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疫情时期,读书的重要性
嗯,毫无疑问,读书挺重要的。
并且,确实,据说日本人人均阅读量是:40本/年。而我们国家,emmm,不管这个数据是不是准确,可以肯定的是,日本人均阅读量比我们国家大得多。
但是,尽管如此。用这个捐款诗句做对比,或者就借此嘲笑报纸,电台,媒体没文化的人,才是真正没读过书的憨B,猪头,脑袋里装的全是水泥,还觉得自己机灵的人。
如果说到读书多,那些报纸,电台,媒体一定比普通大众(或者说那些转发这个试图嘲笑的人)有文化,至少在词汇量,以及修辞上,他们肯定比一般人多得多,这点毫无疑问,不然也不会有,共克时艰,驰援这样的高频词汇(对了,有人知道为什么要用驰援?而不用大家更加熟悉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支援?,知识点啊,你想过么?)。
如果你不那么着急去嘲笑,不急着脑子一热就用屁眼想问题,如果你多想想,就会明白,就不该有这么片面理解和对比,就能理解为什么要用“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类“没有读过书的”词汇。这种词汇在灾难时期更具力量这个主要原因外。更加简单,直接,接地气外。其余的就是(我也嘲笑地内心阴暗地多想一下):为什么一群读过书的人,要用这类“没有读过书”的词汇,那这些词汇主要是说给谁听的?听懂了么?好意思么?我都为自己感到害臊。
又,如果在疫情紧张时期,所有报纸,电台,媒体,领导,张口就是诗句和文言文。估计你又会直接崩溃:都什么时候了,能不能说点人话。再又,如果你正在逃命,你会因为奔跑过程中泥土会溅在衣服上破坏衣服美感而慢下脚步?你会不诗意,毋宁死?
最后,假设一下,如果这次疫情发生在日本,当日本举国上下,在一片“日本必胜,日本加油”的恐慌和亢奋状态下呐喊的时候,作为一个乐于助人亦或不得不帮的中国人。当我在捐赠物资的时候,我想我也有心情和闲情逸致,在外箱上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一衣带水,吴越同舟”,“休戚与共,守望相助”,这类“读过书的文字”。
2020.02.12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