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真的濒临灭绝?到底是意蜂的入侵的还是中蜂人的错?

经常在网上或者报刊上看到有人呼吁,要保保护中华蜜蜂,中华蜜蜂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中华蜜蜂受过独有的蜂种,曾经遍布全国各地,也有好几百年的养殖历史。可是这些年真的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吗?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以前中华蜜蜂主要以野蜂生存,可以说野外的中蜂比人工养殖的中蜂还多,人工养殖的中蜂其实跟野蜂是一样的蜂种。蜂蜜是传统的保健佳品,但传统养殖中蜂一直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使中蜂发扬光大,培育出优良的蜂种。现在蜂蜜虽然成了大众食品,养殖的人很多,但90%以上养殖的都是意蜂,中蜂只占中国养殖业的百分之几而已。这个数据我也是从报道上了解的,我周围养殖的都是意蜂,还有些地方说养的都是中蜂,到底怎样我也不十分了解。

现在看到有人呼吁要保护中蜂,我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其中原因是什么也值得反思。有些人可能是认为意蜂的入侵造成了中蜂频临灭绝,可事实是这样吗?说不定中蜂的灭绝也是中蜂人自己造成的。

中华蜜蜂在中国生存的千万年,已经适应了中国的气候,能够在自然界里生生不息,生存力强,能抗螨虫,节约饲料,能充分利用零星蜜源,具有多种优良品质。我们的祖先早已知道,通过养殖蜜蜂能获取蜂蜜,把土蜂蜜封为保健圣品,深受国人的喜爱。可是虽然中国人养中蜂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一直是采取听天由命,顺其自然的方式,根本没有进行蜂种改良和养蜂技术的改进。这几百年来中蜂还是一样的中蜂,产蜜量还是一样的低下,中蜂还是处于原始状态的野蜂。

所以意蜂引进中国以后,因为经济效益高,很多的人放弃了养殖中蜂选择养意蜂。但是有些中蜂人认为是意蜂侵占了中蜂的领地,是造成中蜂减少的元凶。

其实中蜂性情比意蜂暴躁,领地意识强,盗性强,动作灵活机敏。虽然意蜂个大,但并不喜欢打架,根本不会主动攻击中蜂巢。如果说因为争夺蜜源而造成中蜂的生存危机,那也是完全能够避免的。意蜂的采集范围也只在三公里内,只要离远点,就不会起争端。

而且意蜂只适合平原和丘陵地区有大蜜源的地方养殖,没有大的蜜源花根本是养不活意蜂的。而中蜂适合山区饲养,山区阴凉舒适,零星蜜源不断,更适合中蜂的生存。所以每个地方适合养殖中蜂还是意蜂都得根据蜜源和气候条件来选择。意蜂无论再怎么发展也不可能跑到山里去养,高山使意蜂的采集范围缩小,是难有经济效益的。在中国那么多的山区,适合中蜂生存的环境很多,不可能因为意蜂而造成生存危机吧。

其实造成中蜂生存危机的是环境变化。中蜂朋友应该发现,如果坚守传统不进行人工饲喂,不进行适当的管理是难有收益的。以前放一个蜂桶就可以收几十斤蜂蜜,现在可能一斤蜂蜜都收不到,甚至会饿死了。中蜂越来越难养了,发展不起来,而且容易得病。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蜜粉源植物变少了,乱施农药,环境污染使中蜂的体质弱,寿命短,容易得病。农药对蜜蜂是致命的伤害,哪怕不是直接喷洒在花朵上,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也会使蜜粉带有农药残留。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世界养蜂业,无论哪一种蜜蜂都是深受其害,意蜂也是一样的。

只不过意蜂人讲究精良的养蜂技术,尽量培育健壮的蜜蜂,才能抵抗这些异常变化。而中蜂人再坚持原有的听其自然的养殖方式,肯定就难以养好蜂,也没有收益了。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想一想,为什么野蜂越来越少了?在深山远离意蜂的地方,野蜂窝是不是难以遇到了?

所以中蜂真的到了濒临灭绝,不是意蜂的入侵,而中蜂养殖技术落后,难以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各种污染使养蜂变得越来越难,如果养蜂人不能帮助蜜蜂正常发展,那就真的难以存活下去。

想一想,如果中蜂真的能创造高的效益,养殖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怎么会担心中蜂灭绝了?落后就会被抛弃这是时代的法则,我们所吃的瓜果蔬菜以及家禽家畜,一直在坚持不断的品种改良,种养技术一直在不断提高,才会有现在不担心挨饿时代。如果还是一味坚持几百年以前的品种和种养方法,中国可能养活这么多人吗?会有把鱼肉都吃腻了的时候吗?

所以能救中蜂的,是中蜂人自己。如果中蜂人能提高中蜂的经济效益,中蜂就绝不会灭绝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