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度的代价
来看一则新闻【被辟谣了!感谢读者提醒!后面辩证看哈】——
2月28日,意大利政府考虑只公布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数目,不再公布轻症确诊患者数,以避免让民众过度恐慌。目前意大利确诊病例已超过600个,确诊病例猛增让恐慌蔓延,意政府将其归因于病毒检测过多,正在考虑转变检测方式。
是不是好多人就要大呼“熟悉的剧情”了呢?
疫情爆发→相关部门响应→相关部门因为某些考虑停止公布消息。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对很多人来说,公开透明是不容妥协的“至善”。那为何不同时不同地的相关部门仍然会如此处理问题?真的是都渎职都徇私,还是另有隐情?
今天我们简单地聊聊它。
引用下世界卫生组织最近一个人说的话:
“妄用大流行病一字,不会有任何有形好处,反而放大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恐惧及污名”,“宣告大流行病,更可能意味着无法遏制病毒,但这并非事实。”
“放大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恐惧”,是的,也就是说,透明度,是有代价的。
通俗易懂的例子:
代价就体现在库存甚至产能的一轮又一轮波动。有时候这种周期波动是很煎熬的,每次重新寻找平衡都耗费时间和资源的。
(当然真正的平衡状态几乎从不能被观察到过,有位投资大佬说,经济就像钟摆,总是摆到不同的极端,真正的平衡点却往往是摆得最快、历经时间最短的时候。个人挺认同的。)
好,下面到掉书袋时间。
为什么会有周期呢,或者说,透明的成本最根本的来源是什么?可以回顾下之前解释资本主义一文中的例子,10家鞋厂之所以都按照自己看到的市场状况生产了鞋子最终导致过剩,是因为不知道其他鞋厂会怎么做,也就是,一切的起源都是——
信息不对称
有人问,不都要求透明了吗,怎么还是信息不对称呀,难道不透明就没有信息不对称了吗?
问得好,答案是,信息对称,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它就像经济的均衡状态一样只存在在钟摆最快的那一瞬间,为啥呢?
比较容易想到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种,因为人永远不会完全相信其他人,永远会怀疑消息源的“居心”。
就像上面的那张超市的告示,人们看了笑一笑,只会继续抢,为什么?人会说,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骗我?
同样对于政府,今天公布增加了数千例疑似,但声称可防可控,人也会问,是不是隐瞒了些什么,按照人们浅薄的医学知识,会怀疑,这怎么可能是可防可控?
很多时候真相看起来荒诞不经,而最合人们胃口的那些“阴谋”只是某些无聊人的臆想,但人们仍然会怀疑这世界背后有一场“大阴谋”。所以最保险的做法理所当然地是保护自己。
第二个原因是人们的信息来源实在有太多了,也因此人会不断地去寻找新的消息,永远不会觉得自己已经完全知道了需要知道的信息。
即使自己无比相信官方的数据,但身边一个,两个,三个人都神色紧张,人就有可能怀疑有什么别人知道而我不知道的事情。
所以结论还是,抢了再说。人会让自己“变瞎”。
人之常理,人之常理。
所以,信息透明的成本,依靠官方有时候并不能很好地对冲,官方都想做到最理想的,“民众知道但不恐慌”,但更多的情况是,需要在“民众无知于是不恐慌”和“民众知道但不必要地过度恐慌”的两难中间做出选择。
选了前者,就有可能被打脸,选择后者,恐慌之下,社会成本未必比前者小。
所以什么样的透明是有用的呢?针对上面说的两个问题好好解决下就有用。
参照下这次新加坡和香港就知道了。这两个地方的政府部门,在疫情一开始就坚定地公布消息,民众也非常坦然地接受了这些信息。两地都在第一点上做得很好,这个是日积月累的公信力。当然,香港也出现了一些厕纸抢购的情形,说明第二点还是有不足。
而第二点,想做好就非常薛定谔了。毕竟发布了消息,也得听者(的短板)足够冷静、有常识不是,要不然,一个人两个人的恐慌,就有可能“带坏”所有人。
反观国内,疫情初期一些消息的发布过后就被打脸,这个根本原因是过去对信息的处理方式累积起来了公信力不足的状况,然后在两难之中选了前者,然后不幸被打脸。
总的来说,消除不确定性,没有捷径。
希望哪天,我们也能透明度更高,这个不仅需要官方的努力,民众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辨别力)也很重要。
一起加油,天佑中华!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