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在肥城》附录2: 陶山范蠡古迹考证文章 《范蠡居陶山及其墓葬考证》

原创作者:程兆奎

附录2:

陶山范蠡古迹考证文章

史学界乃至社会上,有不少人喜欢学习研究范蠡,为了供有意研究者参考,我把多年来发表在不同刊物的几篇主要论证文章,按年代先后附下。

《范蠡居陶山及其墓葬考证》

(原载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五期)

(此文获当年山东社会科学优秀史学成果论文一等奖)

范蠡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又是一位资力雄厚的经商实业家。前半生帮助越国由弱变强,灭吴称霸,充分表现了他治国治军的卓越才干。后半生渡海出齐,弃官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遂至巨万。他经商有道,致富有方,其经商理论,是对中国经济思想的一大贡献。他“富好行其德”的高尚品质,更值得今天发扬。总之,范蠡具有辉煌的人生、盖世的奇才,不愧是一代名相、中华千秋商祖。

历史悠悠,两千五百多年过去了,这样一位博学多才、功名卓著的历史人物,在弃官经商后,到哪里去了?又老死于何处?

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越国灭吴后,“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而去,止于陶。’'卒老死于陶,故世传曰陶朱公’。《史记·货殖列传》:“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可这“陶”指何地?司马迁没交代清楚,后人为“陶”作注的,也出现了几种情况。

一、首先为“陶”作注的,是《史记》成书近四百年后,西晋时撰写《博物志》的张华;其次是五百年后,刘宋时撰写《荆州记》的盛弘之,两人同注一个地点:“荆州华容县西有陶朱公墓,树碑云是越之范蠡。”并又注:“吴亡后,(范蠡)自适齐而终,陶朱公登仙,未闻葬此所由。”

二、刘宋时裴骃《史记·集解》徐广曰:“今之济阴定陶。”八百年后的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服虔云:今之定陶也。”(指现在山东省定陶县,以下同)

三、唐贞观李泰撰《括地志》也注定陶。同时指出:“陶山在济州平阴县东三十五里,(范蠡墓)止此山之阳也,今山南五里犹有朱公墓。”(指今山东省肥城陶山,以下同)晚于李泰的张守节,唐末的李吉甫在撰写《史记·正义》和《元和郡县志》中,都注了“陶山”说。

古人有关“陶”的注解,归结起来,主要是三个地点:一是华容,二是定陶,三是陶山。华容说,注者自己已否认,不足为信。定陶说,主要根据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今之定陶”,文字较肯定。而陶山说,除文字肯定外,连方位、地点、里数都交代得清楚而明确。由于社会上人们熟知定陶,而鲜知陶山的缘故,近代《辞海》、新版《史记》等书刊,也跟着注“陶”为定陶。这很值得商榷。笔者根据多年的考古调查,结合古文献资料及现状,认定“陶”应是现今山东肥城之陶山。

一、 从司马迁有关范蠡的叙述可知,陶非定陶。范蠡适齐,先在海边劳苦经营几年,又在齐都为相,辞掉相印怀其重宝,间行而去,也不会太远。从范蠡“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的文字看,陶在齐国。盛弘之在《荆州记》,张守节在《史记·正义》都提到范蠡“自适齐而终”,这说明“陶”的位置只能在当时齐国境内,或在齐国的边沿地带。定陶,春秋前期属曹国,公元前487年亡于宋,齐灭宋到了公元前286年,接着又被秦吞并。范蠡活动应在公元前473年至420年之间(春秋末战国初),这些时间内,定陶属宋,且与齐之间隔着鲁、卫,两地相距约四百里。司马迁对这些历史是十分清楚的。他所指的这“陶”不可能是宋国的定陶。

二、从《史记》内容看,“陶”与“定陶”有区别。《史记·项羽本纪》9至12自然段中,五次提到“定陶”这个地名,而无一处省略“定”字。第9自然段“项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 两个定陶连用,也没省略一个“定”字。可见,司马迁所指的定陶,也是很明确的。在《史记》中,“定陶”和“陶”绝不是一个概念。后世人作注把“陶”误指为“定陶”是毫无道理的。

“陶山”简称“陶”,在古籍史料中,有只举其名而省略山字的习惯。《史记》也如此。同是太史令的左丘明,在提到陶山时,也只写“陶”。如《国语·齐语》齐“地南至陶阴,西至济”。白话就是齐国“地界南至陶山之阴,西至济水”。左丘明出生在陶山南二十里的衡鱼村,他对陶山的地理位置当然十分清楚。范蠡来齐止于陶时,他已经去世,所以他在《国语·越语》中,留下了范蠡“遂乘轻舟,以游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的话。司马迁撰《史记》一定是参考了《国语》。两人所写“陶”,都是指陶山无疑。

三、司马迁北涉汶、泗,讲业齐鲁,应了解陶的位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本是为越国立传,而司马迁却用相当多的文字记述范蠡事越王勾践,深谋二十余年,奋发图强,灭吴称霸的过程。又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专写范蠡后半生弃官经商、累富巨万的业绩。在《货殖列传》中,又详细追述其经商之道,多次提到范蠡“名垂后世”、“成名天下”的话。可见范蠡这个人物,在司马迁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心目中的英雄墓地,当然要交代清楚。从《史记·太史公自序》知,司马迁“二十而南游江淮……北涉汶(河)泗(水),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这说明,对于处于汶河北岸、陶山之阳的范蠡墓,他应是考察过或听说过的。陶,应是指齐西南边界的陶山,不会是远在宋国的定陶。

四、陶山范蠡墓的遗迹说明,范蠡终于此。陶山在唐宋时归平阴县,后划归肥城县。自古山前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内峰峦秀丽,洞壑清幽。周围保留许多名胜古迹。最有影响、历史最久的就是范蠡墓、范蠡祠、幽栖寺。

范蠡墓坐落在陶山西麓山口处,三面环山,向南为开阔的平原。墓地约占400平方米,高约4米的封土。周围有矮墙保护。在墓左前方300米处,是范蠡祠和幽栖寺。祠为三间古式平房,砖石结构,现在保存完好。前厦西壁有光绪十三年石碑,记载有人在此读书,重修山门,新立范公匾于门上等。门口廊柱上楹联是:“赤心保国兴越时竭能洁己,立志诛奸灭吴后独善知人。”祠内范蠡像两旁石柱楹联是:“避君隐陶称朱公流芳百世,聚财万贯济黎民功盖千秋。”祠东院是幽栖寺旧址,占地十多亩。原有大雄宝殿,斜脊飞檐,雕梁画栋,雄伟壮观,20世纪60年代倒塌。从遗址遗留下的一米见方的柱础,可知当年建筑的规模。现在还保留西配房、钟亭、门楼和明代诗文刻石。后院保留古建墙基和多个圆型柱础,还直立一根宣和三年八棱石柱,每面浅刻牡丹云纹图案,高三米多。从石刻文字分析,可能是北宋末年重建范蠡祠的前廊石柱。。范蠡墓、祠和幽栖寺周围,原有百多棵千年古柏和多块历代碑石,由于历史的原因被毁掉。关于古迹的历史,清代著名学者唐仲冕,在所著《岱览·陶山》篇中,有如下文字:

“案公自霸越后,扁舟至齐,止于陶,号陶朱公,即今肥城之陶山也。山内有缆船桩,山前有湖屯诸处。相传为古背山而湖之故基。而山麓公墓在焉。旧有祠,创于秦,在公之旧居处,名陶公幽栖祠。有篆碑曰:'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载之下,孰可比伦’。斯从上封泰山还,闻蠡墓在此,留题。斯者,丞相李斯也。至汉,于祠前建佛殿,去陶公二字,改为幽栖寺,即于寺内立祠祀公。一日,有老人自称赤松子,对冢三笑三点额,既而挥手指墓,口诵八言曰:'霸业朽,忠名在。此堆土,黄金块。传万古,人人爱。纲常维,宇宙赖。’诵毕,化为香风不见。遂刻其语为汉赞。隋时,则移祠于冢右。以秦碣有忠智名,曰忠智幽栖祠,即今遗址。然秦碣汉赞,皆残断剥蚀,无复完好。至贞观元年四月二十日,有好事者,重刻于石,镌鸱夷歌于额,立于冢上。”(标点为作者加)

以上文字说明,在司马迁《史记》成书前,陶山早有范蠡墓,秦时创建祠,汉代创建幽栖寺。唐仲冕在陶山长大,自号“陶山居士”,乾隆58年进士第,官至陕西布政使。一生勤奋好学,喜修古迹。担任泰山书院院长期间著《岱览》三十二卷。以其内容博大精深,得到著名史学家钱大昕的高度赞赏,为后来研究泰山的权威文献。书中有关范蠡墓、祠、幽栖寺的记载,应是可靠的史料根据。书中还录了《重建陶朱墓赞碑》、《重修陶山幽栖寺碑》等多块历代石刻内容。

在墓周围的遗留文物,印证了史料记载的可靠性,说明了唐宋以来世人对这个古迹的重视程度。有一块唐广明二年(881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底座和上帽,雕刻精美图案,通高2.59米,中间八棱柱体,刻有5000多文字,开头就是“古寺由来久矣”。除写“诸王太后,宝位常在,辅相近臣,长资宠赐”外,还记录幽栖寺的兴废、佛教在内陆流传经过,也刻写黄巢起义在此活动的内容。结合清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所录“陶山幽栖寺,浮图漫灭不清,年月适缺,惟文内天作

,地作

,日作

,年作

,知是武后时物”的资料看,幽栖寺在唐代有个兴盛阶段。还有刻写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宣和四年(1122年),靖康元年(1126年)的建筑石柱。根据刻有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的石柱推测,早年幽栖寺大殿,可系金代一次大规模的改建。刻有明、清时代的遗物就更多了

五、陶山周围发现和出土了大量与范蠡有关的文物。在范蠡墓旁,曾捡到古老的石铲、石斧。在范蠡墓东南约200米的土坡上,出土一组春秋、战国时期陶器,有鬲、壶、罐、纺轮、骨针,及陶器残片、灰坑。陶山前大湖村,高坡上曾树立一块“范蠡归湖处”石碑,因年久风化,刻碑年月不清。现移到范蠡祠保管。陶山观音洞、朝阳洞、西施洞、竹林寺等处,都有与范蠡有联系的石刻文字或诗句。在陶山以东齐长城脚下,出土一些具有西周晚期特点的青铜壶、鼎、鬲、盘等器物,从铭文可知为中原陈国器物。在陶山南约20里的西焦村,出土一组战国青铜提梁壶、多耳盖鼎、高脚豆、舟形器等。这些文物都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既非肥城所能创造,又不是一般百姓所具有。从器物时代看,可能与范蠡在外经商有关。前些年农田基本建设和修建引黄工程时,山前出土很多春秋至战国时代的陶鼎、壶、豆、青铜剑、戈、弩机、簇、齐刀币等。这里出土的早期铁器也不少,中国历史博物馆、省博物馆都有肥城出土的铁犁展出。陶山南约30里的冉庄,是冉伯牛(冉子)的出生地,人名与牛耕联系在一起,说明用牛耕地在这里普遍得到应用。由《国语·晋语》可知,春秋战国之际已发明铁犁,本地无冶铁历史,出土那么多铁器,有可能为范蠡经商时带进了先进的生产工具,由此推动了当地生产力的发展。大留、古庄、西里村一带,发现多处大型汉墓,出土三十多块内容丰富、雕刻精美的画像石,从侧面说明,陶山前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已发展到很繁盛的一个阶段。这应该与范蠡在此活动对后世的影响分不开。

山前古庄与大留之间,有处被群众俗称为城墙地的汉遗址,据考察,应是民间传说中的“古陶城”。20世纪70年代整平土地时随处可见红烧土、灰坑、各种灰陶、红陶残片。从断断续续的墙基、夯土层以及遍地的残砖瓦分析,面积约在10平方公里。在遗址的周围发现大型汉墓最多,不知何时何原因,城池衰败和消失。城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能是战国初年范蠡烧制陶器的制作中心。因为陶器是当时人们赖以生活的必需品。陶山、陶朱公、陶城、遗址旁的陶河、陶阳村以及村中的陶姓人家,都与范蠡有必然的历史关系。

六、范蠡“止于陶”,是因陶山有优越的自然条件。陶山自然环境好,向南至大汶河,土地肥沃,便于耕种五谷。山前有沼泽和湖面,水源丰富,便于饲养鱼鸭。背靠陶山,草木茂盛,也便于放牧骡马牛羊。山清水秀,环境幽雅,又适合幽栖隐居。从史料分析,范蠡初来陶,以养殖畜牧为主。积累一定的财富后,又治产经商,开展贸易。年老后在山中隐居。

陶山地理位置好,是泰山山脉伸向山东西部黄河边的一部分,犹如一座天然屏障,屹立在齐国的西南边陲,为齐国西部最早的自然边界。齐长城就在旁边通过。战国初期,这里长城南的大片土地主要归齐国。它是齐、鲁、魏、赵等国的交界处,又位于重视商业的齐国与中原贸易通道附近,再加陶山处于其他山峰的怀抱之中,既能避开越国、齐国的纠缠,又不容易被别国注意。范蠡两易其名,目的就是避开官场,寻求一种安定的黎民生活。

陶山交通便利,在古代,陶山前的湖面很大(现为湖屯镇,还保留东湖、西湖、中湖的村名,方圆百里,地势低洼,现在大部分变为耕地)。向西南与汶河、东平湖、梁山泊、大野泽,济水(黄河)、泗水都相连。船只可达各诸侯国或海边。在车辆不发达的古代,船只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范蠡从海边向内陆贩盐,把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把内陆的药材运到海边,或把陶地生产的陶制品、牲畜、丝麻运往外地易物或销售,就是从山前出发,到达各国的。所以范蠡“以为陶天下之中,交易有无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湖屯”之名,缘于此。

这里人文基础好。陶山前这片土地,早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就有一个原始部落在此休养生息,繁衍后代。曾出土大量的陶鬶、壶、罐、鼎、杯和石器、骨器等。县志记载,衡鱼村,曾是舜帝成都的“都君庄”。村南陶河旁原有舜王大幕。左丘明、冉子都出生在这块土地上。范蠡选择离礼仪之邦的鲁国较近的陶山作为晚年寄居之地,也在情理之中。

七、民间传说和风俗,也印证了范蠡居陶山的历史。在范蠡墓西南约三千米的古庄与小店村旁,有处叫“千金台”的高台地面。《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范蠡二儿在外经商,打死楚国公子,被楚国判以死刑。范蠡派大儿带千金去救弟弟,因老大从小在比较困难的环境中长大,把金钱看得很重,没有舍得把千金送给所托之人。结果只运回尸体,千金也原封不动带回。范蠡十分生气,把千金投入湖中,为后人留下“千金台”的传说。

范蠡曾更名鸱夷子皮,所以当地群众也称陶山为鸱夷山,山前湖泊,也叫鸱夷湖。群众都知道“范蠡归湖上了山(陶山),张良归山进了湖(微山湖)”的故事。范蠡利用大片湖面养鱼,著《养鱼经》、《致富奇书》传世。他在此经商,建立商铺,生意兴隆,买卖昌盛,故至今此地仍保留着一些与生意有关的村名,如王瓜店、张店、旅店、兴隆庄、钱庄、山阳铺、十里铺、毛家铺、衡鱼铺等,民间还有“破了范蠡墓,穷汉能变富;打开范蠡坟,花不清的金和银”民谚,致使范蠡墓多次被盗掘。当地“范”姓较多,都自认为是范蠡后裔。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说,范蠡后半生在陶山治产积聚,经商致富,晚年在陶山隐居,死后葬于陶山,是真实可信的。《史记》所言“陶”系指今肥城市陶山,是有事实根据的。

据《战国策》等文献记载:现在的定陶县,春秋战国时期称“阴”,因地处济水(黄河)之南,或称“济阴”,古址在今定陶县城西北30里地以外的地方,原名陶丘。春秋时期曾是曹国的中心,曾一度商业兴隆。有人说,当时这里商业发达与范蠡在此经商有关。其实范蠡出走齐国,已到了战国初期,正是宋灭曹十多年后,其中没有必然联系。何况,范蠡止于陶时,正是越国强大的时候,“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其势力伸入鲁宋之地,鲁国还想借越的力量除掉三桓。范蠡如选此居住,岂不自投罗网?从他弃官勇退,不辞而别,浮海出齐,两易其名来看,开始主要是想避世隐居,治产积聚、经商贸易是第二位的。一个经过前半生功名显赫而又坎坷的老人,是不会跑到中原繁华之地抛头露面的。而且今天的定陶县城与春秋时期的旧址(陶丘)相距30多里。这里因处济水之南,汉景帝(公元前151年)前后为济阴国,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52年)更名“定陶”(见《汉书·地理志》)。后代黄河多次泛滥,菏泽定陶首当其冲。所谓明清以后所留范蠡古迹,其真实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范蠡在肥城》:

《范蠡在肥城》附录2: 陶山范蠡古迹考证文章“陶”不是“定陶”

《范蠡在肥城》附录2: 陶山范蠡古迹考证文章《肥城陶山范蠡墓补正》

《范蠡在肥城》附录2: 陶山范蠡古迹考证文章《肥城陶山范蠡墓》

《范蠡在肥城》附录2: 陶山范蠡古迹考证文章《肥城陶山范蠡墓补正》

《范蠡在肥城》附录1:第一届范蠡研讨会及专家、学者言论

《范蠡在肥城》四、范蠡墓址研究 2.定陶没有范蠡古墓

《范蠡在肥城》四、范蠡墓址研究 1.范蠡墓址又起争论

《范蠡在肥城》三、范 蠡 与“富 城”

《范蠡在肥城》二、范 蠡 与 肥 城 桃

《范蠡在肥城》七、名与青山万古高

《范蠡在肥城》六、流芳百世一商圣

《范蠡在肥城》五、风流潇洒伴此生

《范蠡在肥城》四、经商思想耀日月

《范蠡在肥城》三、齐山成就陶朱业

《范蠡在肥城》二、功成身退栖陶山

《范蠡在肥城》一、助越兴邦为名相

《范蠡在肥城》下篇:范蠡其人与历史评价

《范蠡在肥城》7.千金台址忆朱公

《范蠡在肥城》6.旧痕遗迹话桑田

《范蠡在肥城》5.鬼斧神工西施洞

《范蠡在肥城》4.金石碑刻记沧桑

《范蠡在肥城》3.归隐胜迹幽栖寺

《范蠡在肥城》2.悠悠旧居留古祠

《范蠡在肥城》1.千古陶朱范蠡墓

上篇:范蠡与肥城  一、陶山范蠡文物古迹

《范蠡在肥城》自序

追 踪 范 蠡 (代前言)

《范蠡在肥城》作者简介和封面目录

琴心洗砚公众平台,旨在弘扬国学,传播经典,营造古雅幽香、诗意盎然的文化氛围,非常期待您的加入!

社长:竹园听韵jxk_99999

副社长:雷现明lxm13655481571

主编:花非花zxs12130

投稿须知:

1.作品必须是首发原创,拒绝一稿多投。原创需三百字以上。附上作者简介和照片,照片最好是生活照。

2.作品形式不拘一格,中华诗词,古典韵文,现代散文、小说、诗歌等,均可。

3.作品必须遵循中国法律法规,不许有反动言论,不许有粗语脏话,不许有黄色类的情节。

4.投稿方式:邮箱qyy1215@163.com或者群内直接艾特花非花或者雷现明投稿。所有作品文责自负,概与平台无关!

5.琴心洗砚愿意在新的一年里与大家共同努力,给予作者更广阔的推广空间,给予读者更美悦的享受!

琴心洗砚微信平台

2018.9.21

博客地址:

琴心洗砚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6722075865

温馨提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