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纪大论•脏象学】
【天元纪大论】“运气”是事物变化的总根源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黄帝内经》最神秘的一个世界,那就是运气学说——“五运六气”。这个运气和我们平常说的“运气”是不同的,它是指自然界的五运六气变化,还有五运六气是怎样影响人体五脏六经的生理病理变化的。《黄帝内经》有七篇是专门讲五运六气的,被称为“运气七篇”,排在《素问》的第六十六到七十一篇,还有第七十四篇。

今天我们学习运气七篇中的第一篇《天元纪大论》,顾名思义,“天元纪”就是讲宇宙元气运动变化的大规律的,“天”就是天地宇宙,“元”就是元气、本源,“纪”就是纲纪、规律。这一篇讨论了自然界万物的根源及其变化规律,自然气候变化的根源是阴阳和五行,自然界气化的一般规律体现在五运六气的运动变化上。人受到天地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本篇介绍了五运六气的一些基本知识,为学习后六篇打下一定的基础。
这一篇开头黄帝发问:
“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
黄帝问道:天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统领东、西、南、北、中五方,故而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种气候变化;人有五脏,五脏生化五志之气,故而产生喜、怒、思、忧、恐的情志改变。五运按照次序运行的,各有所主的季节,到了一年终结的时候(期:一整年),又会重新开始的这种情况,我已经知道了。我还想听一下五运和三阴三阳是怎样结合的。
黄帝向谁问这个问题呢?不是向岐伯,而是向另外一个大臣叫鬼臾区,鬼臾区也是一位名医,尤其精通五运六气,是五运六气的发明者。其实也不是他发明的,是从他祖上流传下来的,传到他是第十代了。他听了黄帝的发问,“鬼臾区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五运和阴阳是天地宇宙的大道(大规律),是万物的生长化收藏的总纲领,是宇宙无穷尽的变化所在,是事物发生或毁灭的根本,是神明所在的房子——也就是万物神妙变化内在动力的场所,这些道理难道可以不通晓呢?大家听了这几句是不是觉得很熟悉?《阴阳应象大论》有一句名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一篇开头是“五运阴阳者”,“五运”和“阴阳”并称,强调了五运的重要性,其实五运正是阴阳的具体体现。后面鬼臾区又说了一段重要的话:
“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所以事物的发生叫做“化”,事物发展到极点叫做“变”,阴阳变化难以预测叫做“神”,能掌握神妙功用无穷变化的人叫做“圣”。一连说了四个判断语,对“变”“化”“神”“圣”作了界定,其中引用了《周易·系辞传》的话:“阴阳不测之谓神”,“故神无方而易无体”。那么究竟什么是变化?什么是神呢?鬼臾区进一步做了解释:
“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阴阳变化的功用,在天的表现是玄妙,在人的表现是认识事物的大道,在地的表现是万物的变化。万物的变化就产生了五味,对事物的认识产生智慧,玄妙产生“神”。这个“神”究竟是什么呢?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神”在天是风,在地是木;在天是热,在地是火;在天是湿,在地是土;在天是燥,在地是金;在天是寒,在地是水。所以在天是无形之气,在地是有形之质,形和气相互感召就化生万物了。——大家思考一下,这个“神”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作用?道教解释“神”就是一个万事万物的主宰,它主宰着天、地、人和万事万物,当然医家一般解释为“阴阳的神妙无穷的变化”。
不管这么说,“神”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它可以存在于天地、左右、水火、金木、形气:“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天地处于万物的上面和下面——天覆盖在上,地承载于下;左右为阴阳的运行的道路——阳从左上升,阴从右下降;水和火是阴阳的征兆——水为阴,火为阳;金和木是万物生成的始终——万物萌生于春天,春属木,成熟于秋天,秋属金。阴阳之气有多少的不同,有形之物在也有旺盛和衰老的区别,天上和地下之气互相感召,事物的太过和不及——有余和不足的情形就清清楚楚显示出来了。
在天为气,在地为形
鬼臾区的这么一大段论述,还没讲到“五运”和“六气”,所以黄帝进一步发问了:
“帝曰:愿闻五运之主时也何如?鬼臾区曰:五气运行,各终朞日,非独主时也。帝曰:请闻其所谓也。
鬼臾区曰: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臣斯十世,此之谓也。”
黄帝说:我想听听五运分主四时是怎样的?鬼臾区说:五运各能主管一年,终而复始,不仅仅是主管某一个时令。黄帝说:请你告诉我这其中的道理吧。鬼臾区说:臣仔细考查了《太始天元册》,文中记载:广袤无垠的太空是万物生化的本元和基础,万物滋生的由此开始,五运更迭,周而复始,布施天地真灵之气,统领大地万物本元,九星在天空中悬照,七曜依据周天之度旋转,因而天道有了阴阳变化,大地有了刚柔生灭,昼夜有了明暗交替,四季有了寒暑更迭,天地宇宙不断演化,万事万物悉数显现。我家已经有十代之久了,都是在研究这个“运气”的大道。
鬼臾区这一段话就像一篇优美的诗文,全有四个字构成,很多是化用了《周易》的话。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太虚寥廓”,“太虚”,就是太空,包括全宇宙。太虚中充满着元气,它的聚散变化就有了万物的生灭。“寥廓”通“辽阔”,就是说宇宙广袤无边。肇,开始,初始,意为开始建立基础,打基础。化,意为化生;元,根本所在。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意思是万物的变化的根本在于广袤无垠的太空。“万物资始”用来《周易》乾卦彖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就是说一切天地万物的生化都赖太空。“五运终天”就是说五行之气风、火、湿、燥、寒五气在天地之间循环运行,没有停歇。“布气真灵”就是说气的循环变换,正常敷布产生了万物之生机变化。
“揔统坤元”,揔,古同“总”,读作“zǒng”,是它的异体字。即风、火、湿、燥、寒五气的正常布化是大地万物正常生长变化的动力之源。“九星悬朗,七曜周旋”,九星一般指北斗七星加上左辅、右弼两颗星,唐代医学家王冰认为九星是指谓天蓬、天芮、天冲、天辅、天禽、天心、天任、天柱、天英这九颗星,此处九星也可泛指天空中的众多星辰。那七曜又是什么呢?是日月加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五星。鬼臾区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宇宙生成图。
通过鬼臾区的描述,我们知道了运气阴阳是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本源,那么五运、六气究竟是怎么推算出来的呢?请听下一讲。
【天元纪大论】从天干地支推算五运六气
从上一讲开始我们进入了《黄帝内经》最神秘的“五运六气”的世界,上一讲讲到了运气七篇的第一篇《天元纪大论》的前半部分,在这一部分黄帝和鬼臾区讨论了五运之气和宇宙万物变化的关系,强调了五运阴阳是万事万物变化的根本。接下来,黄帝和鬼臾区又讨论了五运和六气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黄帝问:天气和地气——五运和六气是怎样感应的?
“帝曰:上下相召奈何?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黄帝说:天气和地气的互相感召是怎么样的?鬼臾区说:寒、暑、燥、湿、风、火是天的阴阳之气,所以六气和它相应。木、火、土、金、水、相火是地的阴阳,生长化收藏的变化和它相应。一年之中,上半年天气主之,春和夏是为阳,主生主长;下半年地气主之,秋冬为阴,主杀主藏。
不仅天之气有阴阳,地之气也有阴阳。所以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以想要知道天地阴阳的变化之道,就要知道五行上应于天干而化为五运,不停的运转,所以每五年一个周期,五运循环一次;六气下应于地支,运行迟缓,各守其位次,所以每六年循环一次。动和静互相感召,天气和地气相互加临(配合),阴气和阳气相互交错,那么运气的变化就产生了。
为什么要研究运气呢?黄帝说:运气可“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 在上可以解除百姓的疾苦,在下以保全自己的身体,使百姓后世子孙没有烦忧。医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首先喊出了医者的价值追求:“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可以说学医是一件利己、利人、利社会的大好事。佛家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医生治病救人的行为就是无限功德。
所以我们对待运气要有敬畏之心,“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敬畏它就可以繁荣昌盛,违背它就会损折夭亡;如果不遵从运气规律,一味地以个人的意志去行事,必定会遭受灾祸不幸。
那么五运的变化规律究竟是什么呢?五运说明两个规律,第一个规律是一年五个季节的气候规律,把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季——五个阶段,每个阶段72天,五季依次是木火土金水,也就是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风木、热火、湿土、燥金、寒水。第二个规律是不同的年呈现出五运的气候变化规律,那么怎么才能知道一年的五运呢?鬼臾区回答,可以从这一年的天干上推算出来:
“臣闻之,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天干之中,凡是甲、己年都是土运,凡是乙、庚年都是金运,凡是丙、辛年都是水运,凡是丁、壬年都是木运,凡是戊、癸年都是火运。
我们都知道十天干十二地支吧?请大家记住,要记得很熟,那么五运六气一下就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人学习五运六气觉得很难,学得稀里糊涂,就是因为基本功不牢固,干支没有记熟。现在请大家再记一下: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好比是从一到十。
十个天干可以分成两组,前面五个是一组,甲、乙、丙、丁、戊是一组,也就是1—5是一组;后面五个是一组,己、庚、辛、壬、癸是一组,也就是6—10是一组。因为五行是五个,天干是十个,所以要两个天干配一个五行,哪两个天干相配呢?1和6配,2和7配,3和8配,4和9配,5和10配,就像北京汽车尾数限号。
但有一点要注意,两两相配之后是什么五行呢?这和河图洛书的配法时不同的,河图是1、6为水,2、7为火,3、8为木,4、9为金,5、10 为土。五运的配法却是1、6为土,2、7为金,3、8为水,4、9为木,5、10 为火,也就是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是从土运开始,按照五行相生的次序,依次相配的。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请大家简单地记一下:甲己土运,乙庚金运,丙辛水运,丁壬木运,戊癸火运。这是一种特殊的配法,为什么要这么配呢?下一篇有解释。
再看六气,六气即天之六种气候特征,就是风、火、热、湿、燥、寒,六气和五运一样,也说明了两个规律,第一个规律是一年六个季节的气候规律,把一年平分为六个季节——六个阶段,每个阶段60多天,六个阶段依次配木火土金水五行,但五行只有五个,配六个阶段还少一个,怎么办?就把火分为两个,一个是君火,一个是相火。
君火好比是国王,相火好比是宰相,说明君火比相火更厉害一些,热的程度更高一些。按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顺序,分别主管一年的六个阶段。第二个规律是不同的年呈现出六气的变化规律,那么怎么才能知道一年的六气呢?鬼臾区回答,可以从这一年的地支上可以推算出来:
“鬼臾区曰: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阴;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也;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逢子年、午年是少阴司天(上就是司天),逢丑年、未年是太阴司天,逢寅、申年是少阳司天,逢卯、酉年是阳明司天,逢辰、戌年是太阳司天,逢巳、亥年是厥阴司天。“厥阴之上,风气主之”是说厥阴是风气主令,也就是风是厥阴的气候特征,所以厥阴和风木相配,叫厥阴风木,其他依次为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请大家记一下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可以分成两组,前面六个是一组,子、丑、寅、卯、辰、巳是一组;后面六个是一组,午、未、申、酉、戌、亥是一组。
两个地支配一个六气,哪两个地支相配呢?子和午、丑和未,寅和申,卯和酉,辰和戌,巳和亥,从巳亥开始依次相配,注意不是从子午开始,而是从巳亥开始,巳亥为厥阴风木,子午为少阴君火,寅申为少阳相火,丑未为太阴湿土,卯酉为阳明燥金,辰戌为太阳寒水。请大家辛苦一下,需要下功夫记一下。记住天干配五运,地支配六气之后,后面学起来就很容易了。
【五运行大论】五运来源于天空的五色之气
上一讲我们进入了《黄帝内经》非常重要又非常神秘的世界,那就是五运六气的世界,讲完了运气七篇中的第一篇《天元纪大论》,今天我们讲第二篇《五运行大论》,“五运行”就是五运、五气的运行变化规律。
一开篇描述黄帝:
“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黄帝坐在明堂上,开始审正天体运行的纲纪,观察八方的地理形势,考校建立五运六气常理。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朝会、祭祀、庆赏、选士等大典,都会在此举行。例如《孟子·梁惠王下》云:“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木兰辞》:“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一天黄帝坐在明堂上和天师岐伯讨论起五运六气:“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气各主岁尔,首甲定运,余因论之。鬼臾区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已亥之上,厥阴主之。不合阴阳,其故何也?”
我从夫子您那里听说了五运的规律,您说五运之气各主管一岁,但没有详细地推算从甲子年开始的六十年的运气。这一点我和鬼臾区讨论过,他说:六十甲子年之中,从天干推算五运,那就是土运主甲己之年,金运主乙庚之年,水运主丙辛之年,木运主丁壬之年,火运主戊癸之年——这就是我上一讲请大家记住的:甲己土运,乙庚金运,丙辛水运,丁壬木运,戊癸火运。
从地支推算六气:凡子午之年,少阴司天;凡丑未之年,太阴司天;凡寅申之年,少阳司天;凡卯酉之年,阳明司天;凡辰戌之年,太阳司天;凡巳亥之年,厥阴司天。——这就是我上一讲请大家记住的:巳亥厥阴风木,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黄帝对岐伯说:鬼臾区说的和你说的阴阳不相符啊,这是什么原因呢?
就十天干的五行对应来说,十天干与五行在方位上的对应是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为什么十天干的五运的对应却是甲己为土,乙庚为金,丙辛为水,丁壬为木,戊癸为火?
“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岐伯说:这是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里讲的是指天地五运的阴阳,以前讲的可以推数的阴阳是指人体的阴阳。人体中的阴阳如脏腑、气血、经络都有相合的关系,都能被推数出来的。阴阳的变化,可以推演到十,再推演到一百,再一步能推演到一千,不断推演可以到万事万物。其实天地浩瀚无垠,它的的阴阳变化是不可能用数去推算的,而只能用万物的征象去推求。
我们的古人通过建立天地变化的象数模型来推导人体的正常和异常变化。这个模型就是阴阳五行的模型,进一步就是阴阳五运的模型,它不是单指数量,而是偏向一种取象思维。这就是《天元纪大论》所说的:“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总的来说,万物都可用阴阳五行这个象数思维来进行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推演出不同的阴阳五行。
“帝曰:愿闻其所始也。岐伯曰:昭乎哉问也!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帝曰:善。帝曰:气相得而病者何也?岐伯曰:以下临上,不当位也。”
黄帝说:我想知道这一理论的源头。岐伯说:你提出的问题很高明啊!我看见《太始天元册》一文中记载——注意这里岐伯又引用来这本神迷的古书,上一篇鬼臾区也是引用这部古书的,可见《太始天元册》是一部专论五运六气的古书,可惜已经失传了,不过黄帝时期,鬼臾区、岐伯还能看到部分内容。
岐伯说:这本书记载:古人观测天象时发现有五色云气横布在天空特定的区域,其中丹天之气就是红色的火气横布在牛宿、女宿和西北方戊位(也就是奎宿、壁宿),黄色的土气横布在心宿、尾宿和东南己位(也就是角宿、轸宿),青色的木气横布在危、室二宿和柳、鬼二宿之间;白色的金气经过了亢、氐二宿和昴、毕二宿之间;黑色的水气经过了张、翼二宿和娄、胃二宿之间。
所说的戊己之位,戊分即是春分二月日入的位置大约奎宿、壁宿的位置,己分即是秋分八月日出的位置大约角宿、轸宿的位置。春分之后,白昼渐长,天渐暖;秋分之后,黑夜渐长,天渐寒,所以说戊位奎壁是天门,己位角轸是地户。这就是气候的来源,变化之道产生的根源,是不能不通达的。黄帝说:好。
这里解释了化合五运的起源是五种颜色气体横于星空,这就是“五运经天”说。要想搞懂这段《内经》原文,我们需要先简单了解一下二十八宿的相关知识。我们的古人很早就进行星象观察了,把天空中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垣分别为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二十八星宿是星空中黄道附近的天体。黄道就是我们从地球上看成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移动一圈的路线,其实是地球一年绕太阳转一周的路线。
黄道附近有二十八宿,分四个区域,每个区域有七个星宿,其中东方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我们今天说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大家都以为是大地上的四个方位,其实不对,原本是指天上二十八宿的形象,东方七宿像青龙,具体说就是第一个宿到第六个宿,第一个宿角就是龙角,尾就是龙尾。南方七宿像朱雀,西方七宿像称作白虎,北方七宿像玄武。
知道了以上常识,我们结合五气经天化五运图就能搞清楚天干化合五运了。这张图从内至外的布局:内圈为五气分布,其次为二十八星宿布列,再次为十天干(戊己不在列)、十二地支、艮乾巽坤四卦排列——这就是非常有名的二十四山,最外层为四方和戊、己(天门和地户)。
什么是“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在传统文化和古代天文学中,后天八卦的巽(辰巳位)位称地户;后天八卦的乾(戌亥位)位称天门。天门和地户实际上是冬至点和夏至点的日出方位和日落方位。
古人将十天干化合五运解释为天上五种颜色气象的分布。因为“丹天之气,经牛、女、戊分”,就是五行的火气在天体上经过牛、女、奎、壁四宿时,在十干刚好是戊癸的方位。因此,凡值年天干是戊或癸,便是属火的气象运行主事,这就是“戊癸化火”。
五行土气(黅,黄色)在天体上经过心、尾、角、轸四宿时,在十干刚好是甲己的方位。因此,凡值年天干逢甲或己,便是属土的气象运行主事,这就是“甲己化土”。
五行木气(苍,青色)在天体上经过危、室、柳、鬼四宿时,在十干刚好是丁壬的方位。因此,凡值年天干是丁或壬,便是属木的气象运行主事,这就是“丁壬化木”。
五行金气(素,白色)在天体上经过亢、氐、昴、毕四宿时,在十干刚好是乙庚的方位。因此,凡值年的天干是乙或庚,便是属金的气象运行主事,这就是“乙庚化金”。
五行水气(玄,黑色)在天体上经过张、翼、娄、胄四宿时,在十干刚好是丙辛的方位。因此,凡值年的天干是丙或辛,便是属水的气象运行主事,这就·是“丙辛化水”。
据传说,古代有一些特殊人群可以看到天空中的不同颜色气象。但今天的人已经看不到这种颜色分布了,所以这成为一个千古难解之谜。大家明白了五运的运行规律的来由,那么六气的运行又有什么规律呢?请听下一讲。
【五运行大论】怎么推算六气?
我们已经学习了五运六气最基本的知识,知道了从一年的天干推算五运,从一年的地支推算六气,比如今年2019年是己亥年,天干是己,甲己之年是土运,所以今年就是土运,虽然甲和己都是土运,但甲年是土运太过,己年是土运不及,所以今年是土运不及。为什么?
因为甲为奇数,为阳,己为偶数,为阴,阳为太过,阴为不及,所以甲是土运太过,己是土运不足,所以今年是土运不足,湿土之气比较少。再看今年的六气,今年的地支是亥,巳亥厥阴风木,所以今年就是厥阴风木司天。这是五运六气最基本、最简单的推算方法,大家知道了吧?
我要祝贺你!请大家再坚持记一下,从天干推算五运的口诀:甲己土运,乙庚金运,丙辛水运,丁壬木运,戊癸火运。从地支推算六气的口诀:巳亥厥阴风木,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上一讲我们讲了五运的来源和五运的变化规律,那么每一年六气究竟是怎么变化呢?有什么规律呢?
黄帝问岐伯:
“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未知其所谓也。岐伯曰: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
我听鬼臾区说过:天和地是万物的上和下,左和右是阴阳运行的道路,不知道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岐伯回答说:这里说的上下是指这一年的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左右是指司天、在泉的左右间气。——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前面不是说过一年分六个阶段吗?司天管上半年的气候,在泉管下半年的气候。一年六个阶段每个阶段60多天,准确地说是60日87刻半。一年的第一个阶段从哪里算起呢?注意不是从一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算起,而是从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算起,每四个节气为一个阶段,4*6=24个节气,刚好一年365天。
我们把一年六个阶段的时间段说一下:
第一阶段:大寒——春分
第二阶段:春分——小满
第三阶段:小满——大暑
第四阶段:大暑——秋分
第五阶段:秋分——小雪
第六阶段:小雪——大寒
可见六气是一种特殊的历法,已经失传了,幸亏被《黄帝内经》传承下来。这得感谢唐代的王冰,是他把这七篇大论放进《素问》的。
我接着说,一年六个阶段也就是六气,有什么气候特征呢?按照一般的规律,从第一个阶段到第六个阶段分别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这是总体规律,每年是固定不变的,比如任何一年的第一个阶段都是以风为主,第二、第三个阶段是以热为主,第四个阶段是以湿为主,第五个阶段是以燥为主,第六个阶段是以寒为主,这是基本规律,是不变的,所以叫主气。
但是实际情况是每一年的气候变化不可能永远不变的,会有一些特殊的、异常的变化,这叫客气。主气好比主人,客气好比客人,主人是一家之主,是要守家的,不能乱动、乱变;客人是要走动的,不可能永远不动,要常来常往。那么客气是怎么变动的呢?有没有规律呢?有!它是随着这一年的地支而变动的,这就是要大家反复记住的口诀:
巳亥厥阴风木,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
这是什么意思呢?前面已经反复讲过,这是指司天之气。什么是司天之气?司天是在天上,就是上半年,主管上半年的气候情况;比如巳年、亥年就是厥阴风木司天,今年己亥年地支是亥,所以今年上半年的天气就是以风木为主,风比较大。跟司天相对的是在泉,在泉就是在地下,就是下半年,主管下半年的气候情况。这里还要说明一点,就是司天之气除了主管上半年的基本气候之外,更重要是主管上半年第三阶段的气候,它始终在六步中的第三步,固定在主气的三之气上,也就是主管第三阶段的气候。
司天之气特别重要,司天之气确定了,其他五个阶段的气候特征就知道了。其他五个阶段叫什么呢?首先和司天相对的叫“在泉”,司天是第三步气,在泉和它刚好相对,就是第六步气,也就是第六阶段的气候特征。这就知道了两个阶段了,那么还有四个阶段叫什么呢?叫间气,就是在司天和在泉之间的气,其中在司天的左和右各有一个间气,在在泉的左和右也是各有一个间气。一共四个间气,加上司天、在泉刚好是六气,六个阶段。这么记有一点麻烦,我把这六气合起来,用数字标识一下就清楚了。六步气从第一步到第六步依次为:
1在泉左间气,2司天右间气,3司天之气,4司天左间气,5在泉右间气,6在泉之气。
刚才讲了从第一步气到第六步气(第一个阶段到第六个阶段)的气候一般规律是:1厥阴风木,2少阴君火,3少阳相火,4太阴湿土,5阳明燥金,6太阳寒水。
搞清楚了这两个次序规律,就可以很容易推算出不同年份的运气情况了,也就是推算出每一年的客气了。
岐伯举例子做了说明:“左右者,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
这里的“上”就是司天,第三步气,凡是厥阴司天,左间气就是少阴,右间气就是太阳——比如2019年是己亥年,厥阴风木司天,也就是2019年的第三步气是厥阴风木,左间气也就是第四步气是少阴君火,右间气也就是第二步气是太阳寒水。其他年都可以类推。这样就推算出了以司天为核心的三步气。
(“见少阴,左太阴右厥阴;见太阴,左少阳右少阴;见少阳,左阳明右太阴;见阳明,左太阳右少阳;见太阳,左厥阴右阳明。所谓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子午之年少阴司天,左间之气是太阴,右间之气是厥阴;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左间之气是少阳,右间之气是少阴;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左间之气是阳明,右间之气是太阴;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左间之气是太阳,右间之气是少阳;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左间之气是厥阴,右间之气是阳明。)
那么以在泉为核心的三步气又怎么推算呢?
“帝曰:何谓下?岐伯曰: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
这里的“下”就是在泉。黄帝问:什么是在泉?岐伯说:厥阴司天,少阳就是在泉,在泉的左间之气是阳明,右间之气是太阴。——比如2019年己亥年为厥阴风木司天,也就第三步气是厥阴风木,那么在泉就是少阳相火,也就是第六步气就是少阳相火,右间气就是第五步气是太阴湿土,左间气就是第一步气是阳明燥金。
那么在泉是怎么推算出来的呢?是按照阴阳相应的原则推算出来的,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是一对阴阳平衡,所以它们的组合必定是一阴(厥阴)和一阳(少阳),二阴(少阴)和二阳(阳明),三阴(太阴)和三阳(太阳)。不止司天和在泉存在这样的阴阳对应关系,司天的左右间气和在泉的左右间气一样存在这样的对应关系:司天的右间气对在泉的右间气,司天的左间气对在泉的左间气。
(“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左太阳右少阳;太阴在上则太阳在下,左厥阴右阳明;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左少阴右太阳;阳明在上则少阴在下,左太阴右厥阴;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左少阳右少阴。”少阴司天,阳明就是在泉,在泉的左间之气是太阳,右间之气是少阳;太阴司天,太阳就是在泉,在泉的左间之气是厥阴,右间之气是阳明;少阳司天,少阴就在泉,在泉的左间之气是太阴,右间之气是厥阴;阳明司天,少阴就是在泉,在泉的左间之气是太阴,右间之气是厥阴;太阳司天,太阴就是在泉,在泉的左间之气是少阳,右间之气是少阴。)
各位听友,大家听了是不是有点费劲?的确,运气学说的术语太多了,如果抛开这些术语,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不同年的六个阶段各有不同的气候特征。至于司天、在泉、左右间气可以用第几步、第几个阶段就可以了。我在文稿中,附了一张图,这张图把每一年六个阶段的运气变化都反映出来了,一查就知道。
在这里,我要祝贺大家,听到这里为止,你已经把五运六气最重要最基本的推算方法学到手了,后面我们就要讲具体怎么运用了。
【五运行大论】五运变化与人体的关系
运气学说是我们中国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智慧的创造,它揭示了天地宇宙和人体生命的密切关系。那么《黄帝内经》对天地宇宙结构是怎样认识的呢?在《五运行大论》中黄帝和岐伯讨论了这个问题:
“帝曰:动静何如?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天地动静,五行迁复。”“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黄帝说:天地的动静运行是什么样的呢?
岐伯说:天在上,向右运行(自东而西)——这里的“上”就是指在上的司天之气;地在下,向左运行(自西而东)——这里的“下”就是指在下的在泉之气。左右旋转一周就是一年,然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天是运动的,地是相对静止。五行运行周而复始。天显示了高悬的天象——日月五星二十八宿等的星象,地形成就了有形的物质。日月五星分布在苍穹之中,五行附着在大地。大地承载着各类有形物质。天空散布着日月五星的精气。地之形与天之精交互运动,就像树根和枝叶一样密不可分。抬头观察这些天象,即使距离遥远也是能够被知晓的。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也。帝曰:冯(凭)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
黄帝问:大地是否处在天空的下面呢?岐伯说:大地是处在人的下面,处在太虚之中。黄帝问:大地浮在太虚之中凭借的是什么呢?
岐伯说:太虚的大气把它托举起来的。用燥气让它干燥,用暑气使它蒸发,用风气使它动荡,用湿气使它滋润,用寒气使它坚实,用火气使它温暖。所以风寒处于下,燥热位于上,湿气在中间,火气游行于中间,一年之内,风火暑湿燥寒六气依次进入大地——六入就是六气进入大地,所以就使得大地受六气的影响就有了变化。因此燥气太过,那么大地就干燥;暑气太过,大地就炽热;风气太过,大地就动荡;湿气太过,大地就湿润泥泞;寒气太过,大地就冻裂;火气太过,大地就坚固。
接下来,黄帝和岐伯讨论了六气变化和脉象的关系,然后就开始逐一讨论了五运变化和人体以及万物变化的关系。
“帝曰: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万物何以生化?”
黄帝问:寒、暑、燥、湿、风、火六气,与人体是怎样相应合的呢?六气是怎样影响万物的生长变化呢?岐伯回答了黄帝的提问,他是分五方说的,先是东方:
“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脏为肝。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为陨,其味为酸,其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肝,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大家听了这一段,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啊?对了,《素问》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就讲过这一段,我简单说一下。
岐伯说:东方生风——东方与春季相应,春天风气生发,风使草木萌生成长,木气能产生酸味,酸味补益肝脏,肝濡养筋膜,筋膜集合于心脏。六气的变化在天表现为玄妙深远,在人则是对变化之道的认识,在地则表现为万物的生生化化。生生化化而后有五味,在人掌握变化之道就能产生智慧,在天的玄妙就产生了神机,在地的生化就产生了气。神的具体表现有:在天对应于六气中的风气,在地对应于木,在人体对应于筋,在气对应于柔和,在五脏对应于肝。
下面这一段话是《阴阳应象大论》没有说的,这段话就是:“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为陨。”这段话中的“其”当然是指五行的木也就是六气的风气说的,风木的性质是温暖,它的品德是平和,它的功用是运动,它的颜色对应青色,它的生化是繁荣,它对应的虫是毛虫,它的政令是发散,它行使的指令是宣发舒散,它的变动为摧枯拉朽,它的灾变是陨落。
接下来这一段话:“其味为酸,其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肝,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阴阳应象大论》中有,是这么说的:“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意思是一样的,就是说风木对应的五味是酸味,对应的情志是怒。怒能损伤肝,悲哀能够克制怒气——怒为木,悲为金,金克木,所以悲能克怒;风气能伤肝,燥气能克制风气——风为木,燥为金,金克木,所以燥能克风;酸味能伤筋,辛味能够克制酸味——酸为木,辛为金,金克木,所以辛味能克制酸味。
岐伯在讲完东方的风木之气以后,接着讲了南方的火热之气、中央的湿土之气、西方的燥金之气、北方的寒水之气,和《阴阳应象大论》讲的一样。
简单梳理一下:五方化生五脏关系,按照东南中西北五方的次序,对应的五气就是风热湿燥寒,对应的五脏就是肝心脾肺肾,对应的五体就是筋血肉皮骨,对应的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对应的五志就是怒喜思忧恐,对应的五性就是暄(温暖)暑(暑热)静(静兼——安静包容)凉(凉爽)凛(清冷),对应的五德就是和(平和)显(彰显)濡(濡润)清(清净)寒(冷峻),对应的五用就是动(运动)躁(躁急)化(化育)固(坚固)藏(收藏)。
最后岐伯总结五行之气:“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五行之气也就是天之六气(风火湿燥寒,火分为两个君火、相火,一共是六气)是交替更换的,各自主管时令变化,是遵循特定的先后次序的。如果没有按照特定的次序——也就是出现异常运行,就会出现邪气,万物就会有灾祸。如果按照特定的次序——也就是五行之气正常运行,就会出现正气,万物的生化就正常。
最后,黄帝又问了:
“帝曰:病生之变何如?岐伯曰: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帝曰:主岁何如?岐伯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帝曰:善。”
黄帝说:邪气导致病变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来气和主时之气相合,或者客气与主气相合,那么病情就轻微;来气和主时之气不相合,客气与主气不相合,那么病情就严重。
黄帝说:五气主岁是什么样的呢?
岐伯说:如果五运之气太过,就不仅会加重自己所克制的气,还会欺侮本来克制自己的气;如果五运之气不足,那么不仅克制自己的气会加重克制的力量,而且原本自己能克制的气还会轻视并且反克自己。无论是欺侮别人自己反而受邪得病还是欺侮别人使别人得病,都是失去了对天道的敬畏之心,也就是没有遵循正常的克制关系。黄帝说:好。
这一段话有点费解,举个例子说明,2018年(戊戌年)的大运为火运太过,戊癸之年火运主之,戊为阳,阳为太过,所以2018年是火运太过,火运太过的结果不仅会过度制约燥金之气,导致炎火烁金之象;还会反侮克制自身的水之气,导致烈焰熏蒸之象。这是五运之气太过,再看五运之气不足的情况,例如2019年(己亥年)的大运是土运不及,甲己之年土运主之,己为阴,是土运不足,土运不足的结果不仅湿土之气会被风木之气克制太过,容易出现大风;而且还会被自己所克制的水之气反制,就容易出现雨寒之气流行。所以今年要注意防范大风、雨寒。
当然这是总体趋势,那么一年当中六气的变化还有一些什么规律呢?请听下一讲《六微旨大论》。
【六微旨大论】六气怎么分为标本中气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运气七篇中的两篇,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三篇《六微旨大论》,“六”就是六气,“六微旨”就是风热暑湿燥寒六气微妙的旨意。六气其实是天道气候的时空变化,一开篇黄帝对天道先发表了一番感叹:
“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
呜呼!天道多么深远啊!好像抬头望浮云,又像俯视深渊。俯视深渊尚且可以估测它的深浅,仰望浮云却不能知道它的穷尽之处。
“天之道可得闻乎?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明乎哉问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
天道的变化究竟能不能被知晓呢?岐伯叩首又拜了一次回答说:你问的天道变化的问题很高明啊!这是由于天之气的变化秩序,表现为时位的盛衰变化。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黄帝说:我希望听您说一说天道气候六六之节盛衰的情况是怎样的?——“六六之节”就是六气循环变化规律。主气和客气皆为六步,分为三阴三阳,也就是司天、在泉和各自的左右间气。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
岐伯说:司天在泉有一定的位置,左右间气有一定的法度。所以少阳的右间是阳明主管;阳明的右间,是太阳主管;太阳的右间,是厥阴主管;厥阴的右间,是少阴主管;少阴的右间,是太阴主管;太阴的右间,是少阳主管。——它们的运转是按照三阴三阳的次序从左到右旋转的,也就是按照:少阳(一阳)——阳明(二阳)——太阳(三阳)——厥阴(一阴)——少阴(二阴)——太阴(三阴)的次序旋转。
岐伯把三阴三阳称为“气之标”,六气分为标和本,“标”的本义是树梢,“本”的本义是树根。引申为主次、先后。我们前面学过了《标本病传论》,知道了标病和本病。这一篇提出了三个新的概念就是——气之标、气之本,也就是标气和本气,还有中气,就是介于本气和标气之间的气。
岐伯说三阴三阳“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就是所说的六气的标位,是坐北朝南观测天气自身的位置。古代君王坐北朝南(坐明堂)而治理天下,朝臣们是面向君王跪拜,君王为主,臣为客。在九宫八卦方位图中,南方为火,为阳,为光明,为离卦;北方为水,为阴,为阴暗,为坎卦,中央为土,为明堂,为尊位。古代的房屋格局大都坐北朝南,以便房屋通透敞亮。
什么叫“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呢?古代人们确定时间的方法之一就是用圭表。圭表也是面向正南而立,它的影子随着日光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日影移动的刻度来确定时间位置。
我们知道了三阴三阳是气之标——标气,那么什么是气之本——本气?什么是中气呢?岐伯说:“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风、热、火、湿、燥、寒,为天之六气,是气之本——本气;本气之下,是中见之气,中见之下,是气之标——标气;也就是说在本标之中为中气,具体的说就是与标气互为表里的阴阳之气为中气。
因为本和标是不同的,所以六气会有不同的表象——包括不同的脉象和疾病的征象。标气、本气和中气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少阳的上面是火气主管,中气是厥阴。也就是少阳以火为本,以少阳为标,所以称少阳相火,以厥阴为中气,因为少阳与厥阴相表里;阳明以燥为本,以阳明为标,所以称阳明燥金,以太阴为中气,因为阳明与太阴为表里;太阳以寒为本,以太阳为标,所以称太阳寒水,以少阴为中气,因为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厥阴以风为本,以厥阴为标,所以称厥阴风木,以少阳为中气,因为少阳与厥阴为表里;少阴以热为本,以少阴为标,所以称少阴君火,以太阳为中气,因为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太阴以湿为本,以太阴为标,所以称太阴湿土,以阳明为中气,因为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总之,天上风热火湿燥寒六气为三阴三阳之本,天下之三阴三阳为六气之标,而居于标本之间的、阴阳表里相对的气为中气。
人生活在六气的交互运动之中,六气有标、本、中气,人经络脏腑也与它相呼应。是怎么相应的呢?脏腑和经络也分标本,那就是脏腑为本,居里;经脉为标,居表;表里相络者为中,居中。
六气是有盛衰变化的,这种变化表现在太过和不及上。什么是太过?什么是不及呢?请听黄帝的发问:
“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如何?岐伯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
黄帝说:就季节和气候的关系而言,有时是季节到了而相应的气候也到了,有时是季节到了但相应的气候还没有到,有时是季节未到但相应的气候提前到了,这是为什么呢?岐伯说:季节到了而相应的气候也到的,是平和之年;季节到了但相应的气候还没到的,这就是应到之气不及、不足;季节未到但相应之气候提前到的,这就是应到之气太过、有余。黄帝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岐伯说:季节和气候相应来到是平顺,季节与气候不相应的是背逆,背逆就会产生反常的变化,反常的变化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万物的生成变化是六气的反应,脉象的变化是六气在人体的反应。
如果六气太过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就会出现“亢害承制”。什么意思?就是“亢则害,承乃制”,六气亢盛时就会产生灾害,承袭之气就要克制它,这样才能维持万物保持正常的变化。“亢害承制”是《黄帝内经》非常著名的一个理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六气在每年的运转表现有盛有衰,如果六气制约关系败坏紊乱,就会导致万物的生化之机出现大毛病。
承,就是承袭,伴随,也有制约的意思。通俗的说,六气的每一气主事时,都有一个制约它的人在始终伴随着它,类似我们的检察院,它会时时刻刻伴随着公务员,监督公务员的行为,以防止公务员独断专治、违法乱纪。六气也必须遵循五行制约法则,任何一气都是和己所不胜之气——也就是克制自己的气相伴而存在的。
比如“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相火主事的时候,水气就会伴随它——水克火,如果火气亢盛,水就会制约它;水气主事的时候,土气就会伴随,水气太过,土就会制约它。“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正因为有了这种制约的关系,才保持了季节气候以及自然万物的正常生成变化。这句话也是指导我们进行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理论基础。人之所以患病也是因为阴阳五行失衡,当一行太过就应该由另一行来克制它,从而恢复人体应有的平衡状态,那么疾病也就消失了。
那么一年六气的亢盛和衰弱的情况究竟有什么规律呢?请听下一讲。
【六微旨大论】一年的大运和六气的关系
通过前面几讲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从天干推算五运和从地支推算六气的方法,虽然有点烧脑,但如果不管那么多术语,还是比较简单的。
比如今年己亥年,从天干上推算五运,甲己之年土运主之,今年这一年的大运就是土运,但因为己是偶数,为阴,所以是土运不足,如果是甲什么年就是土运太过,好多听友就问了,这样一来,任何一年要么是太过,要么是不及,难道就没有平和之年吗?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说明你善于思考。有没有平和之年?当然有!怎么推算出来呢?要从天干和地支的搭配上推算出来。《六微旨大论》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前面两篇大论都是分开来说一年的天干五行和地支五行,这一篇《六微旨大论》开始讲天干五行和地支五行的关系,因为要判断一年的气候情况,仅仅考虑天干或者地支是不够的,还必须要考虑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
“帝曰:盛衰何如?岐伯曰: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邪则变甚,正则微。帝曰:何谓当位?岐伯曰:木运临卯,火运临午,土运临四季,金运临酉,水运临子,所谓岁会,气之平也。帝曰:非位何如?岐伯曰:岁不与会也。”
黄帝说:一年六气的盛衰情况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六气没有处在它的本位上就是邪气,处在它的本位上就是正气。邪气导致的变化会比较严重,正气导致的变化会比较轻微。
黄帝说:什么叫气正好处在本位上呢?岐伯说:如果年运和年支的五行相同,就产生平气,就有利于万物正常生化;比如木运恰逢卯年,如丁卯年——丁壬之年木运主之,丁属木,卯五行也属木;火运恰逢午年;土运恰逢辰、戌、丑、未年;金运恰逢酉年;水运遇到子年。这八年都是年运五行与年支五行相同,所以叫做“岁会”,“岁会”是一个专有名词,岁就是年,就是这一年的年运五行与年支五行相会,相会就是相同,所以是当位,是运气平和之年。
黄帝说:如果气没有处于恰好的位置是怎样的呢?岐伯说:那就是年运五行与年支五行之气没有会合,也就是二者不一致,则万物的灾变较为严重。
可见“当位”和“非位”说的是一年的大运五行和这一年的地支五行属性是否一致,一致就是当位,不一致就是非位。六十甲子之中,当位也就是岁会之年共计八年:丁卯年,戊午年,甲辰年、甲戌年、己丑年、己未年,乙酉年,丙子年。其余五十二年皆为“非位”。
除了一年的天干运气五行和这一年的地支五行相同的情况以外,还有一种是一年的天干运气五行与这一年的司天之气五行相同、相符合,叫“天符”,比如“土运之岁,上见太阴……”也就是土运之年逢太阴司天,也就是这一年的天干是甲、己,甲己之年土运主之,这一年的地支是丑、未,丑未太阴湿土司天,两个都是土,就是“天符”,简单理解就是年运和司天五行相符。六十甲子中,天符之年共计十二年。
还有一种情况是既是岁会又是天符,也就是说这一年的年运(也叫大运、中运)既和这一年的地支五行相同,又和司天五行相同,叫什么呢?岐伯说:“太一天符之会也”,叫太一天符。在六十甲子中,太一天符共计四年,分别是乙酉、己丑、戊午、己未。
“黄帝曰:其贵贱何如?岐伯曰:天符为执法,岁会为行令,太一天符为贵人。帝曰:邪之中也奈何?岐伯曰: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贵人者,其病暴而死。帝曰:位之易也何如?岐伯曰: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逆则其病近,其害速;顺则其病远,其害微。”
黄帝问:天符、岁会和太一天符这三者有高低贵贱的不同吗?岐伯说:天符就像秉持法度——好比是掌管大权的宰相,岁会就像施行命令——好比是诸侯,是地方长官,太一天符好比贵人——好比是君主。
黄帝说:这三者在邪气侵犯人体导致发病方面有什么不同呢?岐伯说:人被执法之邪侵中就会发病快速而危重;被行令之邪侵中就会发病缓慢而持久;被贵人之邪侵中就会发病急剧而多死亡。从这里可以看出,五行之气太过集中某一行就会导致五行之间的正常关系严重失衡,进而可能导致万物之灾。岁会、天符、太乙天符这些特殊的年份导致疾病的情况有轻重的程度差别。太乙天符最重,天符次之,岁会最低。
接下来黄帝和岐伯讨论了六气的推步问题。什么是推步?就是推算天象历法。古人认为日月转运在天上,好像人在行步,是可以推算出来的。一步为“六十度而有奇”,就是指六十度有余,余多少?余87刻半,每年共六步,也就是六气,6*60.875=365.25日,刚好是一年的天数。“故二十四步积盈百刻而成日也”,所以在二十四步中,也就是四年内,累积四年刻度的余数共为一百刻,就又成了一日。因为天气和地气是不相同,所以推求起来也就会存有差异。天气始于天干之甲,地气始于地支之子,子和甲相和合起来,就称为“岁立”。六十甲子始于甲子年,终于癸亥年。从甲子年开始,通过每一年的干支,我们就能推导出每一年六气每一步的开始和终止的时间。
在听完岐伯对不同年份六气的起止时间之后,黄帝问:六步之气有什么作用呢?
“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谈论天气的变化,是从六气的本元去推求;谈论地气的变化,是从六气的时位上去推求;谈论人体的变化,是从天地之气的交合变化去推求。天地之气是运动变化的,“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天气和地气的相互感召,上升和下降相互为因,所以自然万物的运动变化就产生了。
气的运动变化主要有四种形式——升降出入:“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如果气的出入的功能废止了,那么“神机”就会毁灭,如果升降的作用停息了,那么气的存在就危险了。所以说,如果没有气的出和入,就不会有万物的发生、成长、壮实、衰老与灭亡;没有气的升与降,就不会有万物的产生、成长、变化、收敛与闭藏。所以,气的升、降、出、入,是没有一物不具备的。此话揭示了万物的生化之机的实质,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最后黄帝问:“有不生不化乎?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与道合同,惟真人也。帝曰:善。”有没有不生不化的呢?岐伯说:你问得太详尽太高明了!有!只有那些与天地合一的“真人”。黄帝说:好。这就是《上古天真论》所说:“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真人”是一个最完美、最健康、最幸福的人格形象!不仅是养生的最高境界,而且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最高要求。当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真人,但人人都可以向真人学习,努力按真人的要求来做,一定要“取法乎上”,只有高要求,才能有大成就。
【气交变大论】五运太过引起的疾病
我们已经学习了运气七篇大论中的三篇,运气学说是《黄帝内经》比较难懂的内容,主要是一些特殊的术语,还有需要记一些常识,大家学得很认真,也很辛苦。我看到不少留言谈了自己的学习心得,非常好!说明你很努力,很刻苦,很有领悟力,谢谢你!为你加油!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四篇《气交变大论》,气交变就是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交合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天地阴阳之气的交合变化深深影响着人的身体、人的生活、人的健康,人得什么疾病。
这一篇的开头,黄帝和岐伯的问答好比一篇散文诗,很优美,我读一下:
“黄帝问曰:五运更始,上应天朞,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愿言其始,而有常名,可得闻乎?”
黄帝问岐伯:五运相互更替,与天道运行的周期三百六十五度相应,阴阳循环往复,寒暑接续不断,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内外表里相互分离,六条经脉动荡不定,五脏之气失衡而病变,五运之气太过与不及,太过导致克制力太强,不及就会被制约自己的力量加倍克制,希望您说说这种变化时怎么开始以及五运变化的规律,可以吗?
岐伯非常恭敬地回答:这是我的先师教给我的,有一本古书叫《上经》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本气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
《上经》中说过,所谓的道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这样才可以延续长久。万物自然,离不开天地人三才,所以《周易》早就说了“易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要从本原上推求天地人三气的位置——“本”是动词,推求根本。天的位置就是天文学,地的位置就是地理学,通于人气变化的是人事。所以五运太过那么气就先天而至,也就是早于时令而到来;五运不及,那么气就后天而至,也就是晚于时令而到来。所以说一年的运气有常有变,人的生理病理也会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是和它感应的。
听了岐伯回答之后,黄帝问了五运变化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五运太过会发生什么情况,一个是五运不及又会发生什么情况。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
“帝曰:五运之化,太过何如?岐伯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上应岁星。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化气不收,生气独治。云物飞运,草木不宁,甚而摇落,反胁痛而吐甚,冲阳绝者死不治,上应太白星。”
黄帝说:五运的气化,如果太过会发生什么情况?岐伯按照五运木火土金水的次序一一做了回答,先是木:如果木运年的木气太过,就会发生风气流行(木与风相应),脾胃中土就会受到邪气侵扰(为什么?因为木克土)。
哪几年是岁木——木运年呢?丁壬木运,丁壬之年木运主之,其中丁为阴、壬为阳,所以壬年是木运太过,丁年时木运不及。在六十甲子中,有六年是壬年,其实每一个天干都和六个地支搭配构成六年,十个天干刚好构成六十年,所以是六十甲子。壬构成的六年就是木的属性太强了。人们就会发生腹泻、食欲减退的病症,四肢困重烦闷,肠鸣,腹胀满。
木运之年和天上的岁星——木星相应,木运太过的年份木星显得很亮。肝木之气旺盛,克伐脾土太过,脾土之气就会大大受损,则出现肝风内动的疾病、肝经循行部位的疾病、脾胃虚损类的疾病。严重的会出现容易生气,发怒、头晕、目眩等头部病变——因为木对应肝脏,肝气太盛了。腹泻、食欲减退、肠鸣,腹胀满,是木克土,土气不能发挥正常作用导致的结果。
这六年木气独旺,自然界气候变化也会受到影响,天上的云雾飞腾不休,地上的草木摇动不宁,严重的会枝叶掉落,人体会发生胁痛(肝气逆乱)和呕吐(脾胃虚弱)。如果胃经的冲阳脉断绝了,就会不治而亡(冲阳脉,属于阳明胃经的经脉,也叫趺阳脉),这是与它相应的天上的太白星就会很明亮。为什么?因为木气太过,一定会招来金气的克制,才能保持平衡,所以天上的太白金星就很亮。
这是岁木太过的情况,接下来是岁火太过的情况:
“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疟,少气咳喘,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聋,中热肩背热,上应荧惑星。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身热骨痛而为浸淫。收气不行,长气独明,雨水霜寒,上应辰星。上临少阴少阳,火燔焫,水泉涸,物焦槁,病反谵妄狂越,咳喘息鸣,下甚血溢泄不已,太渊绝者死不治,上应荧惑星。”
如果火运年的火气太过,那么炎热的暑气就流行,肺金就会受到邪气的侵扰。哪几年是火运之年呢?戊癸之年,火运主之。其中戊年是火运太过,癸年是火运不及。六个戊年,火气太过,人容易患疟疾,短气咳喘,口鼻流血、便血,尿血,咽干耳聋,胸中和肩背部发热,与天上的荧惑星—火星相应,火星特别明亮。严重的会出现胸中疼痛,胁肋部胀满疼痛,肩胛间区疼痛,两条胳膊内侧疼痛,身体发热,骨节疼痛,甚至发作为浸淫疮(遍发全身的瘙痒渗出性皮肤病)。
这是金气不及,火气独旺的表现,也就是心火亢盛和肺气不足。火气不能正常运行,则水气来乘,所以出现雨水和霜雪的天气,与天上相应的辰星——水星就特别明亮。如果遇到少阴君火或者少阳相火司天,那么火热之气就会更加旺盛,水泉枯竭,万物焦黄枯槁,人就容易患神昏谵语、狂躁不安,咳喘,喉中痰鸣,火热之气往下导致大小便下血不止。如果肺经的太渊脉绝断,则会不治而亡。这时与天上相应的火星就特别明亮。
“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上应镇星。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瘈(chì),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支不举。变生得位,藏气伏,化气独治之,泉涌河衍,涸泽生鱼,风雨大至,土崩溃,鳞见于陆,病腹满溏泄肠鸣,反下甚而太溪绝者死不治,上应岁星。”
如果土运年的土气太过,那么雷雨湿气就流行,肾水就容易受到邪气侵袭,土克水。土运年是什么年?甲己之年,土运主之。其中甲年是土运太过。在六个甲年,人就容易患腹痛,手足不温,情绪抑郁,身体困重烦闷。严重的就会出现肌肉萎缩,双足萎弱不能行走,行走容易抽搐痉挛,足底疼痛,或者痰饮,胀满,食欲减退,四肢不能举动。总之容易出现脾胃中土湿气亢盛的疾病,肾水匮乏的疾病,以及脾经和肾经循行部位的相关疾病。
“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肃杀而甚,则体重烦冤,胸痛引背,两胁满且痛引少腹,上应太白星。甚则喘咳逆气,肩背痛,尻阴股膝腨箭足皆病,上应荧惑星。收气峻,生气下,草木敛,苍干雕陨,病反暴痛,胠胁不可反侧,咳逆甚而血溢,太冲绝者死不治,上应太白星。”
如果金运年金气太过,则燥气流行,肝木受到邪气侵袭。金运年是什么年?乙庚之年金运主之。其中庚年是金运太过。在六个庚年,肺气太过,肝木受损,出现肝肺同病以及肝经循行部位的相应疾病,比如胸痛放射至背部,两胁肋胀满,疼痛牵引少腹疼痛,眼睛发红疼痛,目眦溃疡等等。
“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燥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寒气早至,上应辰星。甚则腹大胫肿,喘咳,寝汗出憎风,大雨至,埃雾朦郁,上应镇星。上临太阳,则雨冰雪,霜不时降,湿气变物,病反腹满肠鸣,溏泄食不化,渴而妄冒,神门绝者死不治,上应荧惑、辰星。”
如果水运年水气太过,则寒气流行,心火易受到邪气侵袭。水运年是什么年?丙辛之年水运主之。其中丙年是水运太过。在六个丙年,容易发生心烦、心悸、心胸疼痛、神昏谵语、四肢厥冷,身体发冷等寒水克制心火导致心气受伤的疾病,还容易发生腹胀、下肢水肿,夜间出汗,恶风等肾水、寒水过度亢盛等疾病。
这是五运太过引发的疾病情况,那么五运不及又容易引发什么疾病呢?请听下一讲。谢谢!
【气交变大论】五运不及引起的疾病
上一讲我们讲了五运太过引起的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疾病变化,这一讲我们继续讲五运不及引起的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疾病变化。黄帝在听完岐伯说的五运太过情况之后,又问了:
“帝曰:善。其不及何如?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草木晚荣,肃杀而甚,则刚木辟著,柔萎苍干,上应太白星,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病,肠鸣溏泄,凉雨时至,上应太白星,其谷苍。上临阳明,生气失政,草木再荣,化气乃急,上应太白、镇星,其主苍早。复则暑流火,湿性燥,柔脆草木焦槁,下体再生,华实齐化,病寒热疮疡疿胗痈痤,上应荧惑、太白,其谷白坚。白露早降,收杀气行,寒雨害物,虫食甘黄,脾土受邪,赤气后化,心气晚治,上胜肺金,白气乃屈,其谷不成,咳而鼽,上应荧惑、太白星。”
黄帝说:你说得好。那么五运不及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岐伯说:您问得很详细啊!然后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次序一一作了回答。先看岁木之气不及也就是木运不及的年份,哪些年份是木运不及呢?丁壬之年木运主之,六个丁年就是木运不及,就会出现克制它的燥金之气过盛(金克木),春天的生发之气不能和它相应,草木繁荣的时间就会推迟。燥金之气太盛,那么大树容易裂开,坚硬的树木枝条干枯;小草容易枯萎,柔软的树木的叶子干卷,与它相应的天上的金星就特别明亮。人容易患中焦虚寒,胁肋疼痛,少腹部疾病,肠道鸣响,大便稀溏泻泄。
如果又遇到阳明燥金司天,也就是丁卯年、丁酉年这两年,那么燥金就更加旺盛,木气就不能发挥作用,草木会再次枝繁叶茂,由于草木茂盛时间晚,所以成熟结果的过程就短了、急速了,与天上相应的金星、土星就很明亮……总之,木气不及的年份,至少有三个脏会受到影响:
一个是肝,肝为木,本身受到影响,肝气不足,就会患胁肋疼痛,少腹部疼痛等肝经的疾病。第二个是肺,肺为金,木气不足,金气就旺盛,因为金克木,木太弱,金克制的力量就加强了,第三个是心,心为火,火本来是木生的,好比是木的孩子,现在父母受到金的过分欺负了,所以孩子力量虽然小,但还是会奋力反击,火本来就是克金的,所以就会招来火来报复金,岐伯说“心气晚治,上胜肺金“,也就是心火旺盛的时间就推迟,但仍然能克制肺金,就会出现咳嗽、流鼻涕等肺脏的疾病。
再看火运不及的情况:
“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上应辰星,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瘖,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上应荧惑、辰星,其谷丹。复则埃郁,大雨且至,黑气乃辱,病鹜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上应镇星、辰星,玄谷不成。”
岁火不及,寒气盛行。哪几年是火运不及呢?戊癸之年,火运主之。戊年是火运太过,癸年是火运不及。六个癸年,火气不足,生长之气不能发挥作用,植物就由繁盛转为枯萎,克制它的水就旺盛,寒凉之气就盛行就导致阳气不能生化,草木不再繁盛,与天上相应的水星就很明亮。人就容易患胸中疼痛,胁肋满闷疼痛,肩背部、肩胛间区和两手臂内侧疼痛,头目眩晕,视物昏花,心区疼痛,容易突发声音嘶哑,胸腹部胀大,胁肋下与腰背部牵扯疼痛,严重的会出现能前屈不能后伸,髋关节和股骨像裂开一样,与天上相应的火星就昏暗,但水星却很明亮。
水太过,就会招来土气来报复,则湿气上蒸为云,化为大雨降落,水气受到抑制,人容易患大便溏泄,腹部胀满,食欲不振,肠道雷鸣,泄泻不止,腹部疼痛,痉挛萎缩,痹阻疼痛,足部不能支撑身体。所以火运不足,也至少涉及到三个脏,一个是心,本身的心火不足;一个是肾,克制火的肾水太过旺盛;一个是脾,脾土就会报复肾水。这三个脏都会不正常,得病。
再看土运不及的情况:
“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草木茂荣,飘扬而甚,秀而不实,上应岁星,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腘酸,善怒,藏气举事,蛰虫早附,咸病寒中,上应岁星、镇星,其谷黅。复则收政严峻,名木苍雕,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大息,虫食甘黄,气客于脾,黅谷乃减,民食少失味,苍谷乃损,上应太白、岁星。上临厥阴,流水不冰,蛰虫来见,藏气不用,白乃不复,上应岁星,民乃康。”
岁土不及,风气盛行。因为风为木,木克土,土太弱,克制它的木就加倍欺负它。哪几年是土运不足呢?甲己之年土运主之,己年就是土运不足,比如今年2019年是己亥年,就是土运不足,土的生化之气不能发挥正常作用,木气就盛行,草木茂盛,枝蔓飘扬飞舞,华秀于外,但果实不饱满,和它相应的天上的木星就很明亮、土星就昏暗。人容易患泄泻和霍乱,肢体烦重,腹中疼痛,筋骨僵硬,肌肉酸痛,容易生气,这些都是脾土虚弱肝木旺盛的病症……
再看金运不及的情况:
“岁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气乃用,长气专胜,庶物以茂,燥烁以行,上应荧惑星,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收气乃后,上应太白星,其谷坚芒。复则寒雨暴至,乃零冰雹霜雪杀物,阴厥且格,阳反上行,头脑户痛,延及囟顶发热,上应辰星,丹谷不成,民病口疮,甚则心痛。”
岁金之气不及,火气盛行。火克金,金不足,火就加倍欺负金。哪几年是金运不及?乙庚之年金运主之,六个乙年就是金运不足。由于火气盛行,所以万物生发之气就强,庄稼生长茂盛,天气炎热,人容易患肩背酸重疼痛,鼻衄,便血,泄泻,还有口疮,心胸痛等肺金虚弱心火旺盛的疾病。和它相应的天上的火星就很明亮、金星就昏暗。
最后是水运不及:
“岁水不及,湿乃大行,长气反用,其化乃速,暑雨数至,上应镇星,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腰股痛发,腘腨股膝不便,烦冤足痿清厥,脚下痛,甚则跗肿,藏气不政,肾气不衡,上应辰星,其谷秬。上临太阴,则大寒数举,蛰虫早藏,地积坚冰,阳光不治,民病寒疾于下,甚则腹满浮肿,上应镇星,其主黅谷。复则大风暴发,草偃木零,生长不鲜;面色时变,筋骨并辟,肉眶瘛,目视睹睹,物疏璺,肌肉胗发,气并鬲中,痛于心腹,黄气乃损,其谷不登,上应岁星。”
岁水不及,湿土之气就盛行。土克水,水不足,土就加倍欺负水。哪几年是水运不及?丙辛之年水运主之,丙年是水运太过,辛年是水运不及,六个辛年就是水运不足。水气不足,不仅湿土之气盛行,而且火气也旺盛,为什么?因为水克火,现在水不足,那么克制火的能力不够了,火就盛行。水运不及,人容易患腹部胀满,身体沉重,泄泻阴疽流注,腰腿疼痛,下肢关节活动不利,烦闷不适,两足萎缩,四肢逆冷,脚底疼痛,严重则下肢水肿,这是由于冬天封藏之气不能行使正常的功能,肾气不能平衡。和它相应的天上的水星就昏暗、土星就明亮。
黄帝听了岐伯的分析之后称赞说:说的好,请你再讲讲四时的归类。
“帝曰:善。愿闻其时也。岐伯曰:悉哉问也!木不及,春有鸣条律畅之化,则秋有雾露清凉之政;春有惨凄残贼之胜,则夏有炎暑燔烁之复,其眚东,其藏肝,其病内舍胠胁,外在关节。”
岐伯做了总结:如果木运不及金气不来克制,那么春天就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秋天会有清凉秋霜雾露的正常天气;但是如果木运不及而有因金气来克制,那么春天就会出现清凉甚至寒冷的天气,金气太过就会有火气来报复,所以夏天会有炎热如焚的天气,东方容易发生灾害,与肝相应,疾病就会在内表现在胁肋,在外表现在关节。接着岐伯又分析了火运不及、土运不及、金运不及、水运不及,没有克制之气和有克制之气两种情况。最后岐伯说:
“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故曰: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
五运的运行,是按照五行生克的规律相互制衡的,从而达到平衡状态。“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这是引用老子《道德经》的话,是说握弓射箭,如果举得太高了就要压低一点,如果举得太低就要抬高一点,这里是指如果太过就要加以抑制,如果不及就要扶助。如果生化正常就和它相感,如果异常就会有报复,这就是生长化收藏的道理,是气变化的常态,失常就会出现天地四时闭塞,所以说天地的动静,是以神明为纲纪;阴阳的往复变化,是以寒热为征兆。
那么怎么来推算五运的变化呢?有没有具体方法呢?请听下一讲。谢谢!
【气交变大论】推测五运变化的两种方法
我们已经用了两讲来讲《气交变大论》,讲了五运太过和五运不及会影响到一年气候的变化和人的身体变化,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来推测岁运变化呢?有!有两种办法,第一是观察物候变化,第二是观察五星之应。我们先来听听黄帝的提问:
“帝曰:夫子之言五气之变,四时之应,可谓悉矣。夫气之动乱,触遇而作,发无常会,卒然灾合,何以期之?岐伯曰:夫气之动变,固不常在,而德化政令灾变,不同其候也。”
黄帝说:您讲的五运之气的变化与四时相应,已经很详细了。气的混乱,有所触犯才会发生,与突发的自然灾害相合,如何预测呢?岐伯说:气的变化,固然没有什么常规,但是德化政令和灾变,它的不同变化是可以预测的。这里讲了“德化政令灾变”六个方面,其中“德化政令”是正常情况,“灾变”是不正常情况,“德”就是德行、特性,“化”就是生化、作用,“政”就是职能、职权,“令”就是时令表现,“变”就是异常变化,“灾”就是灾害。黄帝追问:“何谓也?”这怎么说呢?岐伯从五个方位的物候变化一一做了回答,先看东方:
“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其令风,其变振发,其灾散落。”岐伯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气,然后从六个方面论述了风木之气,风木它的特性是散布和气,它的生化作用是使得万物滋生繁荣,它的职能就是舒展开放,它的时令表现是风,它的变动是大风怒号,它的灾害是使得万物凋零散落。
接下来讲的四个方位全是从六个方面来说的:
“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德彰显,其化蕃茂,其政明曜,其令热,其变销烁,其灾燔焫。”南方生热,热生火气,热火它的特性是光明显耀,它的生化表现是使得万物繁多茂盛,它的职能是光明照耀万物,它的时令表现是炎热,它的变动是酷热难当,它的灾害是销烁万物。
“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德溽蒸,其化丰备,其政安静,其令湿,其变骤注,其灾霖溃。”中央生湿,湿生土气,湿土的特性是湿热,它的生化表现是使万物丰满完备,它的职能是使万物安静,它的时令表现是湿,它的变动是骤降暴雨,它的灾害是霪雨不止,堤坝溃败。
“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德清洁,其化紧敛,其政劲切,其令燥,其变肃杀,其灾苍陨。”西方生燥,燥生金气,燥金的特性是清洁,它的生化表现是使万物收敛紧缩,它的职能是坚韧强劲,它的时令表现是燥,它的变动是肃杀萧条,它的灾害是使万物陨落枯萎。
“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凄沧,其化清谧,其政凝肃,其令寒,其变溧冽,其灾冰雪霜雹。”北方生寒,寒生水,它的特性是凄凛寒冷,它的生化是使万物清净静谧,它的职能是凝结清肃,它的时令表现是寒,它的变动是严寒,它的灾害是冰雹雪霜。
“是以察其动也,有德有化,有政有令,有变有灾,而物由之,而人应之也。”所以观察五气的运动变化,有特性有生化,有职能有时令,有变动有灾害,而万物是和它相伴随的,人也是和它相感应的。——所以按照五运的变化和四季的更迭,对每个季节容易发生哪一类灾害、哪一类疾病也是可以大致预测的。
黄帝听了岐伯讲了五气的物候变化之后又问了:你说五运的太过和不及是和天上的五星变化相应的,那么是怎样相应的呢?岐伯回答:
“承天而行之,故无妄动,无不应也。卒然而动者,气之交变也,其不应焉。故曰:应常不应卒,此之谓也。”如果随天道运行,那么就没有突发的变动,和天上五星的变化是相应的。但是如果五运突然变动,那是天地之气相交的偶然变化,因而和天上五星变化是不相应的。所以说:五星对应常规变化而不对应突发变化,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帝曰:其应奈何?岐伯曰:各从其气化也。帝曰:其行之徐疾逆顺何如?”黄帝问:五星和五运的常规变化是怎样对应的呢?岐伯说:是各自按照气的生化规律对应的。黄帝说:五星运行有的快,有的慢,有的顺行,有的逆行,这是怎么回事呢?岐伯分析了这四种情况,举例说:“芒而大倍常之一,其化甚;大常之二,其眚即发也。小常之一,其化减;小常之二,是谓临视省下之过与其德也。”如果天上对应的五星光芒大于正常的一倍,说明气化作用旺盛;如果大于正常的两倍,就说明灾害随即发生;如果小于正常的一倍,说明气化作用减弱;如果小于正常的两倍,那么有德者就给他福气,有过者就给他惩罚。
“故大则喜怒迩,小则祸福远。岁运太过,则运星北越;运气相得,则各行以道。故岁运太过,畏星失色而兼其母;不及,则色兼其所不胜。”所以星象如果光芒大,那么说明喜怒变化的感应期就近;如果光芒小,那么福祸变化的感应期就远。如果岁运太过——一年的大运太过,那么和这一年相对应的星就越出轨道向北而去;如果运气平和,那么和这一年相对应的星就各自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所以岁运太过,被它克制的星就颜色发暗而且兼见其母星之色——例如木运太过之年,那么被木克制的星也就是土星就发暗、光芒减弱,而会同时看见木的母星也就是生木的水星的颜色;如果岁运不及,那么就会兼见克制它的星的颜色——例如木运太过之年,克制木的星就是金星。
这是第二种推测五运变化的方法,也就是观察天上五星变化的方法。
那么五星的变化对人的身体变化又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岐伯回答:“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必谨察之。”天上的星象有喜(喜悦)有怒(愤怒),有忧(忧愁)有丧(死亡),有泽(润泽)有燥(干燥),一共六种表现方式,这是星象的正常状态,必须谨慎观察。人一般见到星象明亮就喜悦,见到星象暗淡就忧伤,见到星象怒行而愤怒,见到星象无光就心死,见到星象有润泽心里也滋润,见到星象干枯就急躁。所以人的行为上就表现为有善有恶。所以对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谨慎对待。
同样五运气候的变化对人的影响也是有规律的。就对人的疾病而言,“岐伯曰:德化者气之祥,政令者气之章,变易者复纪,灾眚者伤之始。气相胜者和,不相胜者病,重感于邪则甚也。”五运的特性和生化是五气祥和的表现,五运的职能和时令是五气的彰显在外的表现,变动是复气产生的前提,灾害是损伤的开始。如果人体的正气能够抵抗邪气,就身体平和健康;如果不能抵抗邪气,就产生疾病;如果重复感受邪气,那么病情就会加重。
听了岐伯的话,黄帝称赞说:“善。所谓精光之论。”你说得太好了!真是精妙的论述啊!最后黄帝用了六个“善言”做了总结:“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善于谈论天地大道的人,一定是和人相对应的;善于谈论古代历史的,一定是与现在现实进行检验的;善于谈论气化的,一定是能透彻认知事物;善于谈论天人相应的,一定是遵循天地变化规律的;善于谈论生化变动的,一定是能通达自然神妙大道的。
《气交变大论》就讲到这里,谢谢!
【五常政大论】五运平和之年的情况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五运六气,学习运气七篇大论的第五篇《五常政大论》,五常就是五运的常规,“政”就是职责、职权,这里特指影响力,五常政就是五运的常规变化及其对万物变化的影响。五运的常规变化包括五运的平气、太过、不及三种情况。
先听一听黄帝的提问:
“黄帝问曰:太虚寥廓,五运回薄,衰盛不同,损益相从,愿闻平气何如而名?何如而纪也?”
黄帝问说:太虚如此广袤无垠,五运循环往复运行不息,既有旺盛和衰弱的不同表现,又有增益和减少的相应变化,我想听听五运之气是如何命名的?是如何标记的?
“太虚”这个词大家还记得吧?在运气第一篇《天元纪大论》中提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广袤无垠的太虚是万物生化的本元和基础,万物滋生的由此开始,五运也由此更迭,周而复始。这里又提到“太虚”,太虚是一种虚空、虚无的最原始状态,是万物的本源。太虚就是《老子》的“道”,是“无”,也是《易经》中的“太易”,“易有太极”,太易生出“太极”。在运气七篇中“太虚”演化成五运。五运平气——就是平和之气,既不是太过,也不是不及,是怎样命名和标记的呢?
“岐伯曰:昭乎哉问也!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
岐伯回答:您问得真高明啊!木的平气散布温和,火的平气上升光明,土的平气完备生化,金的平气宁静平和,水的平气静谧柔顺。——都是从对万物的作用和影响来说的。
“帝曰:其不及奈何?岐伯曰: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
黄帝问:五运不及又是怎么样的呢?岐伯说:木气不及委曲失和,火气不及潜伏光明,土气不及卑下失察,金气不及顺从变革,水气不及干涸无流。
“帝曰:太过何谓?岐伯曰: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
黄帝问:五运太过之气又是怎么样的呢?岐伯说:木气太过生长发育——使万物过早生长发育,火气太过炎热过盛,土气太过敦厚肥坚,金气太过坚实成熟,水气太过流出漫延。
“帝曰:三气之纪,愿闻其候?岐伯曰:悉乎哉问也!”
平气、太过、不及三气的标志,希望你讲讲它们的物候?岐伯说:“您问得真详细啊!”然后一一做了回答,先是回答了五运的平气之年。哪些年是五运的平气之年呢?在前面的《六微旨大论》中提到过,一年的年运和年地支的五行相同的岁会之年就是平气的年份。这一篇的后面又提出了其他判断方法,我在讲到后面的时候再说。先看岐伯对木的平气之年是怎么说的?
“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其气端,其性随,其用曲直,其化生荣,其类草木,其政发散,其候温和,其令风,其脏肝,肝其畏清,其主目,其谷麻,其果李,其实核,其应春,其虫毛,其畜犬,其色苍,其养筋,其病里急支满,其味酸。其音角,其物中坚,其数八。”
在散布温和之年也就是木的平气年份,木的德化普遍流行,阳气舒展,阴气散布,五行的气化也畅通平和,木气端直,它的性质随和,它的作用能曲能直(能把弯曲变正直),它的变化生长繁荣,它的物类是草木,它的职能是散发,它的气候特点是温和,它的时令表现是风,它对应的脏腑是肝,肝怕清凉的金气(金克木),它主管眼睛(肝开窍于目),它在五谷是麻,在五果是李,在果实是核仁,与春天相应,在虫类为毛虫,在畜类是狗,在颜色是青色,在营养为筋脉(它的精气营养筋脉),发生疾病为腹部拘急,胸胁胀满,在五味为酸味,在五音为角音,在物体是中坚,在五行成数为八(三八为木,这就是河图数)。
这里讲述了木的平气的特征,用了24个“其”字,也就是从24个方面讲了木的平气之年自然界出现的各种相应的现象,还有人相应的各种情况,包括气候、五脏、窍道、谷物、果类、果实、虫类、畜类、颜色、味道、五音、疾病、五行成数,说明五运对万物和人的影响。木运的平气年份,木气发挥正常的生发、舒展功能,人也相应地发挥正常生理机能。
后面都是按照这样的方式对五运平和之年的情况做了论述,再说火运平和之年:
“升明之纪,正阳而治,德施周普,五化均衡,其气高,其性速,其用燔灼,其化蕃茂,其类火,其政明曜,其侯炎暑,其令热,其脏心,心其畏寒,其主舌,其谷麦,其果杏,其实络,其应夏,其虫羽,其畜马,其色赤,其养血,其病眮瘛,其味苦,其音徵,其物脉,其数七。”
火运平气的年份,在南方相应的阳气旺盛,火气作用施行普照四方,五行气化协调发展,其气上升,其性质迅速,气功能在燃烧灼热,其生化在繁荣茂盛,其属类为火,其职能是明亮照耀,其征兆时炎热暑候,其时令为热,其脏腑为心,心脏畏惧寒水,在窍为舌,在谷物为麦,在果类为杏,在果实为络,与夏天相应,在虫类为羽虫,在畜类为马,在颜色为红色,它的精气营养血液,发生疾病为肌肉痉挛抽搐,在五味为苦,在五音为徵,在物体为脉络,河图成数为七。
“备化之纪,气协天休,德流四政,五化齐修,其气平,其性顺,其用高下,其化丰满,其类土,其政安静,其候溽蒸,其令湿,其脏脾,脾其畏风,其主口,其谷稷,其果枣,其实肉,共应长夏,其虫倮,其畜牛,其色黄,其养肉,其病否,其味甘,其音宫,其物肤,其数五。”
土运平气的年份,在于与自然之气的协调,德化流布四方,五行的气化修备,其气和平,其性质柔顺,其功用是高下表动不拘,其气化丰满,气属类为土,气政令安宁静谧,其征兆是湿热熏蒸,其脏腑为脾,脾畏风木,其开窍为口,其谷物为稷,其果类为大枣,其果实为果肉,与季节的长夏相应,其在虫为倮虫,在畜类为牛,在颜色为黄色,它的精气营养肌肉,发病为痞塞之患,在味道为甘味,在五音为宫,在物体为皮肤,河图成数为五。
“审平之纪,收而不争,杀而无犯,五化宣明,其气洁,其性刚,其用散落,其化坚敛,其类金,其政劲肃,其候清切,其令燥,其脏肺,肺其畏热,其主鼻,其谷稻,其果桃,其实壳,其应秋,其虫介,其畜鸡,其色白,其养皮毛,其病咳,其味辛,其音商,其物外坚,其数九。”
金运平气的年份,收敛而不争斗,肃杀而无侵害,五行的气化宣畅明晰,其气清洁,其性质刚烈,其功用零散降落,其气化悭吝而收敛,其政令强劲而肃杀,其征兆清凉急切,其主令为燥气,在脏腑为肺,肺畏惧热火,开窍于鼻,在谷物为稻谷,在果类为桃,在果实为壳,在季节应秋,在虫为介虫类,在畜类为鸡,在颜色是白色,它的精气营养皮毛,发病则为咳嗽,在五味为辛味,在五音为商,在物类主外表坚实,河图成数为九。
“静顺之纪,藏而勿害,治而善下,五化咸整,其气明,其性下,其用沃衍,其化凝坚,其类水,其政流演,其侯凝肃,其令寒,其脏肾,肾其畏湿,其主二阴,其谷豆;其果栗,其实濡,其应冬,其虫鳞,其畜彘,其色黑,其养骨髓,其病厥,其味咸,其音羽,其物濡,其数六。”
水运平气的年份,在水封藏万物而无损害,其运行善下走,五行的气化都整备,其气明澈,其性质趋下,其功用满而流溢,其气化凝结坚实,其分类为水,其政令流动不竭,其征兆为凝结清肃,其时令为寒,在脏腑为肾,肾畏惧湿土,在窍主前后二阴,在谷类为豆,在果类为栗,其果实为汁液,在四季为冬季,在虫为鳞虫,在畜类为猪,在颜色为黑色,它的精气营养骨髓,发病在四肢厥冷,在味道为咸味,在五音为羽,在物体为液体之类,河图成数为六。
在讲完五运平气年份情况以后,岐伯做了总结:
“故生而勿杀,长而勿罚,化而勿制,收而勿害,藏而勿抑,是谓平气。”
所以五运平气之年,就会生长万物而不杀伤(木运平和),长育万物而不惩罚(火运平和),生化万物而不制止(土运平和),收敛万物而不残害(金运平和),封藏万物而不压抑(水运平和)。
我们知道了五运的平气之年的情况,那么五运的太过、不及之年又有什么情况呢?请听下一讲。谢谢!
【五常政大论】五运不及之年的情况
上一讲我们讲了《五常政大论》开篇,五运平气之年的情况,那么五运不及、五运太过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五运不及之年的情况。
大家还记得五运不及之年的称呼吗?木运不及叫委和——委曲失和。哪几年是木运不及?丁壬之年木运主之,丁年就是木运不及的年份:
“委和之纪,是谓胜生,生气不政,化气乃扬,长气自平,收令乃早,凉雨时降,风云并兴,草木晚荣,苍干雕落,物秀而实,肌肉内充,其气敛,其用聚,其动緛戾拘缓,其发惊骇,其脏肝,其果刺桃,其实核壳,其谷稷稻,其味酸辛,其色白苍,其畜犬鸡,其虫毛介,其主雾露凄沦,其声角商,其病摇动注恐,从金化也。(少角与判商同,上角与正角同,上商与正商同)。其病支废,痈肿疮疡,其甘虫,邪伤肝也。(上宫与正宫同。)萧飋肃杀,刚炎赫沸腾,眚于三,所谓复也,其主飞蠹蛆雉,乃为雷霆。”
木运不及的年份,会克制了木的生气——谁来克制?当然是金,金克木。木的生气不能发挥正常作用,土的化气开始飞扬(因为木克土,木力量不够,不能克制土气),火的长气自然平静(木不能生火),金的收养之气过早到来(金克木,木太弱了),凉雨偶尔下降,风云一同兴起,草木生长就推迟了,容易使树木枯萎凋落,万物繁盛而结实,果肉充满,其气收敛,其功用为聚集,在人体变动为痉挛拘急,发作时为惊恐,在脏腑为肝,在果类为刺桃,在果实为核壳,在谷物为稷稻,在味道为酸辛,在颜色为白和青,在畜类为狗和鸡,在虫类为毛虫和介虫(带有甲壳的虫类),在气候的表现是雾露寒冷。
在声音为角(木运)、商(金运),在发病为抽搐和暴怒,从金气所化——木运不及,金气就旺盛,这是因为木气随着金气而变化,其实就是金伤害了肝脏而导致的……发病出现四肢痿弱,疮疡、肿痛,虫积等病症——由于金气伤害肝木,它的甘味容易生虫,邪气侵袭肝脏。
秋气肃杀,但火气炎盛,灾害发生在东方(“三”在东方,也就是肝脏,注意这里用的是洛书的九宫数字,这和前面说的数字是不同的,前面说五运平和之年中的数字是河图的五行的成数;而这里说五运不及是用了洛书的九宫数字,这一点请大家注意。)由于金气太过了,就会招来报复之气,这样才能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什么气来报复、克制金呢?当然就是火,火克金。所以就会多发生羽虫、蠹虫、蛆虫、野鸡,还有打雷、闪电这样的现象,这就是火气在报复。
本部分讲述了木运不及之气的特征,一开始描述了木运不及的气候情况,然后用了18个“其”字,从它的特征、作用以及脏腑、发病、谷物、果类、果实、虫类、畜类、颜色、味道、五音、灾害发生位置等各个方面,讲了木运不及的情况,其中有关五音的情况,我们下一篇会专门讲述。
再看火运不及叫伏明——潜伏光明,戊癸之年火运主之,癸年就是火运不及之年:
“伏明之纪,是谓胜长,长气不宜,藏气反布,收气自政……其气郁,其用暴,其动彰伏变易,其发痛,其脏心……其病昏惑悲忘,从水化也。”
火运不及的年份,水就会克制了火的长气(水克火)。火的长养之气不能发挥正常作用,水的藏气反而布满各个季节(水克火,火太弱,所以水的力量会增强),金的收敛作用自然更加增强了(火克金,火太弱克不了金)。“其气郁,其用暴”,它的气机郁滞,其功能爆急、急骤,在疾病为疼痛,在脏腑为心脏,邪气侵犯心脏,……发病则出现头昏、迷惑、悲伤、健忘,这是因为水伤害了心脏而导致的。
再看土气不及,叫卑监——卑下失察,甲己之年土运主之,己年就是土运不及:
“卑监之纪,是谓减化,化气不令,生政独彰……其气散,其用静定,其动疡涌分溃痈肿,其发濡滞,其脏脾……其病留满否塞,从木化也”
土运不及的年份,土的化气就会减少,土的化气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克土的木气就单独彰显, “其气散,其用静定”,其气散乱,其功能为平静安定,其变动在溃疡、痈疽、肿胀等,其发作为湿气阻滞,在脏腑为脾脏……发病则出现痞满滞塞,这是因为木气伤害了脾脏而导致的。
再看金运不及,叫从革——顺从变革,乙庚之年金运主之,乙年就是金运不及:
“从革之纪,是为折收,收气乃后,生气乃扬,长化合德,火政乃宣,庶类以蕃,其气扬,其用躁切,其动铿禁瞀厥,其发咳喘,其脏肺……其病嚏咳鼽衄,从火化也。”
金运不及的年份,表现为折收——金的收的功能被火所制约而减少了,金的收敛之气要推后才到,金所克制的木气——生气就会昌盛起来,火气和土气合并起来,克制金的火的作用开始彰显,植物茂盛。其生气飞扬,其功用燥急,其变动在咳嗽(铿)、喑哑(禁)、眼花(瞀)胸闷、厥逆,发病会出现咳嗽、气喘,在脏腑为肺脏……发病会出现打喷嚏、咳嗽、鼻子堵塞不通(鼽)、流鼻血(衄),这是因为火气伤害了肺脏而导致的。
最后看水运不及,叫涸流——干涸不流动,丙辛之年水运主之,辛年就是水运不及:
“涸流之纪,是谓反阳,藏令不举,化气乃昌,长气宣布,蛰虫不藏,土润水泉减……其气滞,其用渗泄,其动坚止,其发燥槁,其脏肾……其病痿厥坚下,从土化也。”
水运不及的年份,表现为阳气反而宣扬,水的封藏功能不能发挥正常作用,土的化气开始盛行,火的长养之气开始散发开来,蛰虫不再蛰伏藏养,土质润泽,泉水减少。其气壅滞,在作用为渗漏泄下(水本应收藏,归藏于大海),在变动为坚固不动(水本应流动),其发病容易干燥枯涸,在脏腑为肾……发病表现为萎缩(痿证)、厥逆(四肢发冷,气逆上冲,昏厥)、大小便不通。这是因为土伤害肾脏而导致的。
以上所讲的就是五运不及之年发生的情况,那么五运太过之年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请听下一讲。谢谢!
【五常政大论】五运太过之年的情况
前面两讲我们学习了《五常政大论》,了解了五运平气之年和五运不及之年的气候情况、万物变化情况和人的发病情况,今天我们接着讲五运太过之年的情况。我看到有听友问:这一篇讲的五运不及、五运太过和上一篇《气交变大论》讲的五运不及和五运太过有什么关系?是不是一样的?其实是一样的,两篇都是讲五运不及和太过的年份所发生的气候情况、人体变化情况,只是所讲的内容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也有交叉,所以要配合起来看。好,那我们就开始讲《五常政大论》五运太过的情况。
先看木运太过之年,木运太过叫“发生”,这里的“发生”是指过度发生、过早发生。哪几年是木运太过呢?丁壬之年木运主之,六个壬年就是木运太过之年:
“发生之纪,是谓启陈,土疏泄,苍气达,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其化生,其气美,其政散,其令条舒,其动掉眩巅疾,其德鸣靡启坼,其变振拉摧拔。其谷麻稻,其畜鸡犬,其果李桃,其色青黄白,其味酸甘辛,其象春,其经足厥阳、少阳,其脏肝、脾,其虫毛介,其物中坚外坚,其病怒。太角与上商同,上徵则其气逆,其病吐利。不务其德则收气复,秋气劲切,甚则肃杀,清气大至,草木雕零,邪乃伤肝。”
木运太过的年份,表现为阳气过早到来,万物推陈出新,土气得到木气的过度克制就会疏松稀薄,草木之气畅达伸展,阳气温和布散四方,阴气跟随阳气之后发生作用,生气淳厚变化,万物繁荣茂盛。它的生化作用是生,它的气是秀美,它的职能是发散,它的时令表现是调达舒展,它的变动会引起人摇动、颤动、眩晕等头部疾病,它的特性是鸟鸣花开,推陈出新,它的变化是大风四起,大树折断。
在谷物为麻、稻,在畜类为鸡、狗,在果类为李、桃,在颜色为青、黄、白,在五味为酸、甘、辛,与春天相应,在经络为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在脏腑为肝、脾,在虫类为毛虫、介虫,在万物在表里坚实,发病容易愠怒。木运太过和阳明燥金之气相同的,如果遇到少阴君火司天,火逆上犯,就会出现呕吐泄泻的疾病。木气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收敛之气就会来报复,秋天之气苍劲急切,甚至出现肃杀之气,清凉之气降临,草木枯萎凋零,邪气侵袭肝脏。
从岐伯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木运平气,还是木运不及、木运太过,只要是木运的年份,对应的谷物、果类、虫类、颜色、味道,还有脏腑、经络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只是气候变化、人体发病有所不同,总的来说木运不及的年份气候变化的特点是生气不足,草木生长推迟,木的温暖之气不足,天气偏凉;而木运太过的年份气候变化的特点是生气太过,草木生长快,木的温暖之气旺盛,风大。就发病而言,都是影响到肝脏以及肝经和胆经发病,不同的是木运不及,会导致肝气不足,肝的正常功能减弱,引起克制肝脏的肺金过于旺盛,加倍克制肝木;而木运太过,则会导致肝气太旺,肝风内动,肝阳上亢,肝木太旺又影响到脾土,出现脾土失调的病证。
其他四运太过的情况,也是按照这种论述方式展开的,比如火运太过:
“赫曦之纪,是谓蕃茂。”赫曦之纪就是火运太过的年份,赫曦就是炎热过盛,叫着繁荣茂盛。哪几年是火运太过呢?戊癸之年火运主之,戊年是火运太过,六个戊年“阴气内化,阳气外荣,炎暑施化,物得以昌。”因为炎热过盛,所以阴气内藏,阳气外现,炎热的暑气蒸腾变化,万物因此昌盛。和人体对应来说“其经手少阴、太阳,手厥阴、少阳,其脏心、肺。”
在经络与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经相应,在脏腑为心、肺,就发病来说:“其病笑疟,疮疡血流,狂妄目赤……邪伤心也。”发病多嬉笑不休、疟疾,疮疡肿痛,血流不止,谵妄发狂,眼睛红赤。邪气容易侵犯心脏。这些都是与心肺两脏及其相应的经络循行部位相关的病证。
再看土运太过,“敦阜之纪,是谓广化。”敦阜之纪就是土运太过的年份,敦阜就是敦厚肥坚,其表现为广化——化气过于旺盛、广泛散布。哪几年是土运太过呢?甲己之年土运主之,六个甲年“厚德清静,顺长以盈;至阴内实,物化充成;烟埃朦郁,见于厚土,大雨时行,湿气乃用,燥政乃辟。”
由于敦厚清静,所以能使万物顺应四时生长而形体盈满;由于土的精气内部充实,所以能使万物生化而完满形成;但由于土气太过,湿气好像烟雾蒙漫,笼罩在厚土之上,大雨时常降临,湿气过盛,燥气退却。“其经足太阴、阳明,其脏脾、肾……其病腹满,四肢不举。大风迅至,邪伤脾也。”在经络与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相应,在脏腑与脾、肾相应,脾土太过就会过度克制肾水。发病容易出现腹部胀满,四肢不能升举。大风迅速来临,邪气容易伤害脾脏。
再看金运太过,“坚成之纪,是谓收引。”坚成之纪就是金运太过的年份,坚成就是坚实成熟,主要表现为收敛引退。哪几年是金运太过呢?乙庚之年金运主之,庚年是金运太过,六个庚年“天气洁,地气明,阳气随,阴治化,燥行其政。”天气清洁,地气清明,阳气随生,阴气主事,燥气发挥职能,万物肃杀收敛。“其经手太阴、阳明,其脏肺肝。”“其病咳……邪伤肺也。”在经络与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相对应,在脏腑与肺、肝对应。在病变为咳逆。邪气容易伤害肺脏。
最后看水运太过,“流衍之纪,是谓封藏”流衍之年就是水气太过的年份,流衍就是流出漫延,表现为封藏——封闭起来、收藏起来。哪几年是水运太过呢?丙辛之年水运主之,丙年就是水运太过,六个丙年,“寒司物化,天地严凝,藏政以布,长令不扬。”寒气掌控万物生化,天地严寒凝结,封藏的职能得以敷布,长化的功能不能施行。“其经足少阴、太阳,其脏肾、心……其病胀……邪伤肾也。”在经络与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相应,在脏腑为肾、心,肾水太盛加倍克制心火。在病发生胀满,比如会出现水肿、腹大等病症。由于肾水太过,心阳就不足,不能下温肾水,就表现为水肿、尿少、畏寒肢冷、面色淡白、心悸怔忡等症。邪气容易侵犯肾脏。
好!到此为止,我们已经讲了五运的平气、不及、太过这三种情况,这些都是从时间上讲的,那么人的发病、寿命和地域、空间有没有关系呢?请听下一讲,谢谢!
【五常政大论】不同地域的人寿命长短也不相同
我们继续学习《五常政大论》,前面我们讲了五运平气、五运不及、五运太过,这些都是从时间上来说明不同年份对气候、自然环境还有人体会产生什么影响,那么除了时间因素以外,空间因素会不会对气候、人体产生影响呢?黄帝向岐伯问了这个问题:
“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黄帝说:天不足于西北,北方寒冷,西方清凉,地气不满于东南,则南方炎热,东方温煦,这是为什么呢?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在前面学过的《阴阳应象大论》中已经提到过。这是源于我们中国的一个神话传说,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战中惨败,于是愤怒地用头撞击不周山,结果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大地的绳索也断了。
于是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向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方流去了。不管怎么说,中华大地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这里黄帝说:“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这句中的左和右是针对西北而言的,右为西,左为北——北方寒冷,西方清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这句中的左和右是针对东南而言的,右为南,左为东——南方炎热,东方温暖。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曰: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太少之异也。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
岐伯说:天的阴阳之气,地的高下之理,都有太过和不及的区别。东南方属阳,阳的精气是从上往下降的,所以南方炎热,东方温暖。西北方属阴,阴之精气是从下往上升的,所以北方寒冷,西方清凉。所以地势有高低,气候有温凉,地势高则气候寒冷,地势低则气候炎热,所以到寒凉地方会出现腹部胀满之病,到炎热的地方会出现疮疡——原文“适”“之”都是到、前往的意思。用泻下的方法,腹部胀满就会治愈;用发汗的方法,疮疡就会治愈,这是肌肤腠理开合的常理——人的皮肤肌肉有疏松和细密的区别,就是因为地域不同,阳气和阴精各有太过和不及所造成的。
“帝曰:其于寿夭何如?岐伯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黄帝说:不同地域的人,他们寿命的长短又是怎么样的呢?岐伯说:阴精所奉养的人其寿命长——也就是在西北方的人寿命长,为什么?因为西北方阴精上升,阳气固密不容易外泄,所以寿命长。阳精所下降的地方之人其寿命短——也就是东南方的人寿命短,为什么?因为东南方阳气下降,阳气容易外泄而不能固密,所以寿命短。——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绝对说西北方位的人就一定比东南方位的人长寿,关键还是看阳气是不是能固守住,只要能守住阳气就能长寿,否则就短寿。
黄帝接着又问了:
“帝曰:善。其病也,治之奈何?岐伯曰: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故曰: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
黄帝说:好,对不同地域人的病,怎么治疗呢?岐伯说:西北方天气寒冷,所得之病大多属于外寒内热证,所以要驱散外在的寒气、清除内在的热气;东南方天气温热,所得之病大多外热内寒,所以要收敛外在的阳气,温煦内在的寒气。这就是所说的同一种病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治疗。
所以说在气候寒冷的地方,得病多为外寒凉内温热,所以要用寒凉的药物祛除体内的郁热,并且用温热的药水浸泡洗浴以驱散体外的寒气。在气候炎热的地方,得病多为外温热内寒凉,所以要用温热的药物治疗其体内的寒凉,增强其体内固收阳气的力量。
总之,治疗方法必须和当地的气候相适应,这样才可以使阴阳之气达到平和;如果不是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治法就要相反了——比如西北的人得了病就是寒冷没有里热,东南方的人得了病就是发热没有里寒,就不能按照刚才说的治疗了。
这里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病原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治病的一大特色。为什么可以同病异治——同样的病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又可以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其实道理很简单,关键在于得病的机理,不要被表面的疾病症状所迷惑。
有的人表面上看疾病症状是相同的,但其实他们的病机——发病的机理是不同的,所以应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就是“同病异治”。当然反过来,有的人表面上看疾病症状是不同的,其实他们发病的机理是一样的,所以要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这就叫“异病同治”。
相传,有两个人都患了头痛身热的病,来找神医华佗诊治,华佗给他们开方时,一个用了泻下药,一个用了发汗药。这两个人大惑不解地问华佗:“为什么我们得了同样的病,你却开出不同的药方?”华佗笑而不答,说:“你们就按我开的药吃就可以了。”结果到了第二天,两个人的头痛发热的病全都好了。这两个人问华佗什么原因?华佗说“你们两个人一个得的是内实证,一个得的是外实证,所以要用不同的治法。”
再看“异病同治”,比如有的人得了胃下垂,有的人得了子宫下,有的人得了脱肛,这些是不同的疾病,但只要他们都是由于中气下陷引起的,说明病机是一样的,那么就都可以用提升中气的方法,都可以用一个著名的方子,就是补中益气汤。
“帝曰:善。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高下之理,地热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
黄帝听了后说:好。同样是一个地方的人,他们的寿命长短为什么不同呢?岐伯说:这是因为地势高下的道理,是地势高低差异所造成的。地势高的地方多寒冷,阴气偏盛,以阴气为主;地势低的地方多温热,阳气偏盛,以阳气为主。如果阳气偏盛,那么时令气候和万物变化就提前到来;如果阴气偏盛,那么时令气候和万物变化就推迟到来,这是地理不同的常规变化,也是万物生长变化的一般规律。
“帝曰:其有寿夭乎?岐伯曰: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
黄帝问:对寿命的长短有影响吗?岐伯说:地势高的地方元气充足寿命长一些,地势低的地方元气不足寿命短一些,这是地势不同的差别。地势差别小的,寿命差别也小;地势差别大的,寿命差别也大。所以治病必须明白天地的规律,阴阳的胜负变化,运气时令的先后,人寿命的长短,生化的时期,才能明白人体的形体和阳气是否协调一致,协调则健康,不协调就得病。
“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养生命题。高,注意是指“崇高”,也就是不仅仅是地势高,而且还指空气清新、水源洁净、环境安宁、景色优美,在这样的高山地区,“高者气寒”,气候相对寒冷,植物生长速度缓慢,生长周期长,人的寿命也就长。还有寒冷能使人体温降低,细胞分裂慢,新陈代谢也慢,人的寿命就长。下,是指“污下”,不仅仅指地势低,而且还指空气污浊、水源不干净、环境噪杂、景色不美,在这样的平原地区,“下者气热”,气候相对炎热,植物生长速度较快,生长周期短,人的寿命也相应短。炎热能使人体温升高,细胞分裂快,新陈代谢也快,人的寿命就短。大家看一看是不是在高山居住的人长寿老人、百岁老人要比城市里多?
现代研究表明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大多生活在亚寒带和寒带,比如日本和北欧。研究表明,生活在寒带的人寿命比热带人平均要长10~30岁,这就是受益于低温的生活环境。当然有一点要注意地势高是有限度的,究竟海拔多高的地方适合养生呢?有研究说,海拔800米~1200米的地方最适合养生,也有研究说1500~2000米的地方有利于长寿。说法不一,至今还没有定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