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象上新】一分钟读懂野山参
但这次的上新不是神象的优选新品。而是为了普及野山参文化,让更多消费者能快速浏览野山参的前世与今生,象君将推出全新的------
《一分钟读懂野山参》系列视频!
我们将通过1分钟左右的短视频,浓缩历朝历代的艺术估计对野山参的记载,搜集现代科学对野山参的深入研究成果,让所有象粉读懂“百草之王”野山参的。
今天,我们将推出第一期视频:渊源
一分钟读懂野山参:渊源
—点击视频 直接观看—
野山参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在目前已发掘的甲骨文中,便已经有了“参”这个字。
参
---甲骨文
(参字的演变)
关于野山参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当时的药物学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就首次记载了野山参的药用精髓:“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之后在东汉的《伤寒杂病论》、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以及明代《本草纲目》等医书均对野山参的功效有所记载。
在古时,野山参还有许多其他的别称。比如由于其生长深山老林之中,整个过程漫长且生长不易,故名“土精、地精”。又因古时发现人参,采挖以前往往要举行拜天仪式,就有了“神草”之称。
《人参赞》云“三丫五叶,背阳向阴,椴树相求”描述了野山参的生长环境、形态的特点,故又有“鬼盖”之名。除此以外还有“人衔”的别称,因为首先野山参的生长年份有不同的阶段和形状,如人之阶级,其次野山参的功用显著,常含食口中,“衔者,服食之谓,言人服之则补虚,可于人之草,故名人衔”。但是,野山参让我们记忆最深刻的称号还是---“百草之王”。
百草之王这个称号源自我国北方的满族。因为当地满族人民的满语称野山参作“奥尔厚达”。这个“奥尔厚”指的是草类的总称,而“达”是首领的意思,所以把满语“奥尔厚达”译成汉语即为“百草之王”。
但是由于野山参的神奇功效,在古时肆意挖掘现象相当严重。至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廷已通过实行放票采参、封山的手段来杜绝严禁私采。据记载,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参票共发1万张,但是到了咸丰二年(1852年)所印参票已锐减至632张。
以上便是百草之王野山参的历史渊源,如果您想更了解更多、更详细的野山参文化,您可以亲临第七届上海野山参文化节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