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吗:鱼类身上有一层防护衣,用来抵御大部分病毒和细菌的感染

泥鳅,我小时候可抓过不少。拿上一个竹篓,带上锄头,在农作物收割后,用锄头将泥土刨开,便能找到很多小孔洞。顺着这些孔洞继续往下寻,便可以找到泥鳅。抓过泥鳅的鱼友都知道,泥鳅没那么好抓,毕竟滑溜溜的手感,很容易让泥鳅从手中逃去。为什么,泥鳅这么滑?究竟还是泥鳅分泌的粘液在作怪。

观赏鱼的黏膜从何而来?

可以说,只要是鱼,他们都会分泌出粘液来。鱼类的黏膜,金钟罩一般的存在。一条鱼在水里面游弋,和水接触的面积最大的部位无非就是皮肤了。水中并不是没有任何细菌的。这些细菌不愿意流浪,他们希望寻找到一个温暖的家,他们认为,自己的最终归宿就是鱼类。

鱼类为了防御抵抗细菌,便分泌出粘液,在自己的身上形成了一个防护罩,将细菌拒之门外。鱼类的黏膜其实就是一个免疫系统。他们是观赏鱼为了保护自己,从而分泌出来遍布全身的一种物质。除了免疫细菌以外,黏膜还具备润滑自身的效果。用泥鳅来举个例子。光滑的泥鳅在一定程度之上更加容易钻到一些小孔小缝之中,利于躲避。并且,黏膜能够减少水流对观赏鱼自身形成的阻力,游动起来会更加的省力。虽然,黏膜在观赏鱼的免疫系统中似乎并不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同样,黏膜是不能缺失的。

但是,黏膜并不是没有使用期限的。人类使用的工具物品都有一个寿命,同样,鱼类的黏膜也是有使用寿命的。不同种类的观赏鱼黏膜更换期不一样,但至少可以确定是一定会更换的。有的一周换一次,有的一个月换一次。旧的黏膜脱落,新的黏膜会取而代之。

黏膜表现出来的病态。

免疫系统也有被摧毁的时候,黏膜显然也不例外。

最能直接导致黏膜失效的,无非就是体表的创伤。跳缸,是最为严重的。观赏鱼跳缸之后,体表的黏膜包括内部的所有免疫细胞都会死亡。如果及时放回水里其实还好,黏膜会全部发白,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脱落现象,长出新的黏膜。时间长一些估计就回天乏术了。如果黏膜破坏了,比如你经常伸手下去撸鱼,黏膜缺失,还会导致其观赏鱼体表被细菌侵入。

冬天,北方的鱼友可能鱼缸水温不放加热棒的时候温度会很低,容易冻伤鱼。亦或是在大冬天的时候买鱼,保温措施没有做好,同样导致观赏鱼冻伤。广温鱼冷水鱼或许还好,热带鱼会直接死亡。冻伤之后的观赏鱼黏膜也会随之脱落。因为在冻伤的时候黏膜中的细胞也被冻死了,黏膜中要是没有了免疫细胞,那么起到的免疫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

多数时候只要不是大面积的体表受创,黏膜并不会出现什么脱落,发白之类的现象。

观赏鱼的黏膜,相对而言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免疫系统。把鱼类体表的黏膜保护好了,鱼病也不会太过于猖狂。

这里是养鱼说,如果你也喜欢饲养观赏鱼,不妨动动手指点个关注,所有养鱼所要知道的都在这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