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艺 舌尖上的非遗|“佛跳墙”用哪些食材制成?

民以食为天,吃文化源远流长,这些历经岁月打磨沉淀下来的美味,带着家乡的文化和情感寄托,成就了今日的“非遗”美食。

“佛跳墙”原名“福寿全”,是福建省福州市的名肴,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是闽菜的经典。

清朝道光年间,福州官钱局的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席间有道叫做“福寿全”的菜、是用鸡、鸭、羊肘、猪蹄、排骨、鸽蛋等以慢火煨制成的。周莲吃后很满意。回家后即命厨师郑春发依法仿制在原菜基础上,减少了肉类用量,又加入了多种海鲜,使成菜内容更加丰富,鲜美可口。后来,郑离开布政使衙门,到福州东街上开了一家“三友斋”菜馆(今福州“聚春园“菜馆的前身),在一次文人聚会的筵席上送上此菜。文人们品后纷纷叫好,有人即席赋诗曰:“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这道菜就叫做“佛跳墙”。

“佛跳墙”选料精细,所用的原料和配料达到三十多种,通常选用鲍鱼、海参、花胶、蹄筋、墨鱼、瑶柱等食材,将它们汇聚到一起,加入高汤和绍兴酒,文火煨制四个小时。煨制后启坛,荤香飘溢,美味可口,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由于“佛跳墙”是把几十种原料煨于一坛,既有共同的荤味,又保持各自的特色。吃起来软嫩柔润,浓郁荤香,又荤而不腻;各料互为渗透,味中有味。

“佛跳墙”在煨制过程中几乎没有香味冒出,反而在煨成开坛之时,只需略略掀开荷叶,便有酒香扑鼻,直入心脾。盛出来汤浓色褐,却厚而不腻。食时酒香与各种香气混合,香飘四座,烂而不腐,口味无穷。

来源: 文旅中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