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 | 活马当死马医
关心国际形势的各位一定听说了最近美国与伊朗之间让人啼笑皆非的dynamic。
中东有俩游轮被炸了,美国声称是伊朗所为。
伊朗:我没炸游艇!
美国:你有,你在挑衅!
然后美国一台无人机被伊朗打下来了,川普反而在采访中表示“hard to believe it was intentional”(很难相信那是故意的),且停止了军事打击行动。
伊朗:我炸了无人机(我在挑衅)!
美国:不,你没有。
也许是关键时刻美伊达成了什么协议,或者这一切都是因为白宫跟五角大楼关于伊朗问题的态度分歧,但不知真相的吃瓜民众,对于堂堂总统的行为越来越感到费解。诚然,每一任总统都会有黑历史,川普的“非主流”形象让自己的这些有黑历史潜质的桥段变得尤其滑稽。不知道人们有没有后悔过2016年那场大选,不知道有没有人已经默默设置了上百个闹钟提醒自己2020年一定要去投民主党?
那么我们来聊聊这非主流如何登上主流舞台的C位。
2016年的美国大选常常被拿出来与英国脱欧选举相提并论。这两场选举都出现了令许多人大跌眼镜的结果。事后,出现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和影视作品,企图还原选举的过程。其中一部是卷福主演的《脱欧:无理之战》。
图片来自网络
片中对投票中选择了“脱欧”的群众的刻画也许非常具有代表性。他们对数据不感兴趣,不理会实际情况,却完全被内心的恐惧主导了。他们生活在底层,每天担心的更多是自己的生计,生怕如果不脱欧,工作会被抢走,生怕在恐怖主义来临时,自己没能力保护自己。他们不管什么经济稳定、“国家大义”,他们想要的是“change”,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脱欧”是一个成本很大的选项,可能会让整个国家陷入混乱,然而,对于这些想“change”的人来说,无论发生什么都在所不惜。那很容易想象,在他们心中,也许已经有了“I have nothing to lose”(没什么可失去)的想法。
但回头来看,如果让他们现在反思投票前自己的境况,也许他们能得到的结论是,原来,“I had a lot more to lose”(我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失去)。这种失去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英镑贬值带来的生活成本提高,脱欧谈判来回拉扯带来的外资撤出等。而且这一切都是在这两年全球经济复苏,以及,英国还享受着等同于未脱欧时期的贸易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未来经济如果回落,以及脱欧谈判万一以“硬脱欧”收场,场面就很难看了。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很多人之所以不想听父母的话,坚持不走父母的道路,并不是因为自己多么坚守信念,或者找到了多么好的“属于自己的路”,而纯粹是,“想跟上一辈不一样”而已。放到脱欧事件当中,我们也许会感叹这种心理是如此普遍,以至于人们为了改变,可以多么地不管不顾。即使马没有死,他们都宁愿秉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去尝试危险的选项。
要知道,这个过程实际是“活马当死马医”。
但一旦人们在意念上已经把现实当成了“死马”,他们的选择也很容易推断了——“既然马都死了,为什么不尝试更猛的药呢?”那么原本离经叛道的选项也许就更容易被接受了。
说到这里要回到川普事件。实际上川普在政坛上位,并不被认为是个别事件。同一时间,欧洲的民粹主义也在崛起,一度让人们担心整个政坛的风向都会变。人们在对旧有政治形象的厌恶感情驱使下,喜欢选出一些“新鲜的”,“有活力的”,“不一样的”(也许是离经叛道的)领导人。这一幕在奥地利、希腊、意大利、阿根廷、乌克兰(新选上的总统是个喜剧演员)都上演了。现在梅姨退位后,也许英国也将上演同样的戏码。
并不是说这样选出来的领导人就不好,很多时候“反败为胜”靠的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但无疑,这些都是危险的选项。回想一下,二战的诸位发起人也是好多年前人们被恐惧所统治的时候,选出来的激进领导人。即使,川普们在政坛上真的成功了,我想,我们仍然不会号召下一代人去效仿他。
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激进的手段,也许说明的是,我们的世界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贫富分化,旧产业的失业率提升,社会不稳定因素出现……人们对于老式的政治家解决问题的能力“忍无可忍”,于是“无可奈何”地选择了未曾尝试过的解决方法,企图“死马当活马医”。这也许是过去那么多让人大跌眼镜的事件的共性原因。但也许过了这么久,好多人已经开始发现,其实当时的自己并没有“忍无可忍”,也不是“无可奈何”,马也没死,先死的是自己的理智,而正是自己放弃了理智。
人人都想要“反败为胜”,我并不否认“死马当活马医”的价值。但在将现实当成“死马”之前,还是先探清楚它的鼻息吧。
谢谢阅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