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圣贤书

一.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

读好书,不读坏书。

我们平时吃饭都知道,如果吃了坏东西不仅不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营养,还会损害我们的身体,甚至让我们生病。所谓病从口入,就是这个道理。

同理。我们读书也是一样。如果读了不好的书,不仅不会提升我们的教养,还会损害我们的心智和精神,甚至让一个好人变坏,让一个原本很聪明的人变得糊涂。

人变坏了,变笨了,显而易见,他的生活肯定不会顺利。

由此可见啊,读书就应该读好书。只有读了好书,才能成为一个强大而聪明的好人,事业才能成功,才能过上好日子。

二.怎么才能读好书呢?

多读经文,少读时文。

圣人说时文很容易有止境,所以这些东西自然难以满足你。如果你有志于追求没有穷尽的大道,那就应该去读经文。

时文是什么呢?就是只能针对一个片面的事阐发一些具体,或者说片面的观点和道理,只能解决社会全局问题的一个点,这就是为流俗社会而服务的畅销书。

这种书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往好里说,可以说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往不好里说,也可以认为有很强的片面性。即便弄明白了书里面的道理,也顶多只是掌握一些小术解决一些小问题。

有术无道,止于术,遇到其他的问题,就束手无策了。而且在圣人看来那些写畅销书的人笨的连一些简单的具体问题都说不清楚,也给不出答案而且还绕来绕去的流散无穷。

经文是什么呢?就是万世而不易其道的经典书籍。

因为这些经典是圣人写的,圣人写这些书,不是自己观察一些社会现象而写出来的,而是法天则地,描述的是天地之道。

所以呢,这些道理,只要天地之道不改,它们就不会失效,不存在时效性的问题。

因为万物都是天地所生,理所当然的,天地之道可以应对和解决天下的一切事,所以不存在片面性。

这样的经典,是为事天治人而服务的书籍。读经典是为了通透大道。能通了大道,就能像庄子说的那样,做到应物无穷。

只有以大道为宗,以天地为依,以圣人为师,以经文为学。只有这样,在读书学习的这条路上,才能不碰头,才能没有止境。

读时文,就如同下雨,有时候,雨下的小,很快就干了,有时候,雨下的大一些,过几天也会干涸。

读经文则不然,它相当于找到了一个万江之源,它会永久的源源不断,绵绵不绝,川流不息。

三.什么书才能称为经典?

圣人之道传万世。

我们平时喜欢使用经典这两个字,来形容很多书,随随便便的,就把这本书称作经典,或者把那本书称作经典。

而实际上,经典二字是很严肃很神圣的,不可以随便使用。

能够传万世的书,才能称为经。能够作为唯一正确的标准,为天下立教化的圣人之道,才能称为典。

因为经典讲的是道,只要天地之道不变,只要宇宙的根本法则不变,那么它讲的道理,就是永恒有效的,并不会因为时境变迁而失灵。

时文则不然,它只是当下时代的产物,它讲的道理,过了这个时代,下个时代就不能用了。或者这个事能用,对另一个事就不能用了。

四.经典书的作者是谁?

经典都是我国历史上的圣人写出来的。

我们平时形容一个人笨到了极点,会说这个人不开窍。不开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什么都不通,不通的话,自然就不会明白道理。

不开窍的极端反面是什么呢?是什么都通,什么都明白,能够通天彻地,知周万物。

知周万物的意思就是说天下万事万物没有他不能通透的。什么都懂,无论做什么都能做成。这样聪明到了极致,能力也强大到了极致的人,就是圣人。

太笨的人是不开窍的,比笨人聪明一些的人,他们是开窍的。但是他们开的是凡人之窍,只能感知事物,而不能感知“道”。

普通人感知到的宇宙万物是分裂的碎片化的,是具体而繁复的。看上去世界非常的杂乱无序。

庄子讲的浑沌,则是人开了天门,这种开窍,和普通人用眼耳鼻口去感知事物是完全不一样的。圣人感受到的是一个作为整体的天地万物。

正所谓俗人以窍通物,圣人以道体物。

五.圣人是怎么来的呢?

合道而来。

一开始人与天本来就是相合的一体的,那时候的圣人非常多。

后来人和天地万物分开了,一些人通过修炼,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状态,重新与天相合,与万物相通,从而就产生了圣人。

六.中国的圣人有哪些呢?

主要有三皇五帝三王道儒法。

比如三皇五帝,夏禹,商汤,周文王既是圣人也是君王更是掌握民族最高文化和知识的人。华夏文明为什么长期以来有牢不可破的文化贵族意识呢?

因为我们的文明,是皇帝创立并流传下来的。他们既是皇帝,也是圣人,还是教化天下的老师。他们能够同时在智力上完备,道德上完备,能力上完备。

除了君王之外,像岐伯、伊尹、姜尚、管子、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这些掌握大道的人也可以称之为圣人。

七.道儒法家的圣人标准是一样的吗?

三个不同的圣人标准。

道家圣人,儒家圣人,法家圣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对道的运用也是不一样的。道都是一个道,但是用法各异。也就是管子说的其道为一,而用之各异。

对道家来说,合于天伦的人,是圣人。对儒家来说,极于人伦的人是圣人。对法家来说,通于权变的人是圣人。

这就是道儒法三家所定的圣人的三个不同的标准。

所以最终形成道应天,儒应人,法应事的应用。把通天彻地交给道家,把人伦纲常交给儒家,把应事治事交给法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