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参议长蒋继伊(7)游学东瀛为救国
王文胜原创
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为了培养新政人才,吸取日本新政经验,清政府大力提倡留学日本,并制定了一些奖励政策。朝廷谕令在京三品以上京官及各省督抚学政保举人才赴日本留学。
1905年两广总督岑春煊、广西布政使张鸣岐、广西学政汪贻书会奏,官费派蒋继伊赴日本留学。而在此后不久,胞弟蒋继尹也被学政汪贻书保举公费赴日本留学。同年唐尚光作为进士馆的学员也被朝廷派往日本留学。
1905年春,新婚不久的蒋继伊,辞别娇妻和父母,携弟弟蒋继尹与岳父唐尚光负笈东渡,踏上了奔赴日本探求富民强国良方的求学之路。
蒋继伊和岳父唐尚光及弟弟蒋继尹到达日本的时间是1905年初春。蒋继伊和唐尚光进入的是当时专为大清国官绅开办的东京法政大学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几乎与他们同时到达的还有湖南人陈天华和宋教仁。速成科校址在东京市麴町区富士见町六丁目十六番地。
日本法政大学于明治三十七年(1904)开办,专门面向中国留学生的速成法政教育。法政大学的前身是和法法律学校,1903年8月根据当时的专门学校令,改名为法政大学,并逐渐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的名牌私立大学。
1904年5月,在法政大学清朝留学生法政速成科首批95名学员正式开讲。根据速成科规则,修业年限第一期定为一年;从第二期起又延长为一年半,整个学习分为两个学期,讲授的科目有法学通论、民法、商法、国法学、行政法、刑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物裁判所构成法、民刑诉讼法、经济学、财政学、监狱学。
1904年10月份,法政速成科又招收了第二批学员,共273人第二期学员有汪精卫、胡汉民等。蒋继伊和岳父唐尚光属法政大学清朝留学生法政速成科第三批学员,本批学员约518人,以癸卯科和甲辰科(1904)的贡士和举人为主,包括甲辰科状元刘春霖、华兴会副会长宋教仁、陈天华等。唐尚光主要考察日本维新政治,蒋继伊和宋教仁、陈天华成了同班同学,都专攻财政学。
蒋继伊和唐尚光留日期间,发生了一件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思想论战。他们的思想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蒋继伊和唐尚光一开始就站在改良派一方,而他的同学宋教仁和陈天华却是坚定的革命派。这两派的同学虽然经常为了各自的政见展开激烈的论战,但是同学之间的情谊还是很融洽的。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参加者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留日学生。有人传说,蒋继伊在日本留学时就参加了同盟会,但是据笔者分析,当时蒋继伊应该是立宪运动的拥护者,是改良派。主要理由有:一是,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他刚到东京没多久,情况不熟悉;二是,他与岳父在一起,他岳父是大清的进士,他本人是大清的举人,是清统治集团中人,因此,从本质上说,他不可能反对本阶级。三是,深受儒家中庸思想影响毕竟暴力革命是血腥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他不希望流血,他直是维新运动的坚定支持者,同盟会成立时有成员100多人。陈天华和宋教仁都是同盟会里的活跃分子。而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蒋继伊当时应该没有加入同盟。无论是革命派还是维新改良派,他们都看到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险,认识到了必须学习西方,实行改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拯救中国。但革命派认为,只有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才能免于危亡。而改良派则主张君主立宪,自上而下进行改革,而不必采取暴力手段。因而形成了旗帜鲜明的两个阵营,并展开了长期的思想争论。而这种思想上的争鸣,却使更多改良派的先进分子投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队伍,并最终成为大清王朝的掘墓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蒋继伊在全州龙水安陂的庄园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