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手下有个幕僚,数次预言皆成为现实,被惊为天人
曾国藩素以知人用人著称,在他庞大的幕僚机构中,赵烈文虽然位置不高,但却极具个性和特殊才华,以至于成了曾国藩晚年唯一可以倾诉的关门弟子。
赵烈文,字惠甫,号能静居士,江苏阳湖人。其父赵仁基,道光进士,官至湖北按察使。赵烈文自幼扎实地系统地学习了传统教育,但三应乡试不中,于是绝意仕途,专心钻研务实之学。
赵烈文第一次进入曾国藩幕府,是在咸丰五年(1855年),曾国藩最艰难的时刻,当时困守南昌,幕僚大多散去,赵烈文的姐夫周腾虎在这个时候向曾国藩推荐了他。曾国藩拿出二百两银子作为聘资,此时赵烈文刚刚年满24岁。
在当时,赵烈文的见识当属顶尖级的,看待问题非常精准,曾数次预言,全部得到验证,下面就举三个例子。
一、预见樟树大败
曾国藩对赵烈文非常器重,经常让他跟随自己勘查战略地形和水师建制,还特地让他去看看自己的劲旅周凤山的部队。
周凤山对待大帅的幕僚自然尊崇有加,不但亲自派人迎接赵烈文,还请他一起吃了晚饭,谈天很久才散去。
赵烈文回来后,在傍晚时分去拜见曾国藩,并指出:“樟树陆军营制甚懈,军气已老,恐不足恃。”
曾国藩倍感惊讶,以至于怒形于色,“帅颇怫然”。赵烈文看到曾国藩如此生气,就未便深说。
过了一会儿,曾国藩拿出了赵烈文家里的来信,赵一看是母亲有病,于是请求回家探亲,曾国藩只是点了点头,连一句礼节性的挽留都没有。但就在要走的第二天,赵烈文听说周凤山在樟树大败,溃不成军。
赵烈文向曾国藩辞别的时候,当时气氛非常危急,将领们都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守城,整整一天,大家也没有研究出一个对策。这时候,赵烈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省城三面滨河,贼上游无水师,而我军战船二百余艘,守之有余,贼断不能合围,且城内兵勇万众,登陴足用。贼黠甚,必舍省而东袭抚、建,绝我饷源,此可虑耳。”
赵烈文继续说:“现在周凤山的部队已经溃散不到一半,这个队伍不能再用,应当先调遣别的部队去守抚、建。”
曾国藩听了非常赞同,并让赵烈文谈谈为什么周凤山的部队会败得如此颓唐。赵烈文从维护曾国藩的权威上考虑,只是敷衍地回答说:“不幸言中。”
这次准确的军事预见,让曾国藩对赵烈文彻底刮目相看。
二、预见全球一体化
咸丰十一年(1861年),赵烈文第二次入幕,并向曾国藩递交了一份长篇谏言,其中对当时外国情形给予了明确预见,正是这一预见,深刻地影响了曾国藩后来大力倡导洋务运动的举措。
当时的情况正是太平军势力极端强盛,他却说太平军不是最大威胁,中国最大的祸患在外国:“外国夷人,政治修明,国家治理,民力富强。人人奋勉,好胜心强而以不如别人为耻,这些西方人对中国的政务民情,险阻风俗,今天一个图谋,明天一个说法,考虑事情唯恐不明确,观察事情唯恐不细微,搜集我们的文化经典,翻译传播,兢兢业业,从未有间断过。”
接着赵烈文又说:“中国之所以如此衰弱,主要原因就是崇尚虚文,学习使用繁琐苛刻礼仪,而外国方面务求专精简一,讲究实用。似乎未来大势是天意要开通六合。”
赵烈文的预见很清楚,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全球一体化”,这在当时无异于石破天惊之论。
三、预见清朝垮台
曾国藩在日记中惜字如金,但对赵烈文却多见赞叹之语,称他是“超逸之才”,这种发自内心的欣赏,在庞大的幕僚队伍中的确不多见。
赵烈文也第一个预见了曾国藩的军事体系将严重动摇中央权威:“今师一胜而天下靡然从之,恐非数百年不能改此局面。一统既久,剖分之象盖已滥觞,虽人事,亦天意而已!”
湘军的胜利造成了什么局面呢?就是后来王闿运在《湘军志》中所说的:“其后湘军日强,巡抚亦日发舒,体日益尊。”也就是曾国藩极不愿见到的“外重内轻”的局面。之后的这种风气,间接导致了后期的袁世凯和他的北洋军阀的形成。
正是基于这种透辟的认识,赵烈文成为那个时代准确预见清王朝崩溃的第一人。
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即1867年7月21日晚,曾国藩刚刚被赵烈文用药物治病有了些起色,蹙着眉头问他:“初鼓后,涤师来畅谈。言得京中来人所说,云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裸身无裤,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
赵烈文平静地说:“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就是说,现在“天下”治理已经很久了,已经发生了太多败坏问题,不过由于皇上一直很有权威,朝廷没有先烂掉,所以现在不会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但据他估计,今后的大祸是朝廷会先烂掉,然后出现各自为政、割据分裂的局面,并进一步判断,大概不出五十年,就会发生这种事情。
曾国藩一惊,继续深入探讨:“然则当南迁乎?”
中国历代都是在黄河流域建都的,因为战乱,曾几次迁都南方,留得半壁江山,比如东晋、南宋。
但赵烈文的看法是:“恐遂陆沉,未必能效晋、宋也。”
后来的历史大家也都知道了,1911年爆发了武昌起义,清政府彻底垮台,距离赵烈文在1867年的预言,刚过去44年,也印证了他“殆不出五十年”的预言。
纵观赵烈文的几大知人论世的预见,让人清晰地看到,他站在了历史的制高点,用极具思辨的哲学眼光,研究而得出来的预见。也正因为亲身经历了历史重大进程中的诸多事件,让他一直走在了历史的前列,留给了后人无限遐想。
历史客栈作者:能静居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