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 周杨小晓:穿越时光机
周杨小晓
1988年出生于重庆
2011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
2011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
2014年重庆科技学院 教师
油画媒介丰富了我的绘画语言,同时也丰富的我的情感与观念,彻底地从自己的现实日常出发去表达,并对之加以情感的厚度,充满自由与漫想,这是我的日记体绘画重要的一束特点,我希望我的作品也是我自己重要的情感日志。
我的作品一直与人的心理情绪和表达有关,通过观察社会中的微现象,以个人的视角来解读社会,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可以随时随地的表达我的情绪和思考,日记体绘画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合适的载体。当我们纵观艺术史,不管是各种主义,各种流派,这些大大小小的观念分支,对于艺术家而言,最终看到的是如何面对时间,生活,存在等这些基本而又现实的问题,而艺术家的工作只是在不多的建立新的诠释方式。
《时光机》 丙烯 200cmx200cm 2013
经过初期的实验,我确定了这种形式就是我想要的,我开始了进一步的探索,这种探索的结果呈现在了作品《遗址》系列上,与其他日记体绘画不同,我用日记体绘画的方式更多的是来展现我对生活的场景,对生老病死,对人情世故等等的感受,然而这一过程其实是静虑的,我其实就是通过绘画来回答自己的问题: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并在其中寻找进一步“自我优化”的可能。我的日记对于他人或是自己都是敞亮的,它并不仅仅是传统的日记,只是借用了时间,空间来重新取样组合成日常生活,虽然它可能并不是完全真实的样子,但却是我心理的真实生活,也是我与外界建立联系的手段。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丙烯 120x140cm 2015
《day by day2》 丙烯 100cm 2015
我创作作品的最重要的创作线索,就是和我自己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不是简单的表现现实,而是对现实的加工,对现实的联想,这种现实的联想方向就是我一直在思考自己与这个社会的关系,从我的身份来看,我生在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相交接的时代,他是在这个夹缝之中并正直青春期期的年轻人,这样的时代让我感到压抑,并缺乏安全感,通过对自己现实生活的的整理,去隐喻那个“复杂”社会现实,我们80后这代人代人,夹杂在两个不同的文化层面之下,一方面是中国本土的文化,另一方面又是西方大量的文化涌入中国,两种不同的文化迅速的夹杂在一起,并且那又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青年人是在这种巨大的社会变革中适应不了的,他只能自己对自己不断的发问,因为没有那样的经验告诉他们该如何是好。
《reading》 丙烯 120x140cm 2015
《Flosting》 acrylic on canvas 180x280cm 2014
我的每一个构图与画面,都像是一个具体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与自己,朋友,家庭,社会有关,被图像化了的问题,里面有叙事,但这种现实问题不是简单的呈现,而是带着一种神秘色彩,一种自由漫想的表现方式,但在这些绘画作品之中,更多的是一种直觉与情感,不是通过符号,文字去阐释自己的疑惑,而是通过怪异的绘画形式与绘画语言去让人直接意识到我内心的想与质疑,希望观众能直接地感受我与我的家庭和这个社会的关系,这也是艺术家的在日记体绘画概念上的生发,从我的作品可以看出更多是一些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现实生活图像,是一种在个人经验与集体经验之间游离的状态,我把版画技法运用到油画媒介的时候,通过在画面效果与现实生活的不断的转变,从游离的状态彻底回到自己的日常,自己经验里去,油画媒介丰富了我的绘画语言,同时也丰富的我的情感与观念,彻底地从自己的现实日常出发去表达,并对之加以情感的厚度,充满自由与漫想,这是我的日记体绘画重要的一束特点,我希望我的作品也是我自己重要的情感日志。
《pópó》acrylic on canvas 160x200cm 2014
《pópó》局部1
《pópó》局部2
《旧址-妇联》 油画 100x120cm 2013
《旧址-泳池》油画 100x120cm 2013
《stop》 油画 100x120cm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