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尊重你未曾经历的人生,才能看到自身之外的世界

一、

不要过多揣测和防备别人,很多时候你所在意的别人未必有心得到,最后反而因为你的过度在意而弄巧成拙,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

在不同的角色之间,存在着认知和信仰偏差,你自认为正确甚至是引以为傲的价值观对于别人来说可能不屑一顾。

当你忽略了自己与对方的认知差距,而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猜测对方的时候,不过是陷入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愚昧之中而已。

惠施在梁国做相国的时候,庄子想去拜访他,有人就对惠施说:“庄子来了,他要抢你的相位。”

惠施听了就特别害怕,急忙派人在城里面搜寻庄子,找了三天没有找到。

庄子听说了,主动来到惠施面前,对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当他从南海飞往北海的时候,在路上除了梧桐树之外,遇到其他的树都不肯休息,除了甘美的泉水之外,其他的水都也不肯饮用,它正飞着时,地上有一只猫头鹰抓到一只死老鼠,猫头鹰看到了这只鸟,仰着头生气的说'你是不是想抢我的死老鼠?’。”

这是庄子虚构的一段对话,他和惠施实际上是关系极好的朋友,所以在他的故事中,经常假借惠施当作自己的辩手。

庄子用这样一段故事讽刺惠施过于在意相国之位的举动,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其中包含的道理却是最真实的。

这个世上总存在着因为认知偏差而形成的内心狭隘,并且因此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诸多矛盾和误会。

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过度揣测别人的人生,因为他的内心有太多你所不了解的世界,你在意的对方未必会在意,你以为的也未必是对方能看得上的。

就像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说的: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才智小的不理解才智大的,寿命短的不理解寿命长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朝生暮色的虫子永远不会理解一个月的时光,夏生秋死的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短命。

二、

蝉和斑鸠看到展翅能飞九万里的大鹏,还讥笑着说:“我蹭一下飞起来能冲到树梢,有的时候飞不到树梢上面就落下来了,我何必要到九万里之外遥远的南方呢。我到郊外一天能走个来回,晚上回来之前午餐还没有消化,肚子还胀鼓鼓呢,我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还要准备隔夜粮食,我到千里的地方还要聚集三个月的粮食。”

像蝉和斑鸠这样的小鸟,永远不会理解大鹏为什么要到九万里之外,就像身在世俗之中的人,永远不理解比他们更伟大的人生,为什么会做出自己不理解的行为。

从这个角度而言,你觉得你所在意的,别人真的会在意吗?

尧把天下让给了许由,许由不愿意接受,于是就逃跑了,他住到一个老百姓的家里。

这家人把自己的皮帽子收藏起来,怕夜里许由偷走,但是却不知许由连天下都舍弃了,又怎么会在意家中的皮帽子呢?就是因为不了解许由这个人而带来的结果。

尊重你没有经历过的人生,这是一种修养;不过度揣测别人的意图,是最起码的明智。

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过于武断的猜测别人的想法,当你沾沾自喜的以为自己能够驾驭人性的时候,其实只是主观自以为是的愚蠢而已。

《道德经》之中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当你不站在自己的角度自以为是时,反而能够看见之前未曾看见的人生,因为有的时候自己过度主观的想法,反而会成为遮盖客观本质的障碍。

放大自己的格局,在你未看过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你所不能理解的未必是错的,而你过度在意的未必是别人能看得上的。

不要像蝉和斑鸠一样,当自己只能飞到树梢时,就站在自己的世界以狭隘的价值观去嘲笑别人,当自己不能腾飞九万里的时候,还在嘲笑别人的举动太过于愚蠢。

这个时候愚蠢的是别人吗?难道不是过度评价别人的自己吗?

作者|国学书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