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不买账,两条路线纠缠!中国新能源车往哪里走?

点击上方“蓝字”

带你“透过表象看真相”

两点之间未必直线最短,有时迂回曲折能够更快地抵达终点。

导读:如果说纯电动汽车拥有的是一个有缺陷的当下,那么氢燃料汽车面临的则是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中国未来走哪条路?

总有一些领域的进步,大家公认是趋势,但消费者就是迟迟不买账,新能源汽车便是一例。

既有双积分政策、国家补贴政策等撑腰,又有限行限购政策都为新能源车型开绿灯,还顺应环保大趋势,但新能源汽车仍未迎来全面的市场爆发。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全球乘用车销量的占比预计为3%。而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9.6万辆,占整个汽车市场销量比例为3.75%。

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不仅是传统市场的思维转变速度慢,更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自身技术不达标,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其中一大制约因素便在于新能源车的电池问题。

根据《2019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中国首选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不足一成,担心“电池技术不够成熟”的受访意向车主占42%。

无独有偶,在德国,调查显示, 56%认为电池续航里程太短,38%认为充电网络太少;大部分法国消费者也对新能源汽车存疑。

奥纬咨询发布的《电动汽车销售有望在欧洲提速》报告显示,2019年,在对1000多个法国消费者的调查中发现,有76%的人有购买电动汽车的意愿。

绝大多数调查者表示,自己并不会真正购买电动汽车,电池续航能力和成本是其主要顾虑。而在新能源车电池的种种争议中,锂电池和氢燃料谁才是未来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

热门好书

福 卡 智 库

01

纯电动汽车和氢燃料汽车孰优孰劣?

自新能源之风盛行以来,以锂电池为动力的纯电动汽车一直独占鳌头,曾被人奚落“产业化落后锂电池汽车不止十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如今呼声也日益高涨。

纯电动汽车和氢燃料汽车孰优孰劣?

从技术难度看,纯电动汽车作为稳扎稳打的“老大哥”自然底气十足。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技术成熟、产业链完善、可以批量化生产且生产成本低,正处于规模效应扩大阶段。

而氢燃料电池制造难度大,对于质子交换膜、关键材料催化剂、双极板等技术要求高,任何一道技术难关的攻破都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和长时间的积累,无法一蹴而就。

从车辆性能看,氢燃料电池远胜于动力电池。续航问题一直是纯电动汽车的一大痛点,市面大部分纯电动汽车购车时续航是500公里,可是到手之后也许只能开300公里,甚至更少,被车主调侃这是“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差距。

充电慢(3—8小时)更是让这一问题雪上加霜。而锂电池之所短正是氢燃料电池之所长,比如燃料补给时间只需要3—20分钟,续航里程轻易可达600公里以上。能量密度目前能达到600Wh/kg,理论上限是1万—2万Wh/kg,提升空间巨大。

从节能环保看,氢燃料汽车更符合新能源的环保理念。因为电池寿命的问题,同样使用15年30万公里左右(差不多是传统内燃机车和常规混合动力车的寿命),纯电动车要使用三组巨量的电池,这会产生巨大的污染。就现阶段的技术而言,远远超过内燃机排放的污染。

而氢燃料电池能量转化效率高达60%以上,比燃油车最高水平也高了接近1倍,在运行过程中“唯一排放到环境中的是水”,具备极高的环保特征。

福 卡 智 库

02

成本是氢燃料汽车第一道门槛

综合来看,未来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必将会有氢燃料电池汽车一席之地。甚至有专家称氢燃料电池汽车为“终极环保汽车”,但由于成本居高不下,氢燃料新能源汽车“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推广进度仍面临较大挑战。且经常被放在2050年这个尺度的“远景”上去讨论。

据中国氢能联盟数据统计显示, 2050年在能源体系中,氢占10%,氢需量6000万吨,产值10万亿元。

从数字来看,氢能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最终或有望成为一个年产值以万亿计量的大产业。

然而,从现实来看,成本是氢燃料汽车第一道门槛,也是终极决定者。目前的制氢方法,主要有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石油制氢、工业副产气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等五种技术路线。

即便是成本最低的煤制氢,最低成本依然超过10.5元/公斤,最高成本超过17元/公斤。到了使用环节,一公斤氢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需要60元。

对比下来,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每跑100公里所消耗的燃料费用,大约是柴油车的1.5倍、汽油车的3倍还多。

不少专家判断,氢燃料汽车“平价”至少要等十年。面对无法降低的成本,为了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政府不得不用上补贴大法。

然而这样一来,靠补贴的新能源企业是假生存,一旦补贴退坡就将现出原形。以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宇通客车为例,2016年的利润40.5亿元,而当期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高达99.5亿元,但2017年补贴跌至53.4亿元,净利润也随之下滑至31.3亿元。

成本降不下来,市场难以形成,氢燃料电池汽车注定只能“昙花一现”。这从国内氢燃料汽车的上一波发展热潮可窥一斑。

世纪之交,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刚刚开始实施,要发展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三种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当时,不管在实际重视程度上,还是国拨经费的侧重上,都是以燃料电池为主的。

上海市甚至提出了一个燃料电池汽车“百千万计划”:2008年要达到100辆,2010年达到1000辆,2012年实现万辆级。

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上汽集团与同济大学等共同开发了20辆燃料电池轿车作为赛时公用车。

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有196辆燃料电池汽车参加运行(其中,燃料电池轿车90辆、燃料电池公交车6辆、燃料电池观光车100辆,历时6个月,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燃料车示范项目之一)。

然而,此时的氢燃料电池车只是为了满足政策需要而拼凑起来的。成本的硬伤决定了氢燃料电池当时难以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更别提商业化的加氢站,这股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热潮只能熄火,2015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仅有10辆。

福 卡 智 库

03

不确定的未来

如果说纯电动汽车拥有的是一个有缺陷的当下,那么氢燃料汽车面临的则是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面对氢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这一岔路口,不同国家也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战略。

以德国为首的欧盟国家是纯电动车这一路径的“领头羊”,德国政府自2007年就在“电池2020”政策框架下,为电动汽车电池研发提供支持。

研发主要方向是面向未来的锂电池系统材料和过程控制技术,目的是为了生产新一代储能更高、续航里程更远的电池系统,并同时兼顾安全性和成本。

德国乃至欧盟也曾多次举行“电池”峰会,商讨在欧洲生产电池的解决方案。

日本则死抱着“氢燃料”不放松。早在2009年,日本政府就鼓励发展氢能源汽车,在2014年,更是将建设氢能源社会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计划到2030年,日本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80万辆。

那么,究竟是走德国路线还是日本路线?

事实上,这不仅取决于氢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本身的优劣,更取决于各个国家的自身国情。

锂电池相对较低的技术门槛和成本意味着德国路线具有普遍性,况且,德国汽车产业历史悠久,技术积累雄厚,对电动汽车的研发也走在世界前列,自然推动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动力较大。

而日本路线具有国情特殊性,岛国日本资源匮乏,电力更是如此,而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更是让日本抛弃核电,转而加大对火电的投入。这一举措导致日本对化石燃料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同时也让日本愈发依赖能源进口。

将自己的命运放在别人手里,显然是日本不愿意见到的,因此,寻找一个清洁高效、同时又能在本土制备的能源成为日本第一目标,这也是日本为何如此钟爱氢燃料电池的主要原因。

福 卡 智 库

04

第三条道路

对于中国来说,不可能在单一路线上一条道走到黑。

一来,从长远来看,氢燃料电池是未来,但中国不具备先发优势,且进度较慢,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例如,2014年12月丰田推出MIRAI氢燃料电池汽车,两年后上汽推出搭载氢燃料电池的荣威950FCV轿车和大通FCV80客车。

时间上看差不多,但从技术和实用上看差别巨大。截至2019年底,丰田MIRAI在全球的销量已经接近1万辆,而上汽荣威950FCV轿车只生产了几十辆,且基本只做展示用。

二来,诸侯割据历来是我国的汽车市场的痼疾,新能源车也难逃此劫。

尤其是补贴推出后,各地方城市对当地企业保护倾向浓重,各地制定的政策都不利外地车企进入。有数据显示,地方保护直接导致全国70%的地方市场外地新能源汽车难以进入。

如此一来,中国武功已被全国几十个诸侯间的地方战略所撕裂,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选择。

可见,对于正试图在新能源车领域弯道超车的中国而言,未来则大概率要走一条氢电共存、氢电互补的第三条道路。

短期来看,电多氢少的格局难以改变,毕竟,成本是决定电还是氢的唯一标准,而技术进步是降低成本、产业化生产的首要手段。

然而,大部分时间里技术难以突破,不是科学家的黔驴技穷、思维枯竭,而是基础与环境的束缚,如各种材料、整体技术体系等,所以必须熬、必须等,但是“企业家+资本家”很难有这样的定力。

这就决定了能源结构调整若要快速见效,离不开相对成熟的锂电池汽车的发展。

更长远地看,中国市场太大,各地方模式及资源禀赋各异,电与氢都各有其位,锂电池汽车更适用于城市、短途、乘用车等领域。

而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储能、长距离运输工具上有较大的潜在优势,更适用于满足量大面广的远程公交、双班出租、城市物流、长途运输等市场需求。

总之,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之源,不是谁替代谁、你死我活的绝对替代,而更可能是一个两强相存、齐头并进的双轮前进时代。

文章看不够

我们还有视频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