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春秋“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是否准确,哪国开的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拉开了春秋时代的历史序幕。东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开始出现了变革,表现在每个诸侯国上,则是对外参与兼并与争霸战争,对内面对社会层级发生变更时带来的动荡,而这种动荡的最终极表现则是弑君。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事实上,通读《春秋》和《左传》,你会发现,春秋时期发生的弑君事件不止三十六起,有切实记载的应是44起,再加上《左传》中追溯的2个,总共应有46起,平均不到7年就会发生一起。为什么春秋时期会发生如此多的弑君事件呢?谁又是始作俑者呢?
其实,弑君并不是从东周即春秋时期才开始有的。根据杨宽所zuo作的《西周史》,西周时期就发生过不下5起的弑君事件,比如:鲁“幽公弟曦杀幽公自立,是为魏公”,曹幽伯“弟苏杀曹幽伯自立,是为戴伯”,齐“历公暴虐,故胡公子复入齐,齐人欲立之,乃攻杀历公,胡公子亦战死”,晋“穆侯卒,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殇叔三年,周宣王崩。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鲁“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与鲁人攻弑懿公,而立伯御为君”,等等。可见自西周时期,诸侯国内部就有了弑杀国君的先例,但比起东周来说案例要少得多。
春秋多发弑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左传》归纳为“并后(妃子与王后等同)、匹嫡(庶子与嫡子等同)、两政(大臣与国君等同)、耦国(大城与国都等同),乱之本也”,事实上,除了个别君主是因为个人宿怨被刺杀外,大多数弑君者最终的目的都是攫取权力。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典章制度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一旦至尊者不是至强,至强者往往就会生出叛逆之心,至尊者就有了被弑的危险。耗子腰里有把枪,就会生出打猫的心来。春秋时期的第一位弑君者卫州吁,就是这种情况。
卫州吁,又称卫前废公,听这个谥号就知道这家伙的下场不是很好。他是卫庄公的妾室生的孩子,从小喜欢军事,长大后还曾带过兵。卫庄公十分溺爱这个儿子,渐渐养成了他骄奢淫逸的性格,再加上这孩子有些才能,十分瞧不上他的哥哥。卫庄公死后,他的嫡长子继任了国君,因不满卫州吁过于骄狂,就把他罢免了他的职务。卫州吁怕被治罪,就跑到了其他国家避难。出逃期间,他收拢过去追随他的人和卫国在外出逃的犯人,集合了一支不小的力量,偷偷摸摸地回去把卫桓公刺杀了,取而代之,卫桓公就成了春秋时期第一个被“弑”的国君,而卫前废公则成了第一个弑君者。
卫前废公当了半年多的国君,就被大义灭亲的石蜡设计杀掉了。虽然时间不长,但他给春秋时期的士大夫开了一个头儿,各地掌握实权逐渐强大起来的封主,有了取代主君的念头,各国的国君也开始增加了对臣子的防范,下意识削弱臣下的权柄与封地,渐渐走向越来越集权的新式“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