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诗话银杏
金秋九月,又到了银杏果实成熟的季节,累累金黄色的硕果压弯了枝条。
银杏为古老的孑遗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它生命力极强,耐病害耐干旱,耐辐射,可浴火重生,其树形高大挺拔,木质纹理细密,兼具南木之隽秀、北木之雄强,无不显示出雍容华贵的“国树”风采。
银杏为中国特产的世界著名树种,名称也几经变化。
唐及唐之前逢寺庙必栽银杏树,宗教界称银杏树为“圣树”,银杏果为“圣果”。
宋代称鸭脚,因其小折扇似的叶片如鸭蹼得名。欧阳修有诗为证:
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
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
——《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
因雌树盛产果实,种仁色白如银,形似小杏,又名银杏。元代后又谓之白果树。至明代因其生长缓慢,“公种而孙得食”,又叫“公孙树”。此外,银杏还有檘、平仲、火橐木、松黄、鹅掌树等名称。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歌咏银杏的诗词歌赋中,最早的有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长千仞,大连抱,夸条直畅,实叶葰楙”,描写了银杏的古老雄壮且枝繁叶茂,极具美树嘉木价值。后有西晋左思在其《吴都赋》中,有“平仲君梃,松梓古渡”之句,对银杏之挺拔苍劲颇为赞赏。
银杏早春一派新绿,生机盎然,是诗人们表情达意的寄托。初唐诗人沈佺期曾被贬流放,在流放途中,他作了一首五言律诗:
《夜宿七盘岭》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平仲是银杏的别称,诗人借银杏的顽强、高洁抒发内心的情怀。
银杏还是古代文人馈赠宾朋的佳品。北宋两位大诗人因银杏相互唱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梅尧臣寄给欧阳修新产的银杏果,欧阳修以《梅圣俞寄银杏》为题作诗,诗云:
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
予问得之谁,诗老远且贫。
霜野摘林实,京师寄时新。
封包虽甚微,采掇皆躬亲。
物贵以人贵,人贤弃而论。
开缄重嗟惜,诗以报殷勤。
千里之遥,能得到友人赠送的百十颗银杏果,觉得十分珍贵而赋诗抒发友情。梅尧臣收到欧阳修的诗,依其韵脚回了一首《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诗云:
去年我何有,鸭脚远赠人。
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
虽少未为贵,亦以知我贫。
至交不变旧,佳果幸及新。
穷坑我易满,分响犹奉亲。
计料失广大,琐屑且沉沦。
何用报珠玉,千里来殷勤。
一时传为文坛一段佳话。
无独有偶,明代名臣王鏊,字济之,与当时的另一著名诗人吴宽是好朋友。王鏊退居东山时,遣人将山中银杏果馈赠吴宽。吴宽在收到友人赠送的银杏后,写有《谢济之送银杏》一诗答谢,首句云:“错落朱提数百枚,洞庭秋色满盘堆。”“朱提”原为山名,在云南昭通,此地盛产白银,世称“朱提银”。诗人把朋友赠送的数百枚银杏果比作“朱提银”,由银杏联想到洞庭湖美丽的秋色,多么形象的比喻啊!
银杏果实外白内青,烤熟后绵软糯香,口感极佳。它富含黄酮甙、银杏酸等多种成分,具有抗结核、抗真菌、抑制癌细胞扩散的功效,古代文人很早就知道银杏独特的药用和保健作用。
南宋大诗人陆游也是一位精通烹饪的美食家,在他的诗词中咏赞佳肴的足有上百首,曾写有《听雪为客置茶果》: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不飣栗与梨,犹能烹鸭脚。
诗人青灯下待客,燃炉煮茶听雪,“烹鸭脚”,好一派闲情逸致啊!南宋另一位诗人杨万里在品尝了银杏果香醇、绵长的美味之后,赋诗《银杏》赞曰:
深灰浅火略相遭,子若微甘韵最高。
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
银杏集形态美、品质美、神奇美于一身,是“中国的菩提树”、佛教之树,它为名川大山、古刹庙宇增添了古朴沧桑和神秘色彩。有“诗佛”之称的唐代诗人王维,曾作诗咏曰: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当作人间雨。
文杏即银杏,文杏、香茅均为名贵树种,用作建筑材料,自是一个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而“栋里云”化作“人间雨”,更是佛意的象征,强调了山馆的地势之高,又令人产生极为缥缈的遐想,表达了诗人心明如镜、览照万物的意念。
宋代诗人苏东坡在河南净居寺筑台读书时,非常喜爱唐代名僧道案、定易二人合栽的一棵银杏树,在银杏盛果时撰联一幅:“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表达了对银杏“一树擎天”的敬慕之情和审美情趣,这株银杏树也因集名僧、名家、名诗于一身而名闻遐迩。
清末民初名人李善济,其性诙谐,放浪形骸,不拘于礼,有李白之风,人称“仙李”。他善撰联语,曾在被誉为全球道教天师道圣地的青城山撰写394字长联。在写长联时,还写了一首《古银杏歌》,后镌刻于青城山天师洞石碑。“天师洞前有银杏,罗列青城百八景。玲珑高出白云溪,苍翠横铺孤鹤顶……状如虬怒远飞扬,势如蠖曲时起伏。姿如凤舞云千霄,气如龙蟠栖岩谷。盘根错节几经秋,欲考年轮空踯躅。”诗人描绘了银杏的雄姿与气势,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银杏的崇敬和热爱。
银杏树雌雄异株,雄树谷雨时节开花,雌树需要借助风力授粉才能孕育果实,故又有“夫妻树”“情侣树”“爱情树”之名。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瑞鹧鸽.双银杏》写道: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叫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诗中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既赞美了银杏高贵典雅的品格,又歌颂了两情相悦、心心相印的美好爱情,同时还借银杏比喻她与丈夫赵明诚爱情至深。
不仅中国文人浓墨重彩赞美银杏,国外诗人也为银杏的神奇魅力所倾倒。德国诗人歌德在欣赏银杏叶时,顿悟出其中包含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哲理而感到兴奋不已。歌德赋诗赞美银杏叶的美丽和哲学内涵,也把银杏叶比喻为情人之间难分难舍的情谊。他把《银杏》这首诗写在一张纸上,把两片银杏叶贴在诗下面,赠给自己的情人玛丽娅娜·冯·魏尔玛。
现代诗人、学者冯至翻译道:“这样叶子的树/移植在我的花园里,/叶子的奥义让人品尝,/它给知情者以启示。//它可是一个有生的物体/在自身内分为两个?/它可是两个合在一起,/人们把它看成一个?//回答这样的问题,/我得到真正的含义:/你不觉得在我的歌里,/我是我、也是我和你?”
银杏是诗意的,是浪漫的,在我的家乡山东省郯城县更是富有童话般的美丽。在飒飒金风的吹拂下,一株株历经岁月沧桑、枝干挺拔的银杏树用不了多久,将被渲染得金碧辉煌,银杏之乡的条条林荫大道将变幻成金色蝴蝶翩翩飞舞的“金光隧道”,置身其中,让人心醉神迷、飘飘欲仙,流连忘返......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