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是生活的智慧—《约瑟夫有件旧外套》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118号
节约是生活的智慧—《约瑟夫有件旧外套》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约瑟夫有件旧外套,已经很破了。于是,约瑟夫把外套改成了夹克,而故事也就由此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破旧的用品,在约瑟夫的生活灵感和智慧的引领下,总是能够“绝处逢生”,花样翻新。外套变成了夹克,夹克改成了背心,背心变成围巾,围巾裁成领带,领带做成手帕,手帕又变成一个扣子。最后,有一天,扣子不见了,于是,约瑟夫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本书。一、内容简介
二、绘本信息
书名:约瑟夫有件旧外套
文图:西姆斯·塔贝克
译者:方素珍
出版社:河北教育版
适读年龄:2-6岁
奖项:2000年凯迪克金奖
出版日期:第1版 (2008年4月1日)
三、绘本导读
【封面】
解析:
说到《约瑟夫有件旧外套》,就不得不提到《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两本书的内容取材自同一首犹太民谣,讲述的都是环保、节俭的生活智慧,但作者不同,画风迥异,各有各的亮点的特色。
《爷爷一定有办法》写的是一个充满智慧、爱孙子的老爷爷,他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作者用重复而富节奏的文字来重述,既温馨又朗朗上口。图画则细腻地描绘出充满浓厚人情味的小镇和约瑟的家庭,不管是人们丰富的表情、家具、物品,都非常的生动、传神。画面下方的老鼠家庭更带来额外的阅读乐趣。
《约瑟夫有件旧外套》情节基本雷同,但比《爷爷一定有办法》,更简单更直接,画风更清晰。小一点孩子更容易理解。爷爷一定有办法应也是好书,只是里面的微秒之处,要大一点儿的孩子才能体会。相比之下《爷爷一定有办法》设计小老鼠一家,感觉更巧妙。
《约瑟夫有件旧外套》给人的感觉是旧旧的,花花的,配合主题,因为要写约瑟夫的旧外套。
美国凯迪克大奖源于一位英国儿童文学“黄金时期”最杰出的插画家,叫鲁道夫.凯迪克(1846-1886)。他所创造的儿童图画书,表现了视觉突出意义的效果,以图画的形式展示人物的个性和表情,并注重构图的叙事角度,使画面有连续性和诠释故事或主题的想象空间。
1937年,为了纪念鲁道夫.凯迪克对图画书插画所做出的贡献,由美国出版巨子麦歇尔(Frederic G. Melcher)捐款设立了“美国凯迪克金奖”这个奖项。
这个奖主要奖励“以最杰出的艺术表现及图像诠释完成的儿童图画书”,评审标准包含图画的艺术技巧,是否以儿童读者为诉求对象,及图像诠释能力。
相比于翻译版和原版封面我觉得后者更有味道,约瑟夫英文Joseph是多色布料的组合体更能体现作者的意图,原版外套的洞洞更能说明这是一本洞洞书,而译版却把洞洞替换成补丁。封面中都出现约瑟夫豢养的家禽和动物,他们是形影不离地守护着约瑟夫给他增添了众多快乐,这也是他生活快乐的源泉吧!
【前环】
解析:
前后环衬左右页背景都相同,采用剪贴手法,把一次次改造旧外套的下脚料堆砌在此。看起来就是把这一件旧外套改造成夹克、背心、围巾、领带、手帕和扣子的过程中也废了不少功夫和心血。做一件事情并不容易,何况还充满智慧呢!
背景是黑色,凸显各种材料的特质和造型。细心地读者看看你能从后续画面中找到这些布条的身影吗!五颜六色的色彩一定能让孩子们倾心于此。
【扉页】
解析:
扉页是本书中难得的一张明快画面,但画面很凌乱,道出了主人公生活的主要信息,给读者明示出主人公生活的氛围和背景。
版权页中上方男人的照片经查是作者年轻时留影,但下方的围头巾的女人是不是他夫人就不得而知了。
版权信息边沿采用锯齿状更像是一块补丁,当然做裁剪加工用具剪刀、针线及针线包等一定要呈现在此。
扉页开始就开门见山说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是有一件穿了多年的外套引发的故事。主人公和他的动物们也赫然纸上。
西姆斯·塔贝克的图画书《约瑟夫有件旧外套》是本利用多种媒材(透明水彩、不透明水彩、铅笔、墨水、拼贴),配合打洞的手法制作的图画书,内容源自根据一首意第绪(犹太语的一种)民谣改编演绎而成的。
根据这首歌谣创作的图画书不只一本,《爷爷一定有办法》就是另一个有趣的版本。其实,西姆斯·塔贝克曾在1977年就画过一本《约瑟夫有件旧外套》,而这本1999年出版的是他的翻新之作。
民谣中常常保存着民间文化最日常的、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智慧和信念。而它的保存方式常常是这样的——简单的故事,素朴的情感,单纯而又坚定的信念,质朴而富有韵律感的语言等等。于是,我们在欣赏《约瑟夫有件旧外套》时,也会时时感受到它的图文呈现过程中传递出来的民间叙事特质和文化意蕴。
【第1画面】
原文:约瑟夫有件旧外套,已经很破旧了。
解析:
从前,有一个农夫名叫约瑟夫,他有一个很大的农场。在农场里,他养了鸡鸭以及猫等等,甚至还有火鸡呢!从封面上看应该还有其他动物和家禽家畜,那就在后页中看吧!
但鸭子为什么如狗一样要牵着呢!眼睛还撇向主人呢!但索套也太大了,也不起作用啊!是随时提醒鸭子不要呱呱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只有作者更清楚。
他每天都穿着一件黄格子外套,在农场里忙活着。随着时间的流逝,黄格子外套又破又旧了。当然这件外套在农场劳作是不错的,但一旦出外就不合适了。
绿地、鸟语花香、炊烟袅袅,远处一抹蓝天有深囧辽阔之感啊!但通篇采用黑色朦胧边框暗示我们偷窥到的这一明媚稀缺的景象!
花束是剪贴,枝干确实蜡笔画。而两只鸡尾间孔洞确实作者的一大创意,继续看吧!
【第2画面】
原文:于是约瑟夫把外套改成夹克。他穿着新夹克去市场。
解析:
于是,约瑟夫拿起手中的剪刀,咔嚓咔嚓,把旧外套变成了一件夹克。
约瑟夫心情很好,穿着新夹克去了市场。市场的人们都认识约瑟夫,大赞他的夹克改的非常好,并投以羡慕的眼光。但眼光中有人把目光约瑟夫裤子的三个补丁,但约瑟夫却不以为然,他的布袋也是如此啊!
他旁边手跨鸡蛋篮筐的妇人,怎么把一只鸡蛋跌落在脚下却不知晓,两只相比倒是约瑟夫更细心节省,鸡蛋跌落是凸显妇人的粗心与浪费?
穿衣戴帽是一种礼仪,干净整洁是一种品质,缝缝补补是一种情操。当然相比如今非要把裤子挖出几个洞意境不同了。
书面的设计很有创意,透过洞洞可以将外套直接修成即将变成的物品。而且画面的任务活动性比较强、色彩比较艳丽。很好地讲述“创造性”,引导孩子去思考。
【第3画面】
原文:约瑟夫有件短夹克,渐渐变得又破又旧了。
解析: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夹克也变得又破又旧了,怎么办呢?
书中的设计也很有新意,每次说到约瑟夫有件旧**,又破又旧的时候,在下一页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洞,这个洞的形状就是约瑟夫即将要裁剪的形状。每次说到约瑟夫有件旧**的时候,这个画面色彩和物件非常丰富,让孩子们看了有纷纷欲试的动感。看那黑白花母牛也太萌了,尾巴甩向前方,头部色彩靓丽,特别是那眼睛有一块大的的白痣,小朋友一定喜欢的不得了。
书中拼贴和洞洞的图画就让我立刻想到另一本读过的同样风格绘本《有个老婆婆吞了一只苍蝇》,这两本绘本都是同一作者犹太人西姆斯·塔贝克。根据民间歌曲改编的绘本故事。
书中的节奏很明显:破旧时是一个人与动物,穿上新的后就有一个热闹的场面,好有趣。
犹太人的风俗习惯在画面上有所体现。
【第4画面】
原文:于是,约瑟夫把夹克改成背心。他穿着新背心,在侄子的婚礼上跳舞。
解析:
约瑟夫想啊想啊!终于想到一个办法,他拿起剪刀,咔嚓咔嚓,把夹克变成了一件背心。约瑟夫真是一个手巧的裁缝。
他穿着刚改好的背心,去参加他侄子的婚礼。在婚礼上,他和侄子高兴的跳起舞来,约瑟夫跳的真开心啊!
《约瑟夫有件旧外套》最大的特色在于随着衣服上的补洞越来越多,书页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的“洞”。只要你翻动一页,就自然地意识到约瑟夫的外套又破了一个洞。这个洞恰恰是要改好的新衣物,实在太有趣了。而透过这些洞与绘者充满想象力、有趣的细节,交织成这本令人惊奇的绘本。
作者不惜苦心地用多种表现手法展现出的艺术效果。他利用现成的钮扣、碎布、杂志和报纸上的图片,拼贴在色彩缤纷的手绘图画上,使画面布满纹理与图像,增加了视觉感染力。
【第5画面】
原文:约瑟夫有件背心,渐渐变得又破又旧了。
解析:
背心一天天的变旧了,很快就又破又旧了。现在约瑟夫会把它改成什么呢?约瑟夫此时陷入了深思!家猫也替主人想办法呢!窗外的两个男人很好奇,看他如何办!
很明显,约瑟夫的外套一改再改,一个补丁加一个补丁的,生活在蜜罐里的小朋友如何能体会呢?
这本书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不要太浪费,因为至少我们的衣服上没有补丁。虽然只是一个寓言故事,但是在缺吃少穿的年代,咱们的父母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这篇寓言是在英格兰犹太人间广泛传播的,作者对画面人物服饰也采用了当地风格。不论是在室内布置还是主人穿着打扮更透露出花布衫多彩多姿的风格特征。
作者除了用丰富的色彩与拼贴交织出多彩多姿的画面外,还在画面里放入了众多的细节。例如,他用信封上的收信地址告诉读者约瑟夫住在波兰,墙面的画像其中多是颇有成就的犹太文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教师和艺人,如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这位the rebbe拉比”通常是用专门的犹太是指他们的哈西德派运动领袖。
此外,画框里、信纸上更出现了和故事相关的犹太谚语,如“外套旧的时候,只有上面的破洞是新的” (When the coat is old,only the holes are new)。
【第6画面】
原文:于是,约瑟夫把背心改成一条围巾。他披着新围巾,在男声合唱团里唱歌。
解析:
没想到吧,他把它改成了一条围巾。
约瑟夫戴着围巾去参加了男声合唱团!你看他,站在朋友们中间,那条围巾多显眼啊,约瑟夫真有办法呢!
故事还传达了一种节约、乐观面对生活的精神,相信孩子通过阅读会自己慢慢感受到这一点。
方素珍老师翻译另一本的凯文·汉克斯的绘本Owen/《阿文的小毯子》,故事中在育儿道路上不断摸索、成长的小老鼠阿文的爸爸妈妈最后也是运用了“物尽其用”的智慧方法帮助孩子克服成长过渡期出现上学内心焦虑的问题。
先前,读到一篇《阿甲老师谈:图画书的六大妙用》,其中他谈到一点,在他心目中,图画书最大的用处还在于它的“无用”,越是优秀的图画书,你越是无法具体定义它的用处:而你越是以“无用”的态度与孩子分享,它可能的用处反而越大。
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中也谈到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细想,你在给孩子读一本本图画书时,有没有听到孩子开心地笑声。在我心目中,那些”无用"的绘本恰恰是最有用的:它们好玩、有趣、带给孩子快乐。和孩子单纯地感受快乐、感受父母亲子共读的好时光,读书才会是最美妙的事。
观察整本书的版面安排,可以发现每当说到约瑟夫的外套、夹克、背心……又破又旧的时候,画里的他都是独自一人,而当他把外套改成夹克,夹克改成背心等神奇变化后,则是他去市集、参加婚礼、在合唱团唱歌的画面,他和很多人欢聚在一起,画面显得热闹、活泼。从这样的反复对比中,读者可以看得出来,约瑟夫的生活虽然贫困,却充满乐趣,因为他懂得独处,也会和亲人、朋友保持亲密的关系。
【第7画面】
原文:约瑟夫有条围巾,渐渐变得又破又旧了。
解析:
日子一天天过去,约瑟夫的围巾也变的又破又旧了。这次是他的家禽和家畜都伸出头来要看个究竟,还有树上的猫头鹰和屋顶的小老鼠。当然,明媚的月色和纷纷坠落的树叶更不甘落后。
《约瑟夫有件旧外套》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画面的创作上,这本2000年荣获美国凯迪克奖金奖的作品,语言上虽比较平淡,但孩子更多地受益于作者充满智慧的画图方式。其实,这种“洞洞”画法应该在现在的幼儿绘图中很常见了。
【第8画面】
原文:于是,约瑟夫把围巾改成一条领带。他打着新领带,去城里拜访妹妹一家人。
解析:
手巧的约瑟夫把围巾变成了一个帅气的领带。他戴着领带去拜访妹妹一家。看着他们快乐的相聚,我们是不是也变得开心起来了呢?
约瑟夫手拎打补丁的箱包,右手夹着一把从自家花园里采摘的鲜花,投手间竟然失落了一束。对面的妹妹伸着食指暗示他却不以为然。
倒是两个孩子看到这突兀的装扮缩紧在爸妈身旁而疑惑。城里的邻居们从没有看到过这般打扮的人纷纷从自家窗户里探出头来看个究竟。小老鼠也望而止步。
平时,我们也会时时遭遇各种悲苦或无奈,一件破旧的外套。但我们从约瑟夫的“剪裁”和应对之中,分明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感受到了在许多民间叙事作品中都能够触碰到的快乐天性。他穿着新夹克去市场,穿着新背心在侄子的婚礼上跳舞,披着新围巾在男声合唱团里唱歌,打着新领带,去城里拜访妹妹一家人……整个故事也就平添了一份轻松和幽默,甚至是一缕隐隐约约的狂欢气息。
约瑟夫从头到尾都是笑容满面,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难得住他,“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源自民间的故事题材,反复咏叹的行文方式,引导孩子层层深入,来感悟事物的变化无穷,来感受人性中的乐观和智慧。
【第9画面】
原文:约瑟夫有条领带,渐渐变得又破又旧了。
解析:
但是,领带有一天也变旧了。
这次约瑟夫可能也是没有更多的奇思妙想了,指着领带的补丁让驾车的马来出主意,马又是如何说的呢!当然,鸭子和花猫总是一如既往地奉陪。
这个画面远处屋顶上坐着一位音乐家正在拉着小提琴全然不在画中,绿色草地上出产的东西还真不少,自然家园啊!
这本书的主角只有约瑟夫一个人,改造的任务也是他一个人完成。人物形象夸张,色彩艳丽喧闹,平铺背景,画面感偏卡通,更受小孩子欢迎。
这本书和《爷爷一定有办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出于一则寓言,只是主人公不同,表现形式略有差异,但讲述的是同样的道理,留个我们的也是同样的思考。
约瑟夫的旧外套,总是一个洞又多了一个洞。每次约瑟夫都有办法去应付这个问题的,这一点有点像《我的爷爷一定有办法》里的爷爷,也是可以把衣服变了又变。其实这本书还让孩子看到了约瑟夫的节俭精神。在这个年代,旧衣服一早就会给我们扔了。可是约瑟夫却是把它变成其它的衣服,这点是值得我们孩子学习的。这故事还能让孩子产生无穷的想像力,让宝宝猜猜约瑟夫下次会把衣服变成什么。
图书有镂空,因为根据传统歌谣改编,内容讲的很有节奏。建议家长读的时候,可以按照朗读诗歌那样来读,让孩子感受到这种节奏。
【第10画面】
原文:于是,约瑟夫把领带改成一条手帕。他把新手帕围在胸前,再喝一杯热乎乎的柠檬茶。
解析:
他真是一个快乐的约瑟夫,他系上漂亮的新手帕,在餐桌前怡然自得的喝着热乎乎的柠檬茶,也许他这是在庆祝他的新创造呢,领带变手帕,很有创意吧!
看快乐的约瑟夫在家里把帽子摘下头发像不像一个草编,眼睛抬头盯着手中的茶杯,眼睛似乎要掉下来对滑稽。挂在墙壁上和散落在地上的照片是特指,总之区区几页的图画书作者都是珍惜空间如金子,但内涵需要翻阅大量知识才能得知。当然,渲染氛围也是有的。
犹太谚语“就算补钉不好看,也比漂亮的破洞来得好” (Better to have an ugly patch than a beautiful hole)。
【第11画面】
原文:约瑟夫有条手帕,渐渐变得有破又旧了。
解析:
最后,手帕也逃脱不了命运的捉弄,也补上了补丁变得又破又旧了。不但如此,方格被子和挂在墙上的大衣也打着补丁。约瑟夫家的确如此贫穷吗?墙上挂饰、地上毛毯、庄园诺大家当不该如此。那么节俭才是唯一的解释,这也正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可今非昔比了。
花猫躺在地上睡觉,公鸡却矗立床头盯着发呆的主人。人与动物好和谐啊!
从外套到夹克,从背心到领带,一件旧外套能变幻出这么多东西,孩子感到很新奇,让当今的孩子理解“节约”“旧物利用”可不是件轻易的事情,这本书巧妙的传达了这些信息,把深入的道理浅显的讲出来。
【第12画面】
原文:于是,约瑟夫把手帕做成了一个扣子。他把新扣子缝在吊带裤上。
解析:
约瑟夫再次拿起剪刀,咔嚓咔嚓,把手帕变成了一个纽扣,并把它缝在了他的背带裤上,村里的邻居都一致认为,这颗纽扣放在这里真是太合适不过了。
这是一本有镂空设计的,挺特别的书,一件旧外套在约瑟夫的手中,不断地变换着,虽然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可它却将这件外套用到了极致。
书中传达的信息,很明确,物尽其用,这也该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更应该学会这点,在宝贝小的时候埋下一颗这样的种子,长大后的会使他受用无穷,毕竟,什么东西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浪费,对你来说只是损失一点,可对东西本身来说,那就是全部!物尽其用。
【第13画面】
原文:约瑟夫有一个扣子,有一天,扣子不见了!
解析:
可是,有一天,约瑟夫的纽扣不见了。他趴在地毯上,用上了放大镜和油灯可还是没有找到,猫狗也加入进来。公鸡也从门外走了进来。怎么地上好多小东西啊!如:一只鞋子、剪刀、线绳、尺子和照片,嗷!翻箱倒柜的结果吧!
散落在地上的报纸还刊登了几段令人莞尔的新闻:“屋顶上的提琴手跌下屋顶”,“犹太教师知道为什么海水是咸的,因为海里住了腌鲱鱼”。这些细节既展现出犹太人悠久的文化传承,又让读者窥见犹太人独特的生活智慧与幽默感。
【第14画面】
原文:现在,他什么都没有了!
解析:
他很伤心,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了。鸭子、猫狗都走了,真的吗?房间里空空如也!约瑟夫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吗?不是,你看窗外的老牛和鸡鸭都看着他。
墙上犹太谚语却说得好:“一个人自己有的,偏不想要,想要的,却无法拥有”(What one has, one doesn’t want, and what one wants, one doesn thave)。
【第15画面】
原文:于是,约瑟夫做了一本书,这本书告诉我们——你可以“无”中生“有”,不断创造出新的东西。
解析:
约瑟夫坐在书桌前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约瑟夫有件旧外套》。据说这本书的主人公约瑟夫,原型就是作者本人呢?!
正像这本书的结尾告诉我们的,你可以把“没有”变成“有”,不断创造出新的东西。的确,我们也可以像约瑟夫那样,把“无用”变为“有用”,在“绝境”中找到“出路”。看似简单浅显的叙事形态中,隐藏着人类最基本的生活信念和生存哲学。事实上,由单纯中传递丰富,在浅显里蕴含深刻,这也正是图画书乃至整个儿童文学最重要的艺术特质。
由于文字内容从一件旧外套开始,最后以“无中生有”的一本书结束,这种把旧物翻新的精神也反映在作者制作图画书的手法上,他利用现成的钮扣、碎布、杂志和报纸上的图片,拼贴在色彩缤纷的手绘图画上,使画面布满纹理与图像,增加了视觉趣味。
整本书渲染的是一种快乐的气氛。即使约瑟夫的外套又破又旧了,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伤心难过啊,相反,不断的创造惊喜,并且每次都快乐的出现在读者朋友面前。
比如穿着夹克去市场,穿着背心去参加侄子的婚礼,戴着围巾去参加合唱团,系着领带去拜访妹妹一家,系着手帕喝一杯柠檬汁,都是让人很愉悦的事情,甚至最后纽扣不见了,什么都没有了,他也是快乐的想到,可以写一本书啊,书名就叫《约瑟夫有件旧外套》,所以才有了这么好看的一本绘本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这一源源不断的情节变化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民间智慧的原型,它充满了异想天开的创造力,同时又朴实无华,仿佛天然地潜藏于我们每个人的心性之中。
最后再让我们看一看那件外套是怎样从有到无的演变过程的。
从这件衣服演变过程中,作者设计的非常精巧。
【第16画面】
解析:
歌谣里的歌词本就具有反复吟咏的特性,自成韵律,而西姆斯·塔贝克的图画也配合文字的反复,形成视觉上的节奏。
整个奇妙的故事,其实都只是由一件普通的旧外套带来的。一件旧衣服有什么用?在这个年代,怕是一早就被我们扔掉了吧。可是约瑟夫却是把它变成其它的衣物,从外套到夹克,从背心到领带……一件旧外套能神奇地变幻出这么多东西,孩子感觉新奇之余,也更容易理解“节约”、“变废为宝”的道理。
作者西姆斯.塔贝克说,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一首意第绪民谣《我有一件小外套》,很多年前,他把这首歌改写成了一本小书《约瑟夫有件旧外套》。在我们读的这本图画书的最后一页,附有作者说的这首意第绪民谣歌谱。
【后环】
解析:
这个故事,已经被改成两个经典作品了《爷爷一定有办法》和《约瑟夫有件旧外套》。洞洞书非常有创意,可能这本书的色彩鲜艳,以暖色调为主。可能这本书有镂空,这样对孩子来说,更直观地发现衣服式样的改变。我一直觉得,只要孩子喜欢,肯定要它精彩和值得欣赏的地方。
现在我们比较《约瑟夫有件旧外套》和《爷爷一定有办法》。
《约瑟夫有件旧外套》
内容:约瑟夫有件旧外套,已经很破了,于是,约瑟夫把外套改成了夹克,夹克改成了背心,背心变成围巾,围巾裁成领带,领带做成手帕,手帕又变成一个扣子。破旧了的东西,约瑟夫都能用他的智慧和心灵手巧改成一件新物品。最终连扣子也不见了,于是,约瑟夫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本书。这本书的主角只有约瑟夫一个人,改造的任务也是他一个人完成。
画风:人物形象夸张,色彩艳丽喧闹,平铺背景,画面感偏卡通,更受小孩子欢迎。
特色: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书页上的“窟窿”。每当一件物品用得很久很旧的时候,右侧的纸上就会出现一个“窟窿”,这个“窟窿”就是约瑟夫随后会改成的物品的轮廓。这个设计制造了阅读的趣味性,可以让小朋友先根据形状猜测接下来会变成什么!翻过来,形状刚好罩在前一页的物品上,就好像真的是从原来的物品裁下来的一样。
缺陷:语言比较平淡,单线叙述,情节简单。
《爷爷一定有办法》
内容:约瑟有一条心爱的毯子,可是渐渐地用旧了,妈妈见到后说:“真该把它丢掉”,而约瑟则习惯求助于爷爷,爷爷把它改成了一件外套,后来还改成背心、领带、手帕、钮扣。最后纽扣不见了,受爷爷影响的小约瑟把这个故事改写成了一本书。本书描绘的是一个人家的故事,有爷孙,有妈妈,通过配角妈妈反衬爷爷的心灵手巧。画面底部的老鼠一家是个惊喜的阅读点。
画风:画面温馨,色彩淡雅,人物的表情、动态以及生活场景都刻画地细腻、丰富,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特色:情感浓厚,有约瑟对爷爷的信任,有爷爷对约瑟的爱,有家的味道;绘画丰富,画面细节多;值得长久收藏。
缺陷:文字较多,书里隐藏的信息量太大,不适合年龄小的孩子阅读。
总体来说这两本书都很好,建议先给孩子看《约瑟夫的旧外套》,大一些再买《爷爷一定有办法》来看。小点的孩子似乎更喜欢《约瑟夫有件旧外套》。
建议每本都要买,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艺术家对一个故事的不同表现形式,完全表现了艺术呈现的多样性。
【封底】
解析:
最后封底的那些各种款式有趣扣子图案让我想到绘本故事中最后旧外套布料做的扣子掉了会不会藏在之间?
读过《约瑟夫有件旧外套》绘本故事后我们都深深体会到“物尽其用”的传统废物利用优良生活理念。
四、作者信息
作者是美国知名插画家西姆斯·塔贝克(Simms Taback),是一位得过无数艺术方面大奖的天才艺术家,擅长以镂空挖洞的手法创作,而且喜欢运用多元化的素材,使画面变得热闹非凡。他本身是波兰犹太后裔,为了将犹太文化在书中能有完整的呈现,不但重新研究犹太人的文化,更是在创作期间把自己完全沉浸在犹太音乐中,且以自己的形象来塑造故事主角 Joseph 的轮廓。
在儿童图书创作方面,曾以《吞下苍蝇的老太太》和《约瑟夫有件旧外套》两度获得美国凯迪克金牌奖,也曾获《纽约时报》童书最佳插画奖,是一位相当令人尊敬的创作者。
绘本中关于衣服制作类故事:《阿利的红斗篷》《爷爷一定有办法》《约瑟夫有件旧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