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个名字,一步一步慢慢来
(1412)
起个名字,一步一步慢慢来
这是一名年轻教师在普通班上的一节物理课:《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她把实验器材每两人一组地发下去。把实验步骤清晰地展示在了屏幕上,甚至卡纸要平放,物体要放在零刻度线上也反复地强调着……。“对称”原本是数学上的知识,而她在说明像与物对称时,仍不厌其烦地说,先用虚线划一条垂线,记着画垂足,然后再在两边截取相等的两段……并且还为作图时命名的三部曲起了个名字:做垂线、取等距、画虚像,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这使我又想起了老师们谈论的另一件事:在根据能力层次划分的学习小组中,最好的兵教兵程序是,1号教2号,2号教3号,3号教4号,最忌讳的是让1号来教4号。因为对于能力比较强的1号,有些知识对于他们来讲一看就会,简直可以说是一种本能的直觉,不需要思考。而对于能力比较弱的4号,这些知识对于他们也可能是一知半解。就像刚才说的“对称”一样,1号认为是一种常识,4号则可能感觉它似曾相识。这时候,老师只有把它当作新知识来讲,一步一步地慢慢来,普通班的学生才可能有一种突然的顿悟。如果再把复杂的知识肢解成的每一部分起一个名字,我想学生就更容易掌握了。
我喜欢看足球赛,更是河南建业队的忠实球迷。在一场足球赛中,对方的队员带球直奔己方的禁区,作为教练,如果这时候你只是大声冲自己的队员吼着:“防住他,防住他”(假如能听到的话)。也许这个时候你的队员,在你的吼声中,会不知所措地“送”对方一个点球。因为那一瞬间,高度紧张的队员是无法理解睿智教练的真实意图的。如果这时候,你一步一步地说的更仔细些:“逼近他,不给他转身的机会”,或者“一点点地往远处逼,让他尽量远离禁区”。我想队员是会立刻明白,并很好执行的。
教书和指挥球赛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当我们把知识慢慢地进行分解,并且一步一步循循善诱地告诉学生的时候,掌握那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如果我们再把每一步起一个好记名字,我想不仅是会了,学生一定能举一反三了。
一步一步地分解知识,是为了让学生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起一个顺口的名字,就像为每一步怎么走加了一份说明书。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学生只需要拿着说明书比葫芦画瓢、按图索骥就可以了。当然,这里的前提是每名学生都能牢牢记住这些说明书以及他的一步一步。
起个名字,一步一步慢慢来。教学是一个急不得的慢性活,尤其是对于那些底子比较薄的普通班学生。只要我们的老师如此地坚持着,守望着,我相信,就一定能够等到不远处那涌动着金色的麦浪,以及感受着收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