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原野,渐行渐远的记忆

故乡的原野,渐行渐远的记忆

文 / 孙德国

我的童年是在鲁北平原的农村度过的。鲁北平原以慈母般的胸怀呵护着生活在她怀抱中的各种精灵,肥沃的红土地里孕育出的农作物和植物,哺育出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子民,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村庄春天的原野一片生机,到处都弥漫着草木清新的气息。农家粪滋润着黑黝黝的麦苗茁壮生长。麦子抽穗时,引来不知名的各种鸟儿在麦地中蹦蹦跳跳,捉食田间草丛中的小虫。广袤的荒地或壕沟边枝叶茂盛能遮风避雨的蒿子棵旁,随时可见“阿拉鸟”在草根边筑起精致的圆巢。勤劳的鸟儿用干如发丝的绒草将窝铺好,在春天这个明媚的季节里生儿育女。打草时不经意发现三四个点缀着黑点儿的鸟蛋,有时还有两三只刚破壳而出幼雏,身披着一层细细的绒毛,张着橘黄的喙,等待外出寻食的母鸟。

土地真是神奇的宝藏。村外大片大片草木不生的光秃秃盐碱地上,泛起一层白花花的碱土,太阳出来后却冰雪般消融的无影无踪。勤劳的村民们赶在太阳出来前早早起床,借着东方天空微亮的光,用绊子草制成的刷子把地表泛白的一层碱土轻轻剥起,然后用扫帚把盐碱土收起,接受盐碱地的友情馈赠。秋后收获下的萝卜、白菜叶子,将萝卜白菜叶与碱土一层层码好,腌制出的咸菜不易腐烂,脆生生的,异常好吃。

夏天的原野满目青葱,各种花的香味在空气中酝酿。绿油油的玉米地,粗壮的玉米像士兵站成的方队,使劲儿地拔着节,站在玉米地里,似乎能听到它们争先恐后“嘎嘎”的拔节声。大片的高粱地鹤立鸡群般俯瞰着长势低矮的其他庄稼,藐视地露着骄傲的微笑,微风一吹沙沙作响,似千军万马,铁马冰河入梦来。谷子像窈窕的少女,展示着袅娜的身姿,微风吹拂中呢喃地说着悄悄话。壕沟中、田野里,杂草丛生,各种不知名红的、紫的、粉的花儿争相斗艳,开得漫山遍野,引来勤劳的蜜蜂在花蕊中穿梭忙碌。走在田埂上,野兔猛地从路边庄稼丛中蹿出来,把人惊一跳,待回过神来,野兔早已一溜烟跑没了踪影。

雨后的原野,雨水沟满壕平,青蛙悠然自得地在水中呱呱叫着,相互嬉戏。碰上连阴雨的天气,茅子草腐烂的根部会长出大大小小的“毛窝窝”,像一个个幼小的精灵,打着小伞偷偷地钻出地面。此时如及时采摘,不一会儿能采上小半篮。在玉米地中弯腰行走,找寻长在玉米棵上拳头般大小黑黑的“谷酶”。把采到的“毛窝窝”和“谷酶”清洗干净,炒着吃,或拌在虾酱中,全家人吃得大汗淋漓,不啻于分享一顿饕餮盛宴。

秋后的原野硕果累累,农作物的清香在空气中游动。金黄谷穗像成熟的少女,害羞地低下头。高粱挺拔地站在原野上,红红的高粱穗像风吹日晒农民的脸庞,享受着丰收的喜悦。饱满的黄豆粒快要撑破披在身上的外衣,随时准备从母体中胀裂蹦出。庄稼收割完了,把田间壕沟中成熟的蒿子棵、黄荆菜棵砍掉,拉到村边的场院里,曝晒上几天,把种子扬干净,到村中的油坊中用压榨机轧出滴滴食油。看着被挤轧而出的缕缕清香,对于营养匮乏的农家人来说,流淌而出的更是生活的幸福与希望。轧出的苦油拌上萝卜条,满嘴清苦,但非常养生,对治疗肝炎有神奇疗效。

在野外豆子地的沟壕边,极易发现沟边有一大堆松土,那便是仓鼠窝了。看外面松土的多少即可推断洞内有无粮食,松土多说明仓鼠洞深,储藏的粮食多。拿把锋利的铁锨,顺着仓鼠洞口慢慢挖,仓鼠洞始终是松软的。挖到仓鼠的“卧室”后,便是它的“粮仓”了。“勤劳”的仓鼠洞内多贮存着豆子等粮食(豆棵矮仓鼠易偷盗),有时会挖出半袋子,无异于一份“意外”的劳动收入。把挖到的豆子背回家,用水淘上几遍晒干,掺入玉米粒中磨成面,蒸窝头吃。在那个物质较为匮乏的年代,填饱肚皮成为每户农家的首要任务,无暇顾忌会不会被传染疾病。

冬天的原野一片萧杀,满目光秃凄凉冰冷。原野上的庄稼全部倒下,像卸甲归田溃散的士兵,被牛马车拉到村庄周围,撺成大大小小的堆。村庄顿时变得臃肿起来,像披了厚厚的棉衣的老人。村边的芦苇也收割了,野外一片荒芜。只剩下那遒劲的老枣树,在原野上孤独地张着弯曲的枝桠伸向天空,似乎在诉说着生活的艰辛和寒冬的萧瑟。一场大雪,原野顿时披上了一件雪白的礼服。大人孩子缩在家里,喝着玉米面的粘粥,啃着玉米面窝窝头,吃着咸萝卜条。太阳出来,村中开始鲜活起来,大街上的南墙根下,人头攒动,上了岁数的老人拿着长长的烟斗相互拉着家常。收割下的芦苇,村民利用冬天不用下地耕作的机会,家家户户开始编织苇帘。一时间,很多农户家里响起“啪嗒啪嗒”编织苇帘的响声。织成的苇帘卖到几十里外的镇上,换回点儿零花钱,年底给全家人置身新衣新帽,到集市上买点儿肉改善一下生活,慰劳慰劳全家人匮乏的胃口。

如今故乡的原野,四季已不像昔日那样泾渭分明。农作物趋于单一,芦苇消逝,鸟儿不再,土地贫瘠,环境恶化,一切颜色已经褪色。昔日原野如画般的风景已渐行渐远,沉淀成永久的回忆,成为生长在那个年代人们心目中的一道永恒的风景。

作者:孙德国,山东无棣人,现就职于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发表散文五十余篇,作品散见于《人民司法.天平》《大众日报》《山东法制报》《齐鲁晚报》《滨州日报》《鲁北晚报》《鲁中晨报》等报刊。

(0)

相关推荐

  • 陈新安 | 原 野 秋 色

    原 野 秋 色  文/陈新安 秋天,是一个色彩绚丽的世界,一个五谷丰登,果蔬飘香的季节. 秋分过后,一个风轻云淡的日子.清晨,我站在故乡的八公原上,眺望远处,天更高,云更淡,原野一片灿烂,就像一幅五彩 ...

  • 晨之风乡土散文《带着这身土味儿前行》

    在泥地里长大的我曾不止一次坦言,尽管进了城市,今天的我还是一个农民.我是一株豫东大野里的红高粱,血管里流淌的是黄土地染就的血液,骨子里涌动的始终是激情燃烧的乡土因子.也许就是这种情结促使我在多个场所, ...

  • 在故乡周边,寻找曾经记忆的路标

    早上五点多,在雨声中醒来,又在雨停后走出家门,去还原一场早就打算到故乡周围去走走的愿望. 车子经过土桥西林村.欧家岭村,然后到达满是种植树木苗圃的广坪地带.故乡山边那种满了庄稼的山岭,从故乡附近缓缓流 ...

  • 故乡的美丽,是记忆中的沙枣花

    作者:子墨 一片黄沙戈壁,荒芜着雄浑与苍远:弯曲的古道边缘,一株怪枝嶙峋的沙枣树,简单而苍凉:枝上一朵朵沙枣花,虽然普通而小的不起眼,但却构成了我人生回忆里不朽的篇章. --题记 西北的风,是苍劲的, ...

  • 闫建军||故乡琐记之一——故乡的原野

    闫建军||故乡琐记之一——故乡的原野

  • 渐行渐远的记忆

    散文福地杂志专辑 您追逐梦想的纯文学平台 盛夏,午后的乡村,天边有一朵白云悠然飘过. 东边的山梁,起伏舒缓,徐迂婉转,沿着由北而南的方向,延伸屏立,这让人想起了蛇形龙游的灵动姿态.地势上的龙行虎踞,伴 ...

  • 散文||故乡的原野

    故乡的原野 我的故乡濉溪坐落在一望无际的淮北平原的中部,是小麦.玉米.高粱.黄豆等粮食作物的生产基地.故乡的原野很开阔.平坦,土壤也很肥沃. 故乡的原野是蓝天下铺卷着的大幅画卷:或春意盎然,碧波微漾: ...

  • 中国诗歌报内蒙古工作室临屏诗《故乡暮色》《勒勒车记忆》《夏日情韵》精华版第159期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点亮生活!让诗歌温暖人生!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

  • 春日,故乡消失的做坯记忆|原乡

    [春节在故乡,一众乡友说,朱老师,笃"土节"(方言,土砖)还没写吧?其时我提到笃土节时一个细节,虽说已是春天,但光脚踩泥,还是会冷得打激灵的,席间做过土节的人都清楚这个细节.我本以 ...

  • 四川过大年:年味渐行渐远,记忆历久弥新

    [小编寄语]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都以各自最为隆重的方式的来庆贺这个节日.回不去的是过去,忘不了的是记忆,道不尽的是乡愁.为迎接春节到来,反映各地春节习俗和风土人情,小编特邀请山东.山西.河南 ...

  • 儿时的故乡,老去的记忆

    回故乡,是为了寻找童年的记忆和老去的岁月. 定格在儿时的故乡,环境优美,人际祥和.全村十多户人家,百多名人口.你帮我顾,躬亲和睦,生机盎然.让我魂牵梦绕,无限向往与陶醉. 我的祖屋,座落在圆椅型的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