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明原创丨古诗词里品小年儿
古诗词里品小年儿
文/郭光明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南宋政治家文天祥《小年》,诗言年尽腊月,南方正过小年,但自己兵败被俘,羁押于燕京,饱受牢狱之苦,却意志弥坚,将生死度外。尾句“四顾但茫然”,诗人透露出的,是一丝寂寞、一份悲怆,还有“脆弱”的柔情,从中让人深刻体味到作者的伟大人性和不朽的人格。而他的诗题,在中国传统文化拼图中,则是以祭祀为主的传统节日,民间称之为“祭灶”。
灶,东汉经学家刘熙的《释名》解释为“创食物”,文字学家许慎的解释是“炊穴”,即“用砖石砌成、用以生火做饭的设备”。然而,远古中国,人们认为万物皆有神灵,甚至,生火做饭的“灶”,也有神灵把守。这位神灵,便是民间锅灶附近供奉的“灶君”,即世相传的灶王爷。
灶王爷,汉族民间影响极大,祭祀灶王爷的习俗,先秦之时,便修成礼制,形成范式,成为辞旧迎新的独特文化活动。南宋中兴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描摹的祭灶习俗,生动,贴切,具体,读之如身临其境:“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祭灶,本是腊月二十四。西晋名人周处的《风土记》有记载,说“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只是到了清朝,进了腊月门,乾隆皇帝很忙,腊月二十三要祭天,腊月二十四要祭灶,于是乎祭天时,乾隆皇帝顺便把头磕给了灶王爷,从那便有了“官三民四船五”祭灶的说法。后来,帝王之家关了门,百姓没了忌讳,于是北方的百姓,也在腊月二十三过起了小年儿。但在南方,大部分地区仍保持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儿的传统。当然,也有在除夕或除夕前一夜过小年儿的,把正月十五或十六当作小年儿的,不过,都是小众。
小年儿祭灶,祭的是灶王爷,最不可缺少的祭品便是灶糖,也就是麦芽糖。麦芽糖,麦芽、小米熬制的糖品,一是甜,二是粘。据说,灶王爷作为“一家之主”,腊月二十三的晚上,要上天庭向玉皇述职,用麦芽糖做供品,目的是要让他的嘴巴甜一些,多说好话。对此,清代诗人周广业的《祭灶》作了表述:“胶糖礼灶洁春盘,归到天庭夜未阑。持奏玉皇尽好事,且将过恶替人瞒。”而清代少年诗人谢学墉的《送灶》:“忽闻爆竹乱书声,香黍盛盘酒正盈。莫向玉皇言善恶,劝君多食胶牙糖。”也是同样的目的,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不过,人在做,天在看,麦芽糖再甜再粘,也止不住天眼。对此,元代文学家程文海,模仿灶王爷口吻,写成《祭灶诗》,述说灶王爷的苦衷:“何年呼得灶为君?鼻是烟囱耳是铛。深夜乞灵余不会,但令分我胶牙饧。”
小年儿祭灶,仪式感极强。清代词人杜文澜的“木兰花慢”,词写《送灶》:“听千街响竹,趁宵半、送神归。正白马迎初,黄羊荐后,风漾灵旗。琼卮漫教醉倒,怕曛曛、夜奏绿章迟。知否天阍万里,九门虎豹环司。芳时。彩燕丝鸡。中妇艳,少儿嬉。笑因热何人,踞觚凭我,媚奥奚为。休辞岁盘草草,供梅花、聊当赠行词。好问和羹心事,炊香到处春回。”可见祭灶仪式的庄严、隆重和热闹,还有家庭的温馨与和谐。
小年儿祭灶拉开了过年的序幕。但对于潦倒者、失意者、贫穷者而言,过年无疑就是过关。所以,北宋初年宰相吕蒙正的《祭灶》,诗言祭灶,实为对生逢乱世、怀才不遇、空有满腹经纶却穷途潦倒的感叹:“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而晚清诗人罗昭隐则随其后,发出“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的感慨。
因此,古诗词里品小年儿,品的是民俗,是传统,更是文化。
【作者简介】郭光明(男),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理事,济南市作家协会理事,济南市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