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伊登》——按下重启,源自人无法抗拒对生命起点的依恋

戳蓝色字“谁知西去路”关注我们哟!

电影:《马丁·伊登》

类型:剧情

导演:皮耶特罗·马切罗

编剧:毛里齐奥·布拉奇、皮耶特罗·马切罗

主演:卢卡·马里内利、杰西卡·塞西

上映时间:2019年9月2日(威尼斯电影节)

奖项: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男演员等

《马丁·伊登》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创作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电影版的《马丁·伊登》在拍摄时把故事背景放到了意大利,文化隔阂相对较深,陌生的语言,甚至不是英语。拍摄风格很像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港片或者音乐MV,主角穿过不同地方的街道,人头攒动,人物群像式的展现,对准镜头露出或悲或喜的神态,像观看默片,有一种疏离感和回忆感,甚至是不愿意直视它,这与观赏体验不好有区别,主要是不愿意想起那些有颜色的回忆。

一个穷苦人变身跻身上流社会的作家,本来是一个励志故事,然而,影片更集中展现马丁·伊登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挣扎和精神变化,它是抽象且私人的哲学层面的思考,试图追问宇宙的终极意义、人生的价值。一个人在海边的徜徉给予了马丁·伊登许多思想的留白,但这些空白的部分充斥着现实的压迫,使得诗意浸满了底层穷苦人竭尽全力活下去的艰难血泪和呐喊,也使人物形象逐渐饱满。从穷人变成作家,不是一个理想家的空穴来风,而是现实家穿破阶层发出自己声音的壮举。

倘若没有偶遇上流社会的伊琳娜小姐,青年水手马丁·伊登仍然是一个小学没毕业,常年混迹于社会底层的穷人。伊琳娜小姐对他颇有好感,借给他许多书看,算是他的启蒙老师,提示他必须接受教育才能独立思考,才能有未来。马丁·伊登自己也非常上进,到旧书铺一口气买了很多书,利用工作闲余时间努力阅读,尝试写作。

遭遇接连失业以后,马丁·伊登看到报纸上的征稿启事,萌生了当作家的想法。这种做法引起周围人的强烈鄙夷,马丁·伊登做的是一件突破社会阶级限制的事情,他不但要自己去证明没受教育的人去当作家到底可行不可行,还要去尝试撕掉周围人给他贴的标签。后来,马丁·伊登与姐夫闹翻,离开了姐姐一家,一个人到乡下租房写作,他要扛住生活压力,打破自己的知识断层、阶级限制,和伊莲娜的感情也变得岌岌可危,爱情不能解决一切,写作也不能。

在走投无路之时,马丁终于收到了小说被录用的通知,稿酬是20万里拉。从此,一发不可收,渐渐地成为知名作家。要完成这些事情并不容易,人的坚持不懈,甚至是后来的成功,并非是一件极其有使命感、前瞻性的事。最终成功做成某件事的人可能并非一开始就拥有强大的信念、意志甚至是过人的远见,或许只是比旁人强大一点点,想法多一点点,真正让他们成功的因素是勤奋,即在做事情的时候受到各方面的磨砺。甚至有时候只是看一步走一步,无法停止,必须坚持,停一步就会全部崩盘,迫于无奈,必须走下去。

写作不仅要有哲学立场,做人也必须选择立场,即使什么都不选也是一种立场。在各种哲学立场的冲击下,不是某种主义分开了马丁和伊莲娜,而是他们本来就不是一类人,也是在“哲学外衣”的包装下,这部电影的变得有点艰涩。成为著名作家之后,马丁过上了奢华的生活,拥有了名利,却丢失了自我。写作本身没有意义,是生活赋予了它价值,而生活的主体是人,好好生活,好好认识你自己,一旦失去自我就等于失去了一切,这是一个亘古恒久的话题。

马丁·伊登与盖茨比有很多相同之处,底层起家,历经艰难险阻,跻身上流社会,但是,外在的一切都不能改变他的出身、记忆还有他眼中的世界,他们不管拥有多少还是会惦记自己得不到的,与短暂的“拥有”相比,永恒的“失去”才是人生的常态。所以,他们迷失了自我陷入极端痛苦空虚,无法接受假想的终点仅是起点的事实,无法真正地控制生活,因为他们一直在向外追求,没有让灵魂跟上身体的步伐。

只不过马丁·伊登主动做出了选择,人宁可什么都不要,也要知道自己到底是谁,这来自于对生命起点的依恋。

推 荐 阅 读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最痛苦的人生课题,不会因为美好的祝福而转移

《发掘》——如何与时间对抗,人类需要亲手敲响历史的警钟

《伊丽莎白不见了》——你被时间遗忘了的,你的身体都记得

《隐秘的生活》——为真理而战的无名英雄史诗,他们值得留下姓名

《正义的慈悲》——有人在等待正义的怜悯

《嗝嗝老师》——尝过人生冷暖,从“自助”走向“助人”

《巴拉》——自信源自深度自我接纳,人生需要自己定义

《丈夫得了抑郁症》——抑郁症告诉人们,生命的意义即生命本身

《恐怖直播》——总要有人出来赎罪,为那些死去的人

《第十一回》——真相很重要,生活也很重要

等春来

谁知西去路

简介:电影追剧·走走看看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