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章之心得分享
第五十章 生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章之心得。
有学者说本章是讲养生的(延年益寿的意思),“善摄生者”就是会养生的人嘛。其实不然,“善摄生者”是指善于护持其生生不息之生命根本的人,因此本章老子其实是在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才是生命的根本。
“出生入死”
昼夜是天地之循环,生死是万物之轮回,正是这样的循环、轮回造就了天地万物之生生不息。
很多人并不相信人类有轮回,其实轮回并不虚玄,如果我们将整个人类视为一体,即将整个人类视为一个无比巨大的“巨人”,而我们每一个个体便是这个“巨人”身上小小的细胞,“巨人”因细胞不断的新陈代谢(生死轮回)而使生命生生不息。
人类如此,动植物亦如此,乃至宇宙万物皆是如此。
比如眼下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就与人类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战,人类不断采取各种手段,比如戴口罩、不聚集、勤洗手、打疫苗等来阻止病毒的传播,而新冠则通过个体病毒的生死轮回来不断改变其序列和结构,提高单位面积的病毒载量,从而大大提高其传播力。
微生物与人类的这种生死较量,不得不让我们感叹大道所赋予宇宙万物的智慧与平等。
从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我们可以知道,有形个体生命的轮回从整体来看,并非是我们平常以为的那种消极、悲哀,相反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态度,因此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不断的试错,不断的改变来找出实现整体生命之生生不息的最佳方式。
由此可知,生生不息是所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其次,生命(人类)不仅仅是能看到,摸到的这个身体(肉身),更为根本的生命是那个看不见,摸不着,不生不死,但又时时刻刻决定着肉身生死变化的东西,这个东西道家叫“精、气、神”,佛家称其为“法身”。
但无明的我们,总是将肉身当作生命的根本,总是喜欢通过对外在东西的追逐来获得肉身暂时的满足。
为帮助无明众生拨开挡在眼前的迷雾,让众生能够更清楚的了解生命的根本,老子将人生划分为了三个不同意义的阶段,以此说明主宰人生三个阶段背后的道。
这三个阶段分别是: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
第一阶段,“生之徒”,占人生的三分之一。
“徒”,步行的意思,朝着生生不息的方向走的人叫“生之徒”。比如刚刚出生的婴儿,比如尚未受到贪嗔好恶分别染污的孩童,他们还不能区别出“我”与这个世界的不同,还没有为“我”做点什么的欲望,正因为他们的这种自然无为,所以本性的造化是朝着生生不息的方向运行,故老子称其为“生之徒”。
“生之徒”是人一生之中本性造化最为圆满的时候,而对于圆满背后的法则却被人们所忽视,正因为如此,所以《道德经》中有多处提及婴儿或是赤子,比如:“能婴儿乎”、“如婴儿之未孩”、“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等,其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去体悟其中的无为之道。
当然本章亦是如此。
第二阶段,“死之徒”,占人生的三分之一。
离死亡已经很近的人,这一阶段的人,人生的考试已完成了一大半,其最后能进入六道轮回的哪一道也已基本成为定数(佛教的六道轮回中的六道是一种比喻,比喻其法身所含藏的烦恼罣碍的种子的多少,烦恼罣碍的种子越多,未来世的人生就更烦恼更痛苦,反之则更自在,更自由)。
因此,老子这里是要告诉我们修身要趁早,不然等到进入“死之徒”后就来不及了,所有的种子已经播下,未来世的命运已被决定。
第三阶段,“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占人生的三分之一。
这一阶段的人首先是经过“生之徒”这一阶段,所以叫“人之生”,“动之死地”指奔着“死之徒”阶段而去。
老子这里所描绘的三个人生阶段,其实就是我们一生的写照:
带着天地赋予的本自俱足的本性来到这个人世,经历婴幼儿的高速生长期,之后人生“阅历”逐渐增加,开始有了贪嗔好恶分别的染污,有了七情六欲的捆绑,不断往外抓取,因此也就不断对本性的造化造成干扰,导致最终走上逐渐衰竭之路,最后不得不撒手而归。
人明明有着俱足一切的本性,但最后的结果仍然是撒手而归,这是什么原因呢?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因为众生常常将有形的生命也就是“肉身”以为是“我”,即以妄为常,拼命向外追逐、索取,拼命享乐,以为如此便是最有利于“我”。
殊不知这个“我”以及“我”所追逐的东西终有一天会全部消失,但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却不会因为“我”的消失而消失,它像一颗种子,被我们播种在真正的我,即“法身”上,只要未来世的因缘具备,它们就会生根、发芽,然后开花、结果,我们也因此过着依然烦恼或痛苦的人生。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这里的“兕虎”、“甲兵”是比喻,比喻可以伤害人类的名利荣辱,酒色财气等外在的物或境,而“善摄生者”是指善护持生生不息之生命根本的人。
因此,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善护持生生不息之生命根本的人,也就是体悟了大道的人,不会被外在的物或境所捆绑,外在的物或境之所以能伤人,是因为我们有贪嗔好恶分别心,例如功名利禄可以为我们带来好的感受,所以我们拼命追逐;失败、挫折会给我们带来痛苦的感受,所以我们拼命抗拒,这就叫捆绑,心不能自由就叫捆绑。而体悟大道的人,对感受的真相看得很清楚,只不过是胸中一团气,一团没有任何意义的气,所以能不被其捆绑,心不随外物、外境而转,因此外物、外境也就无法伤害到他。所以老子又说: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什么是“死地”?贪嗔好恶的分别心就是“死地”。为什么“善摄生者”不会遭到“兕虎”、“甲兵”的伤害?因为“善摄生者”没有贪嗔好恶分别心。
《庄子》秋水篇说:
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
“至德者”就是老子说的“善摄生者”,这样的人火不能烧伤他,水不能淹死他,严寒酷暑无法损伤他,凶禽猛兽也不能伤害他。这里的水火、寒暑、禽兽也是比喻,比喻可以造成人们内在伤害的东西。“非谓其薄之也”,不是说他近水火、寒暑、禽兽而能不被其伤害,而是说他可以明察安危,安于祸福,能够依循事理而做出恰当的应对进退,因而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伤害他。
庄子这段话同样也告诉我们:“善摄生者”因为没有贪嗔好恶分别,所以能够洞悉事理,能够不被安危祸福所绑架,只是依循事理去应对进退,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伤害到他。
因此生命的根本是什么?是生生不息的本性造化,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如何护持其生生不息的本性造化,只有做一个真正的“善摄生者”,才不会被外在的物、境所捆绑,才不会因外物、外境而伤害生生不息的本性造化,才有可能从六道轮回中获得解脱,实现真正自由自在的人生。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