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目标一致性检验:你做的是不是你说的?
一直以为手段-目标一致性检验,是一种常规动作。但是去学校听课,很多时候,这个我以为的常规并没有成为我们交流的基础,甚至还是障碍。
有老师说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结果只是把课本上的实验做了一遍。一个书上有明确结论,由老师操刀的实验,应该不是老师口中的探究实验吧。我始终觉得它是一个演示实验/验证实验。
好,后退一步,我们假设它就是一个探究实验,只是让学生观察现象,填充书上的表格,能够起到培养探究能力的作用吗?如果培养能力,不要从过程方法方面做引导吗?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对比猜想与现象的差异,回顾实验的设计与需要验证的结论的对应关系……
只是观察现象,解释现象,只能起到强化学生印象的目的,并不必然能够起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做,更要知道为什么如此做。
有老师说要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结果她的方案让我大吃一惊。对于学生阅读时的关注点、兴趣点和难点,分别给出几个选项,让学生投票。如果结果跟自己的理解有偏差,就把他们拉回来。
如果是开放思维,为什么就一定要给标准选项呢?给标准选项也没问题,讨论的时候可以集中火力。那为什么又不允许别人有自己的观点和空间呢?这种最终有标准答案的思维,开放几次,学生也就放弃了吧?反正想了也是白想。如果想拉回来,设置正确答案又有什么可回避的呢?
结果不开放的思维,过程再开放,也都很难流动起来。
所以,你做的,到底能不能实现你说的?这需要做一个一致性检查。另外还要检查的是,当你谈论X的时候,你到底在谈些什么?这就是个概念界定或者观念明晰的过程。
赞 (0)