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郭杜街道温国堡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北距长安区行政中心仅1公里,是一座三面临水、一面壕沟的城堡式村庄。与陕西省档案馆、西安邮电大学、西安有色金属勘察设计院等单位为邻。4个村民小组,近300户,1200多人。耕地已被城市化建设和西部大学城全部征用。

千百年来,以崔、刘姓为主的100多户,辅之以周、来、韩、马、杨五大姓,聚合成村堡的核心力量。

俗名“温圪垯”,史册上曾经记载为“温相寺”“国安堡”“潏水渡津”“寺坡塔儿”诸多名称。

堡子西侧的南北沟道,被称为“子午古道”,是古时关中通往四川巴蜀的一条要道。原先叫“官马大道”,俗称“大义路”。新中国成立前后,村民还在这条坎坷的古道上,钻南山背盐、担炭、推硬柴。

如今变成宽阔通畅的子午大道。村南潏河上有座五孔石桥,史称“温国桥”,是原先出入秦岭子午谷必经之路。光绪末年,桥渐倾斜,宣统三年(1911)邑绅罗云章和好友王锡绶、谭焕文募资重修,桥南北立碑,邑举人任廷琇撰文记之。

堡门口的古槐(西安古树名木0392号),村人视为风脉,历史的象征。堡子保护最完整的要算东巷西巷的一段城墙。南坡上也有堡门,门楣还镶嵌青石匾额“国安堡”三个大字。南坡下修“菩萨庙”,南坡上修“无量庙”,西巷修“城隍庙”,东巷修“山神庙”,杨巷修“土地庙”,村北修“娘娘婆庙”(墩台庙)。

村相传建于隋代,唐中叶改名。据《陕西通志》载: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中宗李显四子李重茂作为皇后韦氏临朝称制的傀儡皇帝,后被李隆基(玄宗)推翻,将他封为温王,赐邑于樊川,称为“温国”。此地乃李重茂封邑,故得名“温国堡”;然而,民间还有一说。相传这里系唐朝宰相温大雅之花园,名“温相寺”(村人曾在村中“保义堂”井旁抄有碑文《重修温相寺记》,可惜遗失)。《新唐书·列传》载:“温大雅,字彦弘,并州祁人。”因温相府有虐待丫环张梅英,偷改家书,强迫已和张梅英缔结姑表姻亲的新科状元高文举于相府招亲的劣迹,古往今来,村中有忌演《花亭相会》类戏剧之规矩。

今子午大道潏河桥北码头,村人俗称“寺坡塔儿”,河岸缓坡曾名“簸箕掌”的地方,因常年河水冲刷,风剥雨蚀,年久失修,导致寺院墙倾屋塌,仅留塔身基座,直到近年修建潏河新桥时被毁。今村民马德忠(原住老堡子保义堂北邻)家门口尚有《重修温相寺记》青色石碑半截,黝黑发亮,字迹依稀可见。

1955年7月,该村与茅坡、崔家营村同建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名称“一心社”。1966年8月,郭杜人民公社改名“卫东人民公社”,温国堡改名“东强大队”,1971年9月恢复原名。

据新编《长安县志》记载,县内有狮子舞表演传统的村社,其中尤以郭杜镇温国堡之“青狮铜乐社”最为有名。

(崔保善)

崔保善,被人们誉为“西部边陲秦腔丑角一杰”,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多次荣获省部级及中国秦腔艺术节等汇演奖项。1950年11岁时被伯父送到西安三意社新生部学戏,深得社长苏育民的喜爱和赏识,师从名家王辅生,与萧玉玲、贠宗翰、刘养民、李毓琳等学友成为三意社的一批新生力量。1956年调由易俗社代管的西安秦腔实验剧团,与名家萧若兰、陈妙华、王保易、李箴民等联袂演出传统戏《三滴血》,在西安舞台风靡一时。1959年5月,被当时盛行的“挖角”风卷起而西出阳关,成为新疆乌鲁木齐新中秦剧院的一名丑角演员和兼职导演。

村中还有1950年在甘肃临洮野战军医院因劳累而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革命烈士崔廷汉(名家崔保善之父);1959年6月在青海民和县服役中因公牺牲的革命烈士崔俊永;1937年2月入党的老革命崔廷瑞;20世纪60年代的村中首批大学生、曾任解放军***某部大校(正师级)周九尉;陕西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副厅长来应琳;兰州军区后勤部驻西安办事处主任(副师级)刘学忠等。恢复考试制度后,1978年该村8名学生报考中专,有7人金榜题名,在全镇一时传为佳话。此后,全堡子每年至少有5名莘莘学子考入全国重点或普通高等院校。

投稿、闲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