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风度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霍顿指责孙杨是“嗑药的骗子”,举国愤然!当时,学生们也参与了讨论,奉上两篇文章,敬请指正!
1
不冷漠,不张狂
西安铁一中2017届M2-7班 叶润欣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张狂和傲慢才是。20岁的霍顿赢了24岁的孙杨,众人仰慕的冠军荣誉在一句张狂之语的摧残下灰飞烟灭,金牌仍在,可是不再熠熠生辉。
每个人生来都是有疯狂和张扬一面的,只是在岁月和生活阅历的沉淀下,我们渐渐明白了顾及别人的感受,心里不再只有自己。随着我们融入这个社会,就多了一个内敛含蓄的自己,换而言之,只顾自己尽兴的人,终要与社会脱节,或是为自己招来祸患。
西班牙选手马林在对手李雪芮意外受伤后,并未以关心相待,得到胜利者的头衔之后,更是以“诈伤”相讽,恶语中伤之深让国人难以忍受。同样是对手的超级丹和李宗伟,在李宗伟胜利之后,他们微笑着坦诚拥抱,又从对手变为朋友,惺惺相惜。对手又何尝不是朋友呢?少一丝冷漠,多一份宽容,无论你何时落地,都不会是轰然陨落。是温度成就了两人的风度。
里约赛场上如此,我们生活中也不例外。北京二环十三郎疯狂飙车,他以为这是疯狂无畏的青春,孰不知这是对规则的不尊重,更是对生命的无视。人总是要有敬畏之心的,真正的风度,是用温度来成就的,并非只是行为上的潇洒张扬。
(插画作者:17届毕业生 王怡苹)
儒家实现的是中国人的社会人格:仁、义、礼,道家成全的是中国人的自然人格:飞扬、随性、自在潇洒。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双重人格。关于这种人格,也许老子有四个字可以诠释:光而不耀。温暖而朴素,泛着生命的光泽,恰如山间的日光,穿过山林,温柔似水,笼罩人间却不炽热焦灼,不会因为无限大的自我而逼迫伤害他人,使他人无地容身。
将你的张扬傲慢隐藏,给高蹈以平实,给躁动以清冽,给飞扬以沉静。最重要的是,给外表以内涵,给风度以温度。只有确立了这一切,并善待他人与世界,才能做到对人对己的真正尊重。温度是在嘈杂的大千世界中拯救生命的一种力量,我们也要有一抹浅浅的欢欣自在,这样才能让我们真正做到触目生春,所及之处充满蓬勃生机。
温度成就了风度翩翩。不冷漠、不张狂,选择一种居中的状态,我们才能拥抱最好的人生。
2
就霍顿辱骂孙杨事件给老师的一封信
西安铁一中2017届M2-7班 李文洁
杨老师:
您好!这或许算不上一篇作文,我只是想表达我的观点而已,请恕观点与您的有些偏差(若按您的思路着实难以下笔)。以下是我的看法:
首先,对白岩松用言语反击霍顿的做法,我并不认为是只顾温度而失了风度的一种行为。或许在他的反击中,“混蛋”这个词有失大雅,但相比起霍顿充满目的性的恶毒言语,还是更为入耳的。您说:“狗咬你一口,难道你还咬回去吗?”当人被狗咬后,绝大多数都会生气,这时别人就会劝他:“唉,就是一条狗嘛,别跟它一般见识。”从这话不难看出,在人的心中,人是比狗高等得多的生物,人不应和狗计较。然而现实是,狗(先不说流浪狗)咬了你,若是你自己的狗,你可能不会惩罚它;若是别人的狗,你不问狗主人要个说法?
的确,我是不会咬回去,但我会用别的方法进行反击,毕竟我没有任何的理由乖乖接受别人给予我的伤害。而且在霍顿攻击孙杨的这件事中,霍顿也是个人,我们要给予霍先生必要的尊重。所以“狗咬人”的例子在这件事的说明上并不合理。况且蚊子叮人,你还打蚊子呢!如果放过霍先生,那是不是对狗和蚊子有些太不公平?
(插画作者:17届毕业生 王怡苹)
人的言语是比枪支棍棒更加锋利的武器,因为它直击人的内心,言语可以轻易击碎一个人的尊严,摧毁一个人的信念,我甚至觉得用言语攻击一个人是与侵犯别国领空领海一样恶劣的事情,这就跟别人都在轰你的家门口了,你还能跟没事儿人一样吗?
中国有一句古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从来不相信以德报怨,最终感化他人这种事情。在我看来,他人侵犯你,你却什么都不做,这分明就是一种软弱,别人没缘由地扇了你一巴掌,难道你还要站在那让他再扇一巴掌吗?
其次,这个世界上,难道只有“风度或温度”,没有“风度和温度”吗?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说话方式,叫“骂人不带脏字”。当他人故意伤害了你而又不以为意的时候,语言也能成为你反击的剑。或许白岩松的言语中,有个别不雅的字眼,但他对孙杨的关心,难道就没有温暖大众的心吗?他的反击,难道就不是一种风度与温度并存的行为吗?
最后,至于副驾驶上坐着孕妇还飙车的那名男子,不管飙车是谁的主意,这都是一种既没有风度也没有温度的行为。男性对女性的风度,体现在男性对女性的礼貌、照顾,而不是只为寻求刺激拿生命去开玩笑。
风度,并不是一味的包容忍受;风度,本来就是带有温度的。但有温度并不代表着有风度。要么只有温度,要么温度与风度并存,我认为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仅存风度的事,这是否与您的观点着实相去甚远?一点浅见,请您斧正!
此致
敬礼!
学生:李文洁
2016.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