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博物院-《白山松水的记忆——吉林省历史文化陈列》

吉林省博物院新院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包含陈列展览区、藏品库房区、文物保护技术区、公众服务区和办公区五部分。其中陈列展览区建筑面积17700平方米,藏品库房区建筑面积6614平方米,文物保护技术区建筑面积1510平方米,公共服务区建筑面积2190平方米。主要展览有《白山松水的记忆——吉林省历史文化陈列》《吉林故事——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张伯驹夫妇捐献书画作品展》《瓷苑掇英——吉林省博物院院藏瓷器展》以及其它临展等。

白山松水的记忆——吉林省历史文化陈列

该展览是反映吉林地域历史文化的一部大型通史陈列。展览分为文明曙光、汉唐古韵、松漠雄风、明清华章四个部分,生动地展现了自有人类活动以来,吉林省的沧桑历史与变迁,反映了边疆各族人民不断的交流融合,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恢宏历史进程。

文明曙光。

前言。

远古人类

王府屯遗址。

仙人洞遗址。

玉鱼。

玉鱼特写。

榆树人。距今29800年,为旧石器时代。

榆树人头骨碎片化石。

安图人,距今26600年,属晚期智人阶段的古人类。

1964年,安图石门山出土了一枚人类第一前臼齿化石

立新遗址。

石人沟遗址。

大洞遗址。

氏族社会。

第二松花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

腰井子遗址。

聚宝山遗址。

玉环和玉斧。

左家山遗址。

左家山玉龙。高4.4厘米,宽3.8厘米,厚1.1厘米。玉石龙具有原创性,造型古朴,表面呈淡黄颜色,首尾衔接处有一处没有断开的缺口,中心圆孔较大,颈后背脊处系孔较小,龙首上嘴、鼻、眼、耳等器官清晰可辨,嘴向前凸,吻部较宽,双眼突出,双耳凸起。身体卷曲成环,龙身光素无纹饰,打磨光润。其原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左家山玉龙刷新了这一历史纪录,将历史界定在6500-6000年。它填补了松花江流域7000年前考古人类的空白,说明至少7000年前松花江流域、伊通河流域、长春地区就有人类居住。

青铜文明。

青铜文明时代文化分区表。

汉书遗址。分一期和二期两个文化层,一期相当于西周、二期相当于战国至汉初。

后太平遗址。

白石管饰。

青铜短剑。

青铜剑。1983年双辽县秀水乡出土。剑身长33厘米,由琵琶形剑身、扁喇叭形剑柄、枕状剑首三部分组成,造型精美,实为罕见之物。

汉唐时期

夫余、高句丽、渤海等古代民族,上自西汉、下至隋唐,开居住在吉林大地。夫余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其建立的夫余政权(公元前二世纪—494年)是东北地区最早的政权。夫余一直与中原王朝保持密切联系,文献记载,中央政府多次赐予夫余王印绶和玉匣。在已发掘的夫余墓葬中,有的采用木椁和青膏泥,这种习俗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前言

吉林省历史地图-西汉。

夫余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其建立的夫余政权(公元前二世纪—494年)是东北地区最早的政权。夫余一直与中原王朝保持密切联系,文献记载,中央政府多次赐予夫余王印绶和玉匣。

四角王铜印。古玺印上有钮,钮上穿孔以系绶印,佩戴在身上,故称“佩印”。

在已发掘的夫余墓葬中,有的采用木椁和青膏泥,这种习俗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帽儿山18号墓复原。

帛画(帽儿山18号墓出土)

鎏金铜面具。于20世纪40年代出土于吉林省吉林市东团山遗址。面具全长11.5厘米,额宽9厘米。出土时一耳已残缺,面部整体清晰可见。整个面具狭长,颧骨较高,鼻梁较平,眼睛细长,呈嘶叫状。专家研究后认为,面具描绘的是夫余国成年男子面貌,这为研究夫余人的相貌、发饰以及当时冶炼技术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错金银“丙午神钩” 。铜带钩长15.7厘米,通体错金银,宝石镶嵌,造型精美,铸工精巧。

仔细看它的正面,竟雕着一位鸟喙神人,两眼镶嵌蓝色宝石,额头镶一水滴状绿松石。

“神人”怀中双手搂抱一条大鱼,作正要吞食状。鱼通体以金银丝填成鳞片,神奇的是,鱼能上下活动却不会脱落。

尾部作飞鸟,口含一蓝色宝石;双足、双翅卷曲向后成环形。

背面中部有一凸起的圆钮,钮面错银,作卷云状,中心嵌一红宝石。它的背面一侧错金隶书铭文:“丙午神钩 君必高迁”。

下部饰飞凤,头足错金,翅、尾和体部错银。据介绍,此带钩被专家确定为东汉时期的文物,可以看出东汉错金银工艺的水平已经相当了不得,现代人都会为之叹服。

自左至右:双鸟回首式铜柄铁剑、双鸟回首式铜柄铁剑、环首铁刀、铁矛。

鎏金神兽铜牌饰。长11.5、宽7.2、厚0.15厘米,1981年吉林省榆树县老河深墓葬出土。正面铸一形如飞马的神兽,吻部作弯角上翘,形似犀牛。昂首扬尾,四蹄腾空,双翼伸展,作奔翔状。背面于神兽臀部作一横鼻。出土时牌面朝下,粘有纺织品和皮革残迹。

双龙鎏金铜当卢。

饰物。

甲胄。

甲胄前、后身。

高句丽。高句丽是中国东北的一支民族,是扶余的一支,在西汉时期臣服于汉朝,汉武帝曾在此处设立高句丽县。东汉初期,扶余王族的朱蒙在此称王,宣布高句丽王国建立。此后,高句丽就脱离了汉朝的控制,并且占据了朝鲜半岛北部一带。最初,高句丽的首都位于今辽宁新宾县,后来因为躲避汉朝兵锋而迁徙到了丸都城(集安)。三国以后,高句丽走向了强盛,占据了辽东半岛。公元427年,高句丽迁都平壤。


高句丽国王位序表。公元668年,被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历705年,传28王,经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在东北边疆历史发展中产生过重要影响。

五盔坟4号墓壁画复原。墓室四壁绘四神,以网状莲花火焰锦连续图案为衬地,在网纹衬地里绘有人物图像,或坐或立于莲台上,姿态各异。墓室四隅各绘怪兽托龙顶梁。梁枋上绘三条交结缠绕的龙,组成了二龙盘缠交结的连续图案。

第一重抹角石上绘日月神,人首龙身,相向飞翔。东角抹角石相接处,绘牛首人和飞仙。南角抹角石上绘冶铁和制轮人图。四角抹角石绘推磨人及乘龙仙人。四抹角石中部各绘l龙。给二重顶石绘伎乐人、日月星宿及流云纹。在第一、二重顶石抹角石底部,均绘一龙。藻井顶石绘一青龙,以流云和星宿衬地。壁画构图严谨,布局得当,形象生动,线条奔放有力,色彩热烈浓重。用红、黄、白、黑、绿、赭等色,直接画在石面上,异常牢固,色泽如新。属于高句丽晚期墓,代表着高句丽壁画艺术的较高成就。

高句丽战马。

镂空金饰。

“千秋万岁永固”文字砖。这种砖在东汉时和几何纹砖、楔形砖等共同用于陵墓,晋以后衰退,而高句丽使用这种风格的装饰砖则滞后了很多年。

汉白玉耳杯。高3.2、口长13、口宽9.5厘米。1958年吉林省集安县城内粮库出土。在古代,耳杯用于盛酒或羹,亦称“羽觞”。实用耳杯多为漆器,亦有陶质的,玉制耳杯为数甚少。此耳杯玉质光润晶莹,富丽端庄,系用新疆和田玉磨制而成。其形制与满城汉墓出土的料耳杯相似,当为汉代畿内工匠的杰作。可能是中央王朝馈赠之物。它不是高句丽自己的产物,很可能是中原王朝赏赐给高官贵人的礼物。小小的白玉耳杯,从中原辗转来到东北边疆,行程万水千山,时隔两千余年,仍然端庄优美,美白如初,称得上是汉魏玉器中的精品。

鎏金铜马具。

毌丘俭纪功碑(复制品)。

好太王碑拓本。

渤海国。渤海国于公元698年立国,于公元926年被契丹灭亡。在它存国的228年间曾拥有广阔的疆土,即囊括中国的吉林省与黑龙江省、朝鲜的咸镜北道与咸镜南道,以及现今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渤海国在敦化立都57年,作为渤海国早期王室贵族的陵寝,六鼎山古墓群建制古朴,与山形地貌浑然一体。

渤海世系表。

绿釉套兽。

长白灵光塔。地处于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境内,这是一座四角形的仿唐空心砖塔,总高度将近14米,共分为5层,灵光塔的外形和河南登封县境内的法王寺塔以及陕西境内的小雁塔有些相似。是目前保存下来唯一的渤海砖结构方形楼阁式建筑。

六顶山古墓群。唐代渤海国早中期王室贵族墓地。

渤海石狮(复制品)。通高64厘米,1949年吉林省敦化县贞惠公主墓出土。用花岗岩雕琢而成。渤海匠师以洗练而又细致的刀法,把守墓石狮刻画得威武雄健。石狮造型与陕西省唐乾陵的大石狮颇相一致,可以看出渤海的石雕艺术,与唐代一脉相承的关系。

龙头山古墓群。唐代渤海国王陵及贵族墓群。

渤海国第三代王大钦茂的第四个女儿贞孝公主墓出土的壁画模本,是首次发现的渤海人物形象。

西古城想象复原模型。西古城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西城镇城南村,这里展出的是对西古城内城一号殿、二号殿、三号殿、四号殿和五号殿的想象复原模型。跟长安城样式几乎是一样的。

陶供养人头像(复制品)

渤海金带銙。这条带銙是在1971年出土于延边和龙市,据专家推测,它很可能是唐中央政府赐予渤海地方官吏的礼品。带銙是镶嵌在腰带上的饰物,唐代官员腰带上的带銙中,以玉带銙为最高级,其次就是金带銙。这套金带銙共有18块组件,都是纯金制成,上面有很多凹槽,原本都镶嵌一些绿松石和水晶珠,只可惜,随着岁月流逝,一些宝石已经散失了,但它仍向我们讲述着那个古老政权的美丽故事。


回字双城-苏密城是为数不多的较完好留存下城郭轮廓的渤海城址。

松漠雄风。

辽国。

地图。

展厅局部。

农安辽塔。位于农安县黄龙路与宝塔街交会处,又称黄龙塔、龙湾塔,是辽代黄龙府遗留至今的唯一古建筑。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由座、身、刹三部分组成,通高44米。塔座呈八角形,每边长7米,高1米,塔身基部东西直径8米,南北直径8.30米,用不同形制的青砖、平瓦、筒瓦、猫头瓦、水纹瓦等建成。塔刹和塔身的衔接处,8个斜坡戗脊塑有各种兽类,狮子在前,龙马居中,戗兽尾随。戗脊两侧各有四条凸起直线圆筒瓦,筒瓦一端均砌着圆形瓦当,瓦当周围刻着双重套环,中间刻成“喜”字图案。戗兽的尾端,镶一铁环,挂有凤铎,13层共挂104个。凤铎内镶衔三翼状铎舌,铎舌上焊有十字形铎锤。每遇风吹,风铎摇动,金铁齐鸣,铮铮作响,悦耳动听。塔身上面是塔刹。塔刹的基础部分是三层敞口仰莲。仰莲上置鼓腹、细颈敞口宝瓶,宝瓶上是铜制镀金“圆光”,内为车轮形的卷曲花纹。“圆光”之上,筑一铜制镶金仰月,月牙向天,仰月留有双层空边,中间雕刻云卷。仰月之上,镶有5颗铜制镶金宝珠。第2颗宝珠上面有一宝盖,其顶端是两颗宝珠呈葫芦形连在一起。宝盖上焊有4根铜莲,分别垂挂在塔脊的铁钩上。

万金塔地宫。

银鎏金舍利盒(上)、舍利珠(下)

辽契丹文八角铜镜。最有价值之处在于镜背铸造的契丹字铭文,作为一面铸刻契丹文字的八角形铜镜,堪称国宝。铜镜是青铜制品,呈八角形。铜镜上有五行铭文,为契丹文,大意为“時不再來,命数由天;逝矣年华,红颜白发,脱超网尘,天相吉人。”这段文字的大意是镜子的主人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对过去美好事物的眷恋。铜镜右上角边刻有边款“济州录事完颜通”七个汉字。这面铜镜是有契丹文字最大、文字最多的一面铜镜,对研究辽代各个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史料。

契丹文“敕宜速”银符牌

贴面绞胎瓷香盒


辽白釉瓜棱形提梁壶。


银牌。

辽银釉鸡冠壶(左)、辽绿釉鸡冠壶(右)。

淡黄陶胎。扁身,短管口,口唇微侈。上有马鞍状双孔泉,供穿绳用。体侧有皮条及针痕装饰。通体施绿釉,壶身呈现光艳悦目的银斑。壶身两面压划卷草纹,纹饰简洁明快,优美自然。鸡冠壶是辽瓷中的典型器物,它适应游猎生活的需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从造型与装饰看,此壶应为辽代早中期的作品。

茶叶末釉鸡腿瓶。

琥珀饰品。

辽三彩。


雕龙。


库伦1号辽墓壁画。库伦1号墓是辽代晚期契丹贵族的墓碑。馆内展出的是库伦1号辽墓壁画(出行图)的一块原件。

库伦1号辽墓壁画。

春捺钵。契丹人属于草原上的民族,以车马为家。据说,当时辽代的皇帝每年在京都所呆的日子总计不超过一个月,其他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围着自己的都城巡游,这种巡游的形式被称为“捺钵”。春捺钵, 即每年春天正月上旬至四月中旬“春尽”,皇帝要到长春州(今吉林省前郭尔罗斯塔虎城)的鱼儿泺(今洮儿河下游之月亮泡)、混同江(指今松花与嫩江河流后的 松花江)捕鹅、钓鱼、召见女真首领。

春捺钵。

辽代瓷器和壁画。

铜鎏金带銙。

金代

大金得胜陀颂碑。坐落在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德胜镇石碑崴子屯,是金代第五帝世宗完颜雍为追记先祖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建国功业而立。石碑结构由首、身、座三部分组成。碑首高79厘米,宽100厘米,厚38厘米,碑首浮雕四条蟠龙,龙身相交,龙首向下,龙目圆睁,龙须蠕动,真是纤毫毕露,栩栩如生。

定窑白釉梅瓶。梅瓶,以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为特征,造型优美,可以说是中国瓷器的第一造型,历史上几乎各大窑系都有。据说梅瓶的得名就是口小仅能用来插梅花。当年宋代皇家讲完经之后,皇帝要招待大家吃喝,当时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所以它又叫“经瓶”。这件定窑白釉梅瓶是1980年在吉林省舒兰县小城乡完颜希尹家族墓地出土的。完颜希尹是女真族完颜部贵族,他的家族世代居住在今舒兰市小城乡附近。完颜希尹智谋超群,颇有才干,年轻时就跟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屡建战功,他积极倡导和学习汉文化,并创制了女真大字。

金扣白玉腰带。金扣白玉腰带于1958年扶余县更新公社西山屯出土,上有金扣、金环、玉铊尾、玉銙、金钉,并用金铆钉连缀于马尾带上,玉銙均光素无纹,带扣用黄金制成,带中间佩挂一个海螺和两枚金环,上饰忍冬纹和卷云纹,并以珍珠纹为地,具有明显的金代女真族风格。腰带造型精美,工艺考究,目前,金墓中出土如此完整的玉带在我国尚属首次。

南撒马通进之墓碑。

昭勇大将军同知雄州节度使之墓碑。

猛安六克。

三足铜蜡台。

定窑白釉刻花碗。

金定窑酱釉鱼藻纹瓷匜。器内、外两种釉色,外酱内白。内底刻划一尾漫游的鲤鱼,刻纹精细,鱼鳍、鱼鳞俱全。鱼上侧配一束水藻,鱼下边有起伏的水波纹,构成一幅生动的鱼藻图。

金定窑酱釉印花碗。

金定窑白刻划龙纹盘。通高7厘米,口径30.5厘米。1985年农安窖藏出土。造型简单,风格古朴,釉色莹润。盘内刻划蟠龙纹,质朴中蕴含无穷的爆发力。

青白釉印花瓷壶。

前排:铜佛龛、铜佛造像。后排:铜权、铜卧犬、铜齿轮、铜象棋子、铜把手、铸钢坩埚。

铜佛龛。

铜坐龙。

东夏旧影。

铜则。则相当于现代的砝码。此件呈鼓状,重1261.4克。正面阴刻:“大同六年三月  日,少府监监造官王守道,作头罗力,田钗牛,雨字号”。背面刻“铜埚,大小壹拾柒件,重贰斤”。大同是东夏国中后期所用年号。

明清华章。

前言


吉林省历史地图-明代


都司卫所。

摩崖石刻。

扈伦四部


扈伦四部分布图


金戈铁马。

康乾东巡。

吉林省历史地图-清代

康熙第二次东巡路线图。


康熙第二次东巡


后排:努尔哈赤蒙文信牌、皇太极“皇帝之宝”信牌、皇太极“宽温仁圣皇帝 ”信牌。前排:铜印。

骏马良弓。

骏马良弓。


骏马良弓。


骏马良弓。


骏马良弓。


八旗甲胄。

八旗甲胄。

八旗甲胄。

瓷器。


瓷器。


瓷器。


后排:努尔哈赤蒙文信牌、皇太极“皇帝之宝”信牌、皇太极“宽温仁圣皇帝 ”信牌。前排:铜印。

打牲乌拉。

打牲乌拉。

满族民居复原。

外屋。

西屋又称“上屋”,是老人、长辈居住的地方。屋里南、西、北三面有炕,叫“万字炕”。


东屋,是小辈居住的地方。


满族服饰。


满族佩饰。


满族佩饰。

梳妆用品。

《现代吉林》部分没开放。

(0)

相关推荐

  • 黄龙古府遗辽塔,阅尽千载兴替废(1)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 ...

  • 大饱眼福的精品文物琳琅满目,深度了解大辽契丹和蒙元历史文化。走进内蒙古博物院,再给我一天也看不够

    第206篇 [心尧爱溜达] ✈️ 内蒙古博物院应该是我们呼和浩特之行最难忘.也是最喜欢的地方了.之所以迟迟没有动笔写这儿,是因为一直没想好怎么整理成篇. 内蒙古博物院里的宝贝太多.展厅太大.内容太丰富 ...

  • 渤海国和东丹国

    [引题]:当我们在了解赤峰地区的历史时,经常会遇到两个若隐若现的国家,即渤海国和东丹国.它和它依稀可见,在史料中却只字片语,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大祚荣建国 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尽管千里之遥,却与 ...

  • 这种瓷器的实用性很差,却沿用了200多年,体现一个民族的倔强

    在中国的各大博物馆中,不仅有许多汉族文物,还有许多是历史上少数民族留下的文化遗产.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一些少数民族甚至还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之中,有的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那些璀璨夺目的文物, ...

  • 海东盛国——渤海国

    原创2021-06-13 09:20·托恩多 <渤海国志> 渤海国是我国满族先民靺鞨的一支粟末靺鞨建立的政权,是中国东北史和满族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非常富足.祥和的国 ...

  • 第九百八十七篇  辽国的手工业

    X图1 藏友的辽代银鎏金马鞍. 图2 藏友的辽代银鎏金执壶. 契丹奴隶制时期,手工业即是重要的生产部门.辽朝各民族相互交流生产技术,手工业的许多部门出现具有特色的成就,汉人和渤海人地区的手工业尤其发达 ...

  • 燕赵为什么多慷慨悲歌之士?

    文中图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严禁盗用! 前言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这是古人的共识.数数河北土地上诞生的豪杰侠士和发生的悲烈壮举,就知道古人诚不我欺: 唐人高适 ...

  • 【追梦火焰蓝】白山松水间,追梦“火焰蓝”之五

    朝鲜族阿玛尼到营区教指战员腌辣白菜(央广网发 吉林省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和龙森林消防大队消防员为和龙市学生进行森林灭火培训(央广网发 吉林省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和龙森林消防大队消防员为和龙市学生进行爱 ...

  • 衡复记忆 | 让历史文化遗产与社会共享——对话新丰洋行华商董事长之女、老房子爱好者陈文绫

    原标题:衡复记忆 | 让历史文化遗产与社会共享--对话新丰洋行华商董事长之女.老房子爱好者陈文绫 适逢2019年上海解放七十周年之际,衡复风貌馆发起"寻找衡复记忆"大型征集活动,诚 ...

  • 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瓷器赏析

    雍正时期的瓷器以精细著称于世,历史虽短,但烧制的数量和规模甚为可观,以极为精细冠绝于中国瓷器史.其突出特点是瓷质莹洁.工艺精细.器型隽秀.品种繁多.釉色齐备,胎体坚润.匀称一致.此时总的风格是轻巧隽秀 ...

  • 南张北溥,春节去长博看展。吉林省博物院不...

    南张北溥,春节去长博看展. 吉林省博物院不远千里将珍藏的张大千.溥心畬作品送来长沙展出.因为不论"南张"还是"北溥"都曾受湖湘文化之浸润,与湘为徒矣! 二人交往 ...

  • 吉林省,白山教主生存法则

    松花江上,我的故乡 长白山山路很险,但旅游小巴开得那叫一个神龙摆尾斗转星移. 狗担心不安全,就和司机大哥说,小弟我有点晕车. 大哥相当豪爽,晕车啊,好,一分钟给你送到. 哎,然后就看到我们在半山上超音 ...

  • 一周一馆——吉林省博物院(高清图片 博物馆标准参照物资料库必备 欢迎分享、关注)

    名称:吉林省博物院 地址: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永顺路1666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建立时间:1951年创立 吉林省博物院(Jilin Provincal Museu ...

  • 中国地理:吉林省(白山篇)

    吉林省地图 中国地理:吉林省(白山篇) 白山市, 别名"浑江", 位于吉林省长白山西侧, 与朝鲜惠山市隔鸭绿江相望. 地处长白山腹地, 龙岗山脉和老岭山脉斜贯全境, 是中国的主要木 ...

  • 吉林省博物院(下)

    <瓷彩华章--吉林省陶瓷艺术馆>在三楼B座开馆,也是首次将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与吉林区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更是陶瓷艺术在新领域的尝试和拓展.共展出瓷器作品146件(套).集中展示了景德镇陶瓷 ...

  • 吉林省博物院(中)

    "破晓--吉林人民革命斗争史陈列".这个展览是吉林的近.现代史. 序言 吉林大事记. 展览分为三部分,让我们沿着红色足迹,追寻革命初心. 觉醒,展示反帝反封的风起云涌.逐渐觉醒的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