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读中国历史005:黄帝,我们的老祖宗
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上一期我们简单讲述了三皇的传说,这一期开始,我们来介绍有关五帝的历史。
1
黄帝
五帝的第一位是黄帝,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700年到2600年之间。黄帝是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他出身于少典氏部落,本姓公孙,后来改姓姬,因为住在轩辕这个地方,所以号轩辕氏。传说生于农历三月初三,道教神话里说王母娘娘是生于三月初三,看来这是个好日子。
黄帝很神奇,生下来几个月就能说话,脑筋也好使,口才也好,性格还很敦厚。到了15岁,就见识广博,通晓天下大事。20岁的时候继承了有熊氏国君的王位,之后,有熊氏部落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
黄帝最大的功劳是统一了华夏部落。他在位期间发展农业生产,制定规范的衣冠制度,还确定了文字系统,发明了船和车,制定了音律的规则,总结了打仗的兵法,传说还写了《黄帝内经》这本医书。
阪泉之战
在黄帝之前,原本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神农氏炎帝,但当时已经衰败了,不能约束其他诸侯,各个诸侯之间互相攻打,百姓的生活非常疾苦。这种情况下,黄帝训练军队以武力征服了那些不听话的部落,迫使四方的诸侯归顺。
这之后,黄帝开始推行德政,顺应四时来播种五谷,安抚百姓分封土地,训练军队。这引起了炎帝神农氏的不满,双方发生了多次的战争,最后在阪泉(现在的山西河北河南这一带)展开了大战,黄帝最终取得了胜利,把两个部落联盟融合在了一起。
涿鹿之战
阪泉之战之后,黄帝取代了神农氏成为了部落联盟的首领,但是另外一个部落的首领叫蚩尤不服,发动了叛乱。黄帝就向其他部落也就是诸侯征调军队,与蚩尤在涿鹿(应该是现在的山西境内)进行了决战,擒获并杀死了蚩尤,于是四方诸侯公推黄帝为天子,正式称作黄帝。之所以叫黄帝,说他是有土德的祥瑞,因为土是黄色的,所以叫黄帝。
这两次战争之后,不仅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在一起,其他部落也逐渐被融合进来,实现了华夏族的大统一。因此炎帝和黄帝都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所以我们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
之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再发生战争,各个部落生活很稳定,黄帝开始推行各种政策来规范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黄帝炎帝连同分别从属于他们的一些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超越亲属部落联盟的新型联合体的雏形,促使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变革,也就是基本形成了国家的形式。
实际上,这两次战争对开启中华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两次战争目的,是黄帝和炎帝以及蚩尤部落为了争夺适合于放牧和耕作的中原地带。这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就是从过去的游牧文明完全进入到了农耕文明。
这种文明的表现主要包括有了明确的政府机构,各种事物都有负责的官员,也有了专门的军队。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开始逐渐遵从于包括穿衣戴帽在内的各种礼仪制度。同时为了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通过观察四季气候的变化,来制定历法,使人们能够按照自然规律进行农业生产。
2
颛顼和帝喾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他给其中的十四个分封了部族,也就是独立门户,有了自己的姓氏。
黄帝的正妃是西陵部落的嫘祖,生了两个儿子,分别叫玄嚣和昌邑。昌邑生了个儿子,叫颛顼。
颛顼年轻的时候与共工氏部落的首领争夺帝位,打败了共工夺取了领导权,后来继承了帝位,就是五帝中的第二位。他号高阳氏,在河南商丘建立了国都。史记上说,颛顼性格沉静,有谋略,人聪明,懂得处理各种事物,知人善任,懂得天时地利,是一个很有能力的领导,各个部落的诸侯都愿意服从他的管理。
黄帝的长子玄嚣有个孙子叫姫俊,就是黄帝的曾孙。
据说他5岁时就受封为辛侯,15岁辅佐叔父颛顼。颛顼死后,姬俊30岁时继承了帝位,成为天下共主,叫做帝喾,是五帝中的第三位。
史记上记载,他出生就很有神灵,能够自己说出自己的名字,长大后精明强干,为人慷慨,既聪明又明察秋毫,待人宽厚而有威严,同时又很有信义。对待百姓非常和善,忠于自己的职守,大家都非常尊重并服从他的领导。
好了朋友们,这一期有关五帝的历史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下一期我们再继续介绍。
历史很精彩,历史很无奈
我是王清斌,让我轻轻的为您讲述缤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