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分享,揭开三甲复脉汤中“三甲”的奥秘

作者:徐太医

《温病条辨》中著名的急救方剂“三甲复脉汤”由炙甘草6钱,干生地6钱,生白芍6钱,麦冬5钱,阿胶3钱,麻仁3钱,生牡蛎5钱,生鳖甲8钱,生龟版1两组成,而正是由于这最后三味甲壳类药物被称为“三甲复脉汤”,且在原方记载加减应用的原文中(剧者,加甘草1两,地黄8钱,白芍8钱,麦冬7钱,日3夜1服)并未提及这三味药物,而中药中的甲壳类药物众多,为何独取这三味来达到“复脉”的效果,其中大有讲究。

“温病后期,热烁肝肾之阴,虚风内动之手指蠕动,甚则心中痛,舌干齿黑,唇裂,脉沉细数”

这是对三甲复脉汤对应症候的典型描述之一,我们截取其中的细节来看:第一个代表性症状——脉沉细数:“为肾脏阴伤,用补中升阳法”(《王旭高临证医案》)。《伤寒医诀串解》则进一步指出,“少阴病脉沉细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三句,言少阴自有表里。”而另一个代表性症状是——手指蠕动:《温病指南·卷上·风温下焦篇》指出:“手指蠕动者,真水受亏,不能涵木也,急防痉厥,二甲复脉汤主之。”

到这里,我们先引出了二甲复脉汤——《温病条辨》卷三提出的二甲复脉汤,直接在组成的文字部分指出:加减复脉汤加生牡蛎5钱,生鳖甲8钱。这里还以虚劳案明其用法:陈某,十九岁,脉虚数,头目眩冒,暮有微热,饮食少减,面似桃花,身如柳叶,与二甲复脉法。二甲复脉,防痉厥之渐,即痉厥已作,亦可以二甲复脉止厥。兹又加龟版名之三甲者,以心中大动,甚则痛而然也。心中动者,火以水为体,肝风鸱张,立刻有吸尽西江之势,肾水本虚,不能济肝而后发痉,既痉而水难淬补,心之本体欲失,然大动也。甚则痛者,阴维为病主心痛,此证热久伤阴,八脉丽于肝肾,肝肾虚而累及阴维,故心痛,非如寒气客于心胸之痛可用温通,故以镇肾气、补任脉、通阴维之龟版止心痛,合入肝搜邪之二甲,相济成功也。

《本草经疏》认为:鳖甲主消散者以其味兼乎平,平亦辛也,咸能软坚,辛能走散,故《本经》主症瘕、坚积、寒热,去痞疾、息肉、阴蚀、痔核、恶肉;《别录》疗温疟者,以疟必暑邪为病,类多阴虑,水衰之人,乃为暑所深中,邪入阴分,故出并于阳而热甚,入并于阴而寒甚,元气虑赢,则邪陷而中焦不治,甚则结为疟母。甲能益阴除热而消散,故为治疟之要药,亦是退劳热在骨及阴虚往来寒热之上品。血瘕腰痛,小儿胁下坚,皆阴分血病,宜其悉主之矣——可以说,在补益方面,鳖甲和牡蛎已经发挥了对肝肾补益的主要作用,那么龟板的意义何在呢

止心痛!——现代药典记载的龟版功能主治为:滋阴,潜阳,补肾,健骨。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精,崩漏,带下,腰痛,骨痿,阴虚风动,久痢,久疟,痔疮,小儿囟门不合。殊不知《本草衍义》只记载了一条——补心。《雷公炮制药性解》认为其入心、脾、肝三经,而《本草经疏》认为龟版专入足少阴经——可以说,这是一个有些冷门的应用,《丹溪心法》中降阴火,补肾水的大补丸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龟版(酥炙)六两,黄柏(炒褐色)、知母(酒浸,炒)各四两,熟地黄(酒蒸)六两。上为末,猪脊髓蜜丸。服七十丸,空心,盐白汤下——《古方选注》评论为:龟版潜通其脉,伏藏冲任之气,使水不妄动,心肾相交,唯有抑制住肾水,才能实现对心痛这一症状的控制作用——然火有余则少火化为壮火,壮火食气,若仅以滋水配阳之法,何足以导其猖厥之势,故必须黄柏、知母之苦寒入肾,能直清下焦之火者,以折服之,龟为北方之神,其性善藏,取其甘寒益肾,介类潜阳之意,则龙雷之火自能潜藏勿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