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卿相——柳永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一个词人一个故事》系列,
又与大家见面了,
欢迎在文末评论区留言,
给喜爱的词人加分打气吧。
每周词坛争霸赛,我们不见不散!
作者:严勇,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本期隆重推出的词人是:
推荐理由:词至晚唐五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于世。有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又《花间》而后以迄欧阳二晏都代女人立言,所谓闺怨者是也。柳永始直写自己胸怀,故别创一格,自立门户。笔者以杜牧比之,近代小仲马似之。
星级:★★★★★
初赛作品:
《鹤冲天》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白衣卿相——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与其兄三接、三复齐名,时称柳氏三绝。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仁宗皇帝让他“且去填词”他就自己笑嘲自己是“奉旨填词柳三变”。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平日靠给妓女写词度日,死时靠妓女捐钱才得以安葬。他的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01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
柳永出生在一个风景秀丽的江南小镇,福建武夷山上梅乡茶景村,那里兴植荷花,他家前是一片偌大的白蕖之象,钟灵毓秀之山水,养育了柳永洒脱飘逸的人生情怀和浮世苦短,何来云归的经世之观。
后来,柳永离开家乡,就没能再回来,而他心中美丽的家乡,那蕖白荷只能留在他心底的思念之中,一直伴随着他。
他生于仕宦之家,他的父亲为宋太宗雍熙二年(985)梁灏榜进士,官至工部侍郎。之前,他的父亲曾在南唐李煜朝做监察御史,所以亡国后,特别是李后主被太宗牵机引毒死之后,对于南唐经常会跟孩子提起。
小时候的柳永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对于填词并不陌生。但是填词并不是正道,所以一直被统治者斥为“小道”。
后来到了京城汴京,柳永一下子被东京那繁荣所迷住,经常出没于歌楼酒妓馆中,他后来回忆说:“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不知不觉被歌妓所唱的那些歌词声迷住,也逐渐喜欢自己填词了。如《长寿乐》“知几度、密约秦楼尽醉。便携手,眷恋香衾绣被”就是他这个时期放荡不羁生活的写照。
02
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谁知道这随意的涂抹却毁了柳永一辈子的仕宦之路。因为他填词填的太好了,所以每一首词出来都会受到大家的关注,后来这首词就传到了仁宗皇帝耳朵里,当他第二次去参加考试的时候,虽然笔试通过了,然而面试时,仁宗批了几个字:“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这样,柳永就失去了仕进之路。
可想而知,他的父亲,他的哥哥们对他的态度。然而,年轻的柳永才不在乎,他依旧日日流连于秦楼瓦肆之中,还自嘲曰:“奉旨填词柳三变”。不久他就得到了歌妓们的热捧:“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从此柳永就无所顾忌地纵游妓馆酒楼之间,致力于民间新声和词的艺术创作。
官场上的不幸,反倒成全了柳永,使他填词的艺术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当时教坊乐工和歌姬每得新腔新调,都请求柳永为之填词,然后才能传世。
因为柳永的名气很大,所以想要出名,成为明星,就要请柳永为其作词作曲,量身定制,这好似成了歌妓们出名公认的捷径。于是柳永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民间音乐,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创作素材与动力。他为歌妓写词得到的酬金已经能够养活他自己了。
但是柳永的心里其实并不是彻底忘记科举做官的文人之路的,只是由于仁宗皇帝的那句话,让他失去了仕途之路。
所以他在写作词作时候,常常流露出忧伤的基调: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又云:此际空劳回首,望帝里、难收泪眼。暮烟衰草,算暗锁、路歧无限。
都表现了他对自己年少时光的无奈之叹。
03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后来直到51岁时,柳永认为仁宗皇帝大概也忘了“且去填词”的事情,况且让他暂且填词,也不是非得一辈子填词。
于是,柳永再次准备参加考试,但是柳三变名声太大了,不改名终怕重蹈覆辙。于是改柳三变为柳永,皇帝对新考进士柳永并不知情,便录取了。
考中后,只是派到福建做了二年小官,留有《煮海歌》,对当时煮盐为生的民众给予了深切的同情。短短两年仕途,他的名姓就载入了《海内名宦录》中,足见其治理能力。
由于性格耿直,政治上屡遭贬斥,过着四处漂泊的日子。仕途上的不得志,常常让柳永对于风景的描写过于凄苦,并有种英雄末路、壮志未酬的感伤。
柳永常以宋玉自比,如“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他不知道后人则将他比作杜甫、白居易。他有着杜牧一样的才情,如吕洞宾流落人间,将无数的美景都化作了绝妙的音符,幻化出一曲曲动人的旋律!这旋律中有着一丝丝的哀愁,如他的人生一样凄凉。
这些愁苦的日子里,他结识了一位江州的歌妓谢玉英。有一次玉英邀请柳永到其家玩,柳见其书橱有一册“柳七新词”,都是她用蝇头小楷抄录的。
玉英对于柳永早就倾慕许久,柳对如花似玉的玉英也一见倾心。很快,两人就坠入了爱河。临别时,柳永写新词《玉女摇仙佩》: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妳妳、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柳以“今生断不孤鸳被”表示自己的决心,谢玉英则发誓从此闭门谢客以待柳郎。
04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
柳永在余杭任上三年,虽又结识了许多江浙名妓,但对谢玉英一直思念着。
任满后,路过江州与她相会。不想玉英却违背当初的盟誓接客去了。柳永十分惆怅,在花墙上赋词一首,述三年前恩爱光景,又表今日失约之不快。最后道:“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赋,试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谢玉英回来见到柳永词,叹他果然是多情才子,自愧未守前盟,就卖掉家私赶往东京寻柳永。几经周折,谢玉英在东京名妓陈师师家找到了柳永。久别重逢,种种情怀难以诉说,两人再修前好。谢玉英就在陈师师东院住下,与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
尽管柳永年轻时风流痴情,但其晚年却穷愁潦倒,死时更是一贫如洗,据说死在名妓赵香香家。
他既无家室,也无财产,死后无人过问。但有史料记载柳永有个儿子名涚,字温之,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贾黯榜进士,曾官著作郎及陕西司理参军。但不知为何父死不来安葬。
后来,还是赵香香、陈师师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学和情痴,凑了一笔钱才将词人入土为安。
谢玉英为谢他平日一片痴情,虽然没有夫妻名分,却甘愿为他戴重孝,众妓也都感于柳郎平时对她们的一片真心,纷纷效仿谢玉英,为他戴孝守丧。
出殡之时,满城歌妓都来了,半城缟素,一片哀声。这便是“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话。谢玉英终因思念不止,日日以泪洗面,两个月后便殉情而去。陈师师等念她情重,将她葬在柳永墓旁,从此一对爱人,又可以天上人间,夫唱妇随了。
每年清明节,当地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只可惜正史没有为他列传,至今还没有柳永确切的葬身之地,目前一般学者认为是葬于镇江北固山下。
柳三变,一个风流不羁,柔情似水,以真心待歌妓的柳三变。那双忧郁的眼眸中些许的柔情,在世人称之为污脏的地方,也显得如此的纯净。
而今清明节,也许没有歌妓为你祭扫了,而我一定会如期而去的,带着你的词,登上北固山,还读那首你喜欢的“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千古思乡名句给你听!
-作者-
严勇,文学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现任泰州晚报副刊编辑,《稻河》编辑。已出版散文集《读书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随笔集《风韵泰州》。公开发表文章三百余篇。唐诗宋词古诗词(tcgsc8)专栏作家。
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