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凉膈散

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伤寒吐唾血及下血方三首·小品》孙思邈

芍药地黄汤,疗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之,内瘀有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者,此主消化瘀血方。

芍药三两     生地黄半斤     牡丹二两     犀角一两,屑

上四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其人喜忘如狂者,加地黄三两,自言满者,为无热,但依方服,不须黄芩也。忌芜荑、胡荽。一方不加地黄。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灼心营证;热伤血络证;虚血瘀热证。

方义:入血就恐伤血耗血,直须凉血散血。

现代运用:急性重型肝炎、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紫癜病、急性白血病、败血症、溃疡性出血、疔毒走黄。

吴谦:“吐血之因有三:曰劳伤,曰怒伤,曰热伤。劳伤以理损为主;怒损以去瘀为主;热伤以清热为主。热伤阳络则吐衄,热伤阴络则下血,是汤治热伤也。故用犀角清心去火之本,生地凉血以生心血,白芍敛血止血妄行,丹皮破血以逐其瘀。此方虽曰清火,而实滋阴;虽曰止血,而实去瘀。瘀去新生,阴滋火熄,可为探本穷源之法也。若心火独盛,则加黄芩、黄连以泻热;血瘀胸痛,则加大黄、桃仁以逐瘀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汤头: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蓄血发狂舌质绛,养血散瘀病可痊。

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前军都护刘车者,得时疾三日已汗解,因饮酒复剧,苦烦闷、干呕、口燥呻吟,错语不得卧,余思作此黄连解毒汤方。

    黄连三两    黄芩   黄柏各二两   栀子十四枚,擘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一服目明,再服进粥,于此渐瘥,余以疗凡大热盛,烦呕呻吟,错语不得眠,皆佳。传语诸人,用之亦效。此直解热毒,除酷热,不必饮酒剧者。此汤五日中神效。忌猪肉、冷水。

功效: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外台秘要》:胃中有燥粪,令人错语,热盛亦令人错语。

现代运用:急性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黄疸型肝炎、败血症、脓毒血症、肺炎、急性泌尿性感染。

汤头: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躁狂大热呕不免,吐衄发斑均可为。

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大小儿腑藏,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颊结硬,口舌生疮,痰实不利,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肠胃涩,便溺,秘结,一切风壅并宜服之。

川大黄  朴硝  甘草鑑各二十两  山栀子仁  薄荷叶去梗  黄芩各十两    连翘二斤半    

右粗末,每二钱,水一盏,入竹叶七片,蜜少许,煎至七分,去渣,食后温服,小儿可服半钱,更随岁数,加减服之,得利下住服。

功效:泻火通便,清上泻下。

主治:上中二焦邪热炽盛证。

现代应用:胸膜炎、心肌炎、胆囊炎、扁桃体炎、气管炎。

吴昆:“火郁上焦,大热面赤者,此方主之。黄芩、栀子味苦而无气,故泄火于中;连翘、薄荷味薄而气薄,故清热于上;大黄、芒硝咸寒而味厚,故诸实皆泻;用甘草者,取其性缓而恋膈也。不作汤液而作散者,取其泥膈而成功于上也。”

 汤头: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绕;竹叶蜜煎疗隔热,中焦燥实服之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