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焦虑情绪手册》经典读后感有感
《家庭焦虑情绪手册》读后感(一):养育不焦虑的孩子,从自己不焦虑开始
你是否总是自卑、内向、害怕与人交往?
你是否被生活、工作、存款、房子车子、亲子关系压的喘不过气?
你的孩子是否不愿意与你沟通,但你却无能为力?
你是否总是处理不好与父母、配偶、孩子之间的关系?
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是:是!那么:
你是有点焦虑,还是得了焦虑症?你知道你的亲人、朋友正在受焦虑症的困扰吗?你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焦虑症吗?你是否需要求助心理咨询师?作为父母的你,知道如何培养出不焦虑的孩子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知道!
那么,我推荐你看吉祥老师的这本书《家庭焦虑情绪手册》。吉祥老师作为美国的执证心理咨询师,为中美两国超过2万个家庭提供近3万个小时的辅导,并受邀在多个高校授课。本书中,吉祥老师用大量真实的数据和案例,结合她资深的临床经验,通过对个人工作、生活、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养育孩子等方面的剖析和解读,让我深刻地了解了焦虑对现代人的影响之深!作为新手妈妈,我从书中获取了很多养育孩子方面的专业指导!找到了很多有效且实用的方法缓解自己以及养育孩子过程的焦虑,并且知道如何培养孩子不焦虑!焦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和孩子正在经历焦虑的折磨,又没有有效的方法来处理它。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一教你认识各种类型的焦虑;二教你应对焦虑的各种技巧;三教你养育不焦虑的孩子。
我推荐本书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 从个人层面:
在现在这个生活节奏飞快且压力巨大的时代,工作、子女、健康、存款、车子、房子无一不在无时无刻的敦促我前进,我只能不停的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稍稍达到生存的标准。现在有多少人只是生存,没有生活?这是多少人生活的写照。
你是否总是紧张:我今天是否会迟到?我的工作有没有达标?我的伴侣是否又在生我的气?我的孩子是不是离不开我?我害怕在人前讲话,总担心别人嘲笑我出错;和别人产生分歧和矛盾,我总认为是我的责任;甚至即使手中有存款,我也总会担心未来的日子过不安稳。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是焦虑在作祟。突然,我的心被戳中了,我的胸膛被狠狠的射击了一枪;我像被扒开了衣服晾在那里,我的身体、我的心被作者看的明明白白、透透彻彻。我惊醒了。我们的焦虑好像是静悄悄的,因为身边的人或多或少都会被焦虑所困扰。我们可以向谁诉说呢?如果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即使我们倾诉了,好像也并没有什么作用,只会徒增双方的焦虑。
书中提到了很多实际的案例,通过对比,我发现身边绝大部分的朋友只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焦虑情绪,但一般在正常可控的范围。最严重的一个朋友,有自残倾向,但是因为国内专业的心理辅导或咨询师比较少,也因为大家的思想比较保守或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把情绪问题当成是一种羞耻,很少说出来或者去寻求专业的帮助。而作为朋友的我们,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在他受伤的时候,我们除了静静的陪伴他,其他什么也做不了。
所以,当我们遇到焦虑情绪,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作者吉祥老师在书中从身体、认识、行为、情绪几个层面,涉及生活、工作、家庭、亲子等方方面面都给出了中肯且实用的建议。她指出了6种最为常见的焦虑症,分析了产生各种焦虑症的原因,并给出了应对方案。
我深深希望国内可以关注并普及心理辅导,也希望这本书可以普及,人手一本或者一个家庭一本,让大家可以深入了解并关注自己的情绪,必要的时候寻求专业的帮助。
二、从养育孩子层面:
“只要孩子是亲生的,父母都会焦虑。”看了这句话,我乐了。但是作为新手妈妈,太能体会孩子出生后的焦虑情绪: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担心孩子饿了渴了、冷了热了。孩子一件小小的事情,对妈妈来说,都是天大的事!孩子大一点,也许你的焦虑会变成:为什么孩子不跟我说话了?如何帮助孩子面对巨大的课业压力?我的孩子遭遇校园霸凌,怎么办?感谢吉祥老师的这本书,让我能够清晰的认识并自如的应对自己的焦虑情绪,让我对儿童教育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知道了自己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吉祥老师用了大量的篇幅、注入不少的笔墨来重点讲解第三部分“如何养育不焦虑的孩子”,通过分析孩子焦虑的症状、产生焦虑的诱因,给出了大量父母教育过程中的错误案例,为父母提供了很多正确的、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父母缓解孩子的焦虑、培养不焦虑的孩子。
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聆听、接纳、情感联结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会以大众化的标准或以自己的经历、经验和主观想法来衡量和判断孩子的行为,但是读了本书,我知道:孩子的行为背后有一定的心理原因,我们应该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并真正做到:走进孩子的世界,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希望以后可以做一个合格的妈妈。
读完这本书,意犹未尽。虽然感觉自己仍然时不时被焦虑情绪所控制,但是我并不感觉到害怕。因为我收获了很多应对焦虑的法宝。我相信,按照吉祥老师教授的方法和技巧,我能够很好的控制和应对自己的焦虑,并且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我能够很好的引导我的孩子。这本书,已经被我列为枕边书,常翻常阅,常读常新!
最后,请大家再回头看看开头的问题:
你是有点焦虑,还是得了焦虑症?你知道你的亲人、朋友正在受焦虑症的困扰吗?你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焦虑症吗?你是否需要求助心理咨询师?作为父母的你,知道如何培养出不焦虑的孩子吗?
相信你的答案会有所不同!接下来,请翻开这本书《家庭焦虑情绪手册》,阅读它,你定会收获满满!
2021年10月15日
《家庭焦虑情绪手册》读后感(二):《家庭焦虑情绪手册》:如何应对孩子的焦虑情绪
当妈妈这些年,始终很焦虑,一直很迷茫。
心里总是有一个声音在说:我明明为孩子付出了所有时间和精力,但为什么孩子就是不按我的希望成长呢?每天费尽心思给孩子做各种美食,结果孩子不是说不爱吃,就是吃一两口就扔那;洗脸刷牙要叫上半天才肯动一下,写作业更是拖沓,一会儿出来喝个水,一会儿出来放个风的,总之全都是心事。 养娃这些年,我似乎把我人生中所有的负面情绪都积攒起来了,变成一个动不动就暴躁愤怒的妈妈,总气自己以前没有好好养孩子,又焦虑现在还是没养好,对未来则更是担心。怕因为自己的情绪焦虑而影响孩子,也担心孩子会焦虑。。
直到看到《家庭焦虑情绪手册》这本书,才深刻意识到:要找出焦虑的源头,才能应用情绪轮,克服焦虑。
本书作者吉祥是美国执证心理咨询师,临床心理辅导硕士。曾为中美两国超过2万个家庭提供近3万小时的咨询。她被美国私校联盟、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雅居乐等机构和跨国企业邀请演讲,也受邀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马里兰大学等国内外顶尖学府开设心理学课程及演讲。
作者在本书中结合心理学理论与大量的临床咨询经验,为被焦虑情绪困扰的家庭提供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的方法,帮助释放自己的焦虑情情绪,养育阳光、快乐、心理强大的孩子。
经常会在新闻中看到某某学校发生了学生跳楼事件,某某地区发生了学生杀人事件……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看了新闻之后,好久我都百思不得其解,想着我们也上学,也读书,也被家长、老师批评,也有被同学嘲笑……压力也没这样大呀,也没焦虑呀?是不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动不动就焦虑。
其实也不是这样的,我们这一代小时候也有焦虑,只是那时不像现在,对情绪健康不够重视,有问题出现也没有在意。同时我们那时候的校园生活和社会环境也没有现在的复杂,当时没有网络、没有无穷无尽的补习班、没有那么多游戏。所以,今天的孩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更糟糕的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没有经历过他们经历的一切,所以对于如何帮助与支持孩子会感到束手无策。
当你发现孩子比较难融入周围环境,在陌生场合粘着父母,无法自己独自入睡?不爱讲话,面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感到紧张?恐惧尝试新事物,对自己没信心?老认为自己无法考取好成绩,对于学业表现出佛系的态度……,那你就要重视了,孩子可能面临焦虑,这时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做的是:
父母要进入孩子的世界,与孩子产生情绪联结。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父母特别重视成绩,学习对孩子的重要性也就更高。这种重要性,就会转化成一股股压力,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迫感,进而产生所谓的“学业焦虑”。
但是,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学业压力是无法改变的。可是作为父母,我们可以给予孩子的更多赞美,让孩子从心灵方面得压力的缓解。
如果这和你心里的答案差不多的话,那么我要告诉你,你的这番话,只会更加让孩子感到焦虑。为什么呢?因为你称赞的是结果。也就是说,下一次他必须保持或者超过这个结果,才能够得到你的认同和称赞,而且你已经对他有一个期待,就是他是能够达到这个成绩的,所以他在将来的考试当中都应该达到这个成绩。可是,将来是不确定的,孩子知道自己无法保证每次都考好,这种不确定性会让孩子心里更加焦虑。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正确地称赞孩子呢? 要称赞他学习的过程和他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品质。比如,孩子今天考了100分,你可以说:“上次你考了83分,你说上课真的听不懂,我还有点担心,怕你赶不上来了呢。但是你的抗压力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最终考出这么好的成绩,我想这个过程一定是很辛苦的,但是你顶住了。妈妈为你的这种韧劲儿和坚持感到骄傲。”
比较一下,后者夸奖的是孩子的品质。一个人的品质是稳定而持续的,是可控的,所以孩子不会因为你的夸奖而感到焦虑,学习成绩反而会更稳定。
作为家长的我们要明白,人与人的差距是存在的,确实有一些人十分优秀,但平凡的人终究还是占了绝大多数;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接受自己的平凡,也接受孩子的平凡。不要总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比较,而要多发掘自家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减轻这种压力。 同时我们要与孩子将这种关注点从“他人”转到“自我”身上;在羡慕别人的同时,要多看看自己的优点和所拥有的品质。
孩子的问题,其实大部分都是家长的问题。 正如本书作者所说,对自己的接纳越多,焦虑就会越来越少。家长们的焦虑少了,就会以一颗平和的心去对待孩子。 这样孩子也少些压力,焦虑也会逐渐减少。
让我们一起加油,努力,摆脱焦虑,快乐的生活~
《家庭焦虑情绪手册》读后感(三):帮助家庭走出慢性焦虑情绪
不确定性的时代,焦虑无处不在,被点滴焦虑逐渐淹没、窒息的痛苦可能很多人都遇到过。只是好多心理学专业的书写了很多概念,应用上只给出一些原则,让普通读者看了云里雾里,《家庭焦虑情绪手册》这本书不但给出了分类、评估,还针对生动的案例给出了具体操作的方法,可以让读者自己帮助自己辨识、扫除焦虑的阴霾,还给生活一片晴空,大赞!
身为美国执证心理咨询师的作者吉祥,在本书中谈到焦虑症细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有6种最为常见,分别是:慢性焦虑症、恐慌症、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症。书中针对每种焦虑症都给出了症状分析和方法。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慢性焦虑症,它最为常见,也最容易被忽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好像自己的生活中常有种不安,正在不断地渗入,点点滴滴,慢慢积累,让你满脑子大事小情,象过电影一样轮转不得平静。可能一会想着,昨晚睡不着,现在晕晕乎乎的,实在是干什么都干不下去,年底的奖金肯定比不过某某了;过一会儿想到,拜托老天开眼,真希望基金大盘能够上行啊,卖在高点就完美了;再一会儿又切换着,孩子的作业是不是没检查好,孩子的饭卡、课费是不是忘记充值了……哪怕是很小的事情,比如说需要交取暖费、续证书、做家务,甚至是迟到一会儿,都会导致我们无法控制地忧虑,或是总觉得好像有些很糟的事情马上就要发生了!而我们试图反抗抑制一些令人焦虑的想法或者举动时,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让焦虑变得象背景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若隐若现,一波波长时间、持续性地侵扰着我们,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你会不会担心自己怎么了:我只是有点儿焦虑,还是得了焦虑症?
如果你或者你的亲朋有类似的老是着急,紧绷没法放松,匆忙但每天都做不完,容易发怒容易激动,注意力难以集中,脑子总是不停切换,常常很累但还是睡不着,总是紧张反应过度,肌肉紧绷肩颈很紧,感到焦虑但没法控制,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手心冷汗,因为差一点儿不完美都会不甘心,没办法拒绝别人,希望获得每一个人的喜欢,总用别人的评价来衡量自己的价值等表现,如果你似乎每个症状好像都有一点,如果这些焦虑长时间、持续性地困扰着你,那么很有可能你是病了,患了慢性焦虑症。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得到身心的放松,缓解焦虑的情绪?
《家庭焦虑情绪手册》中针对慢性焦虑症也给出了多种具体可行的方法:深呼吸法、情绪指认法、不完美接受法、焦虑阶梯法、大脑对话法和一些能让焦虑减少一半的日常小动作。
什么,深呼吸法?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最初看到这个方法时,一度觉得不就是深呼吸吗,不就是把浅的,短的呼吸变深变长嘛,这也值得耗费笔墨?多看了一下,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深呼吸是错的!一起来看看你的深呼吸是不是也做错了?
那么,究竟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深呼吸方法呢?一言以蔽之,象婴儿一样,肚子会随着呼吸而起伏就是正确的方法,具体可以这样练习:
正确的深呼吸能让更多的氧气进入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刺激大脑中负责帮助我们平静下来的副交感神经系统,从而让焦虑减退。当然,刚开始做深呼吸练习的时候可能会不习惯,持续练习,就会熟能生巧,逐渐即使不用手按胸腹也不会再做错,进而坐立躺行的时候都可以轻松自如,别人甚至不会注意到。
应对慢性焦虑症更加可视可闻的方法是情绪指认法
你能清晰说出自己的情绪吗?在以往的工作、生活和活动中,有些人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想要清楚准确地说出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其实真的不那么简单。而本书里给出了一张彩色的情绪轮插页,将情绪由粗到细,进行更加丰富细腻的刻画。比如,仅仅是愤怒,就先细化为挑剔、拒绝、挫败等8种,然后又更进一步扩展细分为讥讽、怨恨、烦躁、暴怒等16种。这样即便是语拙的自己也可以从中寻找核对,慢慢明白自己的情绪感受,进一步找到焦虑的缘由进行管理。
小方法,大作用,仅仅尝试用了其中两个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让心境变得更加平和。其它方法,可以逐一慢慢尝试。
感谢作者结合心理学理论和作者本人大量的临床咨询经验,为被焦虑情绪困扰的家庭提供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的方法。愿更多类似的读者可以释放内心的焦虑,享受更加无忧无虑的生活!
《家庭焦虑情绪手册》读后感(四):摆脱焦虑的包袱,拥抱丰盈的生命
近些年,焦虑成了很多人的常态。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无处不在的内卷……焦虑情绪困扰着每一个人:
“双减”政策,让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焦虑;
学业压力、就业压力,让青少年对未来焦虑;
九九六的工作模式,让悲催的“社畜”焦虑;
婚育成本,让适龄人群对结婚和生孩子焦虑;
35岁的招聘限定,让“超龄”的职场人焦虑;
……
世卫组织的报告显示:中国有4100万焦虑症患者和5400万抑郁症患者;全球青少年儿童中有11%患有焦虑障碍,因为焦虑和抑郁而自杀的儿童逐年递增。
可见,过度焦虑的情绪像一个沉重的包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解决这一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美国执证心理咨询师,美国新歌国际心理工作室首席心理辅导兼CEO吉祥老师,结合自己多年心理咨询经验所著的《家庭焦虑情绪手册》在解决人们焦虑的问题上,颇具指导意义。
本书分为认识焦虑、应对焦虑和如何养育不焦虑的孩子三部分内容,先解决父母的焦虑问题,再着眼如何养育不焦虑孩子,从根本上解决家庭焦虑问题。
希望有缘读到这本书的人都能在它的帮助下,摆脱焦虑的包袱,拥抱丰盈的生命。
一、你焦虑了吗?
焦虑是因为想象危险而产生的是一种情绪,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适当的焦虑可以促进我们的发展和成长,但是过度的焦虑则会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经历了工作调整。从管理岗调动到了运营岗,不熟悉的工作内容,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让他的焦虑情绪不断加剧,严重到每天头疼、失眠,最后不得不辞去工作。
准确区分自己焦虑情绪的程度,是应对焦虑情绪的前提。书中给出的《情绪测量表》和《焦虑症状清单》,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正确判断。
二、人为什么会产生焦虑情绪?
著名漫画家朱德庸曾说:
我们焦虑是因为我们成为不了我们希望成为的人;我们焦虑是因为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深以为然。
错误的认知、错误的方法、不幸的经历都有可能导致焦虑情绪。在书中,作者总结了最容易让人产生焦虑的五个因素。
1.完美主义
通常,完美主义会被认为是一个褒义词,会跟精益求精、优秀这些词划上等号。其实不然。完美主义者绚丽的外表下隐藏的大多是一个个焦虑不安的灵魂。
很多完美主义者会认为“不完美=不值得被爱”。在这种认知下,完美主义者会不停地追求“完美”,用完美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2.贴负面标签
造成焦虑的第二个原因是喜欢给自己贴负面标签。这种行为是一种自我否定,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久而久之,自己真的会成为负面标签中的样子。
比如,同样是出门忘记带钥匙,给自己贴负面标签的人会说:我真笨,这么重要的事都会忘记;而做自我评价的人只会说:“不小心忘记带钥匙了,下次一定注意”。
3.缺乏界限
界限感是我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为自己和对方设立的规则和界限。书中,把界限感比喻成房子的门。试想,如果住在没有门的房间里,你的感受会是怎样的?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界限感”很模糊,甚至认为一家人就应该亲密无间。实际上,缺乏界限感的家庭会问题层出,因为界限感是尊重、独立性和安全感的基础。
4.上瘾
很多上瘾行为是因为尝试解决焦虑症所带来的问题所导致的。比如,用酒精、咖啡因、电子游戏、网络色情、甚至毒品,这些容易使人上瘾并沉迷其中的东西来逃避焦虑感。
这样做有百害而无一利。使用错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问题更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5.童年性侵
媒体的传播能力越来越发达,儿童“性侵”事件的报道常诸见报端,让人触目惊心。被性侵过的儿童在其童年甚至长大之后,容易出现严重的情绪疾病,首当其冲的就是焦虑症。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被性侵过的儿童都会马上出现焦虑症状。他们之中的有些人,可能会在隐藏多年之后,突然在某些情景或某种情绪下爆发,严重的甚至会选择自杀。
三、怎样正确地应对焦虑情绪?
过度焦虑会对我们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应该怎样正确应对焦虑呢?
焦虑并非是固症顽疾,是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应对的。《家庭焦虑情绪手册》中就给我们介绍了一些简单又实用的应对方法。
1.正面交锋:用指认法熟悉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出现过度焦虑情绪时,要敢于跟它正面交锋。具体的做法是:自己大声说出自己当下正在经历的负面情绪。比如:我现在非常着急,我现在非常害怕,我现在非常焦虑等等。
当我们能够清晰地指认出自己焦虑的情绪时,你就和这个情绪分离了,你会站在一个外人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和自己的情绪,从而实现对情绪的控制。
2.接受自己:用接受法爱上不完美的自己
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负面情绪,认为这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其实,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现象:逃避现实,不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这个世界上,恐怕很难找到一个没有过负面情绪的人,勇敢地接受自己所有的情绪,不管这些情绪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你才能够真正接纳自己,从而掌控自己的情绪。
3.积极暗示:用大脑对话法进行自我暗示
大脑是人体的指挥官,过度焦虑是大脑进行负面对话后,产生的诸如紧张、担心、恐惧等负面情绪。积极暗示法就像我们常说的“以毒攻毒”:用让我们感到焦虑的方法缓解焦虑。
当焦虑情绪出现时,我们可以这样做:(1)分清事实和感受。不妨这样问自己:这是事实还是我的感受?(2)朋友会怎样说。试想:如果是朋友跟我说这件事,我将怎样安慰他?(3)设想最糟糕的情况。列出你能想到的事情最糟糕的结果,你会发现不过如此,心里会释然很多。
4.习惯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让焦虑减少一半
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减少焦虑情绪的产生,缓解焦虑情绪的程度。比如运动、帮助别人和培养对失控感的抗耐性。
有研究表明,持续20分钟以上的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能够帮助我们控制焦虑情绪;帮助别人能够让我们获得喜悦和满足感;经常去尝试一些自己不确定的事情,能够减低对失控感的敏感性,产生抗耐性。这些习惯都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有效地应对焦虑情绪。
父母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土壤。父母能够有效地应对焦虑,才不会把焦虑“传染”给孩子,才能养育出不焦虑的孩子,让整个家庭氛围其乐融融。
《家庭焦虑情绪手册》就像一位朴实而又充满智慧的长者,给我们讲解焦虑的知识和应对方法。希望每位读到这本书的朋友都能从中受到启发,都能早日摆脱焦虑这个沉重的包袱,去拥抱丰盈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