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可以分为四大文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渔猎文明、商盗文明
早几天,小编写了一篇关于美国屠杀印第安人历史的文章,有网友在回帖中提问,什么叫商盗文明。今天小编特意写了此文,详细解释一下小编对于近代以前人类文明分类的理解。
小编认为,人类传统文明大体上可以分为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渔猎文明、商盗文明,其中渔猎文明是渔业文明和狩猎文明的混合体,商盗文明是商业文明和海盗文明的结合体。
一、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主要分布在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地区,其特点是降水相对丰富,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土地肥沃等。农耕文明一般还驯养了一些禽畜,如鸡鸭鹅牛猪羊等。食物以植物产品为主。
由于农耕文明一般适合定居,食物来源和产量相对稳定,容易较早出现阶级和文字、文明。在近代以前,农耕文明的文明程度和生产力都远高于游牧文明和渔猎文明。
传统农耕文明最典型的地区是中国汉文化核心区域。以及朝鲜半岛、越南北部等地区。一般而言,东亚地区的农耕文明最顶峰地区是中原以及后期的江南地区,该地区的农耕文明几乎和汉字文化圈高度重叠。
温带或亚热带地区的其它大河流流域及三角洲同样存在农耕文明,如恒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以及尼罗河流域等。美洲不少印第安人也属于农耕文明,他们发展出与其它大洲不同的农作物,为全球农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传统的农耕文明一般分布在温带或亚热带地区,沙漠绿洲也会出现农业,但有的绿洲不足以让农业文明成为当地主流文明,所以不一定属于农业文明。另外因为历史上气候有变迁,当靠近沙漠地区气候变温暖湿润之后,绿洲面积增大,当地农业文明力量会增大,反之会削弱或丧失。例如汉唐时期和西辽时期的西域,当地汉文化占据重要或主导地位,重要的经济基础是当地农耕文明发达。但是有时候游牧文明占据主导地位时,情况又会发生变化,同气候变化以及相伴而来的经济基础变化也有密切关系。
在农耕文明,土地是关键,大多数农民和地主可以过着安定的定居生活,只要风调雨顺,就可以国泰民安。一般也很少对外掠劫,更多关心内部事务。只有在气候不正常以及天下大乱的时候,才会有抢掠之风。
不过农耕文明对于兼并或统一同样属于农耕文明的地区,非常感兴趣,例如中国人的大一统观念,朝鲜北括及越南南扩,都是体现了这种特征。
二、游牧文明
游牧文明一般产生于降水稀缺、空气干燥,以及气候寒冷、土壤贫瘠不适合森林和农作物生长,只适合牧草生长的地区,所以只能依靠饲养畜禽类动物,如马、羊、牛、鸡、猪等来获得食物。当然也有少数小麦之类。
其中以中国的蒙古高原、西域、吐蕃、中东、南欧草原为代表。
著名的游牧文明很多,例如匈奴、鲜卑、吐蕃、突厥、蒙古、阿拉伯等等等等。其主要生产力来自于牧业,一旦一个地方牧草吃完或遇到强敌威胁,就主动或不得不迁徙。因为居住地往往不固定,所以迁徙是常态。而且迁徙过程中往往为了竞争草原而发生争斗。他们一般机动能力强。
如果食物不足的时候,或者出于贪欲,或预防食物不足,游牧民族经常会抢掠周边民族,尤其是农耕民族。著名的万里长城就是防范一些民族南下而建造的。当然绿洲地区的游牧文明也会从事农业生产。
游牧民族还有一个特点是全民皆兵,融合其他民族能力强,比如历代都有不少汉族融入游牧民族当中去,或者融入其它族群的能力也很强,也喜欢打着更强势游牧民族的旗号四处征战,例如,很多黄种或白种游牧民族喜欢打着突厥或鞑靼的旗号。
三、渔猎文明
渔猎文明是渔业文明和狩猎文明混合体。渔业文明通常和海洋或非温带地区的大河流有密切关系;狩猎文明则是生活在森林地带。
渔业文明典型代表就是南岛人,南岛人发源于中国东南沿海,从血缘上说,河姆渡人和良渚人都是南岛人祖先,当然河姆渡人和良渚人都有按那个时代标准算是比较发达的农业和渔业,其后裔的一个分之南下入海,其造独木舟技术以及传统渔业达到近代以前登峰造极的地步,所以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众多大大小小的岛屿之中,远及马达加斯加岛和拉美大陆。
狩猎文明广泛分布在森林地带,从寒温带到热带都有广泛部分。但是在温带或亚热带交通便利地区的森林被先人们开发之后,不少从事狩猎的人转而从事农业,狩猎可能只是一种补充。如果气候条件允许,很多渔猎文明会演变为农耕文明,因为后者获得食物的代价更小,食物来源更加稳定。
渔业文明和狩猎文明有时候混合在一起,形成渔猎文明,典型的如明代的女真民族。渔猎文明的饮食为动物、植物杂食。也有少数人从事农耕。各大洲沿海、河湖地区以及森林较多的地区,比如西伯利亚等地均存在或存在过渔猎文明。位于寒带的因纽特人也是渔猎民族之一。
渔猎文明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抢掠周边并扩张自己的领地。另外,限于自然条件,迄今仍有一些狩猎民族保持比较落后的生产力。如安达曼群岛、巴布亚新几内的一些部落。
四、商盗文明
商业文明和海盗文明相结合形成了商盗文明。
商业文明有陆上商业文明和海上商业文明之分,最典型的就是行走于丝绸之路上的各个民族,他们多数由游牧民族转变过来。当游牧民族四处迁徙,发现了很多风险大利润高的商机,部分人就转化为专业的长途商人,商业文明由此产生。当然,发达的农耕文明内部也会产生商业亚文明。
海上商业文明的最典型就是东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和欧洲中东的古代商业。典型代表如阿拉伯、波斯商人以及意大利商人等。
由于从事风险大,利润高,所以经常会武装化。还有的就专门在海上从事抢劫,掠夺渔船、商船或沿海地区,这样海盗文明就产生了,典型的有维京人。
古代商业和海盗有共同特点就是风险大利润高,所以无论陆上的还是海上的商人,都会武装化,而海盗抢得东西之后也要出手,也接近商人的身份,所以两者身份往往结合在一起,亦商亦盗,由此形成商盗文明。典型的如古代的阿拉伯、波斯商人,近代如西欧殖民者。
商盗文明还有一个特点是喜欢建立殖民地,具有天然的扩张性,古代中东人移居东南亚,威尼斯人移居黑海地中海沿海各地,就是古代殖民地的典型代表。而西欧的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大英帝国等殖民大帝国,都是商盗文明在近代的体现,他们往往和工业化结合,形成辽阔的殖民地。
五、文明结合和转化
不同文明会经常结合并存。如古代日本就是农耕文明和渔猎文明的结合。古代阿拉伯就是游牧民族和商盗文明的结合。如前所述,渔猎文明、商盗文明也是两种或以上文明的结合或混合。
各大文明之间也会相互转化的。如农耕民族也有从事渔猎的,游牧民族也有从事农业的,这是一种亚文化。
而森林被破坏之后,渔猎文明变成农耕文明,如古代百越,这是文明的转化;不少商盗民族前身是游牧民族,典型的是西欧各民族;而西欧在开拓“新大陆”之后,不少商盗民族又演变为农耕民族。近代后,随着工业化发展,传统的商盗文明特点会依旧保留下来,例如欧美列强喜欢侵略扩张,建立殖民地,但又鼓吹商业自由什么的,其实还是保留着商盗文明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