个维度,业绩、创新能力、公共形象、价值观。真正的成功要有成绩,还要有对社会文明的贡献,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贡献。要形成新的教育思想、实践类型,塑造和构建时代精神。这些成绩是我们再发展的基础,垫脚石,这当中获得的学校文化、价值观,还有运行方式、生活方式,都是十分宝贵的。还有很重要的是对创新的理解。创新一定是实践的创新。创新是基本的工作形态。创新该如何去“创”?改革的空间巨大,颠覆式的创新还是改进型的创新?因为各个学校条件不一样,规模、历史、人员编制,会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我们要把自身的资源有效放大,找到制高点,发现痛点,获得创造新的共生体的能力和资源。所以在我们的改革过程中,没有“容易”这个词。难度前所未有,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
打造学校特色,是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是不同层次的,要求我们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就要实施学校特色发展战略。特色发展,是以特色办学理念为核心,引领并逐步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教研、特色管理,最终培育出独特的成熟的学校文化。在本质的意义上,学校不仅是传承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精神圣地的地方。务实的学校制度管的是人的具体行为底线。任何制度的制定的基础是对可预测环境的一种程式化的反映,但环境天天在变,制度怎么办?常规养成教育。从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开始,强化日常管理;坚持“理解尊重,律己宽人”;坚持自我教育,关注学生成长。可取的是接受制度背后那些经的起时间考验的原则、精神和价值。务虚的学校文化管的是人的道德追求与精神导向,让学校有自己的个性,气质,使其中的每一个成员在无形和潜在的价值信仰以及行为准则面前产生一种文化自觉的行为,保证学校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文化育人。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中的大多数人在做事中体现出的独特的做事方式和处事态度,其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它产生于学校自身,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维护并随着学校的发展日益强化,成为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的性格基因和发展密码。文化的内涵不是诞生在校长的话语中,而是形成于传统中。要求我们从价值认同入手,在细节上一点一滴地积累与经营,在各种细节中予以强调。只有深入把握学校历史,准确理解时代精神,将积累与追求统一起来,才能打造现代学校文化,构筑现代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从宏大走向细节,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抽象走向具体,从概念走向行动,特别要关注学生的校园感受,让他们装上今生最璀璨的年华和最美好、最温暖的记忆。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颁发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专门出台的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意见》中提到,在每天的生活中,教师实现着一个国家的承诺,讲坛上决定着教育的品质。今日的质量就是明日的国民素质。我们从事的是扎扎实实的地基工作,教师的德行修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广博的知识,宽广的胸襟,去影响一代代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我们干的好,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就多一份;干的不好,在群众心里就减一分。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干部必须是一支担重任的队伍,把我们的人才优势转化成发展的优势。我们要有角色的转换和职业的适应。由于承担了新的任务,就承担了更重要的角色:设计、指导、协调、服务等。宏观上都是面对共同的教育目标,但要履行的岗位要求与实践确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找到负责领域的创新点和增长点,共性的问题借助成功经验得以解决,个性的问题在探讨中找出路。首先,是自己的心态:积极,理解……各个部门都需要对世事保持一种好奇,对改革期待一种不安,愿意拥抱自己领域的不确定性,准备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转变思维方式。每个干部个体都应自带发动机。有时候我们抗拒的不是变化,而是担心变化后的失控。第二,将固有的能力转化成打新仗的能力。未来也许想法比经验重要。重要的不是经验,而是对于未知的认知能力。社会的技术在变(人工智能),消费端在变,对手也在变,所需的能力是面向未来的能力,不仅仅是传承经验的能力。教育应该为未来做准备,但教育无法超越人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去凭空想象和假设。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既是发展观的问题,又是历史观的问题。教师比学生更需要颠覆经验,更需要适应变化,持续学习。第三,在活跃的思想市场上,和老师们共同理解一些原有的经验不能理解的地方。进步离不开交流,交流产生改革共识的信心与能力。引领变化,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变化。运营层面的问题决定能走多远。有时自觉清晰的方向道路,但团队没准备好。如何实现不一样的增长,如何让基层员工增强改革的动力,感受到转型的活力,是对领导层动员能力的考验。干部队伍要有较强的学习理解政策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要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战略上要勤奋,防止思维懒惰。提升自己的理解力、规划力、开发力、指导力、文化构建力。顶层设计要防止碎片化。用心做事。用心,办法就多,就能解决最难处。大事、难事做稳妥,小事、易事做精致;分内事做出高水平,分外事做出高境界。在精细化管理中,积累大成就。改革的浪潮使我们经常有在陌生的水域中航行的感觉,和老师们同步获取改革信息,尤其要注意管理不能业余化。作为干部有几项重要的素质:想的清楚,说的明白,做的出来。想是一种准备,做一件事,事前的思路,怎样做的,是不是真的做完了,有什么要改进的,都要想清楚。成长和优秀是总结促成的。说专业的话。把自己的想法变成大家的行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在教育发生深远变革时,更要依靠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实践、教师的奋斗,通过学术建设、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形成新发展的推动力。准确定位教师素质的新内涵。要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要让教师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方向道路上,将学生的潜能引出来,使其发展。应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经济的转型、教育的变革,教师职业不只是需要学科知识与教学技巧,而要有更全面更正确的认知,开阔的视野和多样化的能力,提高政治站位。因为,育人需要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要增强学习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工作落实本领,化解难题本领。强化教师专业结构和专业发展的认识。从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角度,结合新课程提出的挑战和要求,教师的专业结构应该包括教育理想与信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教师促进学生和学校发展为目标的任务看,教师应提高自己的价值领导力、教学领导力、学术领导力和发展领导力。老师站立的位置,就是学校的位置;老师面临的方向就是学校的方向;老师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决定学校以什么样姿势拥抱未来。对学校的期望,老师的行动就是最好的回答;老师加油了,学校才会奔跑,老师奔跑的速度就是中国的速度。教师专业化知识结构。教师知识体系包括学科知识、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应用体系(学生知识)等构成的集合体。教师的任务是了解今天的学生与昨天和明天学生的不同,要站在当下去理解昨天的发生发展,解决今天的问题,指点明天的方向。支持学生的发展,我们更需要具备扎实的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实践知识,因为教师工作的不确定性使实践性知识成为教师专业化知识最根本的立足点。舍此,专业化将有被替代的危险。你不是教物理,你是教人学物理。也就是我们以职业水准赢得生命价值和职业荣耀。教师能力结构。一是对学生的调节、引导和改造的能力,如因材施教、教会学生学习、组织管理能力等;二是对教学活动的调节、控制和创造的能力,即教学领导力,包括加工处理教学内容、选择运用教学方法、教学育人的能力;以及对本学科的理解和反思的学术领导力。三是调节、改造和发展自我的能力。以职业规划、专业学习、整合资源体现出教师发展力。当前,面临教育技术更新、中高考改革新政、国际经验本土化的挑战,教师如何专业化发展?网络教学的挑战。教师应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培养学生探究反思能力。例如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问题,包括技术瓶颈(线上课程是线下课程的视频化)、找不到合适资源(孤立开发而且不符合线上教学短时、聚焦、引导、拓展等要求)、教师的专业性挑战(授知和明法)、学生学习的挑战(线上学习的意志力、全阶段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中高考改革的挑战。老师需要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进行个性化学习、个性化教育的指导,培养学生选课和规划能力,学会全面评价自己。教育国际化的挑战。老师要提升自己的国际视野,将国际经验与本土结合,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理解和沟通合作能力。教师培训方面。今天的培训,才有明天的发展。培训理念是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为学生学习而研修,为学生成长而发展。每位教师都是变革的力量,不能自卸责任。教师对教学的技艺需要不懈地雕琢与追求,精益求精。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作为艺术,总有些地方没有道理,不讲道理,讲不出道理。很多事情是不可编码的知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豪言壮语是变革之初的需要,一旦理念确定,就需要解决如何落实的问题。这是教育思维与课程思维的分野。所谓课程思维就是四个经典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育人是通过教书来实现的,教书是通过课程来完成的,课程品质影响学生素养,课程结构影响学生素养结构,学生的核心素养要靠课程为依托进行培养。课程改变学校,课程是学校特色发展与文化变革的核心要素。一个学校的课表,展示了这所学校的成就标准、内容标准、机会标准。学校要构建个性化的有品质的课程结构,首先要有自己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就是育人方案。建设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是科学、规范、逻辑。它来源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课程框架的灵魂;既是对课程建设行为的规定,又是课程实施效果的回应。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变革是课程发展从现代走向未来的重要标志。确定学校课程的功能,通过多样化功能的组合,让培养目标在课程中落实。梳理学校的课程结构。结构决定课程质量与发展水平。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是两大重点、难点。培育核心素养的课程,不可能依然保持以知识点为序列的内容组织逻辑,而是以大观念、大任务、大主题重构课程内容,既要遵循学科逻辑,也要遵循学习逻辑。
理论的理想化要求、课标基础管理的规范,都要在现实问题面前重新架构。我们需要澄清几点认识:体制机制的改革代替不了教育教学的改革;技术可以放大杰出教学,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课堂教学;避免课程体系丰富,但课程实施与评价环节薄弱。从课堂出发的变革。考察一所学校是否改革要看课堂,特别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课堂不变,学校不会变。如何把课改的内容、精神送进教室大门,需要每一名教师观念与行动的转变。重点研究和优化常态的教学现场,打通最后一公里。课堂教学的质量问题,其实质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提高质量的落脚点在每间教室,将课堂教学做的更正确。每位教师应有自己教学行为改进的意见,经常思考我们的教学对思维品质的培养能力的提升有没有不到位的地方,学科质量的自我管理是最根本最有效的质量管理。是实实在在的事,背后是无数的细事、小事、实事。课程设计转化成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从知识走向素养,中间的断层要找桥梁;素养需要单元整体教学,学生真正地学。建立过程评价结合终结性评价的评价体系,关注学习的全过程,使离散的教育力量相互链接。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一是基本、必须;二是宽厚扎实。中学阶段打基础的深度,决定未来发展的高度。初中作为承接小学、开启高中的中间学段,其目标不仅是中考,也要瞄着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其意志品质的培养会影响学生在高中阶段及今后如何面对困难。为未来提供多种可能性。高中是从未成年走向成年,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全面认识学生,整体认识学生,具体认识学生。学生是单数,也是复数,主要是单数;是这个,那个,不是这群,那群。社会转型期,主流非主流同时存在,产生各种价值碰撞和困惑。如果只关注现实世界,走不进学生的生活与心灵,就把学生单一化了。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讲基础教育的使命就提到了“三底”。“底线”,是懂得并且遵循做人做事必须有的准则,如何对待自己、他人、社会和自然,就是道德和良知;“底色”,是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品质,充满阳光,自信和活力。“底蕴”,是借助学到的文化知识,形成文化底蕴、学习思维、实践能力。我们要用教育家理念办学。怀赤子之心、生命智慧做教育。做符合规律本质的教育。基于现实,朝着理想,唤醒学校的蓬勃生命,理性稳健真实地成长。
作者郭涵系北京一零一中学原校长、海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正高级教师。本文是作者于2021年7月23日在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主办的2021年新时代“成长中的教育家”暑期高级研修班所作主旨报告。研修主题:教育家的素养与能力提升。文中内容是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