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Joy 火了VR游戏,风口来了,这里仍是蓝海

7月28日早上8点30分,上海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最高气温可能会突破40℃。此时,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入口处已经排起了长队,2016 China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简称CJ)的第一天,依旧如往常一样,人气爆棚。

就在前一天,7月27日,一直是虚拟现实头盔领域三足鼎立之一的索尼出了一记重拳,宣布将于10月13日在中国大陆地区发售虚拟现实系统PlayStationVR(PSVR),加上已经在全球开售的HTC Vive,VR游戏将有望突破硬件瓶颈,进入开发者的红利期。

更多的国内VR厂商,则将CJ当成了一次大型线下体验会,在VR的大本营——E2、E3场馆,大批人在排队等候体验,不少人摘下头盔之后的第一句话都是:“很神奇、很好玩。”VR游戏的风口眼看真的要来了,但至今没有一个爆款游戏的事实告诉人们:这里依旧是一片蓝海。

现场体验
怪兽的一巴掌“吓死宝宝”了

刚刚宣布国行版PS VR即将发布的索尼展区比往年更加火爆。据索尼透露,目前为PS VR中国版准备的游戏有23款,其中便有超级大IP游戏《最终幻想15》。

位于E7展馆的索尼展台上,记者体验了《最终幻想 15》。戴上头盔之后,眼前是一片残垣断壁,突然,一个巨大怪兽跑了过来,这时候记者需要移动头部瞄准,并且用手柄发射子弹。尽管知道自己是在玩游戏,可当怪兽一巴掌挥过来的时候,记者仍然忍不住发出了一声尖叫。

“以前你是用键盘、鼠标、手柄玩游戏,你面前只是一个屏幕,但在VR游戏里,戴上头盔之后,你可以用头、手、脚或者身体整体的动作来玩游戏,而你眼前看到的,再也不是一个二维的显示屏。”骨灰级VR游戏开发者“燃冰飞雪之魂”王秋林在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VR游戏彻底颠覆了传统游戏的玩法,这是大家对它看好的根本原因。

索尼PS VR的标准版定价2999元,不少玩家在现场直接预约了上市后的第一批货源。一位刚刚体验完游戏的玩家告诉记者,因为害怕在网络上抢不到,他特地凌晨3点从苏州过来,“去年CJ我已经体验过,一直在等着,终于可以买了。”

离Sony不远处,英伟达、蓝港互动FUZE也都在CJ现场提供HTC Vive体验,等候人群同样爆棚。不过,不远处的国产VR厂商暴风魔镜、大朋VR的体验区的人气就要略逊一筹。E2、E3展馆是国产VR厂商最为集中的地方,3 Glasses、蚁视、焰火工坊等大多集中在这里,一位体验过的观众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体验虚拟现实,感觉很神奇。多名观众表示,他们理想中一台VR设备的价位是1000元左右。

硬件和游戏本身都还不完美

CJ现场,钛核网络创始人张弢带着公司团队研发出的新VR游戏《奇境守卫》在HTC的体验点上供观众体验,“《奇境守卫》是一款塔牌类游戏,这一次展示的仅仅是个Demo(演示版),大概是整个游戏完成度的25%,”张弢在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奇境守卫》已经在和HTC谈合作,未来可能会作为HTC Vive上一款捆绑游戏,任何购买设备的人都可以体验到。

选择在CJ上“露脸”的游戏开发团队不在少数,除了钛核网络,TVR、绿岸网络、ifgames均有VR游戏亮相。但记者注意到,腾讯游戏、网易游戏这两大游戏厂商的展台上并没有VR游戏的身影,多数还是手游和体感游戏,盛大游戏则表示有一款游戏会用到VR头盔,但是7月29日才能体验。

CJ上各家厂商对于VR游戏的微妙态度,恰好体现了当下VR领域优质内容数量不多以及硬件设备普及度不高的尴尬。

“VR游戏的开发是以设备普及率为导向的,现在内容开发者比以前多了,正是因为几款主流PC头显和移动头显的设备有了一定的出货量。”王秋林向记者表示。

但PC头显的出货量很明显还没有达到一个爆发点。

据全球最大的综合性数字发行平台Steam调查显示,HTC Vive的销量达到了Oculus  Rift的两倍,但Oculus和HTC都没有公开头显的出货量。HTC Vive中国区业务发展总监李欣在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Vive的出货量超过我们预期,情况非常好。”

不过,从体验来看,现有的VR设备并不完美。 “现在VR设备能支撑玩家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3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就会有比较强的眩晕感。” 腾讯逆战项目组制作人刘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另一个问题则来自游戏本身,张弢告诉记者,目前真正能称得上是VR游戏的不多,很多还停留在Demo版,“在Steam平台上搜索VR,大概会出现300款游戏,但实际上,真正拥有好的体验的VR游戏不足四分之一。”

“VR游戏和传统3D游戏类似,都需要经过游戏设计、编程、美术等开发流程。传统游戏利用3D引擎技术进行相应调整,很容易修改出一款VR游戏,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商业引擎如Unity、Unreal等都支持VR内容的开发,”蜗牛数字副总裁时涛告诉记者,但VR游戏更看中游戏交互性,而并不是简单将传统3D游戏分屏输出,时涛认为,从开发的维度来看,要做出一款高品质的VR游戏并不容易。

“很多时候,我们过多关注于沉浸感和体验感而忘记了VR游戏的本质还是游戏,VR只是一种新的玩法,不能舍本逐末,游戏性必须要有。” GLASOO创始人赵山山强调,“从移动平台来看,谷歌DaydreamVR平台的推出会对移动VR的普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乐观估计,爆发也要到年底。”

网易高调入局  腾讯低调准备

2015年,中国游戏市场收入1407亿元,同比增长22.9%,对比2014年中国游戏市场收入达到114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7%来看,游戏市场的增幅明显放缓。在业内人士看来,出现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端游、页游增长乏力,而手游也已经达到一个天花板,VR游戏自然而然成了游戏厂商眼中的下一个风口。

国内游戏大厂早早盯上了这块诱人的蛋糕。在CJ同期举办的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网易创始人兼CEO丁磊公开宣布在北京、杭州、广州投资数千万设置四个VR\AR实验室,下个月还将宣布一个和美国VR顶级内容公司有关的重磅消息。此前,网易游戏曾作为谷歌Daydream VR平台唯一中国首发游戏内容合作伙伴亮相谷歌全球开发者大会。

和网易的高调入局相比,腾讯的姿态则比较低调。刘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腾讯游戏内部关于VR的尝试一直在进行,但很多还是在研发和保密阶段,不能透露太多,“这次我们也带来了《逆战》这款游戏的VR demo,但目前还没有上线的打算,对于腾讯来说,目前是在打基础准备的阶段。”

盛大游戏相关负责人也透露,盛大游戏在VR和AR方面都已经有布局。巨人网络则走得更远,去年5月便表示要涉足VR游戏开发,并推出了适配Oculus Rift的VR游戏《3D征途》。

“大公司出手,很可能就会决定产业格局,不过目前还都在准备当中,”全球移动游戏联盟秘书长宋炜表示。宋炜告诉记者,就在CJ开始的前一天,由全球移动游戏联盟、世界O2O组织、全球大数据联盟发起,联合Unreal、COCOS、NVIDIA、三星、SONY、联想、华为、中兴、UCCVR、3Glasses、暴风魔镜、灵镜VR、大朋VR、Nibiru、uSens、乐视、网易、腾讯、新浪等中外企业共同倡议成立的“World Infinite Reality Organization”(世界无限现实组织,又称:世界IR组织)正式成立。

为了让更多的游戏开发者加入VR,掌趣科技与索尼电脑娱乐(上海)公司合作启动了VR project,并同步设立了VR实验室。掌趣科技联席CEO胡斌向记者透露,目前已经有5-6支开发团队入驻实验室,由索尼提供PS VR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一旦产品逐渐成熟,这些团队有望进入掌趣与上海市普陀区合作成立的创业孵化器,“只要有好的产品,接下来的商业模式是多样化的,不排除掌趣直接投资或者通过VC基金、天使基金投资的可能,也可以上线后再利益分成。”

线下体验店将遍地开花

“当下VR获得大量资本关注,大量内容开发团队进入VR领域,但消费者尚未真正体验过优质的VR内容,整个市场的教育成本还很高,VR游戏还很难给人一种认同感,”时涛表示。但他同时认为,VR游戏是有潜力成为下一代主流游戏方式的,“可以两年之后再看,是否会形成全新的潮流。”

掌趣科技联席CEO胡斌更为乐观,尤其是对PS VR的前景,“我们做过调查,PS主机在全球有4000万~5000万的用户,其中超过百分之十的人愿意购买PS VR。”胡斌认为,PS具有良好的用户基础和付费习惯,因此很有可能会刺激一部分核心玩家转移到PS VR上来。

对于硬件相对成熟、体验较好的头显类VR设备厂商而言,目前最有效的推广方式可能是线下体验店。在上海环球港,国内游戏发行商星游纪开出了PS和PS VR的体验项目——星·奇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年底前,类似的体验店将在全国开出,初步预计数量是100家。

国产VR厂商3Glasses则更早开始摸索线下体验模式,其CEO王洁告诉记者,3Glasses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进行线下体验店的模式探索,并培育开发者体系,“去年上半年比较艰难,但现在很明显的改变是,基于体验店的变现模式让开发者看到了前景,VR游戏的开发也相应多了起来。”

HTC采取的也是相同策略,李欣表示,包括商场里的VR体验店、体验点、网吧游戏厅在内的线下体验店对现阶段的VR推动至关重要。“开发者最关心的是能不能赚到钱,线下体验店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模式,30、50元体验一次,还有许多人在排队。”李欣告诉记者,中国现在至少有3000家VR的线下体验店,在2016年年底会达到1万家。

胡斌则表示VR设备的爆发已距离不远,“随着超4K屏幕的成熟,硬件的爆发期会在一年半之后到来,届时VR体验会有突飞猛进的变化。”但风口究竟何时能来,胡斌认为,VR游戏始终缺少的是一款爆款,只有当爆款游戏来临后,才有可能真正刺激消费者为了游戏去为硬件买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