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中学目前健在的年龄最大的校友,今年105岁

淮中骄傲”之校友赵子立

新中国火药科研和教育事业

先行者

李涛

核心提示:

他生于多灾多难的旧中国,逢上激情澎湃的“新文化运动”。他聪明睿智,勤奋学习,立志报效国家。正当他要一展雄才的时候,倭寇入侵,国家遭难,他积极投入到救亡图存的洪流中。

国难当头,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他投身火炸药军工,砥砺奋进,练就了扎实本领。他有清醒的爱国头脑,不满当局的内战反动政策,决心投入人民的怀抱。

他如愿以偿,跟定中国共产党,为了新中国的火炸药事业殚精竭虑。他撰写了大量前瞻性论文,在新中国的军工建设中一展宏才大略,为新中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在工作中,他埋头苦干,兀兀穷年。他低调做人,淡泊名利。他心态平和,笑对一切苦难。他的得意门生王泽山院士对他感恩不忘,继承了他的事业,获得2017年国家最高科技奖。

他就是新中国火药科研和教育事业的先行者、今年已是103岁的高寿老人——赵子立。

已是103岁高龄的赵子立

前途迷茫苦追求

1916年5月,赵子立出生于河南省商丘睢县北赵堂村。家中除父母外还有一姐三妹四弟,父亲任过小学教师,曾教过私塾,还习过中医。母亲在家里含辛茹苦操劳家务。赵子立幼年曾随父亲在私塾读孔孟之学,以后进入小学、中学,开始接受现代教育,对孙中山先生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印象很深。

在小学,赵子立学习成绩优异,小学毕业很想读中学,但当时的睢县县城没有中学。后来他得知淮阳县有省立中学,于是在1929年,跟随同学步行到离家200里外的淮阳县,考入了河南省立三中学(河南省淮阳中学前身)。从此,赵子立开始了独立生活。在省立三中,赵子立发奋读书,依然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三年初中学习结束后,他16岁时又考入了位于开封的河南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在这里他继续保持学习的优势,1935年毕业后便免试进入河南大学化学系就读。

天有不测风云,1936年夏,因家里孩子多,父母无力供养。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作为长子的赵子立不得不选择辍学。在朋友的介绍下,赵子立到民权县一所初中任数学教师,不料第一学期教完后就被解聘了。赵子立尝到了失学和失业的双重痛苦,整日愁眉苦脸,在家里住了约一个暑假。

在此期间,赵子立也在一直打听谋职的信息。后来他联系了高中同学孙福煜。当时孙正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读书。孙福煜把赵子立介绍给了在湖北汉口鄂岸盐务局当税警课课长的哥哥。在孙福煜的哥哥安排下,赵子立先是充当警士,接受3个月的培训。对于警士职业,赵子立本不愿意干,但走投无路。出于糊口,赵子立在那里坚持工作了一年多,还担任了分队长。月收入仅仅40元左右,除去自己的日用消耗,结余的钱对家庭稍有帮助,但是仍无力在大学复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了全民族的抗战。不久,全国的大学生都在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这种背景下,赵子立也很想加入抗日队伍,于是报考了武汉大学招慕的大学生抗日救亡集训班。后来,孙福煜推荐赵子立到从军的其兄孙绍芳那里。

1938年夏,赵子立投军山西第二战区卫立煌的警备旅,孙绍芳在这里任副旅长,赵子立被安排到文工团,担任宣传队长,投身到宣传民众抗日活动中。在这里他曾演出过《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战街头剧。但不到数月,孙绍芳离开这里,赵子立失去了依靠,加上不善于文艺工作,月收入仅够吃饭之用,感到工作很不顺心。他很想另谋出路,但为了对得起介绍工作的同学,一直等到1939年夏,得到孙绍芳同意后,才离开文工团,在流亡学生收容所里度过了一段困难生活,后去了西安。

笃定兵工救国志

当时家乡睢县已被日军占领,赵子立已无家可归,便留在西安,决定重新考大学或另谋职业,结果考入了在西安招生的南京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学校第六期。

南京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学校是民国时期唯一一所培养兵工专门人才的院校。学校课程设置仿照德国兵工大学和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吸引附近高校名师、兵工署所属研究所和兵工厂专业人员授课。学校学风自由,传授学生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的学生中很多人在后来成为我国科技领域的开拓者。入学后的赵子立十分满意,因为这所学校是公费,无需外来的经济补助就可攻读下去;学校属国防事业单位,能直接为抗战增加后备力量;学校属于理工性质,符合个人的性格要求。赵子立抓住大好时机,在这里潜心学习,攻读了5年,1944年夏顺利毕业。

毕业后,赵子立从此开始了国防工程技术工作。最先被分配在重庆化龙桥第十兵工厂火工所任技术员,在那里学习从事雷汞、叠氮化铅、斯蒂芬酸铅、太安等炸药的制造,还学习一般雷管、火帽的制造,曾经硏制过三七口径破甲雷管、桥丝电雷管、空心装药,并参与了创制超口径60毫米迫击炮。

1946年初,赵子立调往重庆磁器口小杨公桥弹道研究所。此时抗日战争已取得胜利半年,国共两党正激烈角逐中国未来前途。赵子立考虑到,研究军工应该是用于抗击敌寇入侵,挽救民族危亡。根据目前的时局,如果自己再研究兵工技术有可能用于内战,而打内战是赵子立最不愿看到的,于是他寻找机会,决定改做民营企业工作。

赵子立的初中同学王传鼎时任河南省电台台长,在金融界有些影响力,他请赵子立回河南商谈筹办榨油厂事宜。这正合赵子立的心意,于是,赵子立便借故回河南家乡探亲,趁机离开了弹道研究所。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市,因国共大战在即,社会形势不够稳定,最终,王传鼎和他的设厂之事只好作罢。赵子立只好回家,待了半月时间。父亲怕战乱造成家破人亡,决定给赵子立五弟兄分家。赵子立处理了分家事宜后,为了养家糊口,又从事起了自己的职业,去了南京兵工署训练司。司长是赵子立在兵工学校时的校长方光圻。他很了解赵子立,让他任编译,翻译一些美军兵工资料。其间,他还为军械训练班编过一册约20万字的《弹药》书,铅印后供受训学员培训用。

1948年6月,兵工署检验处成立,处长王铨系兵工学校一期校友,他把赵子立请调到该处弹药组任技士,负责检查驻厂委员的验收报告。赵子立在那里一直工作到1948年底。

投奔光明获新生

国共两党内战中,国民党反动势力节节败退,兵工署根据蒋介石的要求,要迁往台湾。赵子立骨子里不愿随迁。一次偶尔的机会,他和中共地下党负责人刘季和(兵工署材料科科员)取得联系,在刘的指引下,赵子立毅然决然留了下来。

由于蒋介石集团拒签和平协议,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号令。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在刘季和的介绍下,赵子立到第二野战军军械处工作,担任军械弹药的整理工作。根据党中央指示,二野(第二野战军简称“二野”)进军大西南,赵子立根据工作需要,转到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任副研究员,后来任化学组组长。从此,赵子立走上了较为稳定的国防工作系统。

华东军事科学研究室是后来组成军事工程学院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技术部分。筹委会委员十人,研究室占五位。它是新中国第一个较完整的兵工研究的军事单位,专家组成主要是拒绝去台湾的原兵工学校大学部教授,赵子立是其中一员。

经党中央批准,由华东军区暂成立华东军事科学研究室,安置大学教授并代管。研究室先在南京黄埔路华东军政大学办公学习,后来军区把研究室接往作战处,把南京市百子亭10号作为办公地点。最初人员中就有赵子立,还有从别处吸收来的专家。

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专家在单位门前的合影(左起:沈正功、周祖同、马明德、何乃民、钟以文、张述祖、金家骏、鲍廷钰、任新民、江潮西、岳劼毅、赵子立、张禄康。)

根据当时形势需要,华东军事科学研究室接受了解放台湾的战斗任务。研究任务有:无线电控制的登陆开路的爆破船、动力采用沥青一过氯钾推进剂喷气式火箭推送船,还有防毒气用具及烟幕剂、喷火剂等。赵子立所在组担任防毒任务研究,研制出了沥青过氰酸钾火药,用以制造水中火箭推送炸药爆破船。

在此期间,我国首次建立的火箭部队使用国产M8火箭弹在汤山演习时,发生了炸膛事故,火箭部队一时分析不出原因,于是请求赵子立所在组研究原因。经开会讨论分析,赵子立指出装药的膛内固定不够好,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后来的检测说明赵子立的判断是对的。赵子立还和两位助理研究员党伯印、阎相朝协作,创制了以芝麻油为原料的浓缩汽油剂,解决了缺纳旁( Napalm)的困难。

一腔热血洒军工

新中国成立后,和其他科学家一样,赵子立看到了民族振兴的希望,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

1952年,陈赓大将奉命筹建军事工程学院。这年的9月1日,中央决定在北京地安门恭检胡同59号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赵子立所在的华东军事科学研究室正式并入军事工程学院。在筹委会中,陈赓司令员为主任,赵子立为十名筹委会成员之一。

当时赵子立大学才毕业5年,资历才学都不冒尖,组织上对他体现了极大的信任,大胆让他担任军工10人筹委会的工作。党中央高度重视军事工程学院筹备工作,全体筹委成员都参加了本年度国庆观礼。

在学院筹建阶段,赵子立负责学院的人员推荐、人事调动、图书调拨、仪器药品采购等工作,还负责宁沪区调进人员的家属搬迁。根据领导安排,赵子立推荐了除当时在工业系统任职者外的所有兵工学校校友到学校担任教师,学校的一些知名专家大都是那时调进来的。

赵子立教授(1952年军工筹委会委员)重返军事工程学院筹委会原址

1953年9月1日,军事工程学院在哈尔滨成立,直属中央军委,首任政委兼院长为陈赓大将。赵子立完成宁沪的物资调拨和人员搬迁后,于1953年春节才回到学院,住在耀景街学院借来的中长铁路宿舍内,不久就被派赴化学教授会任普化课。一年后又被任命为炮兵工程系火炸药教授会(即教研室)主任。在炮兵工程系系主任赵唯刚领导下,赵子立开始了筹建火炸药专业的教学工作。

周总理到学院视察工作

彭德怀到学院指导工作

当时教学任务非常繁重,调来的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担任助教工作,业务不熟悉。赵子立就首先担任了100学时火炸药课,还要筹建火炸药专业用的实验室和编写本科生用的教材。留学归来的肖学忠调到教授会任副主任时,赵子立让他重点分担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在工作中,赵子立感觉到,肖学忠的能力和学术水平都比自己高。于是他多次向系主任赵唯刚少将申说,极力推荐肖学忠,提议任命肖学忠为主任,他做副手。系主任当时批评赵子立,让他不要迷信留学生,什么技术都是可以学会的。后来,苏联专家余克林和贝世特罗夫来到教授会,赵子立和他们讨论了肖学忠的才学,又向系主任反映了自己的意见,系里才改派肖学忠为主任,赵子立为副主任兼管实验室。在以后的工作中,赵子立和肖学忠一直合作无间,共事终身。

哈军工旧址

赵子立所在的火炸药实验室在当时无论规模和质量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还建立了国内第一家烟火实验室,开创了科学研究的体系。在教学上,赵子立主要负责火药组的教学(年约150学时)、学生的毕业设计任务和下工厂实习。

在此期间,赵子立曾编写了教材《火药学》,译著了俄文《射击中的物理化学过程》,校阅了俄文翻译的《火药装药设计》,《火药简明教程》,《火药实验》三本书。完成的科研任务有:天然橡胶过氮酸铵火箭药,曾编入教材。还制成了硝化二乙二醇黑索今炮药,在三七高炮试用过,将黑索今用于炮药系属国内首创。

红烛尽燃育桃李

1960年,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迁往武昌,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成立炮兵工程学院,不久又迁往南京扩大为炮兵工程学院,后又易名为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1993年易名为南京理工大学至今。至1966年集体转业段时间内,原火炸药教授会扩大为火炸药系,火药组、炸药组、炸药理论组、化工组即别成为教研室,赵子立仍为火药教研室主任,除领导全部教研室外,主要工作仍为教课、编教材、指导学员毕业设计。

1964年后,赵子立主要教课任务交由青年教师担任,自己担任部分外专业的火药课,并为外专业编了教材《火药简明教程》。他还为本专业编了新教材《火药原理》,《硝化甘油和硝化棉》。在指导学员毕业设计中,赵子立曾研制过硝基异丁甘油三硝酸酯炮药、吉纳(D1NA)炮药和箭药。一些先进炸药都是由赵子立所在科研组开创的,他们的成果曾引起五机部(后易名为兵器工业部)许多火药厂和研究所的赞赏。

2017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泽山敬献给赵子立的感恩匾额

1964年后,赵子立还领导部分教研室教师创制了有吉纳成分在内的三石一1高比冲双基均质火箭药,五机部鉴定小组认为“达到了双基箭药的最高能量水平,打开了双基药提高能量的大门”。赵子立负责的五人小组所还研制出了762推进剂,在1984年被追评为国防科工委重大科技成果奖。

为了火药的创新,赵子立曾撰写论文《在碳氢氧氮系统中寻找大做功能力火药成分》”,为创制新火药指明了方向。他写出了论文《火药的命名和分类》,揭示火药的内在规律,以促进火药事业的发展。以上两文曾分别在兵工学会学术交流会和炮工学术交流会上发表。

1966年到1979年,在华东工程学院阶段,赵子立及妻子均经历了“文革”的冲击,被下放劳动,留下难以忘怀的一页。在下放劳动期间,赵子立信仰坚定,无私无畏,以乐观的情怀面对一切不公正待遇,赢得同事的极大赞赏。“文革”结束后,经昭雪平反,赵子立恢复了工作,在科学的天地里潜心科研,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

此间赵子立的主要工作是指导学员进行毕业设计,结合红缨5甲助飞火药和双基箭药加金属丝的研制问题,通过增加燃烧面的角度以增大燃速,得到较满意的结果。他也带领学员下厂进行毕业设计,设计了吉纳连续化生产线,可以鉴定吉纳产品的质量。赵子立还重点编审了一套六册的火药教材,其中《火药及装药设计》一册系赵子立独立编著,在教材中充实了科研新成果,该书于1977年出版。

同时,赵子立还撰写了论文《新火药配方设计指导图》,根据火药的内弹道指标,他提出的函数关系巧妙地找出定条件下最合适的火药配方成分,具有开创性意义,这是从前不曾有过的。

精彩绽放夕阳红

1979年2月,为了支援炮兵重建高等技术院校,华东工程学院调出61名教师赴炮兵技术学院任教,赵子立是年龄最长的领头人。

在炮兵技术学院,赵子立任弹药教研室主任、教授,负责教学和科研任务。在院外,赵子立还担任诸多社会职务,他是安徽省第五届政协委员、安徽第三届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安徽省兵工学会副主任委员、弹道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火炸药》杂志编辑委员、总参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炮兵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炮兵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

在此期间他参与了多项科研活动,在学院曾携另一教师审查硝基胍火药及装药定型科研课题,其成果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个人荣立三等功。他指导两教师审查8702混合炸药、硝酸胍战时炸药、2015-662混合炸药等新炸药的定型,并获奖。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撰写了和审改了化工卷“精细化工”部分火药的全部条目和火炸药工业及火炸药的工业发展史两个长条。1982年后,赵子立还兼任了华东工学院的火药学教授,并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位火药博士研究生。他经常参加科研成果鉴定、研究生论文答辩、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晋升高级职务的论文评审。

赵子立1988年离休,离休后仍然学习不止,工作不休。离休后,他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南京理工大学(前身为华东工学院),主要是培养博士生和青年老师。直到85岁左右才因听力下降不得不逐渐退出工作。98岁左右自己还在自言自语道“早知道活这么长,应该再干点什么活。”他爱好广泛,工作之余还上了老年大学,95岁高龄时还在潜心创作诗词。

80岁时写的《自传》

95岁时写的诗词

哈军工南京校友会百岁祝寿合影留念

赵子立撰写的主要论文有:《火炮发射药的发展方向》《按火药示性数解火炮膛内燃气温度的分布》,《论穿甲弹配用的火药》,《火炸药工业发简史》,《中国如何发明火药》,《火药概念的演变》,《军用火药的一种命名方案》,这些论文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于赵子立的贡献,国家给与了充分肯定。1985年解放军三总部联合颁发给赵子立《从事国防教育20年》荣誉证书;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给赵子立《从事高校科技40年成绩显著》证书;1991年,赵子立获国家特殊津贴每月100元,1992年,赵子立以此款中的2000元,在合肥炮兵学院设立奖学金,每年奖励两名优等生。

赵子立一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作为一位普通教师,他低调做人,淡泊名利,谦虚谨慎。常自称“堪负重任之因,端赖领导的支持与培养,谈不上什么贡献”。他在八十岁时的《自传》中说自己,“生性平和,为最一般的人,能服从领导,学生常是自己的支部书记”。

赵子立对同事对同学都能和睦相处,从未与人争吵过。生活中一贯能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不图享受。他曾说,“能有益于党和国家,有助于后人,心愿已矣”。诚如斯言,赵子立用毕生的努力践行这一崇高追求。

母校河南省淮阳中学校长高远征看望赵子立老校友

(0)

相关推荐

  • 六战涿州:守城英雄傅作义,成名从完虐张学良开始!

    晋奉战争爆发后,晋军第4师师长傅作义,在涿州与数倍于己的奉军进行了一场持续三个多月的城市保卫战. 奉军先后出动5万大军,动用了坦克.飞机,甚至毒气弹,发动6次总攻,全被挫败,傅作义一战成名,成为享誉全 ...

  • ​火药炸药的历史

    唐朝的炼丹术士们发现,将硝石混入硫磺能得到猛烈地火焰,后来又发现了碳末能够助燃. 这样中国式的火药配方就成形了:硝.硫磺.木炭,可以形成三味真火.因为火药里面有碳末,所以被称为"黑火药&qu ...

  • 李之龙在淮阳中学故事二则

    李之龙于192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随同董必武从事革命活动.他后来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曾担任中山舰舰长,后被蒋介石反动政府杀害.他的革命事迹有口皆碑,而他在河南省省立四中(今淮阳中学)传播马列主义 ...

  • 淮阳中学语文组1978年编辑的校本读物长啥样?

    近日,淮阳中学组织人员在整理旧图书时,发现当年语文组老师选编的校本读物<文选>,教材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成了一段历史的物证.该书仅有70来页,封面相当简约,印刷比较粗糙.封面有" ...

  • 淮阳中学隆重举行2021届“决战中考,百日誓师”大会

    梦想点燃希望  行动书写成功 激情2021,精神抖擞:拼搏2021,汗水铸就.我们一起扬起理想的风帆,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相约2023,我们一诺千金:聚首2023,我们一个也不能少.我们尽情放飞青春 ...

  • 写在淮阳中学办公楼投入使用之际

    淮阳中学校友彭刚作品 建筑底蕴融合教育神韵的经典作品 --写在淮阳中学办公楼投入使用之际 引子 2023年,淮阳中学将迎来建校120周年校庆,为了志庆,2020年,淮阳区有关领导和专家意见合议,征求师 ...

  • 淮阳中学办公楼42年的变迁史

    (1978年--2003年) 1974年建筑的教学楼 淮阳中学起源于1873年柳湖书院,1903年,陈州知府刘更寿于此地创办陈州府中学堂,开启了豫东新式教育的先河,历经了中国晚清.民国教育变革.193 ...

  • 淮阳中学班主任郭志祥:殚精竭虑育桃李

    十几年前,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郭志祥踏入了教育工作这片热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郭志祥的教书生涯将近二十年,在教育工作中,郭志祥始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 ...

  • 淮阳中学举行迎2021元旦文艺联欢汇演

    河南省淮阳中学  一元复始,金牛贺岁报春来:万象更新,紫气满堂迎睿智.12月27日下午,淮阳中学全校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庆元旦迎新年"活动在学校运动场隆重举行,全体师生欢聚一堂 ...

  • 淮阳中学班主任位凤妍教育心声《春风化雨只为桃李花开》

    位凤妍 卢梭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当班主任六年来,我始终把一届届的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爱.虽然学生们有反复无常的违纪.调皮及各种 ...

  • 淮阳中学班主任刘若涵心声《我和我的班级》

    刘若涵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怀揣着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和热忱,我如愿地走进了淮阳中学这样一所校风学风优良的学校.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我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幸福不仅仅是因为我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