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池诗社||匡天龙● 01朱熹诗中的哲理/02匡县长蹭小车/ 03龙潭瀑布
雷社诗人:匡天龙
01读朱熹的几首诗//02 匡县长蹭小车// 03 龙潭瀑布01 朱熹诗中的哲理(读后感)匡天龙朱熹是有宋以来一代大儒。唐诗重意,宋诗尚理。在唐人以风华绝代的丰姿情韵,屹立成一座后世远远仰望的高峰之后,宋人另辟蹊径,将绕山的涓涓溪流转作激扬瀑布,划出天际一道绚烂的彩虹,继而汇聚成浩荡大川奔腾东去,这一脉主流,便是宋人以才为诗,以议为诗,以文为诗,使天地万物背后的哲理寓于景中,道于诗里,由此形成了风格鲜明的哲理诗,而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其诗作则为其典型代表。朱熹为官时间并不长,平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著书讲学,对惜时劝学极为看重。他有一首劝学诗甚是有名:“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前两句将定论说出,给人些许沉重感与紧迫感,后两句勾勒出一个生动的场景,或许春草之梦未醒,秋叶已入西风,这两个意象初看很是轻柔舒缓,但春草(人的少年)与秋声(人的老年)相比,更显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是多么重要,从而予以人们深刻启迪。身为大儒,朱熹善于通过诗来阐述学习的方法。在春日的一天,雨过风和,草木清新可人,朱熹一手持书,一边观看乡村景色,写下《观书有感二首》,其一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自有一番素雅洁净之美,状的是眼前物,诉的却是心底悟,流水则清,死水则浊,思想不也是如此么?时时汲取新知识,才能不断提升。其二云:“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此诗论“船”与“水”的辩证关系,没有学习的积淀,就难有灵感的迸发,岂能做到对文章的驾驭自如呢?水到渠成的背后,是勤读多思的积累。这两首诗将无形的哲理隐藏于有形的比喻之中,富有理趣,读来回味无穷。朱熹深知天外有天,学无止境的道理,他将个人探究真理的经历与乐趣,以诗的形式与人含蓄分享。“行尽吴山过越山,白云犹是几重关。若寻汗漫相期处,更在孤鸿灭没间。”这是朱熹二十二岁刚入仕时所作的《吴山高》,表面看似在说游山行旅无穷无尽,难窥真容,实则说自己博观约取,转益多师,更是勉励自己要戒骄戒躁,锲而不舍,直至参透世间奥妙。朱熹虽然执着,但亦有超脱的一面。多年后,他又作《偶题三首》,其三云:“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此诗以一个“源”字反复推进,最终感慨道,或许目的地永远无法抵达,但路途的风景切莫视而不见,学习钻研的过程也有意义,谁能说沿路看见的潺潺幽泉,不是一种收获呢?圣人之道究竟如何?朱熹亦用美好的诗来将心中感悟加以描绘。流传最深远的是《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之所以说此诗是哲理诗,而非游春诗,是因为泗水乃孔子讲学之地,当时为金所占,朱熹未曾前往过。但朱熹从孔孟之书中,寻觅到了美不胜收的风物,可以以一“新”字形容其不尽欣喜。这“万紫千红”丰富多彩,都是春风吹拂所致啊,而这圣人之道便是春风,催发生机、点染人间。所以,一旦领会掌握此等大道,则豁然开朗,新意无穷。信手写来,却举重若轻。言之有物,更意在言外。这些由日常生活中挖掘出的深层哲思,似有所指,又不点破,如同天上闪烁的星辰,当人们久久注视时,它便会以无声的诉说,点亮每一双凝眸。02 匡县长蹭小车单位实行车改,匡县长上下班不能公车接送了。由于原先有公车坐,匡县长就没有买私家车,也没有学开车。车改以来,他可犯了难:坐出租车,一天要跑好几趟,交通补贴不够用;坐公交车,面子上又过不去,再说他也不习惯和人挤来挤去的。突然,他想到了蹭车。脑子里立即出现一个人——和他住对门的孙科长,天天开着私家车上下班。可是,又一转念,这个吴科长平时自视清高,如果自己开口蹭他的车,被回绝了多丢面子。单位里好几个中层干部有私家车,让他们主动表态吧。于是,他把几个有车的科长、主任召集到办公室开会。匡县长开口说:“大家认为车改好不好呢?”大家听了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匡县长一看大家都不作声,就直接点名道:“牛主任,你说说看。”办公室牛主任听了,心里想:如果我说好,匡县长不高兴,因为他没有专车坐了;如果说不好,肯定又惹众怒。于是,他吞吞吐吐地说:“有好处,但是也有弊端……”还没等他说完,平时开会从不发言的孙科长竟说话了:“车改政策确实英明,平时我们摊不上坐单位的公车,上下班都是开自己的车,烧自己的油,这下好了,有补贴了。”孙科长一说,大家就交头接耳地议论着。“今天主要是商量一下车改后我们如何拼车更节约,你们都是有私家车的,我可没有。”说完,匡县长用眼的余光瞟了一下孙科长。可是,孙科长又像睡着似的,无动于衷。匡县长说:“我一没有私家车,二也不会开车,现学也来不及,坐公交车又把宝贵的时间都撂在路上了……”话还没说完,牛主任就接上了:“匡县长,您根本不用学开车,我负责接送您……”牛主任话音未落,王科长连忙说:“匡县长,我住的小区离您家近,我去接您。”还有几个想表态的,匡县长打住了,说道:“谢谢大家的好意,会就开到这里吧。”第二天早晨不到8点,匡县长刚放下碗筷,手机就响了。匡县长想肯定是牛主任或王科长来接自己上班,这么早,还有半个小时呢。接通手机,传来了一个声音:“匡县长,车在您楼下了。”匡县长拿起包就下了楼,打开车门一看是办公室新来的秘书小吴。小吴转过头见匡县长一脸茫然,就解释说:“匡县长,昨天牛主任和几个科长在办公室议论接您的事,我正好听到了。今天又正好路过您楼下,顺便就来接您了。”匡县长想小吴住在单位附近,他得绕好大一圈才能到这里呢。匡县长上车刚离开小区,手机响了:“匡县长,我在您楼下了。”他一听是牛主任的声音,便连忙说:“正好小吴路过这里,把我接走了。”刚挂断电话,王科长又打来了:“匡县长,我在您楼下了。”从小区到单位不到十分钟,匡县长接到十多个电话,都是要来接他的,唯独没有孙科长。车改后,前来接送匡县长上下班的人非常踊跃,可以说是争先恐后。匡县长成了车改的最大获益者,车接车送,又不用花钱买油,车补还一分不少。一年后,匡县长五十六岁了,按照市委规定,由县长转为调研员,即由领导职务转任非领导职务,但是还要照常上班,六十岁才能正式办理退休手续。匡调研员吃过早饭后,像往常一样坐在沙发上等待手机响,可是离上班时间不到十分钟了,手机还是没响。他叹口气,拿起包准备出门打车上班去。这时门铃响了,他打开门一看是住在对门的孙科长。孙科长说:“匡县长,跟我车去上班吗?”匡调研员真是喜出望外,跟着孙科长就下了楼,坐进车里后说:“老孙,以后不要叫我匡县长了啊!”03 龙潭瀑布(散文)龙潭瀑布。在井冈龙潭,我禁不住要给山水附上性别。山是阳刚的,刚毅坚韧、棱角分明。而水则是阴柔的,婉约旖旎、轻盈灵动。水因山而欢快奔流,山因水而充满生气。说不清是山成就了水,还是水怡养了山。山水融合,相辅相成,不正如人与自然的相依相偎吗?时隔五年,我再次登上井冈山,是奔着龙潭而来的。曾经走马观花,只在红军大道的摄影展中窥见过它。此次,我想将未竟的遗憾弥补。穿过刻有“龙潭”二字的拱形门,一头便栽进了清清爽爽的别样洞天。行走在山间栈道,林荫蔽日,遮阳伞及遮阳帽早成了累赘。一股清新甜润的山风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真可谓“天然氧吧”。空灵的鸟鸣,淙淙的水声,大自然的一切天籁之音集合成一部音域宽广的交响乐,不由分说地掠过耳际。我欲寻找声音的源头,密林却是一个巨大的隐匿所,将虫儿的蛛丝马迹“打扫”得干干净净。长寿泉是一个天然岩洞,泉水不大,从岩缝间滴落下来。上方没有溪谷,也不幽深潮湿,至于泉从何来,无从得知。世间毫无缘由的事情,常常这样真实地发生着。譬如爱,譬如一眼千年的惦记,譬如眼前的这股涓涓流水。长寿泉成就了一个奇迹,亦成全了岩壁上这些喜阴的蕨类植物,它们得泉水滋润,贴着山壁惬意生长,油绿而又旺盛。于是人们都说,喝了这泉水,可得长寿。顺着山势渐往下行,声势浩大的水声渐渐由远及近,遮盖了一切的声响,在耳边轰鸣起来。及至近前,但见水汽裹挟着山风,呼啸而下,这便是气势最为磅礴的碧玉瀑了。悬崖陡壁间,一股来势凶猛的山泉,自60多米高的峻岭之上飞奔而下,迅速地跌落深潭。那么决绝,那么义无反顾,仿佛竭尽了全力奔赴一个执著已久的约定。如果她是一个烈性的女子,那一股股拧成一团、纠缠交织、拥挤着碰撞着的飞瀑,又何尝不似微妙的心事?而那溅起的水雾,定是她用生命开出的绚丽之花了。一汪深潭,接住了这一腔壮烈的奔赴,于是飞扬的水花从激越逐渐转为平静。击打易生冲突,而包容则生发和煦,人如是,泉亦如此。你看那宽阔的潭面上,碧玉般的潭水清澈晶莹,缓缓地回旋着,似乎蓄满了一腔的柔情,恰似已收敛了性格中张扬的一面,贤淑如斯。而周边山石各得其所,将碧玉潭围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圆,游人争相拍照留念,许是都被这天地间的神奇造化所震撼。亲近自然是人类的天性,更遑论这样壮观的景象了。关于对龙潭的喜爱与探寻,郭沫若算是一个先驱。他1965年上得井冈山龙潭,那时山间没有索道、栈道,域内连一条羊肠小道也没有。可是郭老听说龙潭山奇水异,游兴大发,披荆斩棘,扶樵踩草攀崖而下,硬是连下三潭,并留下“四山佳木倚天剑,一枝兰花碧玉簪”的佳句。整个赏瀑的过程是沿着溪水的流向一路朝下的,山峭为瀑,水缓为溪。锁龙瀑、珍珠瀑、击鼓瀑、仙女瀑一一呈现眼前,给予我重重的惊喜。它们或铿锵激越,或婀娜多姿,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韵味。有的如珍珠落玉盘,有的似山中击响鼓,有的像玉颈佩金锁,更有窈窕淑女翘着兰花指慵懒梳妆的美轮美奂。听不够的潺潺水声,闻不够的空山鸟语,亲不够的沁凉流泉。千峰碧翠,溪水时隐时现,半含半露,使人如入清澈透明之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俯身于水势平缓的溪涧,水色清冽,能清晰地望见溪底的棕色卵石。掬一捧晶莹剔透的溪水,不禁要感叹世间的至纯至净,亦莫过于此。现实中,如龙潭清泉这样纯净的事物,值得人们珍爱。山水与自然的滋养,是我们祖祖辈辈生命的原乡。我想,唯有尊重山尊重水,才是敬重生命的根本。【作者简介】匡天龙,笔名有流沙、流沙江、匡语堂、匡天马、匡神坛、匡文坛、匡金火、洪湖浪、流沙江河。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6年中秋节生人。现年43岁。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洪湖镇汴河街道匡家祠堂村人,有著作多部。现在是广东省广州市金火学校校长。《雷池诗社》是一款面向社会的媒体平台。力推原创,散文、诗歌、杂感等体裁不限;力呈精品,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刊发亮点稿文;力飨读者,精心打造平台魅力,竭力为读者服务。《雷池诗社》是成就诗人的摇篮,是大众娱乐的天地,是文学爱好者的乐园。来稿要求原创,首发,健康,有新意,配有图文,作者简介。文抄袭,责自负。图文来源若涉及版权,敬请与本公众号联系来稿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