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唐诗解读——李白之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

白帝:白帝城,东汉时公孙述所筑,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解读:

这首诗的成诗年代,目前通行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时诗人出川时所作,另一种说法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诗人被贬谪夜郞,行至巫山附近白帝城,忽闻唐王室颁布“天下现禁囚徒,死罪从流,流罪以下一切放免”赦令后,当即急返金陵,途中心情愉悦时所作。两种说法都有道理,目前许多教材及选本较认可第二种,不管怎么说,从全诗诗意来看,诗人心情无意是轻松愉悦,并详尽记录自己路上的情形。

在郦道元《水经注》对三峡一带曾有这样的记载,“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白的这首绝句则从题材到内容到遣词造句都与郦道元的描述有相似之处,且诗人一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就足以给读者带来无限遐想,在缥缈的云彩间,白帝城孤然耸立,诗人以此为出发地,辞别小城,一路上彩云相伴,映射出他内心之兴奋,什么高山急流、飞舟劈浪、高猿长啸等景象,似乎在诗人笔下都显得无足轻重,我们除了能感受到诗人欢快愉悦、神采飞扬外,实在找不到别的可形容的意义,而这断不是郦道元文字所能比拟的。

第二句顺着上句的意思,道出此行的目的地,“还”和“辞”呼应,其间用空间之大——“千里”和时间之短——“一日”相映照,表现出一个“快”字,这一句还是意在说明诗人好人心情,不但旅途顺利,同时也暗示着未来一切都好,天下之大,四海为家。

第三句是个单纯绘景的句子,诗人抛开了视觉所及的形象,在此春暧花开的季节,两岸的崇山峻岭之中,有着领略不尽的风光,虽说古代歌谣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但由于舟行似箭,虽有猿声入耳,但也未及细听,也不需要仔细听,为什么呢?因为“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人飘然而过,潇洒超逸,不带走一片云彩、一声猿啼。沈德潜曾说:“人猿声一句不伤于直”是有见的,诗句中“猿声啼不住”,其用意并非在描写猿声,而是通过诗人对猿声的特殊感受,表现顺江而下,一日千里,飞越三峡的情景,这是将前两句的“快”形象化,也使得诗人兴奋心情得以生动地抒发。故清人桂馥在《札朴》中评这首诗时说道:“但言舟行快绝耳,初无深意,而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若无此句,将为得为才人之作矣。”

这首诗被后世评为唐诗七绝压卷之作,是很有道理的,全诗句句都在写景,一字未提及景,但我们通篇都能感受到诗人愉快的心情,此所谓“境之所到,笔即追之,有声有情,腕凝神助,此真天才也”,清人王士禛曾这样认为:“读者为之骇极,作者殊不经意,出之似不着一点气力,阮亭扒为三唐压卷,信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