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掘墓人李鸿章的功过是非:矮子里面拔将军的慈禧困局
常见的崩溃模式,是中枢崩了,豪强变诸侯争霸,因为中枢是行政结构,而不是阶级结构,中枢没法形成稳定阶级,所以它最先崩。
中枢稳定就必须阶级化,所以早期中枢是贵族,单拉出来一个阶级,但是这个阶级对皇帝极具威胁,皇帝是贵族首领,所以皇帝死球了就会九龙夺嫡,贵族头子丞相三公外戚大将军做大就会把皇帝当印章,因为贵族不是一个天然阶级,是一个强盗阶层,这是天然缺陷。
所以,后来皇帝开始引入文官系统,科举,限制贵族,所以宋后基本杜绝武贵凌压皇帝的情况。
但是,文官系统天然会被豪强地主垄断,以明为例,考上就有人献土,迅速成为地主,更别说能脱产请老师的只能是有钱人家。
所以明朝土木堡之变贵族死光,地主直接侵吞中枢,中枢不能凌压地方劫财收税,崩盘。
满清这套铁桶江山制度,保证他从头到尾都很有内部维稳战斗力,然而,还是崩了,崩在李鸿章。
太平天国把八旗打崩了,李鸿章把地主豪强团练和文官系统整合,清朝就跟土木堡之变的明朝一样,地方强占中枢,而李鸿章能活能忍,他在中枢一天,北洋就做大一天,满清就衰败一天,而且曾国藩到李鸿章乖孙子乖奴才的样子,不是政治家根本看不出危害,慈禧更没那本事。
结果就是李鸿章死了,北洋不装孙子了,袁世凯推翻清朝。
回到李鸿章,这个人是北洋做大的关键,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都没有护着北洋做大的能力,满清已经是不要脸出卖国家利益,媚洋凌内,只要能维护自己统治,啥都干得出来。虽然八旗已经废了,但是打压,玩死这帮团练是板上钉钉,左宗棠NB,来回折腾折腾就没了,张之洞困死在文官系统里,工业再好也没用,只有李鸿章,横跨军政外交,老乌龟一个,雨打不动,挟洋自重,要钱给钱要啥给啥,哪怕甲午战争输了,北洋舰队没了,北洋军阀照样做大,碾压国内。
第二,李鸿章搞洋务,很多人认为李鸿章搞洋务搞得自己拿了很多钱,同时甲午还输了。并且李鸿章在当初朝鲜事宜上承认中国非宗主,间接承认了朝鲜独立,给了日本把柄。(这我要反驳一下,日本的野心很大,就是没有这个,也会侵略的)。我个人还是觉得李鸿章搞洋务还是相对先进的,至少不是保守派大臣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的江南造船厂也是李鸿章创办的前身(至于说没有李鸿章也会有张鸿章,徐鸿章的,那随你便。)
第三,李鸿章很早把海务放的很重,当初左宗棠提议新疆收复,李鸿章也是反对,认为海防才是正道,他认为日本是中国大敌,而左宗棠是认为俄国。我觉得这两个判断的都没错,日本俄国那个时候都对我国很有野心,只不过日本威胁更大些。后面甲午失败了,那就有很多原因了,李鸿章的原因可能占百分30(比如他怯战以及指挥失误)。
第四,李鸿章个人资产很多,甚至中俄秘约,倒不如说他怎会缺那几个钱,不过是靠收买拉拢那一套来制衡搞外交罢了。拉拢俄国制衡日本,是慈禧和李鸿章商量的,东北让给俄国,让日本和俄国竞争,这样东北就不会真的丢失。
总评:李鸿章是否是尽力了,一代人是否完成自己的使命?毫无疑问,李鸿章相比于晚清那群饭桶是要高一等级的,但和外国俾斯麦,伊藤博文这种相比是比不了的,他有小聪明 小智慧却也只局限于中国,他的贪污,狡诈甚至在谈判桌前的哀求和对清朝的忠贞明显看出他是半现代半封建的人,就是把曾国藩林则徐拉到那个总理衙门也是搞不定的,中国的制度思想完全还是落后的,是中国的体量决定的,中国只能自下而上,无法自上而下这几乎是肯定的,李鸿章和慈禧,左宗棠,曾国藩这群人也算帮清朝延续了半个世纪。
那么,这就是历史,我们学习历史怎可以搞坏与好的绝对呢?最近有权威性的奏折,档案,书籍也有了,我想你们用“洗白”或者“阴谋论”冠之,不合适。黑诸葛亮的是野史。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