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采薇图》赏析
《采薇图》宋,李唐,绢本,
水墨淡设色,
纵27.2厘米,横90.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采薇图》是李唐南渡之后的代表作,一改北宋院画奢华艳丽的色彩,《采薇图》以黑白为主,更加纯净,这种用色即符合画面意境,也更具有文人情怀,它表现了李唐在南宋开宗立派的风貌。
这是一幅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是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而画的。司马迁所著之《史记》中即有“伯夷列传”,伯夷和叔齐是殷的诸侯孤竹君(国在今河北卢龙南)的两个儿子,孤竹君立其三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要把继承权让给哥哥伯夷,伯夷不肯接受,说这是父命,不可违背,最后逃跑了。叔齐见状也离家出走。兄弟二人出走后先后投奔了西伯姬昌(即周文王),不久姬昌死,儿子姬发(即周武王)要出兵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拦住姬发的马头谏阻,认为臣子造反讨伐君王是大逆不道的。武王伐纣取得胜利后,伯夷、叔齐深以为耻,表示决心不吃从周朝土地上长出来的粮食,于是逃隐至首阳山(在山西永济县境),采食野菜充饥度日,最后双双饿死在山里,临死前还作了一首采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表示了坚决不屈服的志向。
李唐所画的《采薇图》,即着力刻划了这两个古代宁死不愿意失去气节的人物。图中半山之腰,苍藤、古松之荫,伯夷与叔齐采摘薇之余,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 上休息对话的情景。伯夷、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上,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然,显得坚定沉着;叔齐则上身前倾,表示愿意相随。伯夷、叔齐均面容清癯,身体瘦弱,肉体上由于生活在野外和以野菜充饥而受到极大的折磨,伯夷 脚上这种草鞋,基本上都是穷得叮当响的贫民才穿的。但是在精神上却丝毫没有被困苦压倒。作者着墨不多,就把伯夷、叔齐在特定环境下的神态描绘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图中树石笔法初简,墨色湿润。人物刻画生动传神,衣纹简劲爽 利,衬托出人物刚直不阿的性格。用淡墨晕染衬出白色的布衣,暗喻伯夷和叔齐的高洁。
李唐采用这个历史故事来表彰保持气节的人,谴责投降变节的行为,在当时南宋与金国对峙的时候,可谓是“借古讽今”,用心良苦。
在这幅图中,李唐将人物放在突出的位置,而周围的环境便起到了重要的烘托和渲染作用。画面的重量集中在右边,茂密的树林,分别是松树、柏树和梧桐树。
李唐用浓厚粗阔的线条勾勒树干,枝叶则用浓墨细笔,加上层层点染,使画面层次分明,苍劲雄厚。松柏梧桐都象征着忠贞节气和爱国情怀,特别是前景的梧桐树,它的枝叶走势向左上方倾斜,但却仍然还是呈现出拼命向上生长的体态。李唐其实是借树喻人,他认为人应该和大树一样,即使遭遇了挫折,也应该保持挺拔的姿态顽强生长,而不应该趋炎附势、随波逐流。
《采薇图》的构图十分灵动,近景以人物、树木、山石为主,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远景则是潺潺蜿蜒的河流,它又是开放的,一直流向画外,将观众的视野无限延伸,使画面层次分明,平衡了近景的紧凑感。
在《采薇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李唐对人物和环境的描绘已经有了许多改变,他开宗立派的大斧壁皴和留白式构图启发了后代的画家。通过广泛地学习运用古人的技法,以及对自然环境细致真切的观察,他从一个“不入时人眼”的落魄画家转身成为南宋画院的领头羊,完成了一次漂亮的绝地反击。
李唐(1066—1150),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末南宋初画家,精于山水画和人物画。笔墨峭劲,人物初学 李公麟,后衣褶变为方折劲硬,变荆浩、范宽之法,苍劲古朴,气势雄壮,开南宋水墨苍劲、浑厚一派先河,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对后世影响很大。传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村医图》、《灸艾图》等。
《万壑松风图》
《灸艾图》
《林泉高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